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探究

时间:2022-11-13 09:16:09

导语:新媒体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媒体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信、微博等已逐渐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冲击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局限性已经日渐凸显。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整合教学资源,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搭建新媒体教学平台,切实提高教学吸引力与实效性,使学生能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颠覆着各行各业以及用户的思维方式。在新媒体背景下,以大数据思维和平台思维等为特征的网络性思维,被更多的人们接受并应用于多个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时代新宠,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将人们带入了全新的时代,尤其是高校学生将新媒体的运用当成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体验着新媒体带来的感知与冲击。由此可以看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不利于教学工作开展,应当结合时展要求,运用高校网络思想理论进行科学合理监控,协调意识形态,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引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学生面对现实,积极提高自身素质,满足社会多元化发展需求。

一、新媒体对高校学生产生的影响

新媒体结合网络技术与数据技术,能够体现图片、声音、文字、影像等多类媒体形态,在当前社会发展中,表现出以媒体结构发展的重要趋势。新媒体的诞生,产生了较为全面的传递方式及阅读形式,改变了传统的学习传递格局,使人们的生活进入新媒体时代。当前新媒体在生活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新媒体交流不受任何阻碍,能够实现个性化发展,超越时空、人种、年龄等限制。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使用微博或者微信传送想说的话、发表相关信息。新媒体背景下,对高校学生进行信息传递与理论指导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应用新媒体技术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在进行课堂传授时,学生可以针对一些基础知识结构与观点,进行自主搜集,并通过搜狐、百度等搜索平台进行自我探究,这种形式已经融入学生的思维及生活。同时,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涉及范围较广,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交流,发出自己的声音,使学生感受到被尊重与被关注,这也有助于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当前时代传统的报刊难以满足高校学生的阅读需求,学生需要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新媒体在不断创新过程中,应当构建有效的交流与阅读平台,使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话题进行互动,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并扩大信息影响力。同时,新媒体还可以成为高校学生的讨论圈与社交圈。高校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关注学校与社会发展,并参与信息交流与评价。新媒体的应用丰富了高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通过新媒体能够拓展学生视野以及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自由自主地进行学习,可以对同一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新媒体为学生学习带来方便与快捷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新媒体传递的信息较为复杂,信息数据有真有假,对于大学生这种缺乏社会经验的群体来说,难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一)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监督与管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监管盲区,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高校学生是新媒体的推崇者和使用者,他们中的大部分具有较强的独立追求事物的意识,追求自我。新媒体时代,学生可以发表在微信、QQ等平台上随意发表自己的想法与见解,而这些新媒体平台具有自由性、匿名性、消解性等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监督与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二)使主流价值观面临挑战。新媒体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信息与数据传递过程中,新媒体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例如,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参差不齐、鱼龙混杂,部分观念消极,挑战着主流价值观念的地位。与此同时,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于枯燥乏味,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多样化发展,这就为新媒体平台藏匿的消极观念入侵学生思想提供了可乘之机。随着新媒体应用范围的日益广泛,学生的日常生活逐渐受到各类信息的影响与冲击,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适应能力与明辨是非的能力,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难以全面开展,且开展难度系数逐渐增大。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途径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传播速度较快、范围广泛、产生的社会影响力较大。因此,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协调教学目标与教学观念,探索新型的教育途径,与时展紧密结合。(一)摆脱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助于学生确定日后的发展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当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结合新媒体背景高校发展趋势,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积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探寻新媒体的教育作用,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思想动态,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新媒体时代,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全面了解并接触社会,逐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其毕业后进入社会夯实基础。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讲述式教学模式,积极采用新媒体与新技术,鼓励学生通过微信或微博推送最新信息参与社会热点话题讨论,引导其主动探求事实真相,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新媒体技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究,有效应用碎片化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二)构建新媒体交流平台。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国家栋梁的重要基地。新媒体时代,教师应当运用新媒体的积极影响,对学生传递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构建依托微信、QQ、微博等社交工具的新型教育教学交流平台,便利学生与教师在平台中探索交流,进行思想碰撞,产生创新的火花,从而帮助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走出发展困境。高校应当积极构建新媒体系统,积极为全体师生提供丰富的课堂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的接班人。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要通过新媒体技术将枯燥乏味的知识转变成生动趣味的PPT课件,可以用视频播放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比如感动中国等,让学生通过视频直观地学习到思想政治知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对新媒体的使用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并结合思想教育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应用。教师必须深化对新媒体的整合与应用,积极转变思想,科学合理地运用新媒体工具,并根据学生的思想政治优势及生活成长环境,运用新媒体虚拟世界的交流沟通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教学途径与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新事物的产生,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新媒体时代,各类鱼龙混杂的信息席卷而来,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的影响。例如,有的人会在网络平台上宣扬个人主义与迷信思想,这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集体主义、爱国思想相悖,当学生同时面对不一致的价值观时会感到迷茫,难以判断,更有甚者会动摇内心。对于这种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微信、QQ等交流。通过在线交流,教师能够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发展动态,帮助并引导学生解决心中的困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学生日后学习和成长扫清障碍。(四)关注新媒体,丰富课堂教学。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当变革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对时事热点的分析,引导学生探索交流并关注时事。同时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时事热点的敏感度。新媒体时代,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难以自拔,与现实生活脱轨,不利于其发展人际关系,性格也有所扭曲,这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高校教师要主动掌握并建立网络教学体系,通过QQ或者微信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优先选择并建设与学校相关的热点内容,融入学校教育过程。通过拓宽学生知识面,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是学生学习与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多关注新媒体发展,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系统性的网络知识培训,不断增强自身知识积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跟上社会发展步伐与学生的节奏。此外,教师也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积极运用新媒体技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适应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需求。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创新改革,通过构建多元化的交流平台,加强教师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紧随时展的步伐,创新教学方法与内容。同时,教师也要加强与学生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及时的引导与帮助,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思想政治内容,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姜丽华,赵利芳.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唯实(现代管理),2015(11):33-34.

[2]宋文胜,肖长华.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模式思考[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72-74.

[3]白璐,刘龙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究———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学[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265-266.

[4]翟燕,李飞龙.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中国市场,2017(6):247-248.

[5]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作者:官孙平 单位:阿坝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