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转型与提升

时间:2022-05-03 11:15:56

导语:高职会计转型与提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会计转型与提升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互联网已经开始融入到教育教学领域,尤其对现代高职会计教育造成了巨大影响。互联网改变了各行各业传统的思维模式及操作方式,尤其是会计工作,包括会计记账、财务核算等都已经实现了信息化操作。面对这样的市场状况,我国高职院校需要针对会计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互联网

互联网模式改变了各行各业的传统思维模式和操作方式,给现行会计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思路。面对市场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面临的会计教学改革也是迫在眉睫,想要在瞬息万变的海量会计信息数据中进行精准的核算管理,并不是传统会计处理方式能够实现的。对此,高职会计应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利用新兴技术创新教育模式,调整会计专业人员的学习方式,实现会计专业学生从数据处理向数据管理学习的转变。

一、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

高职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方式就是面对市场需求输送专业化人才。但是互联网时代加速了会计工作的转型,许多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定位笼统、宽泛,过于大众化、理论化,而且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还要疲于应对许多职业资格认证及相关培训,这不仅让众多企业人才招聘过程中搞不清楚应该选取何种资格证为准入标准,也让学生错误地理解证书的重要性并且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产生偏差,导致人才供需错位。具体来说:1.课程设置与市场脱节。现如今,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实现学生直接上岗就业,授课内容主要是不同行业如何做账的“通用版本”,这样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会计账务处理技巧,但是却并不能达到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在会计教育过程中对市场把握不准,不了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业务需求和工作技能需求,因此在对会计专业课设置上并没有以市场需求及互联网发展趋势为导向,造成许多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无法满足企业实际需求,从而使供需存在较大矛盾,导致人才供需错位。事实上,会计职业对专业性要求非常高,许多工作都会涉及到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机密信息,这些往往是高职院校难以拿到并传授给学生的,而且这些企业也并不愿意为了跟学校合作而将这部分信息投放出来,从而导致校企合作流于口号,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企业需求相悖。2.缺乏专业性引导培养。学生在会计专业学习过程中往往较为盲目,并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工作岗位将会是什么状况,主要需用到哪些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都需要老。然而,现阶段我国许多高职院校老师往往并没有经历过社会实践,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更多专注于理论知识学习,从而使学生无法明确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方向,使得理论与实践脱节。而且高职院校对于工作实践能力方面的政策和激励措施相对较少,老师学习会计实践知识缺乏外在和内在的动力,导致高职院校内部会计专业在职老师很多都缺乏实践经验,也并没有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动力,自身知识储备受到局限,对市场环境和岗位的动态变化不敏感,这样是很难引导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到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会计实务知识和实践技能,致使实践性教学无法真正得以落实。3.课程体系设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但是很多的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课程书籍的选择上并没有紧跟着社会发展的潮流,书籍的内容变化并不大,也并没有按照“校企合作”“市场对接”等原则理念来做,故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并不符合企业的真实需求,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不能“适销对路”。例如,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发展,会计的功能性由原来的侧重核算向侧重管理转变,但是高职院校的会计课程教学仍然将会计核算作为实务教学的主要方向,且理论课程内容重复性较多,像国外已经将成本会计并入管理会计当中,减少课程重叠,避免学生重复性学习,而我国在此方面依然停留在以往教学经验当中,并未进行课程体系革新。4.课堂教学手法过于理论化。当前高职院校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模式,教师仍占主导地位,甚至像会计实务、账务处理等操作性强的课程,也多数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使得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学到一些空洞的理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很难真正理解会计工作的实际运行状况,更让学习变得枯燥无味,营销教学效果强。虽然有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在会计专业采取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手段,但是传统讲授模式依然占据主要地位,新型教学手段仍然只是调节课堂的一种手段而非常态,学生们对会计课程及会计知识学习依然只是停留重复学习强化记忆阶段,也无法真正认识到理论知识的用途,很难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仍然过多延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论知识,虽然这些内容是会计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但是面对互联网时代下日益变化的市场形势,高职会计专业的转型迫在眉睫。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转型及提升策略

1.积极探索“互联网+会计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会计产业也开始逐步融入该技术,这是当今的市场发展趋势,更是各大高职院校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该按照自身的经济条件和会计市场的信息化情况,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设健全的会计网络平台,以信息化操作手段为依托,从而实现会计信息化管理。具体来说,建立健全“互联网+会计教育”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引进当前会计管理的先进技术。依托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实现会计专业教学的无纸化、电子化、数字化与规范化,进而让学生们掌握现代化会计管理的先进技能,为会计管理效率的提高做好准备。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学习到现代化会计管理专业知识,并熟练掌握会计信息化办公技巧,即将会计管理的各种信息数据及指令的传送、、查询、保存、监控等实现网络化操作,并将会计管理体系中涉及到的各项信息通过网络实现。第二,利用互联网搭建会计专业即时学习平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教育教学跨越了时间、空间的界限,使得教学体系变得碎片化、网络化。“碎片化”主要是由于社会上高级会计人才的工作时间较长,想要将他们集中在高职院校上课时间进行课程讲授费用较高,而互联网则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决了集中教学带来的问题和麻烦;“网络化”主要是革新传统课堂,将微课、手机课堂、慕课等新型教学模式引进会计专业学习当中,通过校企合作改革教育资源,设置专业化的“互联网+课程”。2.创构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第一,整合教学内容。高职院校要根据互联网环境下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定位,重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把改革会计专业教育作为工作的重心,让更多的会计专业学生能够吸纳会计理论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各项会计管理、核算工作。在整体的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即职业素质、职业技术、核心技能和拓展知识等,融入互联网思维进行重新规划,以信息化技能训练为改革的核心方向,积极塑造学生对现代化会计管理专业工作的信心和兴趣。第二,优化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选取、课程开设时间、教学所用时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等,都需要根据会计工作岗位需求进行严格的设计。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严格控制理论授课的总学时,删减必修课程中不必要的环节,加强对会计专业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操作技能的培养,并实现课程之间的衔接与优化。高职院校在学时划分过程中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将会计专业教学与就业紧密结合,实施“订单式”培养,即以会计行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为导向来展开教育教学。会计专业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可以为学生接触未来工作岗位提供一个实践性平台,让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就能够实地了解会计运作全过程,清晰的了解现代会计工作在互联网环境中的应用方式及方法,消除大学生毕业后择业的盲目性。3.创办会计网络实训中心。创办会计网络实训中心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会计管理流程和实际操作技能。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在场地、经费上都极为有限,大规模建设实训场地势必难以承受。对此,可以创办会计网络实训中心,在实训课程设置上按照现代会计职业的功能模块进行划分,并安排相应的课程内容,实现“能岗对接”,让更多高职会计学生能够通过反复的实训训练获得实操技能的快速提升。会计实训中心课程体系如图所示:由上图可得知实训中心课程模块的基本架构,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实训岗位专业课程要明确,针对不同的岗位要设置与之相对应的岗位课程,实现“理论+实践”的完美结合,使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针对不同的岗位课程模块学到相应的会计管理和操作技能。4.完善实践教学模式。会计管理工作的实践性要求较高,对此,高职院校在会计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实践教学的课程比重,以会计实训中心为依托,完善相应的实践教学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方法:第一,VR教学法。随着VR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日益普遍,利用该技术也可以弥补传统会计课程的教学不足,通过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创建三维实训室,且实训室场景可以与公司场景实现无缝仿真,在此其中会有公司系统完善的组织结构和部门,真实再现公司运作的具体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及利润分配等)。学生置身于虚拟仿真环境中,可以扮演公司财务部门的各个岗位人员,并通过角色扮演以及日常工作操作学习会计实际操作技能。不仅如此,在虚拟环境中,学生们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根据自身学习需要进行反复训练,直到业务操作熟练为止。第二,微课教学法。现阶段普通课程讲授一般都需要几十分钟的时间,时间过长很容易让会计专业学生产生听课疲惫,尤其一些知识可能已经反复听过很多遍,重复性教学现象较多。通过多媒体技术做出的微课,往往只有五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音频或视频形式能够重点对会计专业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让学生能够有选择性地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够针对自己不会的知识点进行反复学习、记忆。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仅仅只是利用传统会计方式进行管理核算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发展要求。而作为向市场输送会计人才的高职院校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弥补传统会计教学的不足之处,在未来会计教学过程中,顺应网络化、信息化发展趋势,加强会计信息化教学,让更多学生学习到符合市场发展要求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

参考文献:

[1]黄维干,黄锡远.虚拟现实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16(9).

[2]焦萌.“互联网+”对现代会计发展的影响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3]张军强.“互联网+会计”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网络技能知识教学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2016(10).

作者:邹云花 单位:武进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