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角色的嬗变及对教学的要求
时间:2022-11-25 06:06:04
导语:新闻编辑角色的嬗变及对教学的要求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万物可联的融媒体环境下,信息迭代的速度倍速前进,这一点从“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远”成为快速前进的当代人的集体怀念中可窥见一斑;低门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每一位普通用户赋权,信息生产呈现出去中心化趋势;借助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信息生产者之间由依托于单位、集体组织等形成的“强联结”变成松散的、开放的群体之间的“弱联结”。在此背景下,新闻编辑角色中的精英光环逐步消解,新闻编辑由传统的内容把关人到把关人与互动组织者兼具,新闻编辑的工作对象由版面、栏目到新闻产品;业界新闻编辑角色的嬗变传导至学界,则要求新闻编辑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方面均作出改变。
关键词:融媒体;新闻编辑;角色嬗变;课程改革
融媒体作为一种信息环境,主要指以媒介载体的全面整合为基础,以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利益共融为最终归宿,以多元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实现多平台、多媒介、多场景的信息生产和传播,从而实现便捷的信息获取、普遍的信息存在。融媒体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进步,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内容分发领域和内容生产领域,算法开始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出现了“编辑已死”的论调。算法主导下,新闻编辑是否具有存在的合理性?融媒体信息环境下新闻编辑角色如何嬗变?传媒业态的变化传导至学界会对后者产生何种影响?本文试回答以上问题。
1融媒体对新闻编辑工作提出的挑战
1.1信息迭代速度加快。加拿大传播学者伊尼斯(HaroldAdamsInnis)在其代表性著作《帝国与传播》中将媒介划分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和偏向空间的媒介,前者如羊皮纸、石刻文字等,因其材质耐久,故承载的文字具有永恒的性质,从而有利于帝国或文明在时间的延续;后者如莎草纸和纸张等,因其便于携带、方便运输,故能够实现远距离地传递信息,便于帝国或文明在空间的扩张。作为一种媒介的互联网无疑属于偏向空间的媒介,信息流通不再被物理空间的藩篱所限制,真正实现了无远弗届。六度分割理论告诉人们,两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换言之,最多通过6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空间维度的联结不再和边境、区域、国界相关。在时间维度上,融媒体新闻同样将时间压缩到极致。在传统媒体如纸媒语境下,一篇新闻稿件从选题到面向读者中间要经历记者的采访、写作、编辑的修改、校稿等流程;一则视频新闻则要经历录制、剪辑等流程。这些层层把关在融媒体语境下被无限压缩,尤其是随着直播和短视频的兴起,新闻的发生过程也即传播过程,事件的结束也意味着传播行为的终止。信息在时间维度的第二个变化是信息在公众视野中的留存时间大大缩短,对信息时效性的衡量尺度由周、天变成小时乃至精确到分、秒。动态更新的热搜实时反馈着信息的新鲜度,在信息碎片化的消费时代,一则热点事件从爆发到消退,其生命周期长则7天,短则3天。信息的快速迭代和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很难去分辨孰为因、孰为果,二者彼此应和,共同形塑了当代人的生存面相。1.2信息生产去中心化。低门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重构了信息传播模式,形成了新的传播关系结构。普通受众被技术赋权,能够自主地进行信息的编码和解码,受众不再是“沙发上的土豆”,也告别了“一盘散沙”式的存在,转而参与到日常生活与社会公共空间的建构之中。记者、编辑是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唯一主力军的格局不复存在,UGC、PUGC等众筹式信息生产传播格局形成。2020年5月3日bilibili弹幕网站了宣传片《后浪》,视频中的人物有1999年出生的“老师好我叫何同学”的up主,身上有着数码博主和北京邮电大学学生的标签,同时他在B站拥有427.2万粉丝,微博粉丝近155万,所有这些耀眼的数据离开网络技术将是无法想象的。正如亨利•詹金斯所言,不断发展的媒介技术使普通公民也能参与媒介内容的存档、评论、挪用、转换和再传播中,媒介消费者通过对媒介内容的积极参与而一跃成为媒介生产者[1]。在传媒内容生产领域,国外已经运用区块链技术开展新闻采编业务。广为人知的如美国的散点新闻网络DNN和公民新闻Civil,均是建在以太坊数据链上的区块链新闻平台。在Civil区块链新闻平台上,“允许用户自主地创建新闻工作室和电台,使读者和编者混杂在一起”[2]。1.3信息生产者之间松散的群体协作。在传统媒体的信息生产环节,编辑部是报社、电台、电视台的核心部门,是社、台的内容生产中心。记者、编辑占据绝对的主导权,是信息传播中不可撼动的中心点。作为主要的信息生产者,记者编辑在此部门按照特定的编辑方针完成新闻的外部输出工作,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强联结”。素有“人民的百科全书”称号的维基百科(Wikipedia),由来自世界各地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共同创建,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百科全书中的任何条目,它基于wiki技术,为全人类提供一个动态的、自由的、免费的、开放的全球知识体。当前,借助于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信息生产者之间由依托于同一单位、集体组织等形成的“强联结”变成松散的、开放的群体之间的“弱联结”,陌生人之间的大规模有效协作成为可能。
2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编辑角色的嬗变
2.1由把关人到把关人与互动组织者。相较于社交媒体而言,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更多是一种线性的单向传播。虽然报社会通过读者来信、电台电视台会通过连线采访的方式与受众进行互动,但是这种互动行为的频率和效果远不能与社交媒体相媲美。在平台互动属性较弱的情况下,新闻编辑只需扮演好内容的“把关者”这一角色即可,对信息真实性的把关,对信息社会效果的考量是新闻编辑的核心能力素质。社会化媒体的崛起一方面丰富了媒体的形态,另一方面也逼迫传统媒体挖掘自身的互动属性。无互动,不社交,对以互动为生命的社交媒体来说,编辑的互动管理能力成为和把关能力并驾齐驱的核心技能。以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为例。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在保证推文质量的前提下充分重视评论区,将其打造成用户共享情感体验的“圣地”。在一项针对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的研究中显示,阅读量10万+的推文中有22篇评论区点赞量超过2万,阅读量和点赞量二者之间具有正向线性关系[3]。良好的互动能够达到群体成员之间的情感能量交换,进而转变为群体团结的符号资本,能够达到聚集情感能量、增强用户黏性的目的。2.2工作对象由版面、栏目到新闻产品。作为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编辑活动具有社会性,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社会系统的变革必然会影响编辑活动的方式和编辑主体的精神面貌。在传统媒体的信息环境中,纸媒编辑的工作对象是版面,编辑需要综合考量各个稿件,使其有机组合为一个整体;电台、电视台的编辑则需要对栏目负责,通过一定的编排思想,围绕特性的主题将零散的节目统摄在一起。在融媒体环境下,原本各自为阵的格局被颠覆,可供选择的传播平台被极大拓展,微博、微信、抖音号、客户端、移动端等传播平台不断涌现,如何根据不同平台的特性进行内容的精准传播成为编辑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否能将版面意识、栏目意识转变为产品意识,成为编辑能否在融媒体环境中安身立命的重要本领。2.3由对受众负责到对用户负责。发端于纸媒的新闻编辑过去习惯面对的是大规模的“受众”,如读者、观众、听众。虽然在大众传播时代对受众也投入持续关注,强调“读者至上”,但在大众传播语境下,读者、听众、观众仍然是自主性受限的被动的信息接受群体。然而,在媒介融合时代,由于技术迭代更新,受众变成了操控各种信息终端的更加细分的“用户”,产品形态复杂化,信息载体多元化、传播方式移动化、用户关系社交化、用户体验互动化等趋势明显,新闻编辑需要转变观念,由对“受众负责”转向对“用户负责”。对于新闻编辑来说,要通过大众媒体与社会化媒体的相互嵌入来实现更有效的传播,需要充分研究社会化媒体的特点,并重视在大众传播中的用户体验设计[4]。除依托原有的行业经验外,还要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强化用户理念、重视用户体验和增强服务意识;“用户在哪里,宣传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善于找到不同产品形态下用户的需求痛点,优化用户体验,提供高质量、异质化的内容资源。
3.1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今天,与媒体相关的职业遇到很多挑战,机器人能写稿,AI主播可以播报新闻,与机器相比,新闻人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什么?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心头,也曾在课堂与学生反复讨论。古人苏轼说过:“守其初心,始终不变。”立足当下,变化成为唯一不变的事情;畅想未来,人机共存或成传播常态,在此背景下,应当重新思考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以不变初心应万变需求。具体到新闻编辑课程而言,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信息辨别能力。在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当下,海量信息成为日常,单条信息的价值大大降低,大量的无效信息、虚假信息、垃圾信息充斥人们的生活,如何从海量信息中识别真实信息、快速提炼有效信息,节省信息搜寻成本,成为现代人的基本功。新闻编辑课程在制定课程培养目标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当下信息的呈现方式多元,借以承载信息的符号既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也有图表、数据语言等,能够根据不同信息、不同信息接受群体挑选适合的呈现方式,既能够使用文字、视音频等符号来传递信息,还能使用数据语言、可视化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呈现有效信息成为新闻编辑的核心技能。信息传播能力。如果说传统媒体是靠新闻线索,找到新闻真相,然后用最好的文本表述进行阐释,体现出的是文本表达的魅力,新媒体就是让新闻更有价值,让发出的言论更有市场,体现出一种传播的魅力[5]。连接产生价值,如何让信息连接更多的人,在“繁花渐欲迷人眼”的平台中实现内容与平台的精准匹配,实现1+1>2的传播效果,应当成为新闻编辑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3.2对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新闻编辑课程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以技术为引领,以共享为理念,多层次设计教学方案,创新教学方法,改善评价体系。首先,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项目驱动教学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项目驱动法能够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实训一体化,“项目化运作”要求师生共同组成实验团队,确定项目实施方案,开展实验、撰写报告等并进行评估验收等一系列过程。“项目化运作”可以将理论教学与融媒体实践教学相互促进,又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等。其次,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将热点时事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新闻传播学是与社会现实结合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因此,在对实验项目进行设计时,要鼓励学生追踪社会问题,在项目选题阶段,紧密结合社会问题进行创新项目具体内容,自主设计融媒体产品设计方案等。这既可以培养学生深入分析媒体平台属性的专业领域能力,又能通过与热点话题的结合提升其社会责任感。最后,将过程评价和最终评价相结合,将静态管理化为动态管理。通过项目驱动法,在项目实施的各环节设置及时反馈机制和评价体制,过程评价可以矫正学生实验实训进程,确保项目实施质量的同时以最终的融媒体新闻编辑产品的质量作为评价课程成果的核心指标。在能够连通一切资源的融媒体环境下,信息在时间维度上的加速前进让新闻编辑工作重新思考“快”和“慢”的价值,碎片化的快餐式信息消费加速了信息的迭代,同时凸显和放大了有效信息的价值;去中心化的信息生产机制一方面由于实现了“全员皆媒”消解了笼罩在传统媒体编辑头顶的精英光环,新闻的定义不再遵循传者本位的生产逻辑,内容市场中利基产品被极大释放,另一方面在圈层化的传播格局中也进行着意见领袖的重构;对互动和社交属性的渴求要求新闻编辑在提供优质内容的基础上重视聚集情感能量。传媒业态的变化则要求传媒教育紧随其后,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设置上与市场接轨。
参考文献:
[1]亨利•詹金斯.昆汀点塔伦蒂诺的星球大战——数码电影、媒介融合和参与性文化[M]//见陶东风.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詹姆斯•弗儒.区块链技术如何改变媒体[J].传媒,2018(8):52-53.
[3]龚婉.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的互动传播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20.
[4]蔡雯.从面向“受众”到面对“用户”——试论传媒业态变化对新闻编辑的影响[J].国际新闻界,2011(5):6-10.
[5]王清颖.记者,在报道中行动[J].新闻与写作,2016(5):68-70.
作者:张祎 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 上一篇: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 下一篇:媒体影视交叉学科课程思政化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