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实践作业创新途径

时间:2022-03-28 10:49:57

导语:美术实践作业创新途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美术实践作业创新途径

[摘要]美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可通过绘画作业、剪纸作业、制作作业等作业类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关键词]美术教学;实践作业;创新

传统的美术作业以绘画为主,既单一,又易流于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对美术作业形式进行创新。多元化的美术实践作业能够夯实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技能,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促进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绘画作业,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具有暂时性和非连续性的特点,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所以教师必须寻找学生的兴趣点,触动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敏感神经。同时,学生的兴致越高,课堂训练效果就越明显。绘画作业是美术活动的基础,兼具实践性与开放性,教师可通过绘画作业,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美术学习之中。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校园里的花》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花卉的形状特征,能用鲜明的色彩变化、线条变化呈现花卉的美丽,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在上课之前,教师先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校园花圃内的花卉,记住自己所要画的花卉的特征,接着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将花卉的叶片、花瓣、枝杈的形状特征表现出来。学生作画时,教师走下讲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出针对性指导。绘画活动符合学生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发展的特点,契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绘画作业,能够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美育效果。

二、剪纸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剪纸艺术是传统文化的常见形式。它美丽瑰奇,富于创新,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教师可以剪纸作业代替观察作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美感,使学生对剪纸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创新能力。例如,《万花筒》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对称的概念,然后用剪纸艺术表现对称图案,体会对称的美感。教师首先通过课件为学生呈现剪纸的基本步骤,接着启发学生:“学校要举办‘美丽校园’大赛,请同学们用剪纸将教室装扮一番。”学生有的剪出可爱的蝴蝶,有的剪出美丽的雪花,有的剪出可爱的小白兔……学生的热情被激发,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效果。同时,《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剪纸艺术富有创造性,需要学生多重感官并用,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力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设置剪纸作业,可以促进学生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三、制作作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不同于专业的美术教学,不需要深化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而在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文本知识为基础,制定明确的主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借助多种材料进行创新设计。例如,《变废为宝》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废旧物品做成工艺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课上,教师布置以下作业:“学校将组织一场盛大的化装舞会,主题是‘环保地球’,你们准备做些什么呢?请大家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件衣服或装饰品,参加舞会。”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有的用旧报纸制作了一件时髦的大衣,有的用皱纹纸制作一件漂亮的裙子,有的用瓶子制作一顶洋气的帽子……学生的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在制作中得到发展,体悟到变废为宝的乐趣,提高了审美能力。制作作业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符合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完成制作作业中,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美术学习的自信心,获得了独特的审美体验。

总之,教师应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点,结合教学需求,积极创新作业形式,如设置绘画作业、剪纸作业、制作作业等,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得到发展。

作者:李筱琴 单位:河南襄城县教体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