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研究9篇
时间:2022-08-09 08:36:31
导语: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研究9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互动式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应用互动式教学,能够很好地保证教学效率,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就是指以互动为主题,注重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从而在互动的过程中更好地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有效地接受,从而很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鉴于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应用互动式教学势在必行。同时也是提高课堂趣味性,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美术属于是一门艺术性的学科,包含了抽象和具体两种形式,对于不一样的美术作品,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不同的艺术风格形式。由于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比较基础,所以过多的讲解抽象性的知识对于学生接受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子啊讲解美术知识的时候以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教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同时,教师对于美术知识点的表达不够清晰,影响了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认识情况。这样的教学模式与当前的教育教学发展已经不适应,存在很强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的美术学习。
2、学生参与课堂机会少
在新课标背景下,美术教学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但是,当前学生参与美术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许多时候课堂都是由教师主导。但是,因为美术学科是一门注重实践和操作的学科,只有在不断的实际练习中才能够逐渐掌握美术技术。缺少了展现的机会就会使学生活泼的性格受到抑制。同时小学生因为年龄和心理的原因,自身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比较差,如果教师不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那么学生的美术能力将会很难提高。
3、教学理论性比较强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讲解的内容理论性比较强,缺少与实践的很好结合。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有限,所以学生对于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尤其是对于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例如在讲解素描造型的时候,教师很少拿一幅画或者举一些实例,通常都是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这样就会使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理解出现一些问题。同时由于没有很好地结合实际,学生对于教师讲解的知识了解的比较少,最终只能是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学生美术能力的形成。
二、在小学美术课堂开展互动式教学的方法
1、与学生趣味相融合,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模式,首先就应该改变以教师为核心的美术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开展教学,使学生内在的潜力得到有效的激发。教师在开展互动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在迎合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开展教学,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在学习《连年有鱼》的时候,教师可以与学生开展一些互动:“同学们,你们知道鱼对于我们中国人有哪些寓意吗,连年有鱼又是什么意义呢”。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到这种谈论讨论的氛围中,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美术知识。
2、开展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更加广泛。多媒体凭借其集图、声、动画为一体的优势,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示各种要素。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能够通过多媒体的图、声和动画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进行有效的冲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观看和掌握美术知识。例如在学习《透视现象》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把三种现象展示出来,让学更好地了解相关美术知识。同样,在组织学生绘画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雅的背景音乐,创设良好的创作氛围,使学生能够创作出一副完美的作品。
3、开展生活化教学,增强学生参与度
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我们能够找到各种学习知识的素材。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每天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图形和景象都可以用来当做美术元素进行创作。在小学美术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美术教学的应用价值。例如,教师可以把学生经常基础到的物品,比如篮球、苹果和水杯等作为教学元素,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这些熟悉的生活化元素来让学生进行临摹,提高学生美术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实现小学美术教学水平的快速提升就需要不断地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观念,更多地关注学生。首先,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趣味相结合,针对学生喜欢的点,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使学生在视觉上有一定的冲击,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开展必要的生活化教学也是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通过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能够拉近学生和美术之间的距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作者:王卓娅 单位:新沂市棋盘城岗小学
参考文献:
[1]徐彩霞.互动式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初探[J].成功(教育),2012,16:115-116.
[2]周静.探究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5,20:163.
[3]张登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J].理论前沿,2014,09:218.
第二篇:小学美术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创造力是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而美术正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学科。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和原则进行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小学美术教师有所启迪。
1创新思维概念
对待问题时思想的开放和新颖是创新性的突出特征,也可称之为思想的首创性。创新思维是决定学生发展空间的重要因素,更是社会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动力。美术学科对创新思维的开发和培养具有独特的作用,人们在对美术作品进行创作的过程就是锻炼创新思维的过程,尤其在小学教育阶段,可以利用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但目前我国传统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缺乏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2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小学美术教学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美术学科特有的丰富性和灵活多样性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十分有利,通过对学生视觉和思维进行刺激,帮助学生在脑中不断塑造新的意象,从而培养学生心灵的视觉化,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美术教学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认知情感,促进学生进行创新。
3小学美术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3.1掌握学生认知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事物具有不同的认知程度,小学美术教师更要充分了解这一点。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事物接受程度有限,小学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注重对视觉艺术的运用,让学生通过观察美术形象进行思考、分析和创造,提高美术审美能力,所以,直观性是小学美术教学的显著特征。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直观的视觉形象,如提供实物,教师向学生提供实物,供学生欣赏,用物体本身的特性打动学生,深化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直观演示,通过亲身示范,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好奇,激发学习兴趣。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平台,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构建起独立的思维,进而能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与此同时,美术教师要对学生的进步给予积极正确的评价,鼓励学生进行美术创作,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3.2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美术教学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小学美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多种方法充分展现美术学科的魅力,创造出新颖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美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小学美术教师要融会贯通的能力,灵活应用,将美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优秀的美术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美术知识,更要掌握综合性知识。美术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如果教师能够将美术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美术教师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知识储备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才能使了解美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深入浅出的向学生讲解美术知识,使美术课变得风趣有内涵。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还需要教师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学生经常接触的事物为切入点,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程度,使美术课更为轻松。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节日制作相应主题的贺卡互相赠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首先要了解这个节日的背景和习俗,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加工再创造,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3.3营造自由氛围:自由轻松的氛围是学生心理和思想放松的基础,更是学生展开创作的基础,自由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创造出特点鲜明、思想突出的作品。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鼓励学生根据内心进行大胆的创作,不对学生的创作过程进行过多干涉,只在必要时进行指导。总结素质教育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了标准,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认知范围和兴趣特点为基础,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创设趣味性强的教学情境,着重通过美术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为学生的其他学科学习做好铺垫,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特有的作用,切实提高美术学科的教学质量。
作者:李亚丽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安广一小学
参考文献:
[1]周冬梅.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
[2]陈慧佳.小学美术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2(01)
[3]刘漫丽.小学美术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08(26)
[4]陈智华.关注创新发展创新———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福建陶研.2007(02)
第三篇: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施
小学美术教育是让小学生能够从小就接受到艺术的魅力,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是所有年龄段中最活跃的时候。让小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能够更准确的理解作品作者的想法,能够更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美术水平。情感教育一直是小学美术中重要的教学方法,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一、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倾注感情
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把自己当做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中指定学生的创作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发挥。这样的教学方法固然给了学生一定的自由性,但教师忽略了在建立高效课堂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可能并不愿意创作老师指定的内容,最后交上去的作业也是敷衍了事,没有自己的情感。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不要限制学生的创作思维,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中投入情感,才能创造出学生自己满意的作品。比如在学习《达芬奇画鸡蛋》一课时,教师如果要求学生按照达芬奇的方法这节课我们也学习画鸡蛋,学生会认为这是别人的方法,并不是适合自己的。不愿意用心的去画,教师应该改变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达芬奇画鸡蛋的例子中受到启发,认为自己在画画中应该画什么物体进行提高呢?让学生自己创作,学生会受到画鸡蛋的启发,结合自身的生活找到适合自己的画画作品,由于学生内心充满了强烈的感情,他们就会积极的投入到美术创作中。
二、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美术课堂中
国家对教育的不断重视,在各大高校都配备了多媒体设施。美术教师也应该在美术的情感教育中利用多媒体设施,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学习某一篇绘画作品时,光靠书本上生硬的解释是无法让小学生体会到作者真正的创作意图与感情的。比如在学习梵高的《向日葵》时,书本中给出的解释是梵高的向日葵表达了梵高热烈的生活向往和梦中追求。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其中的深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此作品的背景、梵高人物的记录都让学生看到,还可以找出相关视频内容对梵高那是的创作经历进行放映。让小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更全面的理解了梵高的创作意图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三、让学生在学习方法中倾注感情
部分小学生认为在自己的美术作品中,多一笔与少一笔的差别不是很大,只要在课堂中能够完成任务就行了。学生抱着一种交作业的心态是无法对美术产生真正的兴趣的,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没有表达学生的情感。教师应该教导学生,从学生的作品中就能看出学生是否用心,是否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学生利用这种敷衍的方法绘画出来的作品是无法提升自身的水平的,只要每一次的绘画都有正确的方法,认真、严谨的对待绘画,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用绘画来表达,才能够在一幅幅画作中不断提升。
四、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
美术是一种自由、魅力的课程。教师在教学方法中也不必要十分的拘束,让血神能够在课堂中感受到自由自在的舒适感,推动学生融入到一定的创作境界中。比如在学习画风景时,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渲染情境,让学生在音乐的带领下仿佛到了一片美好的风景中,让学生的心理受到启迪。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直接到大自然中走走,让学生对自己所看到的景色进行绘画。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不断在自身作品中注入情感。
五、结语
情感教育脱离了以往的美术教学模式,利用设计与现实生活类似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的、愉快的、充满活力的进行学习。情感教育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关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小学美术教育来说情感的倾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美术教学的目的。
作者:曾德元 单位:重庆市巫溪县长春小学
第四篇: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学的渗透
小学阶段中的美术教学具有一定的机械性,不利于学生情感激发。小学美术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水平较高,但对于教学思想和教学法的应用较少,特别是面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时,教育者会不自觉的采用流程化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教学目的。但这种教学模式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反而让美术教学不具备活力。要让小学美术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教育者注意教学方法的使用。
1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1.1美术教师做好前期工作
1.1.1重视教案的作用:由于小学美术文字内容较少,部分教育者认为教案对于美术学科来说没有必要,不重视教案的编写。这种行为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减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降低学习积极性。教师不重视教案,可能会偏离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一些知识的讲解不到位,学生的学习是离散的、不规律的。优秀的课堂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把握情感目标,进行课外知识拓展,让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欣赏、创造美的能力。
1.1.2重视学生主体的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是围绕学生进行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主观臆断,忽视学生的需要,布置固定的框架型内容,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进行人美版一年级《手型的联想》一课时,笔者就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创造学生喜爱的作品,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1.1.3美术教师重视教学法的使用:在美术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方法是观察法,但教育者也要根据实际采取其它的方法,例如协作学习法、训练和实践法等。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激发学习情感。
2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
2.1在教材内容方面进行情感教学:美术教材一般有两种形式:欣赏和创作。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可以进行情感引导。例如,在进行《材质的美》讲解时,笔者让学生从发现和欣赏美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笔者展示不同材质的教具,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方法比较这些教具,发现不同材质的美。通过这堂课的进行,让学生明白:对材料进行设计,可以创造更美好的世界,要怀着欣赏的目光看待生活,学会热爱生活。在进行创作课程《植物写生》时,笔者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选择学校中的植物进行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茎、叶等部分,并要求学生把选择的植物描绘在绘画本上。笔者没有要求学生临摹绘画作品,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自主创作。由于这种创作是学生主动进行的,学生会全身心的投入,在创作过程中激发情感,对于线条的掌握更精准。在进行这堂课之后,学生对于生命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自然也产生了由衷的热爱。
2.2在学习态度方面进行情感教学: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绘画时不是多一笔,就是少一笔,对于现实的刻画不够严谨,认为作品和物体大致相同就可以了,不用较真。这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美术绘画的魅力,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添加情感。要想让学生体会到绘画的成就感,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进行引导。还是以《植物写生》为例,这堂课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线条和事物明暗的联系。有些学生不注重观察,绘画过程随意添加线条,在绘画植物的茎时线条过粗,导致整株植物的比例不协调。有一位学生就出现了这个问题,而且这位同学的画本被这一株植物占满了,没有留白,给人以死气沉沉的感觉,没有体现出植物的灵动美。为了让学生明白布局和线条粗细的魅力,笔者采用充满童趣的话语和学生进行对话。“哎呀,我要减肥了,你看看我的腰有这么粗,我又长得这样大,没人和我玩了。”学生听我与他玩笑,马上懂得植物的茎过粗,开始更改,但还是没理解留白的作用。这时笔者采取较为直接的方式引导。“你认为植物的大小合适么?植物也是有朋友的,你的植物太大,朋友没有去处了。”这种较为直白的方式也很适合小学生。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3在交流中进行情感教学: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这一点可以采取小组的方式,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教师可以让每一组学生进行自我推荐,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工作,让学生满足自我需要,获得成功感和被需要感。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结语
小学美术中的情感教学不仅包括学习情感也包括生活情感。教师要注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建立和提高,促进学生的成长。在学习美术时,让学生领略到美术的魅力,进行灵魂的交流与碰撞,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作者:范尊丽 胡百霞 单位:半程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顾昕.论美术课堂中的情感教育[J],华章,2010(07)
[2]刘兴胜.浅谈小学生的情感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7)
第五篇:“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实施美术教学不仅是我国现阶段教育的要求,更是为了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以及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的现实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切实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具有时效性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儿童绘本就可以作为一个较好的教学素材,对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有重要意义。
1在小学美术中实施“儿童绘本”教学的优点
儿童绘本顾名思义就是适合于儿童、适合于小学生使用的图书画本,是一种艺术性极强的创作形式。儿童绘本的内容简单易懂,但是又具备相应的学习内容和特点。在美术中运用的“儿童绘本”主要是指针对美术领域的由国内外作家创作的适用于儿童的画本。由于小学生刚刚接触学习,往往对一些美好的东西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会投入较大的精力进行研究和关注。儿童绘本正好符合小学生的这种特点。小学生这个时期,正是学生思维观念建立和过渡的时期,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旧受到感性事物的影响。[1]所以,如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只讲一些理论性的知识,学生的接受程度并不高。但是运用儿童绘本中的一些图画,包括人物、风景以及动物的展现,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从而教师结合当时的教学内容就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由于儿童绘本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等特点,且以图画的形式在叙述故事,引人入胜,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学习。
2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儿童绘本的诸多优势,将其充分利用到小学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会取得较为不错的效果。所以,小学美术教师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到儿童绘本的优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将儿童绘本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
2.1利用儿童绘本进行美术教学课程的导入:怎样的课程导入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继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集中精神,投入极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小学美术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儿童绘本进行课程导入,因为儿童绘本是通过世界的视觉形象来叙述故事,简单形象且生动的画面会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色彩心情》课程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儿童绘本《小蓝与小黄》这个故事,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绘本中将两个小孩子形象地表现出来,描述了一个爱的故事,就会吸引学生的关注,不管是画面还是内容本身,都是学生无法抗拒的内容。[2]在充分营造了氛围之后,就深入教学内容,实施美术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较为灵活,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法来说,更加新颖和刺激。不过值得注意的,在实施儿童绘本进行课程导入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绘本,比如如果要进行手工课的教学,就应该选择立体式的儿童绘本,在进行美术鉴赏课程时,就应该选择艺术家创造的绘本。
2.2解读儿童绘本的绘画手法:小学美术教学也会涉及到学生动手绘画的课程。这种课程如果单凭教师讲解或是示范,所起到的效果就会很有限。同时,教师的理论讲解和示范容易禁锢学生的思想,进而妨碍学生的美术学习意识。这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儿童绘本来对学生加以启发,利用儿童绘本来启发学生的“画”,会得到不错的效果。比如在绘画中要培养学生的各种元素的表达意境时,就可以先给学生讲解“色调”除了能够表示颜色,也可以表达情绪,色彩鲜艳的色调能够体现出好心情,而灰色和黑色等深沉的颜色表现的就是较为沉重的心情。比如在绘本《十四只老鼠赏月》中,就充分运用色彩的变化体现了当时的环境,色彩艳丽的光线所表达的是纯净和充满幻想的境地。这样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就能够更好地掌握色调。
2.3传递绘本的情感:小学美术教学的功能除了培养学生的审美功能,增强学生的情操之外,还应该具备情感培养的功能,通过美术表达出学生的喜怒哀乐,在绘画中尽情释放自己的个性。所以,在利用绘本教学的时候,还应该注意绘本所携带的情感因素,注重向学生传递绘本的情感。[3]目前,大多数的儿童绘本的内容都是写神话故事、民间小说以及成语经典等,这些故事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是极其中重要的。比如在绘本《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中,充分描述了人性的丑恶和善良,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习善良的七个小矮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绘本中传递的有爱之情和人性的善意,从而升华学生的情感,也升华了美术教育的目的。除此之外,很多儿童绘本还传递着民间习俗,不同文化间的情感和文化信息,包含了各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精髓,这些有利于启发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独特性,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3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美术的教学方式应该实施转变,充分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利用儿童绘本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进而让学生深入学习,从而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作者:崔永敏 单位: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水井巷小学
参考文献:
[1]谷大勇.浅谈结合儿童绘本的小学美术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2,16:50-51.
[2]孙惠芳.儿童绘本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01:57-59.
[3]张爱静.浅谈构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30:178-179.
第六篇:兴趣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美术学习作为一项快乐的活动,它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成长、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兴趣教学,是在响应素质教育和人性化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根据当代小学美术教学的要求,将活动快乐、审美愉悦更好的渗透在教学中。作为小学美术教学的老师,不仅要明确现代教学理念,还要注重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让学生徜徉在美术的殿堂。
1教师应当为小学生创设宽松的美术学习氛围
小学生年龄小,独立学习意识尚未形成,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只有置身于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才能消除紧张心理与不安情绪,积极而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来,这正是构建兴趣课堂、实施兴趣教学的重要前提。而在以往教师是课堂的控制者,学生处于从属状态,传统的师道尊严使得教学严肃而紧张。若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就要扭转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放开对学生的诸多束缚,打开学生思维之窗,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接受美术知识,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真正享受美术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如让学生亲自来设计班徽,我并没有作过多的限制,而是以组织者、指导者与启发者的角色来参与教学,为学生讲述这个班徽要富有生活气息与文化魅力,要能够体现班级的力量等,然后让学生间展开主动思考与热烈讨论来设计方案,进行描绘,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教学氛围更愉悦,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儿童作为最具有想象力的时期,他们能够不受任何限制自由想象,并且敢于探索现实与内心世界。从侧重于想象与写生的课堂教学过程来看,逐渐出现了纯写生与纯想象的教学,这种教学很大程度上影响和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缺乏思维训练的情况下,很难达到实践锻炼的要求。而兴趣作为教学最有力的动力,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热情和兴趣后,才不至于让教学停留在“我喜欢”与“好玩”的层次上。需要注意的是,绘画兴趣的激发需要贯穿到绘画过程中,最开始以带动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为主,然后着力于创新活动、智慧与思路的启迪;在绘画结束后,通过将学习兴趣引向自我满足和欣赏上,将绘画拓展到活动上。
3美术课堂上可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兴趣教学的核心在于不断唤起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主动而愉悦地投入到美术教学活动中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单一、僵化、甚至固定制式的讲述式教学方法,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突出美术学科特色,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3.1形象教学。小学生对形象事物更为感兴趣,直观性与形象性又是美术学科的重要特点,采用形象教学法可以有效突出美术学科特征,激起学生对美术学习浓厚的兴趣。我充分利用挂图、实物、图片、多媒体等进行教学,以给予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
3.2开展手工制作课。小学生动手能力强,手工制作也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可以开展手工制作课(甚至以分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手工制作),让学生就地取材,使用现实生活中可利用材料,让学生展现充分的想象与动手能力。
3.3开展多种绘画活动。从美术教学经验来看,很多孩子都将绘画视为和外界沟通的语言,他们将看见的事物利用绘画传递给大家。对于学生这种传达,老师除了要有和蔼的态度外,同时还应该从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传达的信息,并且利用这些信息和他们进行有效沟通,鼓励孩子们的表现欲,从而达到陶冶情操与培养创造力等目标。例如《我的汽车》一课中,可以让学生利用拼贴撕纸的方法让学生绘出喜欢的车辆,如果只停留在完成形象思维与个性化世界的领域,不管是评价还是传授都是很困难的,游戏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最佳方式,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车辆行走的场景,通过红绿灯游戏,达到生活体验与美术教育等目标。
3.4感受想象,听音作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将学生体验渗透在其中,对增加教学兴趣性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多种活动形式与美术教学有机的整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将音乐、绘画、故事、诗歌、散文有机的整合起来,并且利用想象与联想,鼓励孩子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对作品感知体验中,这样就能更加准确的把握作品,并且欣赏作品带来的兴趣。除此之外,建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是学科的代言人,学生对学科的学习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师的态度。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教师没有得到学生的尊重与认可,学生对教师持抵触情感,学生怎么可能会对他所任教的美术学科感兴趣呢?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具有很强的倾向性,他们如果喜欢某门课的教师,自然就会对该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要构建兴趣课堂,我们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向学生展现一个良好的形象。作为新时代的美术教师除了要具有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如爱岗敬业,具有扎实深厚的美术专业知识之外,还必须具有个人魅力。教师既要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师爱,还要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用抑扬的语调、幽默的语言、舒缓的节奏、富于变化的表情与肢体语言来让学生感受到快乐的气息。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走进学生世界,走进学生的内心,赢得学生的喜爱,为快乐教学打下基础。兴趣性贯穿于是美术教学乃至于整个小学阶段,枯燥传授式的教学没有发展前景。为了更好的发挥小学美术兴趣性教学的意义与作用,我们应该从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思想素养和自身特点为出发点,在吸取文化素养的同时,致力于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焕发美术课堂的生命力。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在探讨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和策略。
作者:郝芳 单位:山东济宁兖州区文化路小学
第七篇: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色彩感
小学生处于感知世界的阶段,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世界在他们眼中是五彩缤纷的,但是他们对色彩还没有很全面的认识,对色彩的感知、情感、理解甚至趋于平淡。小学美术教学担负着帮助学生认知色彩,提高其色彩感的责任,要将色彩的教育更好地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能力以及着色能力,培养学生的色彩感,提高学生美术色彩感知能力。
一、色彩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在21世纪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高素质以及高品德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的目标。在新时期,小学美术课程也在不断地推进,它强调美术教育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基础教育抓美术人才的教育,这就要求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艺术气质。但是,我国目前的小学美术教育一般都建立在范画临摹的基础上,让学生模仿别人的作品,这种教学形式直接阻碍了学生美术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无法真正对色彩有充分的了解,完全在被动的状态中发挥自己的色彩感受,不仅阻碍了学生创造意识的发挥,还日益扼杀了他们的想象力,从而削弱他们对美术的兴趣。模仿和临摹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一部分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导致其在运用色彩的时候变得更加迟钝,而且弱化了他们表现色彩的勇气。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色彩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提高他们的用色能力以及认知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的措施
1.认识美术工具,激发兴趣。要提高小学生的色彩感,首先是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处于对一切事物都好奇的阶段,对美术也不例外,特别是对实在的美术工具,即彩纸、图形等都很感兴趣,因此,为了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美术老师要多准备一些美术工具,比如橡皮泥、彩纸或者多彩画笔。在对美术工具的兴趣和好奇之下,让学生感受多姿多彩的色彩;在好奇中,以及老师的引导和教学下,帮助学生认识多样的色彩;在美术工具的辅助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色彩的记忆,并使其产生美的情感。有形的色彩工具是学生在美术教学中认识色彩的基础。如在二年级(上)《折纸动物》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的彩纸来折自己喜欢的动物,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在他们完成之后,老师可以将表现优秀的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学生感受美术课堂的魅力,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色彩感。
2.通过游戏教学,感知变化。小学生的年纪都还小,还处于爱玩的阶段,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老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特征,将教学融入到游戏中,以游戏教学的形式来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从而让学生在欢快中认识色彩,并且能够长期保持他们对美术课堂的兴趣和期待。小学生都喜欢玩耍摆弄,他们对一切都很感兴趣,特别是对手工以及画画,一旦他们看到颜料,就会很兴奋,他们喜欢将各种颜色都放在一起,每个孩子都有尝试新事物的天性,他们喜欢不断地在自己意识的支配下创新。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可以提供颜料,让学生在自己的兴趣指引下,选择自己喜爱的色彩,并运用自己的方式来作画,比如说用脚或者手创作作品,或者利用自己的嘴吹出一幅作品,在学生的有益的游戏尝试中,创作出他们满意并引以为骄傲的作品,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感知色彩的微妙变化,提高运用色彩的能力,从而掌握更多的色彩知识。趣味性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方法,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天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他们对色彩的感知。如在三年级(上)《我做的动物明星》一课教学时,老师可以将五颜六色的彩纸发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创作自己心目中的动物,学生会积极思考,回忆动物的细节,以及它身体各个部位的颜色,然后挑选相应色彩的彩纸进行创作,在折纸的过程中学生对色彩有了深刻的思考,哪个地方用什么颜色全靠学生自己支配,在自由的氛围中,学生自由地创作,加深了学生对色彩的感知,提高了其运用色彩的能力。
3.以多媒体教学,提高色彩感知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普及,为了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提高学生的色彩感,老师可以适当地借助多媒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活跃美术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意识。在多媒体的辅助下,为学生播放一些绘画的过程,让其仔细观看绘画时颜色的挑选,或者是挑选一些五彩缤纷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色彩对视觉的冲击,在视觉冲击下加深色彩对他们的影响。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地思考色彩之间的差异和不同物体或者景物用色的差别和原因,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回忆自己所用的、所看到的物品的色彩,比如:鱼缸里的鱼儿是什么颜色的?或者家里的墙壁是什么颜色的?积极调动学生对色彩的思考。如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教师展示一组水墨画《菊》和梵高的油画《向日葵》,让学生感受不同种类的作品在用色上的差异,都是以什么色调为主,二者之间哪种类型的色彩更为鲜艳,等等,通过感知,学生的色彩意识会有很大的提高。
4.鉴赏美术作品,深化认识。在小学美术教材中,选入了很多具有丰富色彩的美术作品,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欣赏这些作品,用心去感受作品中每一处色彩的变化,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学生的色彩感以及审美能力。在选择作品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色彩比较饱满的作品,与生活比较贴近的作品,甚至是可以拿学生自己的作品来欣赏和点评。以在五年级(上)《山水画》这节课为例,在教学时,先让学生欣赏山水画名家画作,初步体验山水画用色的特点,感受其中变化的色彩,使学生初步了解水墨画中的色彩运用,拓宽学生的色彩认知范围。除了教材上的作品,老师还可以选取一些世界上比较著名的画作来进行展示,比如绘画大师莫奈的作品———《睡莲》,整幅作品将睡莲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睡莲的完整色彩,通过作品的展示,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绿绿的水面,蓝蓝的天空,还有那明亮的、生动的睡莲,让学生在观赏中,以及老师的引导下,对色彩进行对比,从而在对比中让学生感受色彩的美妙,调动学生内心潜在的色彩感,有了之前对色彩的学习,更加认识到了色彩的重要性,以及色彩的丰富性和美妙性,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色彩感,以及对色彩的认识。
5.加强美术练习,体会色彩。提高学生的色彩感仅靠老师的教学是不行的,还需要学生亲身实践,在美术教学之后,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多样的、小的美术练习,比如说折纸、绘画,让学生自由选择。以《我最快乐的一天》练习为例,老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快乐的时光,不需要具体到某一天,让学生决定自己的内容,然后作画。比如说有位男生的作品中,就画出了自己和全家人在海边游玩的快乐,作品中一家三口穿着鲜艳的衣服,妈妈带着黑色的墨镜,爸爸穿着蓝色的泳裤,后面是蓝蓝的天、蓝蓝的海,还有一轮红太阳,远处还有白色的海鸥在飞翔,通过对自己快乐的一天的回忆,加深了学生对色彩的回忆,并将其在画纸上展现出来,既巩固了学生对色彩的认知,也提高了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色彩在美术绘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通过认识美术工具充分认识色彩;通过游戏教学感知色彩的变化;以多媒体教学提高色彩意识;提供美术作品,深化色彩认识;布置美术练习、积极实践等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色彩感,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能力和着色能力。
作者:许静兰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育群小学
参考文献:
[1]于娇.美术色彩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赤子(上中旬).2015.13
[2]王安宇.浅议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的色彩教学[T].亚太教育.2015.9
第八篇:小学美术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随着全民素质的提高,美术教学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如何在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成为研究重点。多媒体的运用为美术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小学生的美术水平有着良好的效果。
1多媒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1.1营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激情:课堂气氛关系到美术教学质量,对整体教学规划内容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从多媒体的优势入手,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多媒体可以将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科技元素组合在一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中,教师可以引进美术评价、作品欣赏、动态分析等众多板块的内容,丰富美术课堂内容,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风气。多媒体以其包容性和丰富性,从美术派别、美术风格以及美术作品的一点入手,形成网状解析,为学生呈现出美术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对美术的鉴赏能力。
1.2立体化教学,扩大思维空间:美术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立体感意识,锻炼学生对艺术作品整体的欣赏能力。多媒体教学对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是满足现代学生需求的重要教学办法。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法无法相比的立体性和趣味性。教师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认知是有限的,多媒体技术可以打破教师思想的局限性,添加新的思想和内容,扩展学生对美术的认知和欣赏力。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立体性和空间性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相比的。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学生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摆脱美术教材和沉闷式教学的影响,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性,发挥个人的想象,构建个人美术欣赏结构,激发出自身的潜力,在思想层次获得突破。
2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策略
2.1加强师生交流,深入学生内心: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的改变,还带动着课堂教学的整体发展。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探讨话题,丰富美术讲解内容,活跃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力。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自身角色的定位,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拉近自身与学生的距离对整个课堂的管理和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多媒体教学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进行美术知识和内心思想交流,打开了双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新局面,让教师更多的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对美术的认知,进而针对学生的问题开展美术教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深入学生的内心,对教师具体工作的开展和多媒体内容的倾向都会有指导作用。只有在课堂上做到以人为本,以需为本,才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美术教学转变为自然的艺术欣赏。
2.2多媒体利用需适度,避免课堂低效:多媒体教学并不需要教师全程依赖多媒体设备,而不进行个人教学。根据教学经验和总结,多媒体教学的关键在于对多媒体利用的合理性。教师应认识到多媒体利用时间过长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规划。为了避免课堂低效,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办法,促使学生对多媒体内容的思考。比如:“带问题”欣赏法。根据课堂规划内容,将美术知识和美术问题以及多媒体内容联系在一起,在多媒体设备使用前,教师列出美术问题,让学生注意图片、视频中的具体内容,观看结束后回答所列问题。这样一来,既增加了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能力,又节约了教学时间,为教师对更深入内容的讲解和知识延伸做好铺垫。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应,创造性的进行教学规划,不断完善教学系统,让学生由内而外的爱上美术,爱上艺术。
2.3丰富多媒体的表现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多媒体教学是以多媒体技术为依托,以学生需求内容为核心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办法的生命力表现在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的吸引能力。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改变具体的教学方法,灵活处理不同章节的表达形式。单一的多媒体形式也会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降低学生在美术课堂的思想活跃程度。多媒体的内容来源分为互联网、教材、个人创造等多种;表现方式分为图片、视频、音乐、动画等。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进行自由结合,对知识进行包装和改编,以崭新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增强信息处理能力,让小学美术教学达到新的发展阶段。
3结语
多媒体教学是美术教育事业向前发展不可躲避的环节,是突破当前美术教学发展颈瓶的有效办法。教师应从自身入手,提高自己的教学处理能力,添加美术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规划教学体系。只有自身的不断突破和发展,才可以保持美术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美术的教学质量。
作者:孙洁 单位:临沂林庄小学
第九篇:小学美术活动教学法研究
美术教学其主要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审美意识,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还可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小学美术教学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阻碍了教学向前发展的脚步。而将活动教学法有效应用在美术教学中刚好可以改善教学的现状,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
一、尊重学生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是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学习,长此以往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教师却成了教学课堂控制者,这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在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的应用活动教学方法,尤其是在采用活动教学法的同时必须要确保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能偏袒某一位学生,而是应该学会考虑整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由此可看,设计的活动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单单面对一位学生,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每位学生都能发挥出作用。
二、及时的转变教学观念
虽然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部分教师已经开始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但是还有大部分教师一直遵循传统的教学观念,盲目的认为美术只是一种辅助性的学科,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开展活动教学之前,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同时应当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合适有效的活动形式,改革与发展教学方法,以及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强化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积极性,以便于更好的提升我国小学美术教学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活动教学法有效的应用美术教学中即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所以,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合理的采用活动教学法,以便于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更可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升高,教学效率逐渐提升,进而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作者:屈彬彬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五棵树镇中心小学
- 上一篇:幼儿个性化教学方式探讨
- 下一篇:中职美术教学研究论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