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论文10篇

时间:2022-07-29 11:03:24

导语:初中美术教学论文10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初中美术审美教学研究

一、初中美术教学的特点

首先,美术教学处于边缘化地位。由于受到升学的影响,美术教学处于边缘地位,得不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然而,美术教学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美术教学,为学生的艺术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其次,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由于学校领导对美术教学的不重视,再加上美术学科没有升学方面的硬性指标,导致美术教学不受重视,教师以一种敷衍的态度进行教学。再次,美术教育比较抽象。美术课程与其他主科课程不同,美术教学具有很强的表象性和抽象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同时,如果美术教师的授课没有个性,那么美术教学就成为一种再现性教学。最后,美术教学的变化性。艺术与时代背景、时展有着密切联系,艺术会受到时展的影响,美术教学会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因此,美术教师应该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学习内容要多样化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艺术形式更加多样化,美术是艺术形式的一种,美术内容逐渐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在初中阶段,学校通过设置音乐和美术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环节,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美术绘画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美术学习,为今后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其次,指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教师要教给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技巧,扩大学生的审美空间,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作品赏析能力。最后,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自主艺术创作。只有学生自觉地进行艺术创作,才能真正地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二)注重开放性教学

新课程改革提倡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开放性的教学环境,美术教学应该坚持与时俱进。要想进行开放性的教学,教师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改变以往主导者的角色,逐渐向辅导者角色转变,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比如,教师对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指导之后,再对学生的创作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课程具有抽象性特征,需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教师要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同时,将美术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野外进行“写生”,让学生感受美术和大自然的联系。参加这种课外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使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三)加强课外拓展

课外拓展是对教学内容的训练和延伸,美术课堂之外的实践创作与理论知识学习都是课堂延伸。由于美术课程的学时是固定的,而美术课程涉及到的内容又非常广泛,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因此,学生需要自己进行课后训练,利用课外时间积累知识。课后的理论知识补充是对学习结构的梳理,课后实践创作是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有效方式,能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观。虽然初中阶段的美术知识有限,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但是进行课后拓展,能够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新的领悟,并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

(四)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

要想提高美术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由于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都不一样,教师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想提高自己的美术成绩,就要在上课前先对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不懂的问题,向教师请教。

(五)通过阅读和欣赏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和审美活动关系密切,情感是审美能力培养的基础,所有的审美活动都是在情感的支配下进行的。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情感意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美术课程,每次阅读与欣赏活动都应该有所收获。初中生对美术课程的认识还处于表面阶段,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还较弱。教师要在阅读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导学生如何赏析美术作品的色彩、构图、创新和美感等,美术作品中色彩的浅重、线条的粗细都直接反映了创作者的情感,要通过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去感受创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不仅是美术教学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实际上是情感培养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赏析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发表对作品的看法,锻炼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审美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目前,我国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美术教学处于边缘化地位,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美术教育过于抽象等。教师应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加强课外拓展,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者:蒋华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能仁中学

第二篇:初中美术实践教学探讨

一、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优化,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方面的能力

美术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美术教学时,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设出生动和谐的学习氛围,多鼓励学生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在学习中要敢于求新,独树一帜;教师还要引寻学生把他们的奇思异想通过美术的形式表达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想象,逐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美术教学中的欣赏教学也是很重要的,比如组织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作品等。在开展赏析教学的时候,美术教师经常使用的方式则是进行绘画对比,尤其是在绘画技巧和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对比。在欣赏教学时,如果一味地对作品的内容、背景、构图和绘画技巧等方面进行讲解,则会让学生感觉学习美术是一件非常无聊且枯燥的。有时候由于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美术教材中的很多专业词汇都不理解,这也就导致了在接下来的美术鉴赏教学变得深奥和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大打折扣了,久之,他们对学习美术的兴趣也就会降低。为了改变这一不好的现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作品摆在课堂上,边讲边欣赏,然后再进行比较,将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有效地呈现出来,这样的效果要好的多。例如,在和学生一起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相关内容时,美术教师也可以把西方风景画和此进行对比欣赏,可以把《富春山居图》和印象派的《印象•日出》进行有效的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讲解中国画的散点透视与西方画的焦点透视,再将二者进行一定的对比,这样教授起来也会更加的直观,学生们也能够在比较的过程中真正地了解两个画种之间的本质区别,他们的审美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开展美术欣赏教学时,结合比较教学法进行教学,既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调动出来,又能让他们在一个比较愉快的环境下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很有利的。

二、注重主体的实践性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体验式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实践活动呈现出来的,体验式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同学们的视觉、听觉以及触觉等多方面的感觉器官受到一定的触动,进而再获得对客体的整体认知。在探究美术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去感知一些抽象的知识,学生们也会通过自身的实践对生活中存在着的艺术有一个更为确切的体会,进而再获得审美感受和创作的冲动。例如,在欣赏《你、我、他》这节课时,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真正地接触过肖像画,对人体的比例与结构等都缺乏正确的认识。这个时候,美术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都准备好一个小镜子,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们通过镜子去观察和触摸,感受自己的面部轮廓与骨骼。然后,再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五官部位进行必要的测量,并且记录下测量的结果,渐渐地,学生也会对人的面部比例以及特殊性等方面有一个较为深刻的体验。此外,为了让学生对人物的面部特征的轮廓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上台进行表演“喜、怒、哀、乐、惊”等面部表情,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教师再引导其他的学生进行细心的观察,并且进行讨论:人物的面部表情都是通过哪些五官表现出来的?通过观察和适时的引导,学生在后面的作画中也就自然而然地通过之前的实践,将所看到的所想到的实践认知运用到绘画当中,这样的绘画也就不再会千篇一律或者是没有任何特色了。同学们也都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和体验,在画中将自己的独特感悟体现出来,而且还能够表现出独特的个性色彩来。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倡导下,教师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充分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他们去学习,教师还可以鼓励他们大胆、自由地进行表达。艺术来源于生活,实践出真知。艺术产生于生活当中,同时也高于生活。因此,初中美术教学既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也要领导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去检验一些真理,在实践中去掌握一些美术知识。在美术教学中,结合多种有效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都能够在美术的大乐园中尽情地去享受美术的美。

作者:张作学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桃林中学

第三篇:初中美术教学策略

一、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要鲜活

就教育教学而言,许多时候,我们的教育观念在指导着教学的行为习惯,教学行为反过来印证着教育观念。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在理解现代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多考虑学生的需要,灵活地设置一些教学目标,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机会,使他们在鲜活的教学活动中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与技能。

(一)多给学生一些提升学习兴趣的机会

学习兴趣是持久学习的基础。初中美术学习需要保持一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立场出发,与生活实际、自身经验、科技发展相结合,设置趣味性课程主题及其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参与欲。另外,教师要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自然景物、石膏静物等实物,实现趣味性教学。

(二)多给学生一些欣赏感悟评述的机会

书籍、网络、美术馆、社区等资源也是我们初中美术学习的课程资源,可以让学生最直观地去了解民间艺术以及美术不同流派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果通过角色扮演、创意临摹等方式学习美术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能力,还能在观察、体验、鉴别中开展探究、讨论和交流,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判断能力。

(三)多给学生一些探究技能创新的机会

美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不仅能使初中生思维超越定势的羁绊,还能呈现灵活、主动、发散的状态,刺激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初中生喜欢走进自然,观察蕴含审美法则的物象并展开丰富联想,这样容易催生各种奇思妙想。所以我们需要开展创造性的活动,让他们的观察、想象、创新和表达能力得到培养与发展,最终促进其心理成长、美感成长和创造性成长。

(四)多给学生一些升华精神人格的机会

树人立德,是教育的最高法则。初中美术教学只有将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与审美教育有机融合,通过美术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在观察生活中去体验和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的美,通过丰富的视觉艺术形象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自觉地认识美、热心地追求美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高洁的精神享受、平和的心态延续、博大的胸怀追求,成长为具有文化意识、责任担当和合作意识的新时代公民。

二、核心知识与价值取向要准确

时代的发展告诉我们,每个时代都有核心价值观,全民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具象的核心知识与准确的价值取向去填充。初中生与小学生不一样,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个时期非常重要,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我们的核心知识与价值取向一定要足够准确,要符合社会的主流认知,传播正能量。

(一)以发展审美判断能力和评述能力为目标

中外美术史上有许多杰出的美术家,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关注他们的思想、情感与艺术创新之举和艺术开拓精神,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欣赏、认识、分析、解读经典。这对初中学生学习美术有很大的好处,无论是从作品的表现语言,还是艺术家的感知角度、美术史的认知角度、艺术流派的演变以及美术文化现象等方面,都可以让学生在初中美术学习中提升审美判断能力和评述能力。

(二)以掌握造型表现能力和美术体验为目标

在初中美术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培养还是造型表现能力,我们通过美术活动、绘画示范等教学手段,能够迅速让学生掌握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等最基本的造型表现方法。初中生在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与实验中,很容易产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在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同时,更要重视学习过程,使他们的艺术感知力、想象力和造型能力得到提升。

(三)以提升综合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

美术与生活密切相连,了解并掌握美术创意设计的基础知识和设计原理显得尤其重要。比如,在学习美术绘制草图时,不仅强调学生的动手参与和体验,还促进了独立思考、探究精神的培育,至于制作中根据设计意图去选择媒材,选择合理的工具和制作方法及对各种材料的感受,则进一步提升了初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以培养综合解决问题和联想能力为目标

美术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自然环境、音乐戏剧等知识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需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打破学科知识壁垒,将美术与各学习领域知识进行糅合,在民主、合作的氛围中,尊重个性发展,允许多尝试、多体验、多探究,打开想象的空间,开阔思维的视野,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在保持想象力和创造力上升的同时,提高综合思维水平,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实现人的知识体系和情感道德系统的整体建构。

(五)以健全知觉经验和审美敏悟能力为目标

生活是人生的中心,学会审美就是学会生活。初中美术教学中经常会开展室外写生、摄影等活动,对“唤醒”学生的眼睛与心灵,丰富视(知)觉,体悟平凡生活中的形式美感,充分调用美术技能学习和艺术化的表现能力有很强的作用。基于这样的基础,我们还需要通过对中西美术文化的对比、乡土美术的寻觅、跨学科知识综合探索,获得探索和创新的勇气,形成螺旋上升的经验结构,达成感性与理性的共融、审美与创新的共存。

三、评价标准与实施方法要实在

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课程价值的一个过程,对判断学生学习效果、学习目标达成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初中美术教学评价中,我们应充分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发展性、诊断性、多元性和互动性,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既要关注美术知识、技能方面的情况,又要重视学习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一)常规性教学评价

就初中美术学习而言,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并掌握了美术情感的表达方式,评价中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并提供修正意见,促进学生美术学习。同时,通过评价获得准确的信息反馈,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1.完善课堂程序,重视美术作业评价。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座谈交流,都是初中美术教学的常规评价模式。我们的评价结果可以是分数或评语,也可以是评语与等级相结合。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可以从创作构思、表现方式及技能等方面进行,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要帮助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并找到发展方向。

2.凸显整体综合,强化课堂教学评价。许多时候,美术评价不具备固定的标准。因此,在美术评价中我们应凸显整体性和综合性,以鼓励张扬个性、表达自我、发挥想象、实现创造为目的,既要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也要评价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评价对象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组;评价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

3.适时互动交流,实现课堂内外评价。适时举办以评价为目的的展示和课堂讨论活动,能使学生在课堂内外获得积极参与美术学习与主动评价的机会。通常,我们展示的内容、形式要追求灵活多样,与时俱进,既可以是美术、书法、工艺设计等实物展品,也可以是作品录音、录像等数字化展品;既可以是主题展览等实地展览,也可以是校园网、博客、QQ群等虚拟的展示。只有多渠道、多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才能实现初中美术教学的升华,完善学习的评价体系。

(二)综合性立体评价

在初中美术学习中,除了日常教学中的评价应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对整体的美术评价我们也要注重学生的自评与互评,逐步使学生养成自我鉴赏和反思的意识,形成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

1.基于学习个性化,采取绿色评价。美术作为艺术创造的一种方式,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的答案,所以学生的艺术创作更无对错可言。因此,对于他们最终的学业成绩评定应该根据美术学科自身的特点,采取综合性的绿色评价,发扬审美表现,提升审美情趣。具体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看是否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是否懂得欣赏生活,是否能美化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其次应看学生是否热爱美术,能否掌握一项美术特长或积极参加美术活动;最后则要看其参与美术课堂教学和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的过程,如是否积极参加美术社团、兴趣小组和校内外各级各类美术活动。

2.建立学习档案袋,践行过程性评价。美术学习档案袋是建立全景性评价的关键,记录了学生美术成长的历程。档案袋汇集了学生初中美术学习的所有过程性资料,一般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创作说明、自我反思(如对自己的学习历程与作品特征的描述、评价、改进的设想)、他人(如教师、同学、家长)的评价等,完整收集了学生美术学习中的思维过程和发展过程,呈现了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多元评价状态。不过,在使用美术学习档案袋进行评价时,我们要尽量避免将档案袋当作简单的容器,把所有的学习材料放在里面后,就束之高阁,不闻不问,最终使这一最科学、最实在的评价方式流于形式,那就没有意义了。

作者:施永红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

第四篇:彩铅在美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一、彩铅的特点

(一)经济实惠,易于携带。彩铅经济实惠,一盒24色的彩铅价格仅为油画棒的一半,且使用时间是油画棒的一倍;彩铅干净方便,而且易于携带,使用彩铅无需再带其它辅助工具;极易推广和普及。

(二)便于绘制,便于修改,可以随时捕捉灵感。彩铅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像普通铅笔一样运用自如,可画可擦;对于学生来说,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学生能毫无束缚的自由表达,随时写生,随时随地捕捉灵感。

(三)色彩丰富,表现力强。彩铅的色彩丰富,虽没有油画棒或其它绘画色彩鲜艳,但其表现力很强,学生除了用整张画面来表现,甚至在一封信、一张卡片、笔记本、书本、便条等中都可以自由表现;哪怕只是小小的边角装饰,甚至随手的涂鸦。

(四)可与多种技法结合,效果多样。

1.彩铅平涂和笔触表现可以很好的与卡通画、动漫画结合,是学生最为喜欢的表现内容。

2.水溶性彩铅与水彩技法结合可以表现出水彩画明快、晕染的效果。

3.彩铅与速写技法结合,可以丰富速写形式,随时随地记录风景,记录人物,记录色彩,丰富感觉且好修改。

4.彩铅与素描技法结合,可以在素描效果的基础上体现色彩,塑造质感、体积感、空间感、色彩都极为丰富的习作;为美术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5.彩铅与装饰画的结合,彩铅色彩纯度,明度都高,用彩铅绘制的装饰画内容丰富,画面干净、明朗,极富装饰效果。

(五)表现形式的多样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彩铅多样的效果,且绘制不受技法限制,学习轻松,随心所欲,还易于深入,所以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们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画面表现可粗可细,可收可放,画面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美术基础与认知。彩铅适合各个年龄段各个层次的学生使用,它可以不受技法限制涂鸦,同时也可以展现出卓越的技法。如,彩铅绘制彩色素描可以出现非常逼真非常细腻的效果,也是很多画家喜欢的表现方式。另外,彩铅也比较易于教师做示范。因此,在很多枯燥的技法训练课来说,彩铅非但不会影响学生的技法训练,还能很好的增加学生的兴趣,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美术基础。

(七)是适合教师绘画方式。作为初中美术老师,我相信大家和我有一样的困惑,就是虽在教育岗位,其实却是等于丢了自己的专业,由于要搞教学搞研究,绘画时间得不到保证。尤其是作为大学期间学习油画的我,画国画不会;画油画太麻烦,往往才调好色又得去干其它的事情,一学期过去还没有能完成一幅作品,更谈不上灵感的体现;画速写又难成作品,对于各种美术展览中展出的优秀作品我只能望尘兴叹……自从开始研究彩铅素描,我的素描基础在一张张作品中得到了恢复,色彩知识也没有被荒废,虽说没有画油画那么畅快淋漓,但应用彩铅技法我也画出了想要的画面效果,最起码,不用太多的时间保障,我可以随手就画,哪怕是课间十分钟。因此,在教学的同时,我终于有了自己可以拿出去展览的作品。

二、彩铅作画的步骤

1.起稿:彩铅的起稿和其它绘画起稿方式一样,用简单的线条既可以。但是,由于彩铅色彩透明,淡雅,所以起稿最好不用铅笔,而是用彩铅的黑色或其它颜色起稿。

2.塑造:彩铅的塑造方式多样,平涂、线条、笔触、擦、磨、抹等都可以结合不同形式、不同内容来运用。

3.调整完成:彩铅调整起来较其它绘画方式更为方便,因为它具有铅笔用橡皮可擦出的特点。

三、彩铅作画的技法

1.平涂:由于彩铅的铅笔特点,可以通过削笔尖时候的形状、粗细,以及笔尖与纸面的角度、接触面多少平涂出硬度、粗细不同的线条。适合与大面积的色块。

2.晕染:笔尖蘸水涂抹或在湿纸上作画,也可画完之后在画面上喷水,颜色可以相互混合,可以出现梦幻诗意般晕染效果和水彩画透明、轻盈的效果。

3.线条:用概括、简练的线条勾勒、打形或画速写。

4.排线:不同的排线组合出的不同笔触可以很好的塑造任何形象,可以通过排线笔触表现强很细腻的质感,如果有很扎实的素描与色彩在知识,完全可以塑造出极为逼真的画面效果。

5.抹擦:彩铅和铅笔作画一样,在塑造的时候可巧妙的通过抹、擦的方式来进行色彩的过渡或虚实的处理,能使画面虚实结合,塑造空间感,体积感。

四、彩铅的缺点

1.彩铅颜色较为轻盈,缺乏厚重感,不易于塑造厚重质感的形象。

2.彩铅颜色固定,不能够直接调色,需要在作画过程中通过一定技法在纸面调和。

3.彩铅作画的原理是很细的铅芯颗粒挂在纸面上形成画面,因此不能够太厚的堆积,且完成的画作和铅笔画一样不能抹擦、碰触;也不能经受长时间的风吹日晒,会少色。介于彩铅的缺点,课堂实践教学可以以彩铅为主,其它绘画材料为辅;方便学生学习实践的同时丰富学生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五、彩铅在美术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彩铅只是美术实践教学中的一种较好的媒介,不能忽略其它媒介的特点,在教学中不能忽略美术表现的多样性,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材料作画。

2.彩铅使用中,要注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并要细心的“导”。作画时鼓励学生随时去画,大胆去画,不受拘束;整体把握,局部精细;在充分发挥彩铅特点的同时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动笔能力,训练学生的绘画技巧,为提高学生整体美术素质、审美素养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3.因为彩铅铅芯较软,易耗,易断,需要用随时用削笔刀,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安全,以防意外发生。选择一种合适的美术实践媒介能有效的强化美术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潜力;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美术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非常有利。

作者:王小洁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第二十三中学

第五篇:初中美术审美教学研究

一、理解审美素质与审美素质教育的关联

艺术存在的价值在于其能够使得欣赏者超越现实世界而形成审美经验和态度,从而在真挚的情感状态中直观体验审美价值本身。这些特别的力量、特殊的质素是对于人类共同经验的感知。审美即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审美素质包括自然美知识、艺术美知识、社会美知识、审美观,在智能结构方面包括艺术情趣、创作欲、美感、审美理想,在自我表现意识方面包括自我体验、自尊感、自我意识。其中与美术教学中息息相关的有艺术美知识、审美观、艺术情趣、创作欲、美感及自我表现意识的各个方面,其具体表现为认识美、判断美、创造美的能力,包括了美术知识、形式美感、审美理想等几大板块。形式美是指美的内容显示为具体可感形象的内部结构外在形态,即美的内容存在方式,具体指构成美的内容的自然质料,如形体、色彩、线条、声音,对称、均衡比例、对比、节奏、多样统一等。形式美感则是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审美意识是指客观存在的具有价值的客体对象,根据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可在人们头脑中能动反映的产物,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构成因素包括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判断和感受力。审美理想是指审美主体在一定世界观的制约下,对美的境界的最高追求,是具有理想因素的构成部分,是审美经验和审美观念的升华,是审美创造力表现的具体因素。

二、初中审美素质教育给美术教学带来的几个新观念

素质教育是相对应试教育提出的。审美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自然体现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审美素质教育给美术教学带来了新的观念。

1.角色的定位

应试教育使得少数“尖子生”得到学校、教师的重视,而大多数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往往产生失落感,失去学习动机。审美素质教育则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2.教学内容手段的多元化

审美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全体学生全面的素质,包括知识的掌握,人格、情感、意志的形成,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美术教学中,除注重对美术传统知识的传授外,更应强调对形式美感、审美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及对学生人格、情操、意志的培育。

3.审美教育成为创新教育的先驱

艺术本身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审美活动相对其他学科,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培养认识能力、感受能力、判断能力、表现能力。审美过程就成为创造活动,因而比其他学科培养创新能力来得更直接,从而成为创新教育的先驱。

三、初中美术教学中审美素质教育的培养

眼睛摄取信息的最大特点是以形象思维过程相伴,对输入形象的“知”与“美”从直觉上做出判断,本能地从心理和情感上作出反应,通过大脑思维反射,留下记忆。这一视觉审美过程是瞬间的,是健全人的本能行为。正如歌德所说,美具有“无须深思熟虑,直接引入愉快”的特点。“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是世人皆知的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名言。初中美术教学中审美素质的培养,审美学习与训练的目标是训练学生会用判断的眼光认识、感受对象,并把这种感受有力地表达出来。所以引导学生如何观察是非常重要的。怎么观察,如何表达,有方法问题,但方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此活动主要在于指导学生的视觉艺术实践活动,作为艺术实践的课堂教学,其中应渗透着传授艺术知识、培养形式美感、培育审美意识与审美理想,同时进行个性化的艺术创造。

1.教学中,执教者要更新观念,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首先,执教者要树立多元化的美术观,其中包括课题、课型的多元化,教学材料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手段的综合化。美术教学法中,内容的多元化已被人们公认。但仍有一些美术教师单纯地认为美术就是欣赏、绘画、色彩三大类;至于材料,就是单纯的水彩、水粉、铅笔,学生不能获得各种材料的应用体验与感受,往往由于内容、材料的单调与乏味而失去对美术的兴趣。其次,在场地教学方面应有综合化的概念,不仅要有课室内的学习,更应有课室外的自然美景熏陶。其实,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到郊外、野外写生观察,而且对大自然往往流连忘返,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关系,他们的感觉特别直观,几乎是一种直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感觉,这种感觉是一种潜意识,是不具体的。在此理论基础上,教师应培养和爱护学生的敏感性。

2.精心设计教学环境,包括教室内外,加强视觉冲击力,激发审美兴趣

美术教学中审美素质教育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尊重学生的创造过程固然重要,但美术活动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它通过视觉引发大脑的感觉、知觉,进而影响思维记忆。笔者每次与石滩一中学生外出写生、参观画展,都有这样的经验:一到现场,学生第一反应就是:“哗!”情境创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自觉地进入学习创造的角色。

3.欣赏创造相结合,因材施教,培养形式美感,培育审美意识,激发审美理想

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剖析、欣赏与创作美术作品。学生越是参与讨论和创造过程,其作品的审美特征和创造特征越发明显。在讨论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塑造和促进相结合,既可以通过分析让学生分享教师自己的感受与激情,也可以通过问答,诱发学生对美的思考和反应。如,你从画上看到了什么;画中的线条、色彩、形态、构图、空间怎样;你认为画中最主要的部分在哪里,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画家在画此画时想到了什么;等等。这样通过欣赏和有创造性的问答,不仅有效地调动了课堂的动态教学,又为学生作业留出了想象和创造的余地,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同时,由于天赋的不同,所受的教育和教养不同,每个人的思维特征不同,所以对物象的审美判断、创造也就有所不同。教师应该抓住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大胆思索、勇于表现,培养其个性化的审美创造力。

4.多种教学媒介的综合运用

美本教学是形象教学,特别应注意使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故而,执教者应考虑如何采用这些辅助手段。当然,也要与常规教学相结合,以使现代教学手段的媒体介入卓有成效。在美术课中,常用的教具有平面教具、实物、立体演示教具。在平面教具中,主要指教学挂图,它是美术课直观教学的主要教具,包括图片资料、教师范画和示意图三大类。图片资料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力,启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图片资料一方面源自美术教学,另一方面则为教师平时收集的学生作品、名作、复制品以及画报、画刊上的美术评论或介绍。教师范画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进行的绘画,为学生绘画的范本,使其深入体会教材内容。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立体演示教具,包括电脑、电影机、电视机、幻灯机和各种模型等,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是指用计算机帮助学生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法是一种可以提供多种美术形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5.评价与展示是艺术活动的重要一环

展示评价可以让课堂内外氛围更显生动活泼,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的教学展示与评价由课内外评价组成。课内可在学生作画过程中加以分析引导,或作一些鼓励性的评价。展示有班内作业展、校内作品展以及向报刊投寄稿件等,可以给学生带来一种收获的信心,激发学生对美的兴趣及互相学习的意识习惯。审美意识是伴随学生一生的重要的视觉意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初中美术教师要科学地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创造以多种感官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未谙世事、天真纯朴,教学中有意识的审美导向可以使他们从小就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总之,21世纪的美术教育是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作后盾的造型艺术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初中艺术教育,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提高了,分辨是非的能力就会增强,也就会在正确的审美观念的指导下审视社会,对待人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自身的潜能。初中美术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引导好初中的审美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跃 单位:广州增城市石滩一中

第六篇: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研究

一、转变教师课堂角色

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打破传统初中美术教学中弊端和不足。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教师要想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就要敢于创新,更新思想,转变教师的角色,做好角色定位,创建充满活力和欢乐的课堂。教师要鼓励学生进步,转变教师在课堂上主宰一切的局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重拾自信心,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学生进行良好平等的沟通和交流,让课堂成为构建师生关系的平台,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让美术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的和谐。

二、走进自然写生

初中美术课堂需要大量的静物或者实物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进行实地写生,寻找灵感,开阔思维,课本上的知识是生硬的,只有让学生投身于自然当中,才能更加真实地创作。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理论知识,为学生布置好任务,让学生自由绘画,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知,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亮点,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的反馈,去真实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现代的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充足的信息资源、海量的影音教学、清晰的图片展示,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明了地掌握美术技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课堂节省时间,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在初中美术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注重结合实际生活,搜集学生熟知的素材和资料,比如,流行服饰、流行歌星、商业美术、民间剪纸等等,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将教学内容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思想之上,关注学生的精神思想,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发现学生的价值,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注重因材施教,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给予学生的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剖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当今所提倡的素质教学,即要求教师不仅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水平,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所以,教师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美术课堂,贯彻新课标的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在实践教学中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作者:洪玫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绰河源镇绰河源中学

第七篇:初中美术情感教育研究

一、情感教育渗透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初中美术教学也改变了传统的枯燥教学方式,很多教师都在利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则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式,在促进师生情感培养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学习效率,使学生对美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利用情感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美术艺术。对于初中美术教学来说,师生关系十分重要,情感教育为师生之间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则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表达自身的观点,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行美术创作。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情操以及创新能力,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策略

1.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要想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首先就是要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要想在教师中运用情感教育,那么必须要利用自身言行举止来感染学生,利用自身和蔼的工作态度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从而来对学生产生影响。情感教育对学生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熏陶、进行影响,最终能使学生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利用多媒体以及幽默个性的语言等对学生教学,以此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并利用一种无形的情感来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美术教材中挖掘情感

对于初中美术教学来说,教材十分重要,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有着间接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材的选择时,一定要选择一些符合实际、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教材,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教材的阅读中感受生活,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另外,教师在进行教材的讲解时,要能够挖掘出教材中的情感,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互联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3.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美术属于一种艺术,是对人们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处于情感形成阶段,其情感十分地敏感,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美术教学中的情感元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美术情感。教师在课前可以利用一些新奇的事物来吸引学生,使学生更关注课堂所讲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行为元素来吸引学生,为学生营造轻松的环境,使学生大胆地想象,摆脱课堂的束缚,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4.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实践是最好的教师,让美术走入生活,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对社会事物的感知,促进学生感悟生活,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讲解有关民间美术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民间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民间美术艺术,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使学生能够了解到美术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对于初中美术教学来说,教师要想很好地应用情感元素,那么必须要充分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必须要结合教材的内容,利用自身的情感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影响,促进学生情感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美术素质。

作者:黄奎志 单位:山东省肥城市白庄矿学校

第八篇: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创作培养

一、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挖掘创作灵感

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在作画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现实生活同样为学生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所以,我鼓动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多画速写,多收集素材,从生活中捕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其实,通过学生观察生活,无形中让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创作能力同步发展起来。学生可以在回家的路上,在田野的道上,在城市的街上,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体会不同的感受,在自己的观察感受和亲身经历中,开拓自己的形象思维,扩散出对眼前实物有关的、近似的不同新形象,这样打破了生活的限制,去自由地想象,去随意地构思创作,让学生从中得到心灵的乐趣和满足。

二、创设情境、实物写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是一堂优秀美术课的开始,所以,在初中课堂上教师就让学生体验情感,感受快乐的学习。我通过音乐与视觉的艺术形式,指导绘画创作,在导入环节调节学生的情绪,提升学生创作绘画的热情。在美术课堂上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运用实物直接的视觉刺激也是很有必要的。我通常采用直接立体的展示比较,再通过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使得教学内容自然而然地展现给学生,打开学生操作的思路,让他们画出更能打动人心的作品。往往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活动中探索、发现。

三、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教学始终

课改以来,美术教材与教学都加强了创作课的设计与研究,也重视形象思维的开拓和智能的开发,强调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坚持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拓展。尤其对创新精神的引导,更是潜移默化。我从不给学生一些条条框框,从不以我自己的思维方式左右学生。我的宗旨就是让学生保留他们的原始感知,通过具体情景,使学生把构思、创意,转化为设计、创作,让他们自己在不同知识之间找关联,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开始他们发现事物的关联,发现形体的特征,发现色彩的美,到他们自己思考怎样让画面饱满,怎么让色彩艳丽而不刺眼,鼓励学生运用联想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另辟蹊径,培养学生用创新的眼睛去表达艺术情感。

总之,在现今空前活跃的艺术氛围中,我始终以学生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展开创作,以学生存同求异的创作理念,寻求创作精神,以学生主体意识的自然性,提高创作艺术,力图为建构新的初中美术教学创作之路迈出新的一步。我会不断反思、审视、调整和发展自己的美术教学,诚心地期待专家和读者的指正。

作者:武治平 单位:山西省汾阳市海洪中学

第九篇:初中美术教学中乡土文化渗透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氛围

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可以运用视频资料及照片,给学生介绍广袤的黄土高原,让学生感受到人文景观的乡土美术,同时播放陕西民歌,让学生在浓郁的艺术氛围里感受美术的魅力,鼓励学生创作家乡的美景。根据教材内容加入绘画、写生、雕刻、泥塑、设计等多种多样的美术活动,如可以让学生利用废弃布角、袜子等进行服装设计比赛,不仅实现了废物利用,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最终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乡土美术教育的学科跨度大、操作性强,是一个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初中在美术教学中逐渐实现乡土文化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尤其是结合当下的多元文化环境的时代背景,娱乐性及刺激性的流行文化及大众文化泛滥,学生对传统文化、乡土文化淡漠,这就给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了误导,不利于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以及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如,炕围画是我国北方比较流行一种民间的室内装饰画,亦称“墙围画”,府谷的炕围子画可以说是黄土高坡土窑洞里的民间艺术,它是在炕周围的三面墙上贴一些绘有图案的纸或由画匠绘制的装饰彩绘,府谷人将其称为“腰墙子”。教师要善于发现,注重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在教学中嵌入本土文化资源,使学生通过对炕围画的了解,将乡土文化与美术欣赏的内容直接联系起来,这样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家乡丰富多彩的文化,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积极开展课外美术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人民群众在劳动过程中的每一个场面都可以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些都可以给学生启发,构成学生写生的素材。初中生的想象力很强,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美术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外美术活动,鼓励学生背起画夹走出课堂,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自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探索生活中的美术,使学生在取材的过程中,激发对家乡壮丽河山的赞美之情。同时,学生也可以就地取材,利用乡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就地取材,制作树叶粘贴画、花草粘贴画、泥人捏制等。通过不断的积累,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情感素材,提高了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探究乡土美术的热情,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感受人文景观、自然风貌的同时,获得艺术的熏陶。

作者:李升 单位: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清水九年制学校

第十篇:初中美术教学体会

一、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的思维意识,鼓励同学们进行自由构思创造

警如在和学生一起做手工,一起画画的同时,不断引导他们去尝试新的东两,鼓励同学们能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在表现作品时不拘泥于一种方式,鼓励其大职“试试看”,在充分唤醒了他们潜意识创造力的同时渗透理性的指导。只有允许同学们自由创作,开放学生的思维,才有可能充分的发挥他们的艺术潜能,打开他们的想象大门,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让学生们大开眼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教学。

二、教师要善于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运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则是形成创造能力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教师应鼓励学生亳无拘束的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重视毎一个学生个性的表现及艺术创作,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激励,萌发创作动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营造广阔的空间。激发学生学生的热情。我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为学生创造优美的学习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我的做法是,善于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在《挂历纸拼贴学生装》这节课的导入部分时,我先让学生穿上自己的服装校仿时装衣演,在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活跃同学们的积极思维,接着我又播放时装农演的视频,让同学们在欣赏中得到启迪,激发灵感,这样就抓住了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将音乐的美感特征与美术的审关情趣很好的结合起来了,活跃了课堂。接着我就讲解拼贴的方法,将色彩的格配以及设计思路大体跟同学们一说,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在学生掌握了剪贴的方法后,让同学们自己感知形象,发押自己的想象力.拼贴不同形态、色彩各异的学生装。如我在讲《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这一课时,先用多媒体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亨受音乐人餐的同时欣赏优美的自然界图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悟到我们生活的大自然原来如此美丽多彩,从而导出课题。实践证明,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生由厌学变为乐学,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学生的学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开发,创作热情提高了.

三、教师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自信心

人文主义的研究认为:“人人都有创造力,创造是人的一种潜能”。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个性的差异,因此教师就应利用各种方式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身的价值。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闪光点。不要轻易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作出否定的评价,要注意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因为每个学生的审美观点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多肯定少否定才能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同学们自由想象,无论是差生还是优生,我们都应给他们树立自信心。如我在多媒体讲《平面成中的点、线、面》这一课时,通过看欣赏光磉视频,让同学们直接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点、线、面形态的存在,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思维领域。在做作业时,每个同学都画出了自己形态各异、多姿多彩的画.虽然有些学生的造型不是很准确,但想象力丰富,并且也都具备了点、线、面的基本要求,因此都应给予肯定的评价。这样及时指出了他们的优点,适时的帮助克服他们的不足之处,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思维能力也开阔了,并能根据命题发挥其想象力,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引导和积极的探索,及时发现学生创造的火花放飞思维,以美术教学为平台给学生撒播创新的种子,激励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以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性,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活动,为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开垦一片肥沃的土壤。

作者:王秋荣 单位: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