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会计教学实践思考

时间:2022-12-26 11:36:37

导语:职高会计教学实践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职高会计教学实践思考

近年来,教育界的学者提出了多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新课改实施的本质也是使教学活动更符合教育规律,更加人性化的发展。在变动不居的生活中,需要时刻更新视角,审视教学方式,摒弃传统陈旧的一些不合时宜的方式内容,敢于大胆尝试,不断以创新方式应用于教学中。变易理论就是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它讨论的是怎样帮助别人学习,针对“学习什么内容”与“如何掌握方法内容”两方面来关注学习。本文基于其理论概念,通过分析探索,提出了会计课堂学习与教师教授内容的种种方法。将变易理论运用于会计教学中,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上,而不是教学活动中。因此,它强调的是学者对事物差异的感知与比较,从而识别关键属性。

一、明确让学生“学什么”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制定教学目标,但大多目标都围绕教科书呈现出的具体内容而制定,只有一部分针对的是间接学习内容,但这一小部分却最能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为此,教师要以变易角度为出发点,从间接的学习视角分析课本中的教学意图,追问课本中的某一项内容。这不但可以让学生感知、记忆,还能让他们明确概念、理解问题。只有弄清楚“学什么”,才能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如教师可以借助新旧会计准则教学生如何学习会计实务内容。可以就如何核算无形资产进行研究,因为新旧会计准则中的标准不同,旧的准则提出的是依据法律程序申请,然后将注册费与律师费等借记为无形资产的账户,贷记为银行存款等账户;新的准则提出的是将开发研究项目支出的费用分为研究阶段与支出阶段。

二、重视学情调研

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与自身能力形成了个体差异性,变易理论注重的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问题,针对差异性进行分析,研究出导致学习成果不同的原因。教师在课堂讲授知识的时间有限,无法面面俱到。若想在课堂时间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必须要做好课前准备,有针对性的讲解,把主要时间利用在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的地方,对他们了解并熟知的方面可以进行简化处理。与此同时,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了解,是课前测试的判断依据,测试内容可以是教学内容里的题目,也可以放在课后练习。如教师在讲无形资产内容前,可以对学生提问“无形资产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各种回答,可以判断出他们的理解程度,对那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去重点讲解,使学生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更加透彻。此外,对以往教学中学生表现出的状况进行分析,如课上发言、课堂测验等,也可或多或少总结出他们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偏差,教师可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辅导教育。

三、合理应用典型例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举例子”的方法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教学内容,把握教学内容相关属性,主要表现在举例子或分析典型例题,这是教师常选择的方法。典型例证分为正例与反例。如以无形资产的知识来讲,正例可以为“李四发明一项水变油的技术”,他的邻居学会后并申请了专利,李四得知后状告邻居,而专利局的人却说谁先申请的谁才是发明者,由此,学生才会深刻了解“申请在先”的法律政策。此外,有些例证不一定非由教师提供,学生的错误答案也可作为反面例子,以此引导出正确答案,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将正确的知识铭记在心。

四、引导学生重视关键属性

教师按照变易理论确定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某种预设,这与实际的教学课程还存在一定区别。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例证引导学生注意某些特点及如何结合例证来提问、讲解,将决定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习到什么。如,教师在讲授会计职业道德时,从正面举例之后,又举了一个会计挪用公款的反面例子,当学生议论纷纷时,立即强调挪用公款的后果,使学生深刻了解相关法律知识以及会计职业道德内容,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其实,不同的角度会引起不同的学习效果,适宜举证并做好引导,可以发挥例证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综上所述,教育界的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发展。在职业高校的会计教学中,应用变易理论这一新型教学方式已经势在必行,一线教师作为领路人,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不断改进与创新,根据教学目标、落实教学任务,根据学生差异性的特点,结合变易理论,灵活创设因人而异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效果,引导学生重视典型例证后反射出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会计这门学科的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翁丹芳.变易理论运用于职高会计教学实践的探索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5(11):170-171.

作者:王飞芳 单位: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