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时间:2022-10-10 04:16:05

导语:浅谈新媒体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谈新媒体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摘要: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便捷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西方文化的渗透、价值观的认同危机、大学生的信仰缺失等。为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积极利用网络,突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学校管理,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

关键词:新媒体;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要求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将新时代的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些传统优势完美融合在一起,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时代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媒体时代所面临的环境愈加复杂,单纯依靠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或是课程德育,已经难以适应现有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求,也不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将隐性德育资源和显性道德影响有机结合,具有实操性强的特点,同时增强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效应。因此,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来探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应对策略势在必行。

一、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面临的机遇。新媒体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和网络话语不仅是新媒体时代话语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提供了丰富的话语素材和资源。一方面,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政治话语为学术话语提供重大方针政策方面的思想价值引导,学术话语为政治话语提供更为全面、深刻、大众化的政策解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充斥着大量的文本话语内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用生涩难懂的专业词汇去灌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缺乏人本性。另一方面,大众话语和网络话语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也是最为普及和最容易理解的话语内容组成的话语体系,表现出话语内容的人本性。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思想进行教育和引导,必然离不开话语内容的人本性和话语表达的生活化。所以,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仅要凸显话语内容的政治性和学术严谨性,也要吸收大众话语和网络话语的人本性,以适应时展的需求。新媒体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的便捷程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是主体间在一定知识基础背景下,借助一定的传播媒介,就特定的话语话题进行互动交流,以取得话语共识进而共促话语发展,这种交往的本质就是通过排除错误思想或者敌对思想来辩护正确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对象是人,人又是群居动物,因而便会有交往行为的产生。新媒体以信息海量性和传送快捷性打破了传统媒体下话语资源垄断的现象,使交往资源从垄断走向共享。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提供的前所未有的便利,使交往双方摆脱过去不能互动交流的被动现状,主体交往更倾向于互动性交往。2.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面临的挑战。第一,开放的网络环境为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网络条件。一方面,西方国家试图利用科技优势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网络阵地,更有专家学者利用便捷化的新媒体平台大肆鼓吹西方国家所谓“自由”“民主”的种种好处。这样不仅弱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也削弱了民众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在对社会思潮的激烈争论过程中,缺乏对多种社会思潮合理的解释和有效的引导,不仅可能动摇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指导地位,也会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旧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相对固化,滞后的话语状态若跟不上网络话语发展的步伐,将与西方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相互较量中处于下风。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认同感。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所传播的主流价值观念遭遇价值认同危机。新媒体时代,价值流动性的加强以及通过网络以各种形式不断涌入的价值观念,在开阔人们的眼界的同时,也让人们迷失了自我,使人们对之前深信不疑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怀疑甚至不信任。此外,新媒体平台让越来越多人拥有了生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塑造社会价值观念的机会。任何一种价值观念都可能有认同其的群体,价值观念选择的多元化让人们渐渐迷失在新媒体时代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念中。第三,大学生的信仰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大学生在通过方便快捷的网络平台获取海量信息的同时,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会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巨大冲击。由于大学生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他们无法从思想层面对这些良莠不齐的多元价值观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分析,可能会导致信仰缺失。此外,大学生受到新媒体平台大肆传播的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功利思想的不断侵蚀,而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地管理网络环境,网络传播的随意性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个人信仰扭曲。第四,课程思政建设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机械地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等同看待。这样不仅会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更会降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使命感。二是孤立地看待思政课程。我们在重视思政课程的同时,也要注重在其他课程中对学生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将显性的思政课程与隐性的课程思政有机结合。三是重形式轻内容。思政课程改革过程中,有的教师过于注重表面工作,在课程形式上玩花样,学生收获甚少,导致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四是急功近利。在对待课程思政时,部分高校教师不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为目的,而是单纯追名逐利,为获得专项经费或教研课题而参与课程思政实践,把课程改革当成自己申报和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的踏板,为自己贴上探索课程思政的标签,做表面文章,打造出来的课程往往流于空壳化。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

1.变革教育理念,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首先,课程思政要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既要保证内容的科学严谨性,以确保能够正确反映党和人民关于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总结,又要保证内容的人本性,使新媒体时代的课程思政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其次,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综合素养,增强教学过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目的。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彰显网络思政的重要性。新媒体时代的网络平台在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很容易使大学生出现信仰危机。因此,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应该主动出击,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管理。要结合时展需求和学生成长需要,运用各类新媒体形式革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建立相应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正确参与网络活动,培养其独立判断和思考的能力,弘扬社会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信仰。同时,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应将网络视为与现实教育场所同等重要的教育阵地,并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多种多样、健康向上的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专业课程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如利用网络平台开设专家讲座、时事点评,积极宣传正确的网络行为,降低大学生被不正确言论误导的风险。3.加强学校管理,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首先,没有教材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像无源之水,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时慎重选择或编制所需教材。教材的编制不是对已有的理论、观点的生搬硬套,照搬照抄的教材势必不能适应本土课程思政的开展,不仅不会促进高校课程思政的改革,而且在使用中会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所以,精心编制适应本土的高校特色课程思政教材显得尤为重要。教材的编制必须建立在深厚的专业基础之上,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基本理论,立足于当下课程思政改革的前沿,敏锐觉察时事要点。因而,高校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教材的编制工作,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组织专业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专业课程知识融入其中,并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难点问题,编制出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要求的课程思政教材。其次,师资队伍的建设,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的培养,也体现在专业理念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能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必须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能够牢牢把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基本理论,能够借助其他学科的优势充分发掘各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所掌握的政治理论与各学科的教学相融合,形成一套科学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这就要求高校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培养出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兼备的师资队伍。在学校的日常管理活动中,邀请思想政治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开展座谈会、交流会,丰富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知识。多鼓励教师自发举办以“课程思政”为主题的沙龙活动,在交流中探讨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提高目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除专门进行教学工作的教师外,高校还应储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秀人才,旨在为本校特色课程思政建设出谋划策,为专业教师进行思政课程教学提供素材。培养教师队伍的专业理念,则需要加强目标教师队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还是其他学科的教学,都要有意地营造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育人氛围,创新多种教学方式,厘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对目标教师队伍进行岗前、岗中培训,以期达到知识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效果。高校应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所能利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党、团组织应当整合校内外一切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组织或机构,实行全员育人,发挥各部门的协同共育作用,以保证全方位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者:陈卓国 单位:湖北商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