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应注意的学画路径

时间:2022-04-17 10:56:01

导语:美术教学中应注意的学画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美术教学中应注意的学画路径

摘要:黄宾虹在画论中谈及了丰富的美术教学实践,认为学画不外乎读书、临摹和创作三个路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可由此启发,教会学生品辨画作好坏,读懂画的语言,学会临摹与创作,在还原生活本真的同时活化创作对象,在走进古人心境的同时注重表达画的精神,使个人的艺术境界得到升华。

关键词:学画路径;黄宾虹;中学美术教育

中国古代的国画尤其是山水画讲究意境,而意境的表现是多重的。中学是学生学习美术的重要时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探索中国画的本体规律,使学生的画作达到想要表现的效果。本文对中学美术教学中应注意的学画路径进行了探索。

一、观书读画,走进古人心境

黄宾虹在新安中学堂任教过,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他的画论既有对国画创作的真切体会,以及对历代画作与画家的评论,也有丰富的美术教学实践。他在总结学画路径的时候说:“初学宜重视者三:一曰笔墨,由练习(书画)、读书得之;二曰源流,由临摹鉴赏悟之;三曰创造,由游览写生成之。[1]”概括来说,学画的步骤是读书、临摹和创作,这对中学美术课堂教学颇有启发。目前,中学美术课程普遍重视美术理论和绘画技巧,许多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关注,学生对美术理论略知皮毛,绘画技巧也只是浅尝辄止,在理论结合实际的运用上有很多欠缺。黄宾虹所说的读书门径,是结合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特点来讲的。中国传统绘画流派众多,画法精微,艺术源远流长,理论博大精深。他指出,“要学习中国画,就必须认识中国画的风格特点、艺术规律、美学思想、艺术精神”[2]。学画首先要能品辨好坏。苏轼指出,只有取法乎上才能学得真髓。黄宾虹认为,中国画是分层次的,他说:“画分三品:曰神、曰妙、曰能;三品之上逸品尤高。三品之中有学者为士大夫画;浮薄入雅者为文人画;纤巧求工者为院体画;其他诡诞争奇,与夫谨愿近俗者,皆江湖、朝市之亚,不足齿于艺林者也。”他特别指出,画中逸品尤高,学生在学国画的同时要多读古人的画论,提升品鉴能力。常见的画论有《中国画论辑要》《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画学心印》《书画书录题解》等,配合课本,学生也可翻翻黄宾虹的《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画法要旨》等。另外,教本中所选的图画如《富春山居图》《鹊华秋色图》《容膝斋图》等都要仔细观摩。其次,要能读懂中国画的语言,认识到语言的组合有一定的系统性。苏教版八年级美术第一册选了黄宾虹的一幅画作《青城山》,这幅画笔墨攒簇,体现出黄宾虹注重用笔用墨的特点,让人更为惊叹的是这幅画作的层次井然,浑厚华兹,胜在全局。最后,走进古人作画的心境。学生只有大量阅读理论著作和画作本身,才能体会到古人作画的况味。比如,宋画精品《溪山行旅图》也被选入美术教材,作者范宽用大山的高大、宏伟、庄严,水的飞流直下,衬托出人的渺小,给人一种“临万顷之茫然”的感觉。所以黄宾虹才说:“画法可学而得之,画意非学而有之者,惟多书卷以发之,广见闻以廓之。”

二、临摹历代名作,熟悉画的法式

中国画的技巧不是一笔一笔拆解就能通透的,更重要的是对全局的组合。读书观画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理解,不过要深入学习,教师还需要在平时教会学生临摹。首先,让学生懂得临摹的方法,临摹分为对临、背临、意临和创临。对临追求形似,要做到一笔一画都能到位,还原古人画作中的所有东西,最佳状态就是能够做到重影;背临建立在对临的基础上,要求更高,要做到胸中有古人丘壑,将别人的东西化为己有;意临是将古人画中的精髓学透,融合他们的表现手法,加入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创临则抛却古人现成的笔墨章法,用自己的笔墨表达所思所悟。其次,让学生懂得中国画的法度和程式,包含画面的构成、线条的运用、形象的创造、色彩的搭配、意境的表达等,就如同京剧讲究“唱、念、做、打”等程式,要把古人画的结构、笔墨安排、色彩构成进行拆解,然后还原他们的创作过程,不断理解他们的创作目的。最后,让学生注意临摹步骤。中国画在各个时代有不同的特点,黄宾虹指出:“北宋人画,积千百遍而成,虚实兼到,故能浑厚华滋,一变唐人刻画之习。明之启、祯得其笔。”他特别推崇宋人画,认为临摹画作要从清人入手,上溯至明人,其后是元人,再其后是宋人。中学美术课本对国画的介绍是按朝代顺序而来的,但在制作课件时可以打破朝代由古及今的顺序,依照黄宾虹先生的指示,先让学生观摩清代作品,最后再学习宋人的作品。

三、取材生活,表现画的精神

课堂为学生独立创作服务,教师要注意给学生灌输一定的创作理念。首先,让学生懂得创作源于生活,最重要的是还原生活本真。黄宾虹见到故宫南迁的一幅画作,斥之为“庸史”“蛇足”。它模仿《清明上河图》,对东京汴梁的景物描写得很真实,仕宦臣僚、农工商贾、城垣宫室、器用杂物等都非常齐备,但是图中却有新式洋枪队一班。可见,还原生活虽然看似要求不高,但其实相当重要,因为有些画要表现特定的时代,就要注意素材的组合。当然,这些认知建立在多读书的基础上,就如黄宾虹所说:“胸无书卷,意少含蓄,则必不衫不履,搬东移西,一切恶态怪状之物阑入其间,便失中国原有画之宗旨,望之令人生厌。”其次,教会学生活化创作对象,让他们知道作品也有生命力。黄宾虹说:“画山水要有神韵,画花鸟要有情趣,画人物要有情有神。”仍以《溪山行旅图》举例。这幅图的绝妙之处就是具有一定的动感,仔细看画,会发现有一队商旅从树丛遮蔽处走来。试着想象你就是这队商旅中的一员,便能听到人声、铃声、骡马声。再看局部的小路,会发现有两个人在炎炎夏日里坦露上身,扇着扇子,四头驴背驼重物,步履蹒跚。这幅画活化了宋代的商旅现场,让后人在观摩时充满无限想象。最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创作时做到对艺术的升华,注重画的精神。中国画讲究形神皆备,顾恺之有“以形写神”之说,张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齐白石有“似与不似之间”,而黄宾虹指出,创作的最高境界乃是“师造化”。黄宾虹把古人画作分为四品,四品之中,逸品居于神品、妙品、能品之上。他认为,逸品“有真精神”,之所以重视逸品,是因为它强调艺术的精神超然物外。他说“从门入者,不是家珍”,强调“道行而上,艺成而下”就是这个道理。黄宾虹到了晚年越发追求这个境界,他以学养书,力求“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形成师法自然的写意艺术观。今天的中学课堂教学仍应深刻借鉴这一为中国传统画家注重的画学精髓。

文徵明自题:人品不高,用墨无法;黄宾虹指出,“然品之高,先贵有学”,可见品位、学养与创作相连。黄宾虹所推崇的逸品之画,实际是具备高度品位和深厚学养的画作。他在推崇逸品画的同时,也是希望人们掌握读书、临摹、创作的学画理路。读书以修品位涵养,临摹以熟笔墨章法,创作以求精神境界,这是每个青年学生都应当遵从的学画道路。中国画是精神世界的提炼,中学美术课堂教学只有认识到中国画的本质,才能找到正确的传授方法,助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宾虹.黄宾虹自述[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

[2]黄泽亮,谢朋.谈中国画的临摹[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5(04):234.

作者:孙艳婧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