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业会计课程教学模式

时间:2022-05-07 03:46:34

导语:金融企业会计课程教学模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金融企业会计课程教学模式

1金融企业会计课程特点

金融企业会计课程是一门特殊的行业会计,其中包含了银行会计业务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企业的会计业务。但从各高校网站的教学大纲来看,由于课时的限制,部分院校的教学内容只涉及商业银行会计业务,同时与金融会计职业要求相对应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课程比重过小,尤其是保险与证券会计处理和实务的课程内容明显不足,大大缩小了课程的覆盖面,单就商业银行会计而言,由于与工业企业为主的业务核算区别较大,学生接受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例如银行会计业务部分是结合商业银行的特点,针对授信业务、存款和柜台业务、支付结算业务、中间业务和资金业务等,制定职责分离的会计控制制度,做到基于流程的“相互牵制”和“不相容职务分离”。因此对于这门课程,应当重视其凭证处理、业务流程关系和对账工作的特点,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所有资金清算,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修读该课程之前,学生需要先学习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和金融学等课程,学生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金融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课程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该课程的性质从部分高校教学计划来看,主要在金融学、会计学专业两个专业开设,一部分高校设为专业必修课,还有很大一部分院校是专业选修课。学分一般为2-4学分,课时从64学时到24学时不等。该会计课程需要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了解金融企业会计准则和较多的实践积累做到真正熟悉并掌握这门学科,但是由于部分课时分配不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全面性与深入性。2.2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但对业务了解少,影响学习效果。目前会计专业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将来的就业方向也愿意考虑金融企业工作,但开设金融课程的学校大都为财经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对于许多非财经类院校来说,在没有系统金融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金融企业会计的学习,许多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存在困难。在刚开始的银行会计业务中,学生对会计科目在不同行业的性质不熟悉,容易混淆。例如活期存款对于银行来说属于负债,而之前学过的一般商业企业科目中是属于资产业务;同时对于金融企业特别商业银行会计业务中的多凭证填制与传递不熟悉,对于金融机构内部往来清算了解不够,导致在切换会计主体的学习过程中显得比较生疏,对于会计科目的使用也存在不熟练问题。2.3金融会计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该课程在大多学校是专业选修课,通常对于此门课程的实践环节重视程度不及其他专业必修课,实践教学的课时较少,有的实验课为12学时,而有的是4学时。同时,目前市场上的教学实践系统多以专业基础课为主,尚未开发出整套仿真的课程实训,实践教学一般是根据单项实验资料填制多联凭证和登记账簿,还不能完全满足实践环节的需要。

3提升金融会计学校效果的模式探索

3.1将流程图应用到教学设计中。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各环节互相勾连,彼此促进,共同构成教学系统。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教学设计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教学设计本身,还取决于教学设计的输出形式。本文认为流程图运用到教学设计中,能够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效果。以银行会计业务中的支票业务和银行承兑汇票为例,流程设计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一个环节的实际操作过程,既体现会计处理过程,又体现了业务所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还体现了相关合同和书立凭证的传递路线。相比于文字描述,流程图具有形象直观、便于理解、逻辑清晰的优点,可用于改善教学过程。3.2引入情景教学模式。联系社会生活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有很强的现实感和直接情景性。例如金融企业会计中金融机构之间的往来,对于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账户,很多同学并不熟悉,对于其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往来业务很陌生,生搬硬套学习效率不高。可以将一个班级分为三部分,其中两部分为两家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另一部分为中国人民银行代表处,全景模拟商业银行网点和中央银行以及商业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工作过程和往来核算,使学生于在校期间就进入到未来工作时的状态,真正实现学习到工作的无缝衔接。在实践中,学生增加了参与机会,也会活跃课堂气氛。目前部分教学模拟信息系统开发了角色扮演功能,便于学生理解凭证传递过程中的角色,例如制单、记账、审核、出纳、主管等,在制单过程中遇到多联套写的凭证,需要盖章才能进入下一步流程的话,如果有某个单据没有完成盖章,则无法成功进入下一个工作环节。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业务流程。3.3联系社会现象,但不能止于生活实践。现实中有很多常见的现象隐含着业务风险,例如在支票业务退票环节,有这样的案例:“某A行营业部于1月22日第一次票据交换提出转账支票一张,金额10万元,出票人开户行为某B行分理处。B行收到支票后,发现出票人账面仅存9万余元,不足支付,便通知出票人来行存款。该出票人允诺存款,但直至下午2点也不见来人存款,B行又电话通知该出票人,但电话无人接听。这时,B行才挂电话通知A行退票,但A行电话一直无法接通,直到15:35分才挂通,但款项已被存款人支取使用,B行要求A行协助追回,A行‘追索’未果,双方为此发生纠纷。”这样的例子许多同学都认为不会少见,也能够说出业务人员的疏漏之处,但笔者认为,联系社会生活时不能止于生活,这种现实感很强的课容易忽略专业性,还需要让学生指出专业性的问题所在。一旦忽略专业表述,学生的思路就还会停留在生活化语言上。此时就需要教师强化专业表达。即“上述案件属违章应退票行为,表面上看银行情有可原,实际上该B行分理处违反了《支付结算办法》规定:出票人签发空头支票……银行应予退票,并按票面金额处以5%但不低于1000元的罚款……该分理处在提入支票中发现出票人账面余额不足时,即作退票处理,不应通知出票人来存款(银行无权变通处理违反结算制度的事件)。另外,该分理处通知A行某营业部的退票已过当地人民银行规定的退票时间。因此在此案中,B行分理处应自行承担责任。”3.4采取案例教学模式。对典型案例加以课程化处理,可以达到既扩充学生社会认知面,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例如:某集团公司以转存到B银行某办事处资金700万元为由,要求为其开出的一张银行承兑汇票进行承兑,这家银行会计部门按照此公司的意思为其进行了承兑。试问,银行应该进行承兑吗?这张银行承兑汇票有效吗?该案例即讨论了“承兑”这一票据行为的法律特点,以及表达的经济含义,同时可以分析出每一个票据行为的“无条件性”特点,授课时老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启发、补充。

4结论

教师在金融企业会计教学过程中,角色应从以讲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策划教学内容、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习方向、点拨学习疑难和评估学习效果为主;引导学生在进入实际操作环节之前,要对原始业务条件进行充分查阅与研究,自行判断各经济要素的有效性。无论是理论讲授还是案例准备方面,都需要强调课前准备的必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中心,其角色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实际问题的探究者,其学习源泉不仅来自于课堂与教师,还来自于图书馆、信息网络及团队伙伴。

参考文献

[1]潘瑞侠.《金融会计》案例教学之分析[J].时代金融,2015(11):191-199.

[2]黄娟.《金融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教学改革,2015(29):190-191.

[3]朱玥.论信息化教学对财会核心技能教学的影响[J].好家长,2016(9).

[4]张兆芃,张镭镭,刘辉.信息技术与金融会计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效果初探[J].Business,2016(34):183.

[5]欧阳越秀.浅谈如何增强金融会计课程教学效果[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48):69.

[6]陈其末.图解教学法在银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10(1):107-108.

[7]刘银铃.金融企业会计教学方法探讨[J].陕西教育,2015(5):41-42.

作者:尚煜 杨素一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