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影视交叉学科课程思政化教学思考
时间:2022-11-25 06:09:57
导语:媒体影视交叉学科课程思政化教学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专业课程的思政化建设是思想品德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教学改革。在新媒体文化盛行的当下,培养具有主流价值观与高尚爱国情操的新媒体人是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因此,亟需对该专业下的媒体影视课程进行思政化建设。本文以具有学科交叉特点的《影视经典作品鉴赏》为例,分别从该课程的思政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三个方向出发,对媒体影视课程的思政化教学改革提出思考。
【关键词】思政建设;影视经典作品鉴赏;媒体影视;教学改革;交叉学科
影视是现代艺术的综合表现形式之一。在新媒体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具有思想性与教育性的影视片段大量作为案例应用于大学教学当中,获得了积极的效果和良好的反馈。媒体影视专业的毕业生大量供职于新媒体、影视创作和互联网行业,是中国精神深入影视创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营造清风正气的网络空间”的核心力量。因而,在本科学习阶段正确引导该专业学生建立崇高的主流价值观、培养高尚的爱国情操、激发强烈的文化自信是专业课程思政化教学改革的重点,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影视经典作品鉴赏》是江南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综合了影视艺术美学鉴赏理论和影视媒体技术解析两方面内容。作为承接专业理论向实践过渡的关键课程,对于帮助学生掌握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影视创作的正确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深入挖掘影视作品中的主流思想精髓,将蕴含于其中的深刻哲理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效传递给大学生,是该课程教师需要持续探索的关键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7年2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育人不只是思想政治教育一门学科具有的功能,要鼓励其他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交叉融合”。同年12月,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中提出“要加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在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多学科交叉教研的基础”,以及“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号召下,《影视经典作品鉴赏》课程的思政化建设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将以该课程为例,针对具有交叉学科特点的课程的思政化建设做出思考。通过从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分析出发,分别就该课程思政化建设中的目标、教学改革内容与方案进行论述,并对媒体影视专业具有学科交叉特点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提出思考。期望通过多方位、立体化地思政建设与专业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二、交叉学科课程思政化建设的思考与目标
思政教育吸收并继承了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优秀成果,统一并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知识体系,本身具有开放的视野,以及交叉学科包容、创新的特点。以新媒体影视为主体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同样具有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学科交叉特性。将均具有交叉特点的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既有其特性匹配的优势,也存在多学科完美融合的难点,有机结合两者的方式与方法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其次,不仅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同时要让思政教育服务于专业课程教学。利用思政教育建立的多学科研究理论和方法,梳理专业课程群的知识脉络,使互相之间形成关联更加紧密的知识网络,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体系理解。这也是将现代教育思政化建设与专业课程体系紧密融合所需要进行的思考之二。最后,思政教育与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需找到更加适合的教学方法。思政教育注重提升学生精神素养,致力于启迪思想、温润心灵,帮助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目前针对专业课程目标和内容设定的流行教学方法大多来源于西方,难以完全满足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效结合的教学思路。因而,建立更加适用的教学方法,将思政的精髓深入贯彻到日常的教学和学生学习当中,是需要进行的思考之三。脱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知识传授是没有灵魂的教育,课程思政化建设的目的及本质仍是教书育人。首先,应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养的培育与提升,促进专业教师积极研究、主动实践、突破知识体系局限性,在职业修养上切实提高自身思政教育的意识与能力。明确专业课程思政化建设的要点及有效方式,在广泛的社会思潮中积极弘扬主旋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专业课教师的情感与素养引导培养学生建立爱国主义热情与高尚的思想品德。其次,遵循课程建设的基本规律,针对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进行思政融合的课程建设,这也是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基本途径。为牢固树立“课程思政”先进理念,除了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紧抓学科特点,还应凝练德育元素,立足学科优势,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以“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针对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和影视案例重新整理、分类并加以调整、规划。以课程培养目标为切入点,节选紧跟时代潮流,极具代表性又易受大学生接受的主流影视作品为案例,将思政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根据学生能力、课程内容和专业建设目标与思政教育目标进行多模态结合,探索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最后,结合专业课程已有的评价体系,从多角度出发,建立适合思政化建设课程的评价机制和方法。有意识地围绕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辩证关系,设计监测点,切实提升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实效。
三、教学改革内容与方案
1.课程思政化建设中心小组。专业课程群思政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是围绕专业教师建立课程思政化建设中心小组。不仅邀请《影视经典作品鉴赏》相关基础课程(如:设计色彩课程)以及延伸理论与实践课程(如:数字短片创作)的教师参加,还邀请优秀思政教师共同组成中心小组。研究课程思政教育与课程体系的结合点,同时促进专业教师提升思政素养、掌握思政教育前沿理念与内容,从而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实践。课程思政化建设中心小组的教师成员可在课程开始前、进行中、结束后等三个阶段分不同重点,组织开展研讨学习。课程开始前,应集中学习思政教育前沿理念及内容,交流课程思政化建设的建议和意见,整理《影视经典作品鉴赏》前序与后续相关课程的知识点,以课程思政化影视案例规划为主要内容开展研讨。通过小组研讨,在思政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下学习并掌握最新思想政治纲要,制定适宜的课程思政教学主题和计划,统筹规划思政建设内容,力求提升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联系的紧密性。课程进行中,以学生反馈信息中体现的接受度问题、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完成度及其它实际问题出发,以课程思政化建设方式与方法为主要内容开展研讨。分析课程教学实践中获得的反馈信息,对已完成教学课程部分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在未开展课程部分及时调整,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课程结束后,以学生学习反馈和教师教学反思为主要研讨内容,适时总结、整理后续课程计划和安排,起到有益的衔接与补充作用。通过评估学生的考核结果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寻找预期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并总结规律,调整并优化课程思政化建设方案。同时,后续课程的专业教师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原先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并根据已完成课程和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中心小组同时可形成系列反馈报告,服务于课程群的思政化建设,为其它专业课程的思政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信息。2.贴近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改革。《影视经典作品鉴赏》具有学科交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对于该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需分析该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寻找其中包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牢牢把握时代特征。从思政教育与课程专业特点相结合的视角开展分析与讨论,保证教学内容和效果能够体现时展的特征,应选择代表性和新颖性兼顾的主流影视作品或片段作为教学素材。以影视学习素材为着眼点,从思政视角对课程专业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诠释与解答。通过教学内容中所选取的主流影视案例,串联专业基础课程和后续实践部分的知识点。从不同专业知识角度对影视案例进行讲解,使相互独立、缺乏联系的专业知识点以思政教育为线索,加以重组、更新并相互贯通。在此基础上,从思政育人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匠人精神等高尚品德和良好的价值观念。通过思政与专业结合的角度对影视案例的讲解,潜移默化地加强思政内容和专业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让思政教育深入专业课堂,也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专业课程知识体系,提高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地位。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增强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二者交叉的内生动力,形成二者相互促进、良性循环、长久发展的大好格局。3.促进课程与思政融合的教学方法改革。思政教育致力于人格的塑造和品格的提升,专业课程专注于对学生专业能力及素养的培养,两者的切入点不同,但两者的培养目标则具有互补性。《影视经典作品鉴赏》的课程思政化建设,除了根据其内容特性开展相关教学内容改革之外,建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也是其中的重点。交叉学科兴起于西方,现有的主流教学方法也多源于西方。这些教学未考虑我国课程思政化建设与教学的特点,直接运用难以完全满足思政教育要求,教学效果也难以评价。因此,需要对教学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和调整。首先,可参考成熟的教学法,对课程思政化建设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参考已有交叉学科课程教学体系及其相关的教学方法,如:STEAM体系提出的“6步教学流程”,结合先进的BOPPPS课程计划法,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方法展开研究。然后,针对《影视经典作品鉴赏》的课程内容、特点和教学目标,在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融合内容、方式和效度分析的基础上,发展出更适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方面,以主导价值理论的影视作品与课程专业知识理论相融合为主体;教学方式方面,以显性方式讲解与隐性感染途径相融合为主体;教学效度方面,以主体认知传授与对象认同接受相融合为主体。最终,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交叉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对于《影视经典作品鉴赏》理论与实践交叉并重的特点,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已难以契合课程群以及学生特性。除了将“研究型学习”、“实践型学习”和“案例教学”三种方式引入课堂以外,还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将一些思政与专业相结合的开放性问题交给学生,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自己寻求解答。通过这样的过程和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对思政内容的思考,不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更加深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4.以实现课程思政效果进行反馈评价改革。专业课程常规的反馈和评价着重于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主要从专业技能角度,通过作业、考试来完成对学生的反馈与评估。对课程思政化建设的反馈与评价而言,主要是从思想上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其反馈评价的内容设定具有一定难度。《影视经典作品鉴赏》具有从专业基础到理论实践的完整知识路线,因此对于思政建设的反馈评估方式的建立需要契合专业课程逻辑走向。课程思政建设的反馈和评价可首先明确评价内容。结合原有的专业课程评价内容设计获取思政建设的评价指标,即在原有专业课反馈评价内容的基础上,添加思政教育为主题的反馈评价指标。其次,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可以设置以思政热点为题的作业、作品展和课堂问答等环节,直接对于课程思政效果进行评估。《影视经典作品鉴赏》课程的专业基础知识与理论实践环环相扣,可遵循教学流程,将课程思政建设反馈单独设置于该课程的不同阶段,也可多个环节相结合,从后续的实践课程部分进行最终的反馈评价,如图1。
四、结论
媒体影视交叉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需注意着眼并发挥专业的内容优势。通过思政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中理论与实践内容的关联,使思政教育在指导学生建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同时,服务于课程建设,强化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实现多维立体化的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思政化教学改革需从专业教师本身的思政素养培养着手,同时通过建立课程群建设中心小组来促进相关前序与后续课程之间的联系,使课程之间的专业知识体系关联更加紧密。针对专业知识点,在教学中选取与知识点相契合的主流经典案例,传授知识的同时开展思政教育,使思政“润物”于课堂。通过教师对案例的专业与思政双向解读,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思想觉悟,实现对媒体影视专业学生在创作中做好作品、发好声音、讲好故事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成全民.影剧源头初探[J].当代戏剧,2008,(2):36-38.
[2]冯刚,曾永平.学科交叉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特点与趋势——基于2017年学科交叉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的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1):18-23.
[3]陈显平,陈紫薇,陶璐琪.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半导体物理》跨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0,(22):126-128.
[4]罗宇,付绍静,李暾.从BOPPPS教学模型看课堂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5,(6):16-18.
作者:王濛濛 李栋宁 江琳娜 李剑 章立 盛歆漪 单位: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 上一篇:新闻编辑角色的嬗变及对教学的要求
- 下一篇:农村学校体育保健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