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园林美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22-10-23 05:05:37
导语:高校园林美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园林美术》课程是农林类院校园林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和园林造型能力,课程具有较高的实践要求。为实现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借鉴“产出导向法”教学改革模式,从学生兴趣建立与引导,教学过程中阐明产出任务,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评价产出任务,课程成果运用与教师专业素质提升4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提升园林专业基础课程水平,为园林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园林美术;园林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普洱学院在2014年成为云南省首批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上充分体现专业的实践性、应用性、地方性、个性化的培养目标。普洱学院园林专业于201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农林学院开设的首个本科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重视实践技能培养及理论知识的同步学习。《园林美术》作为园林专业的基础课程,需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手绘能力和审美能力,是一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
1园林美术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建设偏重艺术类课程。园林本科专业是在园林技术专科专业招生基础上进行的,经过多年发展,园林专业不断完善、发展,园林美术作为园林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就专业发展趋势及生源客观现状来分析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不足分为3个方面:首先,学生生源主要来自理科生,园林专业的学生多数没有美术基础或基础薄弱的现象,对于园林专业要求的审美认知严重不足,这对于园林专业美术课程的学习及因材施教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其次,个别授课教师专业背景较为单一,有些老师往往不具备园林专业理论知识,难以将美术知识与园林专业理论相结合,对园林艺术审美培养不利。最后,课程过分注重艺术基础课程学习,培养方向有偏差。课程的安排与学习应在园林专业基础知识认知的过程中,运用美术造型、空间、透视等知识,服务于园林专业学习,根据学生情况有效融入课程,加强学生的认知与学习。1.2学生对于园林美术课程的认知不足。学生对园林美术课程认知的不足分为2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选择园林专业认知的不足,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存在盲目状态,并未充分了解将来选择的专业,甚至仅仅通过就业率高低来选择所学专业,忽视个人兴趣爱好与专业特点等潜在因素。因此,存在入学后对专业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专业学习内驱力和专业课程认知程度不足;另一方面对园林美术课程中的内容和要求认知不足,园林美术课程作为园林专业基础课中的基础教学内容,在园林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具有宏观的贯穿作用,影响到将来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的审美认知。此课程是园林专业新生入学后接触的首门专业课,新生对专业的认识在原有认知不清晰的前提下,由于缺乏美术训练基础,学生在课程认知过程中,学习时间一晃而过,没有真正实现园林基础知识与美术基础学习的结合,对于园林美术课程在专业中的作用往往被轻视和“怠慢”。1.3课程之间缺乏联动。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同一学期内专业教育课程包括植物学、园林专业导论、高等数学3门课程,同期课程与园林美术课程的“交流”不足,课堂上没有应用园林美术手绘技法。因此,这些课程未能带动学生对园林美术手绘技法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对园林美术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园林美术课程教学改革方式探析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Approach,POA)于2008年被文秋芳教授提出,基于“输出驱动假设”,主要应用于英语专业技能必修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2017年文教授对其进行完善,强调教学分为3个阶段:驱动、促成和评价,每个阶段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课程的教学实践性,使学生可以将课堂知识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注重课程的“有用”。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改革方法与园林专业自身的应用性、实践性高度契合。因此,以园林美术课程为实践案例,尝试教学方法的改革。2.1驱动阶段———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是产出导向法的起点。驱动阶段由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明确产出任务———教师详细阐述教学内容、目标———学生尝试产出,任务是具有适当难度的挑战和应用。在园林美术课程实践中,先对学生进行详细的理论知识讲解,学生系统学习园林美术中的线条画法、透视园林、色彩原理的理论知识,包括相应的技法内容,将理论授课内容与课堂分组演示讲解相结合,结合园林设计中手绘的成图表现元素,以单一元素进行分析、讲授,给予学生推演、验证任务,然后学生通过课堂实践,掌握自身知识点不足之处,产生学习内驱力,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园林手绘课程中。2.2促成阶段———明确目的。教学中进一步明确课程目的,详细阐明产出任务,选择更加适合园林专业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最终促成任务产出。园林美术课程的主要矛盾是课程学习的短暂性和专业需要长期绘画经验积累的矛盾,为适应学时与生源现状,需在课程教学内进一步明确产出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应更加适应现状条件。课程单元内讲解以及练习,紧密联系具有代表性的行业内园林手绘效果的需要,以明确行业需求为先导,使学生有一个明晰的课程学习目标,避免学习过程的无目的性和无结果论。以线条技法练习为例,课堂内,教师不仅需要详尽讲解线条技法的理论知识和作图步骤,还需结合教师自身实践经验,以实际案例需求,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线条的技法,进而影响学生的专业思维方式,丰富学生专业认知,同时,也为园林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2.3评价阶段———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互补。课程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课内随堂练习及课后作业的实践练习,课堂内的随堂练习主要依赖即时评价,课后作业则依赖延时评价,二者相互补充,共同强化知识的转换。在课堂内,教师针对随堂的实践练习给予一定启发性的评价,并根据实践结果调整授课方式及授课进度,利用即时评价的灵活性特征,启发学生绘画思路,调整授课内容。课后作业是学生离开课堂、离开教师指导后课程学习成果的直接表现,最能有效体现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教学水平的实践内容,对课后作业的延时评价需明确表现内容的优缺点,并给出改进建议,做到评价的全面性。2.4教学反馈。根据“产出导向法”理念为指导,对2019级园林专业24名学生进行园林美术课程教学,四周课程结束后以实践绘图和网络评教调查的方式评价该门课程教学,实践绘图包含5个基础模块绘图和1个综合模块绘图。网络评教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效果态度4个模块。实践绘图成绩显示:60~69分人数占4.17%;70~79分人数占16.67%;80~89分人数占33.33%;90分以上为45.83%。网络评教调查结果显示:22名同学参与评教,平均评价分值98.6273分,最大评分与最小评分分别为100分和77.6分。
3结语
3.1正视学生现阶段能力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从整个园林专业教学现状来看,存在部分学生学习激情不足与难以持久的现象,课堂教学应正视学生现阶段的能力特点,制定课程内容和课程要求,以学生学习内驱力为导向,寻求真正适应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制定具有循序渐进、互动性特点的课程模块,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3.2突出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以用促学。园林美术课程是园林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基础教学内容,也是园林艺术审美培养的基础学科,应将园林专业知识学习与美术实践应用贯穿始终,在以产出为导向的基础上明确产出目的。从实践案例出发,分解园林美术课程内容体系及应用情况,在“跳一跳够得着”的理念下,逐步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与绘画技能,明晰学生的学习目的与动机,真正做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3.3侧重职业需求,强调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专业实践的重要性,课堂学习与职业需求相结合,学生学会自我检测课堂学习成效与不足,不断弥补自身知识漏洞。在此基础上,能够做到与教师有效沟通,与岗位需求不断弥合,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需求做出课程内容的相应调整,真正做到课程要求、职业要求与学生需求有机结合的课程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孟庆英.园林美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
[2]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14-22.
[3]刘叶,胡占升,郑魏.应用“产出导向法(POA)”构建留学生心电图临床实践教学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6):5-6.
作者:许纬纬 成文章 苏志 杨丽萍 单位:1.普洱学院农林学院 2.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 上一篇:几何形体素描应用于园林美术教学探讨
- 下一篇:浅谈美术教育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