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如何渗透德育
时间:2022-03-04 08:35:19
导语:美术教学如何渗透德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然后阐述了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包括借助多媒体技术,加强学生的情感道德培养;通过教学情境,陶冶高尚情操;在美术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鉴赏美术作品时渗透德育。
关键词:美术教学;德育;实践活动
在美术学科的教学工作中融入德育并将二者紧密结合,能促进学生“德”与“美”的发展,让学生在德育和美育的积极作用下全面发展,培养高尚情操与美好品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
美术课程是学校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载体,其是反映客观事物、升华主观情感的一种艺术。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接受、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美的规律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是美育和德育有机融合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学生可以在学习美术、鉴赏美术和实践美术中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
二、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加强学生的情感道德培养。美术课程教学既包含了形象思维的培养,也包括了情感因素的培养,是增强学生道德认识和情感认知的重要课程之一。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情感道德具有一定的情境性,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利用直观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提高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阳光的情感道德,并强化学生的道德认识[1]。例如,在讲解列宾的代表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软件和互联网自行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和创作背景,充分理解沙皇统治时期人们生活的艰险不易,劳动者饱受剥削与迫害,其有助于学生理解画作揭露社会矛盾、赞颂劳动力量这一主题意蕴。之后教师再播放《伏尔加河船夫曲》辅助教学,烘托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情感道德的认同,从而提升学生鉴赏美和接受美的能力,将美与德有机统一起来,提高美术教学的德育渗透效果。(二)通过教学情境,陶冶高尚情操。美术教学内容丰富,涉及美术发展史、美术名人事迹等多个方向的内容,这些内容中蕴含着德育因素。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口述创设学生能够深入其中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引入美术教材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充分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再循序渐进地实施德育,陶冶情操。例如,在讲解徐悲鸿的作品《奔马图》时,教师可以通过影像资料介绍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将抗日战争时期国难当头的紧迫感和作者的忧急之情展现出来。徐悲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与心境下画出了生命力旺盛、狂野气昂、坚毅敏捷的骏马,而骏马的这种品质和神貌也会激励学生树立高尚情操,勇敢面对生活中的艰险,做一个奋发图强、热爱生活的人。(三)在美术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学校组织的美术实践活动是加强学生德育的重要方式。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定期举办与美术相关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实践美术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艺术情操,并在美术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接受有意义的道德教育。例如,学校可以开展以“‘中国梦’和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充分了解“中国梦”的含义之后,通过自己的双手把向往的美好生活描绘出来。这个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中国梦”的感召下提高民族意识和生活朝气,激发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创造力,也能提高学生运用美术知识、进行美术实践的能力[2]。(四)鉴赏美术作品时渗透德育。美术作品是陶冶人心灵、精神、思想和人格的艺术成就,其中凝聚、浓缩着时代精神和思想观念,能培养人的道德情操,提升人的人格品性。而鉴赏美术作品正是品味美术作品深刻内涵的一种途径,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指导学生鉴赏美术作品时渗透德育。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俄罗斯著名画家夏加尔的《生日》这一画作时,要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使学生认识到,该画作以绿色与橘红色为主要画面,反映了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主题。同时,画作又通过柔和的线条来绘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美丽世界的歌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抒发了对生命之爱、人性之爱的赞美[3]。
三、结语
将美术教学和德育有效整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教学一线的教师紧密合作。在美术中融合德育要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教会学生真诚待人、友善待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唐圣耀,曹明亮.融德育于美术教学初探[J].北方文学,2017(9):154.
[2]徐艳华.美术教学与德育教育整合的探究[J].汉字文化,2018(2):20.
[3]苏美胭.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与途径[J].当代教研论丛,2018(1):110.
作者:吴诗咏 单位:高州市第一小学
- 上一篇:翻转课堂在小学美术的实践
- 下一篇: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体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