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素描教学的困难及策略

时间:2022-11-26 11:37:14

导语:初中美术素描教学的困难及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初中美术素描教学的困难及策略

摘要:根据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素描是学校美术教学的基础课程。通过素描学习为美术绘画技巧奠定基础,能够增强学生创造美、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在初中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好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素描技能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美术;素描教育;策略

素描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是用木炭、铅笔、钢笔等工具,利用明暗关系,以单色线条画出直观物象的单色画。铅笔画、炭笔画、中国传统水墨画都可看作素描,单色的水彩画和油画也可以算作素描。素描作为美术学习的基础内容,使用工具简单,注重物象的线条和轮廓,颜色单一,运用的绘画技巧相对容易,对学生夯实美术基础有较大的帮助。

一、素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1.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写实能力。初中素描教学的基本内容是静物临摹与写生。要把直观的事物用简单的线条和轮廓表现出来,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整体观察能力和立体观察能力。学生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整体形态和典型特征,把复杂的景象转换成单纯的线条和轮廓,把对事物的简单观察转变为整体的观察。笔者分析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生理、心理特点,发现部分学生喜欢以偏概全,难以很好地建立观察事物的整体、形体意识,也难以抓住事物的基本特征。美术素描训练能全面增强学生对事物的点、线、面、体的观察和总结能力。2.增强学生对感官的协调运用能力。优秀的素描者往往通过寥寥数笔就能画出事物的形和神韵,而对素描掌握不精者往往会顾此失彼,作品显得形不对、神不搭。素描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创造、审美能力的课程。在创作时,学生要用眼睛观察,用大脑分析、判断,大胆取舍,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用手中的笔把自己看到的、经过分析取舍的信息呈现在画纸上。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表现能力都将得到增强。3.增强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素描教学不是让学生单纯地临摹与再现客观事物,而是让学生通过主动分析、概括,发现自然界中美的事物,激发内心对美的追求,通过素描把事物的美在画纸上呈现出来,以感染别人。如齐白石画的虾,每只虾都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让人在看到画时不仅感觉形似,而且能体会到虾的神韵。素描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是对客观事物的再提炼的过程。提炼过程就是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过程,能够使学生发现和认识美的规律。在素描教学中,通过各种构图练习、对不同构图方式的比较,学生可以在练习中发现形式美的规律,并以此为基础为以后的绘画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4.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素描教学要求学生把看见的事物呈现在画纸上,这是对事物的回忆和再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都能得到增强。学生在素描过程中观察事物,在大脑中重现事物的形象,通过抽象思维感知事物的神韵,再把形和神通过手中的画笔展现出来。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发展形象思维,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初中美术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美术素描教学不够重视,教学方法落后。部分初中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重心未向美术教学倾斜,缺乏直观考核美术教师教学能力的手段,以致部分美术教师在美术课堂中的教学状态不佳。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很少讲授与美术有关的课外知识,仅仅照本宣科,播放艺术欣赏视频,让学生随意创作,对学生的要求较低,教学过程较为简单、随意。个别教师采用“照葫芦画瓢”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的素描认知带来困难,尤其不利于初次接触素描的学生学习美术知识。2.学生对素描学习认识不够,缺乏兴趣。部分初中比较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对于美术教学不够重视。这使部分学生对于美术学习不感兴趣,对于美术教师布置的任务随手涂鸦;一些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虽然能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但素描功底较为薄弱。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提交的作品质量不高,学生的态度影响了一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加上美术课程较少,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也较少,学生难以体验到美术教学方式与文化课教学的不同,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消退,创作出的作品不具有创造性,美术教学难以起到美育的作用。3.素描教学过程中学生常犯的错误。部分初中生对素描基本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缺乏素描基本功训练,在练习时经常会出现以下错误。第一,作品缺乏科学的整体布局,整体美感不足,画面表现的物体主次不清,结构较为混乱、不协调。第二,部分学生难以正确地表现光线和物体的关系,以致作品没有层次感。他们不能较好地用单色的浓淡变化表现光线,难以让作品更生动、更立体。第三,部分学生难以准确地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美术素描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准确地捕捉事物的特征。在素描训练过程中,部分学生容易模仿他人的画作,难以突出绘画对象的个性和特点。如画人物时,一些学生画出的人物面部特征、气质等基本相同,教师难以准确地区分人物的个性特征。

三、初中美术素描教学实施策略

1.在制度上给予保障,充分调动美术教师的积极性。学校要给予美术学科教学足够的重视,采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制定考核制度,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让美术教师积极参与美术教学。教师要对美术教学形成正确的认识,不断增强美术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教书育人的理念,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课堂教学中。2.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艺术学习与创作需要兴趣和热情。美术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其投入素描创作;注重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体会到自主创作的乐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更多的学生主动投入美术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美术,愿意为美术学习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3.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第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技巧设计要从简到繁、循序渐进。部分学生的素描基础不够扎实,教师要告诉学生不能急于求成,素描水平的提升要符合素描艺术培养的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规律。第二,善于鼓励学生。教师不应吝啬自己的赞美,要多鼓励学生,或给予学生奖励。任何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积极、正面的评价,教师的一句夸奖也许能够改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耐心地指导学生。初学者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此时,教师要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增强学生的素描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素描学习的兴趣。教师要鼓励学生探索素描的新形式,在学生整体思路正确的前提下,不干涉学生的创作思维和创作方法,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4.让学生保持新鲜感。很多学生刚开始学习素描时,往往对素描、写生等充满新鲜感,学习积极性较强,能够认真观察、积极练习。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素描学习后,部分学生的新鲜感消退,认为自己没有绘画天赋,特别是对绘画兴趣不高的学生,往往会应付作业,作业质量不高。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列举一些具体的成功事例,从而保持学生参与艺术创作的新鲜感和动力。如,画家冷军长期保持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才获得了今天的成就。长期的素描练习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力、创造力等各方面的能力。现在,多媒体技术发达,学校的硬件设施可以在整体上满足多媒体教学的要求,教师应在教学中运用图片、视频、自媒体等多种媒体辅助知识传授,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激情,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创作素描。5.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欲望。观察力是学生开展素描创作的根本能力。不同的学生对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也就不同。正确的观察角度会对艺术创作产生积极的影响。观察能力强的学生不仅可以利用自己的眼睛直观地观察事物,而且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对观察对象进行艺术加工。如,学生通过素描写生表达对秋天的喜爱。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和想象,把农民收获的喜悦表达出来,而不仅仅通过落叶等场景表现秋天季节的变化。教师将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渗透于素描创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让学生积极参与素描创作。6.根据具体创作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第一,整体结构训练。在素描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整体结构和比例失调、布局不合理是学生常犯的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循素描创作的先平后体、先外后里的整体构思顺序,在素描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对事物整体轮廓的精准把控能力和对事物外形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在素描创作中,学生对事物的整体描绘能够做到比例恰当、构图准确,就代表作品创作已经成功了一半。第二,光线明暗的训练。在比例恰当、构图精准的基础上,光线明暗的表现是让作品更生动、更立体、更有层次的保证。在素描教学初期,部分学生对光线明暗的表现并不是很清楚。随着教学的深入,美术教师要加强光线明暗的训练,让学生的作品更具有吸引力。教师可以采用明暗对比更强烈的素描教学增加学生的印象,把明暗始终贯穿于素描教学中,让学生严格遵循素描创作的步骤,勾勒形体结构,描绘光线暗的部分,由深至浅,由实至虚。第三,抓住主要特征训练。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学生只有准确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才能画得“像”。只有抓住主要特征,素描作品才具有更强的表现力,才能蕴含更多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素描教学中强调学生要仔细观察,找出事物最突出的特点,即“练眼”。教师要训练学生能一眼看出事物的基本特征,并能够用笔勾画出来。

素描的学习给学生增添了许多明与暗、光与影的浪漫与遐想。从某种角度看,素描创作是枯燥的、孤独的。但学生在学习素描知识、增强审美能力的同时,也能够锻炼自己的毅力和恒心。美术教师应该认真工作,对学生充满关怀和耐心,引导他们努力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孙艳伟 单位: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白塔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