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音乐教育

时间:2022-05-09 11:02:33

导语: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音乐教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音乐教育

一、高校音乐教育应立足于民族音乐

我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立足于本民族音乐是实施音乐教育的基础。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的一颗古老而长青的参天大树,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它以丰富璀璨的繁花硕果,深广久远的历史传统,独特而多样的色彩风貌,巍然挺立于世界的东方,而且一直延续发展,长流不绝。五千年的文明史蕴藏着我国各族人民对艺术的实践和探索,凝聚了中华人民多少个世纪的才智和观察力,经过了千锤百炼雕琢而成,使中国民族音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积累了大量的艺术品种、材料和经验。学习民族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从岳飞的《满江红》到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无不是像拂晓的号角一样,激励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而战,显示中华民族豪情的战歌。当然,我们也可以观察和分析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就会发现它们都有着不同的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如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e小调《第五交响曲》(也叫《命运交响曲》)它反映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人民的伟大斗争精神和崇高理想。作品既是一支反封建势力的进军号令,又是一首歌颂人民斗争胜利的壮丽颂歌。再如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肖邦的《bA大调波兰舞曲》,乐曲中作曲家仿佛看到和听到祖先们穿着玲珑发光的盔甲,在威风凛凛的脚步声中,庄严的向自己这边走来。乐曲深刻地表达了波兰人民的、英雄气概和民族自豪感。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可以使学生不断积累民族音乐语言、建立民族音乐思维方式,用民族音乐陶冶学生的性情,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民族心理素质,继承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遗产。民族音乐与开放性的音乐并不矛盾,以民族音乐为基础并不是封闭、狭隘的,而是要让音乐教育的根基首先深深扎在本民族音乐土壤之中,然后再进一步学习其他民族的音乐,在更广阔的领域里接受世界性的音乐文化。

二、高校音乐教育应注重实践性和多样性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开设的音乐教育课程主要以《基础乐理》、《中外音乐艺术赏析》、《交响音乐赏析》、《中国民族音乐赏析》等为主,这些课程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全面阐释了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内涵,使大学生充分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文化和艺术风格。但如果我们仅仅是去了解音乐,那是不会获得真正的音乐文化的,只有积极投入艺术实践,才可能亲身获得音乐的体验,获得真正的音乐文化。歌唱正是每个学生都可以参加的音乐活动,将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是切实可行、又有实效的途径,所以我国部分高校开设了《合唱指挥》课。合唱本身就有着非常丰富的学习内容,通过这种最自然的学习形式,可以使学生轻松的掌握音准、节奏、分析音乐多声部的能力,以及对歌曲的艺术表现和情感处理。由于合唱的特殊形式,学生在合唱中,不但学会了倾听、配合,共同创造出艺术的和谐美,而且还增强了集体责任感和学生相互间的友谊之情。普通音乐教育不应仅局限于音乐课堂,还应与课外音乐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常见的歌咏比赛、文艺表演等综合性的演出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投身到音乐实践中,去感受那些世界大师们的著名作品,并可以向千百万人民展示其真正有价值的音乐,因为歌唱给予人的音乐感受是最直接的、最深入人心的。通过音乐实践,学生亲身体会到了音乐所带来的真、善、美和音乐无穷的魅力,并进一步缓解了学习生活所带来的紧张和压力,更好的充实了大学生丰富的精神生活。我们正处于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事物发展都逐步迈向信息化与现代化,音乐教育同样也在融入现代化教育。教师运用多媒体软件教学,建立多媒体资料库,给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从一定程度上更好的推进了音乐教育的发展。

三、高校音乐教师的素养与教学方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育好人是教师的天职所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水平高低,取决于教师劳动的质量;要创造一流的教育,就需要一流的教师;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是否能够掌握较高的教学技巧,是创造第一流教育的重要条件。因此,每一位教师必须刻苦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高水平的音乐教育需要高水平的音乐教师。音乐教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以及合唱、指挥、音乐作品分析等基本技能外,自身还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完全诠释出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正确引导学生。教师的社会角色决定师德内在要求必须是德与识的统一。即徐特立老先生所概括的“人师与经师的合一”。“人师”即为人之师,教人为人之道。教人做人做事,首先自己应会做人。孔子言“,人物信不立”,古人言“诚五行之本,百行之源”。教师是教人做人之人,做学问之人,唯有诚实,才能心正,心正方能人正,人正教人才能出正人。堂堂正正做人,表里如一,是教师的第一人品,是为师的第一资格证。这些都告诉我们,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基础知识,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要有宽广的边缘学科知识,还应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懂得教育规律,有良好的教育方法和技能。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时至今日,我们许多学科的教育仍带有相当大的封闭性,教育过程基本停留于传授书本知识为主,教师把书本知识讲给学生听,学生经过学习、复习、考试,就算完成了一个循环。于是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十分严重;另外,学生的学习被限制在学校内、课堂上,很少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造成学生理解问题无法深入,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很差的弊端。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就应当在教学活动中改变填鸭式的灌输方式,以启发式完成教学。教师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化身。教师要以一种平等的心态来教学,将自己的知识与体验和学生的知识与体验进行平等的交流,并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具有批判意识。这样,老师和学生都获得了一些原来自身没有的东西,都得到了一种新的体验和收获。最重要的是,教师要了解教育的本质,根据自己和学生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让学生永葆学习音乐的热情,真正做到在“教”的过程中“学”,在“学”的过程中“教”。

四、音乐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音乐教育在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显示出重要作用。对当代大学生实施音乐教育,是为了继承、发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发展人的情感、智力和个性,丰富人的内心世界,注重人格的塑造。音乐是人类的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能力是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不是由个别音乐家创造的,而是整个民族的人民共同创造的。正如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说:“音乐是人类文化绝不可少的部分,对于一个缺少音乐的人来讲,他的文化是不完善的。没有音乐的人是不完全的人。这就清楚地表明,学校教育课程中一定要包括音乐教育,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的教育事业,要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素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要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在普通高校中实施音乐教育是一个重要环节,借鉴和吸收外国音乐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总之,“没有音乐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没有音乐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用艺术的魅力打动学生,用音乐的活力激发学生。对当代大学生实施音乐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在全体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的音乐教育会更上一个台阶。

本文作者:解晓瑞工作单位: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