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立体互动教学研究
时间:2022-03-28 11:03:30
导语:数字媒体艺术立体互动教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我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一些不足,而以往的翻转课堂及微课教学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工作。由此建立一个符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际,充分调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学生积极性的翻转课堂及微课立体互动教学模式,成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数字媒体;翻转课堂;微课
立体教学数字媒体艺术是现代科技和传统艺术深度结合产生的一种新兴艺术形式,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设数字中国、促进经济优质高效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属于新兴专业,教学模式尚不完善,导致当前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不完善之处,满足不了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一、当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一)学生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一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僵化,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教师教学没有切合学生的专业特质。一些教师不了解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没有切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擅长感性思维、喜欢动手的特点,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等综合能力。(三)缺乏有效的教学实践途径。一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院系实践途径不畅,不能有效保障学生开展充分的实践学习,导致能力素质不能完全适应数字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在视野和沟通能力上都受到局限。因此,本科院校如何建立一个适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重中之重。
二、翻转课堂及微课的兴起和不足
(一)翻转课堂及微课的兴起。翻转课堂及微课最早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将上课讲授内容录制下来上传到网上供学生自学,受到广泛欢迎。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国内许多高校将翻转课堂及微课作为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开展了广泛的实践和运用。国内不少专家学者都对翻转课堂及微课的概念、在中国的适用、对相关课程的影响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对于翻转课堂及微课的有效性,据李彤彤、庞丽、王志军的研究表明,对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具有中等程度的积极影响。据于淑云、刘建强的研究表明,70%以上的学习者认为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提升学习兴趣。(二)传统翻转课堂及微课教学模式的不足。但传统翻转课堂及微课自身也存在一定不足。一是尚未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该模式仍然没有脱离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尚不能充分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不可避免地存在学生线上不能自觉地完成学习,线下不积极参与学习讨论的情况,教师难以及时提供帮助。二是微课课件的质量、数量难以保证。由于大多数教师不是技术人员,视频制作质量难以保障。而且微课的制作主要依赖于1名或数名教师的制作,由于精力、能力有限导致制作资源有限,微课课件不够丰富。三是只能适用于单一课程。传统翻转课堂及微课主要针对某一门课程或某一知识点进行教学,而没有将学生所有专业课程串联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四是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应用中针对性不强。以往的翻转课堂及微课教学没有切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独特性,不能有效发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特长。
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翻转课堂及微课立体互动教学模式
笔者针对上述问题,尝试发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在微课制作中的专业特长,通过翻转课程及微课的教、学立体互动改革实践,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中探索翻转课堂及微课教学,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三个主体、三个时段、三个链条、一个圆心的翻转课堂及微课立体互动教学模式。(一)构建三个教学主体。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存在教和学两个主体,“教”的主体是任课教师,“学”的主体是学生。笔者尝试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身份进行分解重构,在“学”的身份之外,赋予其“教”的身份。当然,这两种身份不能同时匹配在一个年级学生身上,而是相对分离,由两个主体承担,即由高年级学生承担“教”的身份,低年级学生承担“学”的身份,由此构建高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任课教师三个教学主体。(二)构建三个教学时段。按照翻转课堂的一般模式,着力构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翻转课堂及微课教学的三个教学时段:第一个阶段是课前阶段,学生结合数字媒体进行微课制作和学习,做好课程的预习;第二个阶段是课中阶段,由三个教学主体互动开展课堂教学;第三个时段是课后阶段,由三个教学主体分别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并给出考核分数。(三)构建三个教学链条。通过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大一至大四每个年级在三个教学时段中逐级作用的关系串起来构建三个链条。第一个链条是在课前阶段构建一个微课制作链条,由大四学生制作大三学生的微课件,大三学生制作大二学生的微课件,大二学生制作大一学生的微课件;第二个链条是在课中阶段构建一个指导链条,和第一个链条类似,由高年级学生在课中阶段对低年级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指导;第三个链条是在课后阶段构建一个评分链条,这个链条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高年级对低年级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分,一个方向是低年级对高年级的微课件制作质量进行评分。在条件成熟后,可适时将三个链条完善为三个闭环,即在三个链条中增加大一对大四的微课制作、课中指导、课后评分(含大四对大一的微课质量评分),构建四个年级首尾相连的微课闭环、指导闭环、评分闭环,其中评分闭环同样分为两个方向。(四)构建一个教学圆心。在该教学模式中十分强调学生的自学和逐级指导,凸出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只有以教师为圆心构建一个统领全局的教学系统,才能确保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翻转课堂及微课立体互动教学模式顺利运行。
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翻转课堂及微课立体互动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改变学生在教学中单纯“学”的地位,而在“学”的基础上赋予学生“教”的全新定位,通过身份的转变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学习者,同时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从而树立其“学”而优则“教”的奋斗目标和为之努力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责任性。(二)能够将课件制作与专业技能的实践结合起来。制作微课课件需要运用到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可以充分发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在形象思维、实践动手方面的专业特质,发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在动画制作、编排设计、视频剪辑等方面的专业特长,通过这一学习、实践平台,有效锻炼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开阔视野和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三)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教学作用。在立体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教学者,同时是一个组织者、协调者、实施者、引导者、评价者。多种身份的重叠让教师必须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该模式的立体互动教学。(四)能够实现课程学习的整体联动。在该模式下,从大一到大四每个年级的课程都不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相互被翻转课堂及微课串联起来的课程链,从大一到大四,从课程的学习、课堂的互动、课后的评分都紧密相连,一环扣一环。这就督促学生自始至终保持高度的专注度,从而促进学习效果增强。(五)能够极大丰富教学资源。由于所有学生都参与微课课件制作,能够极大地丰富微课课件形式、内容和来源,并形成一个微课课件池,供教师和学生择优或按个人兴趣选择学习。
参考文献:
[1]杨晓宏,党建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策略研究———基于中美教育文化差异比较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101-110.
[2]曾明星,蔡国民,姚小云.翻转课堂课前交互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3):57-62.
[3]潘炳超.“翻转课堂”对大学教学效果影响的准实验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84-91.
[4]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5):26-32.
[5]祝智庭,管珏琪,邱慧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5(6):66-72.
[6]李彤彤,庞丽,王志军.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基于37个实验和准实验的元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8(5):99-107.
作者:黄静 单位:南华大学
- 上一篇:幼儿心理学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 下一篇: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