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学实践论文
时间:2022-02-01 08:53:30
导语:幼儿园美术教学实践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儿童审美心理解析
1.好奇心理。儿童与成人的一个本质上的区别,就是他们对周围的环境每时每刻都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儿童相对于成人来说,有着更为强烈的视觉渴望。同样,对于美术作品来说也是如此,儿童对表现手法夸张的绘画作品有着更为浓重的兴趣。这种人类的天性造成的好奇让儿童对未来的事物有着迎合的接纳性,是人性的一种体现。2.审美直觉。儿童由于年龄较小,在进行审美活动的时候通常无法形成客观而又准确的评价,所以他们对作品的第一印象,也就是直觉,发挥着较大的影响。对于儿童来说,直觉源自于自己的想象,是他们审美意识存在的最初形态,所以在通常的审美活动中,儿童喜欢的绘画作品往往是意义比较单纯的那种。3.主观联想。用“主观的艺术家”可以形容儿童的本性,他们的审美天性比较直观,并且知觉方式也有些特殊。儿童在审美中所感受到的是他们通过快乐的联想从而形成的主观意象。对于他们来说,在审美过程中他们的所想所感或许不是原作者真正的表达意图,但这是一种新的创造,是审美理解活动中的一种具体体现。
1.生活化教学,激发审美兴趣。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生活,绘画作品也是如此。想要引起儿童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就必须采用趣味创作的模式,生活化的作品应该占主流。只要作品来源于生活,就会使幼儿易于理解,也能够引起他们的审美兴趣,激发审美潜能。并且能够在高效性审美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作,同时也培养了儿童独立自主的优良品质。例如,在幼儿园的沙画作品《饼干》的教学中,教师就非常注重生活化的条件。在完成美术作品所选择的材料上面,教师不会选择儿童平常根本难以见到的材料,因为如果选择了这样的材料,会平白无故的增加教学的难度。所以教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一般的会选择平常比较常见的彩沙,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它们进行绘画,直到完成学习目标,画出各种各样形状不同的饼干。在自己的作品完成后,儿童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赏析,并从客观的角度来找出一些不足之处,并和老师一起商讨该怎么样修改,才会让自己的作品更加神气活现。这样一来,儿童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参与的,不仅培养了美术的兴趣,还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审美能力。2.引导发现,学会寻找美。在幼儿的美术教学中,不仅仅只有一些绘画之类的作业需要完成,还有一些手工制作等学习任务。这些学习任务都需要在进行学习之前对一些需要使用的材料进行收集准备,在通常的情况下,这些都是需要教师自己单独准备,有着繁重的工作量。在师生合作中,幼儿可以和教师一起参与学习之前的准备工作,不仅能够轻松愉快的完成任务,还会给幼儿带来巨大的新鲜感。例如,在美术活动《最美的秋天》中,教师可以带领着幼儿一起走到户外,在保证安全的环境之下,让他们自己去收集他们认为的最美的落叶。然后带回学校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粘贴,做成一个最美的树叶标本。这种教学方式能够造成的效果十分的显著,幼儿们都对这项活动充满了兴趣,他们会兴致勃勃地走在树林里收集树叶,大自然的美景引起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并且他们都有着积极的参与性。在另一方面来说,这样带有鲜明的户外色彩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们敏锐的洞察力,还充分地训练了他们的创造力,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师生之间紧密合作的新型教育模式。3.启发思考,形成审美知识。对于幼儿来说,课堂上教师向他们进行提问时问到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一个关键。所以,要想使幼儿们的成绩在课堂中逐步的提升,教师就应该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用心设计。在提问时务必要考虑到幼儿们普遍存在的情况,以及需要特殊和重点照顾的对象,争取做到全面照顾。提问时问题所覆盖的幼儿越广,课堂上的积极互动程度就会越高,可以使他们从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的锻炼。例如,可以对儿童进行开放式的提问,问题并不一定非要拘束于问题的本身。如果教师只知道在一个问题的周围来回地绕,并且这个问题又有些难度的话,那么课堂上产生的教学效果将会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或许可以略微的改变一下自己提问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将气氛调整的轻松愉快,让幼儿因为问题的趣味性而认真的思考,而不是因为问题的严肃性而不敢回答问题。例如在《手指造型想象画》这堂课中,教师不需要先急着让幼儿根据手的造型来作出绘画作品,而是可以先巧妙地设计一个小小的课堂提问。比如可以让他们发挥想象力,根据手的形状来猜测它们像什么。这样一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顺利的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4.多角度评价,培养审美心理。在美术欣赏课堂中,评价的方式有着很多种形式。这其中有幼儿之间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也有着教师在其中的评价。并且评价也分为各个方面,比如说对于欣赏水平和创作水平的评价,还有对幼儿创作态度的评价。在幼儿的年龄阶段,创造作品的态度是相当认真的,并且在完成作品之后,他们也会对别人对自己作品持有的看法非常重视,在作品上交到教师的手中时,他们会十分期待教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扬,以此来获得老师的肯定。所以教师在对幼儿的作品进行批注时,首先要考虑到的应该就是儿童的这种心理,先对他们的作品进行鼓励和表扬,随后再适当性地给予一些建议。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利于他们未来的个性化发展。比如有位教师在儿童完成一幅作品时,并没有先把它们收上来自己批改,而是先让幼儿们将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换,在教师的指点下相互批改。之后教师在根据幼儿们相互批改的结果,对他们做出表扬。先总体说明一下所有同学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对他们提出一些改善性的建议。并把每一个幼儿都叫到自己身边,和他们讨论作品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这样一来,幼儿的美术成绩也就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教师和幼儿之间应该营造一个十分和谐的评价环境,使老师和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共同进步。评价对于教师来说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在对幼儿的作品作出评价时,要在鼓励中还不失客观和公正,并且评价出的结果要求是综合的。对动手能力很强的幼儿,要给予适当的肯定,保护他们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儿童审美主要由好奇心理、审美直觉和主观联想组成。因此,幼师应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激发儿童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儿童寻找美培养发现美的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增强儿童审美意识,通过多角度看待作品培养儿童美术欣赏心理。
参考文献:
[1]卢六一.幼儿园审美型美术教育之我见[J].丽水师专学报,1995,12.
[2]朱晓红,白乙拉.蒙汉幼儿美术审美偏爱心理特点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
[3]张松浅.谈幼儿美术教育中审美意识的培养[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9.
[4]于妍妍.幼儿美术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作用[J].现代交际,2014,5.
作者:祝幸 单位:江西省政府直属机关保育院
- 上一篇:人体结构与功能课程教学研究
- 下一篇: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