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策略分析
时间:2022-03-01 11:05:46
导语:初中美术教学策略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为了激发学生对“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学习兴趣,文章探究了初中美术教学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策略,包括从学生兴趣和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挖掘作品的人文历史背景;生活经验成为艺术佳作;灵活固定的欣赏程序。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评述;艺术修养
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重要的内容之一。对应初中第四学段(7~9年级),“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要求是: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认识美术的不同门类及表现形式,尊重人类的文化遗产,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表达感受和见解[1]11。显然,美术的基础教育并非是让人人成为艺术家,而是有一定的美术素养。究竟怎样做,才可以让美术欣赏教学具有实用的意义,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运用到这些学习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植于美术学科的特点———人文主义学科,必将作品放在一种人文北背景中加以理解,努力从作品中发掘人文内涵[1]12。也就是要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尽可能地把美术欣赏生活化,把作品和欣赏作品的人们一起放到那样的背景里面,才能使其更浅显明白地理解欣赏。学生只有学会了这样的程序、方法,才能对身边的美术现象表达出自己的见解。本文以浙美版的教材为例,以笔者教学中积累的经验,来谈谈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策略。
一、从何入手———挖掘作品的人文历史背景
美术是人文学科,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现代人们在研究历史时,都离不开对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的研究。大英博物馆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100件的艺术作品串联起世界历史,编成《世界简史》一书。具体到每件作品,都凝固了生活于那个时代的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认识、情感。深入挖掘一件艺术作品,相当于讲述一个与其相关的历史故事,这种方式不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也必将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欣赏体验(印象)。(一)从学生兴趣处挖掘。例如,九年级上《城市雕塑》——自由女神像。教师挖掘的重点内容:作品地处美国纽约,但创作者是一位法国人巴托尔迪,为什么?(美国独立战争一百年纪念,美国也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在1783年的时候在法国的帮助下获得独立,2017-1783=244年前,可以想象如今强大的美国也曾是殖民地吗?)作品的创作期间是1874年—1884年,但你知道她是什么时候开始立在纽约的哈德逊河边的吗?(创作时间跨度长,运输安装时间也长,1884年5月完工,1885年6月运往美国,最终于1886年10月才落成。)你能想象一下这件作品为什么会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吗?(体量巨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有了探究的兴趣后,教师才能从美术语言的角度,逐步引导学生去深入欣赏,如果学生连了解美术的想法都没有,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对作品时代生活背景的挖掘中,找到并提取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是非常重要。(二)从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挖掘。例如,九年级上《城市雕塑》———美人鱼。教师应挖掘的重点内容:美人鱼的雕像位于哪里?是什么故事里的人物?(根据丹麦著名对作家安徒生童话故事《海的女儿》而创作。)你知道她背后的故事吗?(讲述安徒生和雕塑家艾瑞克两人的故事)她的形态特征传达什么样的情感?(远望这个人身鱼尾的美人鱼,她坐在一块巨大的花岗石上,恬静娴雅,悠闲自得;走近这座铜像,您看到的却是一个神情忧郁、冥思苦想的少女。)这一课作品的欣赏重点与难点是学生要对雕塑与城市环境有自己的见解,对雕塑有一定的审美和判断能力。美人鱼的故事学生耳熟能详,教师在挖掘背景时,要突出美人鱼作品的产生则跟创作者的生活经历,促进学生理解“作品—城市—情感”这一条欣赏主线,即作品与城市的关系,作品表达的情感,作品代表的城市的情怀,从而掌握教学重点。教师再佐以其他类似的城市雕塑作品(同是本课内容的拓荒牛以及经典的黄河母亲等),让学生阐述心得,能更加深化这一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一件艺术品所处的时代生活、人文科学背景是纷繁而复杂的,我们所要做的是从学生欣赏的角度出发,抓住一些与欣赏内容、欣赏的重难点关联紧密的,并且能让学生有兴趣、产生共鸣的内容,深入挖掘,精心删选,做好铺垫工作[2]。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个人的理解及学生实际状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改进。
二、如何引导———生活经验成为艺术佳作
美术欣赏不是讲故事,而是通过挖掘生活背景、讲述创作故事这一引子,引导学生能从美术的角度,运用一些美术的专业语言去理解作品,这是美术欣赏的精华所在,学生一定要理解美术语言代表的意思,指向的内容。中学阶段的欣赏引导是最为关键的,教师不能因为美术语言太过专业化,学生难以接受而在欣赏引导的过程中有意回避。在学习理解的过程仍然要以作品的生活背景为基础,紧跟“生活—艺术—生活”这根纽带。(一)比较生活形象和艺术形象,感受艺术家如何从生活中提炼艺术形象。例如,九年级上《城市雕塑》———接力。教师展示生活中的跑接力赛照片,与作品接力并排放置,引导学生思考:实际的接力图片,和雕塑的接力作品有着哪些不同,又有哪些相同?学生开始说出了各种区别之处:画面背景、人的样子、有没有穿衣服、人数、颜色甚至材质等(真人的肉体和雕塑的铜质感)。但在说相同的时候,学生开始变得不那么踊跃,有个别的能说出动态基本相同,跑的样子基本相同。到了这个点上,教师就可以引导:①创作者通过观察生活中接力赛,找到了“表现运动状态”这个点去表现作品;②为了表现“接力运动的状态”创作者做了取舍,把生活有的许多东西如观看的人、运动员穿的衣服、甚至运动员的五官去掉,仅仅保留了头、手、脚、以及身体的运动的状态;③作者不仅做了取舍,还做了改变,把运动员的身体切割成了块面状,身上出现了“棱角”;④为什么做这样的取舍与改变?是为了表现运动的激烈状态与力量感。教师要让学生从比较中去领会,艺术都是来自生活,是某一个生活片段永久的保留,且保留的都是精华。而精华内容的展现,则是需要创作者用艺术的眼光进行取舍,用艺术的手段进行表现。(二)比较不同的艺术形象,感受艺术家如何让艺术高于生活。例如,九年级上“敦煌彩塑菩萨像”与“文艺复兴摩西像”。教师展示两幅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他们来自哪里?他们各自给你何种感觉(直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他们之间有何相同与不同?你喜欢他或他吗?简单说说理由。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抓住重点,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向。①即使是表现宗教与神话传说的想象中艺术作品,都源自生活,更离不开艺术家所生活的时代,人物形象原型都是从生活中来的;②为什么一件作品能给人以艺术的享受,是因为艺术家的取舍、提炼与加工,然后用美术的方法,通过不同的材质、色彩、人物的造型、表面的肌理等进行艺术化的表现;③艺术家的表现技法或方法,反映的是当时当地,实际历史生活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人,对美的理解与表现,如敦煌泥塑之“泥”其材质选用也是因地制宜而来,敦煌开山窟造佛像起初原始仿袭印度,只是敦煌这一带的地址是砾岩,大石小石结合在一起,不适于就山凿像,所以就变形式,以泥塑加彩绘,更自由更绚丽[3]。这里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使用固定的程式语言来评述作品:色彩(什么颜色,色彩的明暗度、对比度、饱和度等),造型(雕塑而言是浮雕还是圆雕,基本动态如何),肌理的刻画(通过刻或塑表现何种细节),以及表情神态的塑造(运用一些词汇去描述观察到的表情神态)。引导学生理解艺术的共通之处,即不管是西方的艺术还是东方的艺术,不管是雕塑还是绘画,不管表达的是高兴或愤怒的情感,这些都只是个体的不同,真正的大同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都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去了解艺术作品,理解那个时代的美;艺术又高于生活,欣赏中要分析作品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美术的语言去评述某件作品。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里说,艺术是一种技术,古代艺术家本身就是技术家(手工艺的大匠)。现代及将来的艺术也应该特重技术。然而他们的技术不只是服役于人生,而是表现着人生,流露着情感个性和人格的[4]。我们的美术欣赏课,正是要着眼于技术和技术表现的个性人格角度,引导学生解读与理解。
三、如何运用———灵活运用固定的欣赏程序
(一)欣赏程式的固定化。看到一件作品,在获得作品的年代、创作者、内容等基本信息后,用一个固定的程序上去欣赏,笔者称之为“三段论”,即“生活背景———表现手法———获得的感受”。首先是作品的时代背景介绍,或相关趣闻交流讨论;然后研究作品的表现手法,刻画的角度,作品的突出性特点,从美术的角度对作品重新认识;最后谈谈个人对作品的喜好、个人的理解、对作品感情的认识,这里要能用基本的美术语言去评述与表达。在课堂上,除了教师重点精讲的作品用这种固化的程式集体讨论以外,还要让学生通过系统的结构,展开对其他作品的欣赏活动。例如,九年级上“走进泥塑”的课前欣赏。教师可以让学生重点欣赏两幅作品:收租院与吹糖人,让学生运用“生活背景—表现手法—获得的感受”这一程式展开欣赏活动。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①讨论作品的生活背景(时代差不多,但生活环境不同);②创作者的取舍;③作品的表现手法(会从内容、色彩、造型等方面);④交流从作品体会到的情感。(二)欣赏形式的多样化。虽然欣赏的程式是固定化的,但不代表每节课都是一成不变的机械运动。当教师面对内容丰富的、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以及它背后更丰富的时代生活时,完全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安排各种形式的欣赏方法。现代的教学技术早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可能性。在各个与生活联系的欣赏环节中,教师能用各种欣赏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欣赏课运用最多的可能就是系列图片的展示,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找到相关的一些音乐、影视作品、纪录片片段,或者播放一段老师自行采录的视频等等,偶尔附以学生的一些模仿和表演活动。例如,九年级上“城市雕塑”之自由女神像的欣赏形式设计:首先教师配合作品的时代背景进行介绍,展示自由女神像产生的前因后果的系列图片,从创作起因到创作过程2019年1月到安装过程,然后是纽约哈德逊河边的实景录像播放,最后是用图片展示重点内容的各个细节,并让学生展开讨论。再如,九年级上“辉煌的文艺复兴艺术”之最后的晚餐欣赏形式设计:教师在课前让学生摆好一排桌子,由学生展开对最后的晚餐的模仿。随即切入一段《基督传》相关片段,继续激发学生兴趣。在深入的欣赏后,教师再一次请学生进行模仿,要求能从动作表情上尽量到位的模仿,再现画面所展示的那一刻的生活动态,从而理解达•芬奇在构图及人物动态设计上的精心安排。(三)课外欣赏的拓展化。教育的目的是在于“授人以渔”,美术欣赏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只是表明学生已经接受了这些方法,掌握了一些术语,可以说是欣赏知识与能力的“内化”,学生内在已经有了。课外欣赏拓展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身边的美术现象、美术作品,能随时关注,随时了解,引导学生将“内在的美术认识”,变化成“外部的生活发现”,要让学生明白“美术作品无处不在,缺乏的是发现美术作品的眼睛,缺乏的是愿意对美术作品发表见解的头脑”。旨在让学生通过不定期的反复引导与练习,逐渐从被动欣赏到主动欣赏,养成关注生活中美术现象的习惯,多一些亲身参与艺术活动的体验。例如,九年级的课外拓展欣赏设计。首先,学期内每节课由1~2名学生介绍一件生活中看到的雕塑作品。介绍第一层:只要求简介;第二层:要求多一些美术语言;第三层:可以再讲讲自己的见解。该口头拓展作业,计入学习成绩的记载。能从第二第三层面讲述的,学期内可免1~2次作业。其次,学生在学期内完成一件书面的欣赏作业,要求以“三段论程式”,即生活背景—表现手法—获得的感受结构展开写作。如果有更好的想法,则可以突破这样的设置。再次,通过美术教室图片展示:以月为主题,根据课程内容,教师精选图片,每月更换展示。9月是城市雕塑,10月是泥塑,11月纸塑主,12月中国古代的雕塑,次年的1月国外的经典雕塑。这些主题图片的欣赏,也需要教师在课前课后和学生随时讨论交流。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能每年参观一次美术作品展,给学生多提供各类美术馆、博物馆的展览信息,并删选推荐。每期有观展经历的同学,在介绍自己的观展经历基础上,给予奖励。总之,美术欣赏教学要让学生真正的“了解欣赏,学会欣赏、能够欣赏”,其着眼点,始终离不开“生活”二字,不管是美术作品、还是创作美术作品的人、还是我们这些欣赏美术作品的人,都需要放置于一种生活的情境中,去寻找方法,去理解内涵,去发现美好!当学生有了欣赏生活中的美术的能力,以后的生活将会充满绚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永正.美术教师用书九年级上册[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4]李霖灿.中国美术史讲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滕建芬 单位:杭州市余杭五常中学
- 上一篇:小学美术教学思考
- 下一篇:混龄游戏对幼儿的影响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