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新媒体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时间:2022-03-02 05:06:03

导语:基于移动新媒体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于移动新媒体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移动新媒体在日常工作、学习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为了改善当前精细化工类课程教学模式依旧落后的现状,现通过移动新媒体,在课前、课堂、课后以及考核4个环节融合教学类APP的线上资源与线下讲解、实践,实现精细化工类课程的智慧化、混合式教学。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增加思政元素及工程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绿色生产理念,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思维的锻炼与提升。

关键词:移动新媒体;精细化工;混合式教学;智慧教学

随着移动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在个体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渗透,传统获取知识的方式已逐渐为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所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也面临严峻挑战。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如何通过融合移动新媒体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4]。而混合式教学[5-6]正是依托于移动新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通过课前导学、线上自主学习;课堂重难点讲解;线上线下深度讨论;过程性考核等方式,将传统的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模式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模式转变。精细化工类课程是宁夏理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精细化工方向的专业课。目前,我校精细化工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还是单纯以多媒体PPT加板书的“满堂灌”为主,同时,课程的考核方式单一,学生基础知识储备的差异性无法及时了解,加上缺少配套的实践环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整个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满足不了新时代精细化工产业的知识、技能和人才需求,更与当下现代化、数字化、智慧化的教学模式脱节。本文从“互联网+”背景下移动新媒体重要性的凸显和当前宁夏理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精细化工类课程落后教学模式的实际出发,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新媒体,在课前、课堂、课后以及考核4个环节融合教学类APP的线上资源自学与线下讲解,实现精细化工类课程的智慧化、混合式教学。该混合式教学主要基于嘉课堂、UMU互助和QQ群等线上教学平台,具体实施过程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巩固、全方位过程考核四个环节。

1课前准备

1.1教师的课前任务。1.1.1教学目标设计。在设置目标过程中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实现不同层级知识性和发展性目标,实现学生知识获取与应用能力的协同发展,通过在线课程的支持、教学中的项目组织以及课程思政的融入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绿色生产理念、实现自主探究与项目协作能力的提升。同时,从工程认证的实际要求出发,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思维的锻炼与提升。如表面活性剂第一讲中,教学目标为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定义、结构及性质;在日常防疫中合理使用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实现自我保护;根据所学内容设计表面活性剂性能验证实验。1.1.2教学内容设计。精细化工行业产品种类多、技术密集度高、产品重视复配、更新换代快,但各种精细化工产品是最贴近生活的,如洗涤剂、化妆品、涂料、食品添加剂、香精香料、电子化学品等。通过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这些典型精细化学品的配方分析与产品开发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设计采用“基本原理+应用分析+产品制备”的模块化形式。(1)“基本原理”模块,通过线上小视频、动画演示和线下教师引导讲解来进行,重点讲述基础理论知识,为后续应用学习夯实基础,如表面活性剂特性、洗涤原理、化妆品防晒原理、美白原理等;(2)“应用分析”模块,通过生活案例引导学生对产品性能及配方进行分析,比如洗涤剂章节,通过当下“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少串门”的防疫手段,引出勤洗手所用洗涤剂,再对洗涤剂的性能及配方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洗涤剂的配方组成及配方中各种原料的作用;(3)“产品制备”模块,结合“基本原理”和“应用分析”模块所学理论知识,选取典型产品为制备对象,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通过实践掌握精细化学品的配方设计及制备方法,典型的制备产品有洗手液、手工皂、口红、酸蚀电路板等。三个模块的设计相辅相成、层层递进,基础讲透,应用讲细,制备做实,将产品开发、创新能力、工程思维、自主探究与项目协作等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1.1.3教学资源制作。教学资源形式主要有: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微视频以及拓展性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按照教学计划在每一个模块、每一个章节呈现的完整章节内容及教学辅助资源,主要用于课前学生的预习以及课中教课后反思;教学微视频是以章节知识中的重难点为内容,以10分钟左右的时间呈现的视频学习资源,主要供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对于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反复演示观看;拓展性资源主要包含了与该课程相关的知识和案例。教学资源制作好后,直接上传到UMU互助平台用于学生自学。1.1.4课程任务单发放。在每一次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设置课前任务,既能对学生知识储备进行摸底,又能督促学生进行预习自学。如表面活性剂第一节课的课前任务如表1所示。1.2学生的课前任务。课前学生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媒体完成任务单,观看教学资源,了解和熟知预设的学习内容,并进行自主学习,对基础知识形成一定认识,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知识基础。如电子化学品章节课前线上任务见图1。

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阶段是整个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主要开展师生互动教学。实施中,我们主要采用理论+实践(开放型实验)的模式展开教学。理论部分,教师根据课前线上平台所反馈的数据,通过案例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以弥补学生课前学习的不足。理论讲解中会适当设置互动环节,在检验学生掌握实况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活动主要采用嘉课堂平台提供的签到、选人、抢答、讨论等形式。在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及知识的难度,给学生设定实践任务,学生分组协作完成,任务完成后,教师对课堂活动中任务的实施情况进行反馈,提出任务实施中的关键问题和知识点,并对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在实践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协助指导,特别对有问题或困难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精细化工生产工艺课引入的实践任务以典型产品的制备为主。如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在化妆品等章节开设了2个实验,具体见表2。所有的实验都采取开放形式,教师仅给出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课堂完成实验及实验报告总结。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所学理论内容及自己以往的实验能力训练设计出合理可行的实验过程,而且实验效果良好,尤其制备实验的时候,有很多有趣的创意,比如手工皂制备中颜色与填充物的调配,让手工皂造型特别美,口红制备中各种色粉的混合做出了多钟多样的色号,洗手液的制备中配方的不断完善,所制产品黏度、发泡性、清洁力、pH值等性能远超预期目标。理论+开放型实验的课堂模式,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理论内容的理解,而且还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同时,让学生再次体会到应用化学专业的宽广覆盖面,增强了专业认同感。尤其是毕业班学生,通过实验发现了新的就业方向,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发展行业。

3课后巩固

针对课堂活动中任务完成情况的不同,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UMU互助平台的相应教学资源进行学习提升。基础好,知识掌握程度高的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拓展性资源进行深入学习;而知识接受能力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则可在课后利用教师制作的教学微视频以及课堂教学录像进行巩固学习。同时,课后班级QQ群、微信群里的师生、生生在线交流与讨论也是学习提升的一个策略。教师在课后除了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外,还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以及对学生进行评价,收集学生的相关作品,并择优上传至课程中心,以供学生参考和交流。如洗涤剂章节,通过批阅平台上传的视频作业,择优以二维码的形式推送给学生互相学习。

4全方位过程考核

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过程考核,以UMU互助和嘉课堂平台上学生学习情况的实时记录为依据,平台可以进行课前测试、预习问卷、课堂随机互动、课后讨论、课后拓展内容学习交流、章节测试等考核环节,每个环节中学生的学习时长、参与度、知识掌握情况等均会以大数据的形式直观反馈,该种模式的过程性考核具有强针对性、高时效性、客观性、全面性。经过为期一学年的试行,通过移动多媒体初步构建起了基于UMU互助、嘉课堂等教学APP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学生中反馈良好,教学效率显著提高。同时,该混合教学模式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化工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高蕊,王铁鹏,袁武梅,等.移动学习结合多媒体模式下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9,6(14):172-174.

[2]彭志平.以学为中心的高分子化学线上教学实践[J].大学化学,2020,35(5):01-07.

[3]吴燕,彭啸,张晨曦,等.自媒体在精细化工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初步设想[J].中国轻工教育,2018(6):59-60.

[4]张刚,黄相璇,郑少娜,等.基于产品开发能力的精细化学品工艺学核心课程建设研究//20187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ppliedSocialScience(ICASS2018)[C].2018:369-373.

[5]赵海燕,于涛,孙华.基于学习通和钉钉直播的线上混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配合物的价键理论”为例[J].大学化学,2020,35(5):158-163.

[6]蒋自鹏.分析化学混合式教学中课程思政融入路径的探究[J].广州工,2020,48(10):172-173.

作者:陈丽 单位:宁夏理工学院理学与化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