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成本会计教学困难及措施

时间:2022-05-17 03:05:25

导语:高校成本会计教学困难及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成本会计教学困难及措施

由于竞聘职称等方面的原因,使得独立学院的教师也和母体学校的教师一样重科研轻实践,有很多教成本会计的老师自己都未从事过成本会计的实际工作,因此对成本会计缺乏感性认识。所以,也只能就材料讲材料,缺乏新鲜感和真实感。大量繁琐的计算公式和错综复杂的表格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成本会计的兴趣和积极性。

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体系滞后于现代企业管理在独立学院成本会计教学中,教师大多只重视传统的产品的成本核算内容的教学,就成本论成本,没有站在学术的前沿,及时掌握社会需要的动态。成本会计教学上的处理方法一般是以很低的直接人工去分配很高的制造费用,最终会使会计信息失真,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作出错误的经营决策。独立学院的成本会计教学工作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满足经营管理的需求,是对成本核算的根本性需求。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必然会对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它要求成本会计工作不仅仅停留在产品的成本核算上,而是在整个企业内部甚至在整个集团的内部建立起更为科学、有效的决策、计划、控制、分析和考评机制,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学生学完成本核算的内容,仍不能针对不同生产组织特点、类型和管理要求组织进行成本核算并编制成本报表。产品成本只是算出来而已,至于提供的成本信息是否满足管理当局的需要很少顾及。成本核算的教学也不符合成本会计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违背了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目标。

成本会计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目前在独立学院中,对与成本会计课程的考核基本上还是期末闭卷式的考核方法,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核局限于卷面分数。有的会算上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一般由出勤率、上课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等组成,这些都同样不能反映出一个学生对成本会计实务的掌握情况。既然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那么对于成本会计这样一门强调实践性的课程就更应该通过科学的考核方式反映出学生成本会计的理论水平及实务操作水平。然而,独立学院对于实务操作技能的考核一般会因为卷面出题的局限而无法进行,即使有也只是局限于几个业务题的核算,对于整体上把握成本核算的流程的考核无法开展,造成考核的不全面性,也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生产实践的积极性。

独立学院成本会计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独立学院的特点决定了理论与实践两难独立学院的母体学校一般都是国内的一类本科院校,而一类本科院校的特点是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才,或者说对理论研究是非常重视的。除了一类本科院校,还有一类学校就是各地的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由于近年来企业对拥有娴熟技能的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就业情况非常好。因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只强调实践,并且在政府及企业支持下拥有非常多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可以说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条件得天独厚。独立学院招收的学生层次介于一类本科和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之间,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一时难以确定。如果按照母体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唯恐学生的理论研究水平有限,达不到人才培养要求。但是如果按照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的人才培养要求,又体现不出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上独立学院处于理论与实践两难的境地。在这个问题上,办学时间比较长,经验比较丰富的独立学院有了自己比较成熟的方案,例如,最早创办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推行“错开定位,配套发展”方略,建设了应用型专业体系,构建了“横向可以转移,纵向可以提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以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提出了“三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即在理论教学中突出够用、能用、会用,在实践教学突出基本技能、专业工作能力和综合技能,在实验教学中突出基本实验、综合实验、仿真与开放实验。这些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已经明显区别于母体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办学传统,踏出了独立学院走向独立的最重要一步。但是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大部分的独立学院还处在发展的摸索阶段,体现在教学中就是照搬母体学校的教学体系,因为没有明确培养人才的目标和具体方案,因此,忽略了成本会计等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的实践部分,对于学生的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核形式也过于空洞。

成本会计的特点决定了教学上的难点成本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继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后的主干课程,和其他会计类课程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方法多,公式多,表格多。如成本核算中材料费用的分配可以按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重量、体积等多种分配标准进行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也有五六种之多,各种分配方法又有其不同的适用情形。由于企业的工艺流程、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要求不同,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可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因此,成本会计的这些特点就决定了教师在上课时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给学生作详细而周密的讲解。成本核算方法是成本会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这部分内容要把它讲清楚客观地会占用大部分教学时间,而且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学生就已经慢慢地因为枯燥繁琐丧失了学习成本会计的积极性,,那么在后面讲成本会计的前沿的时候学生就已经不知所云了。第二,成本会计的前沿理论还没有广泛运用于生产实际。如前所述,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滞后于现代的企业管理,也就是说现代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成本会计的革新。但是,成本会计的前沿理论例如作业成本、质量成本和环境成本,这些理论很早就被国内外的学者提出,但是由于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不对接等原因,没有在我国生产实践中广泛运用,有的大型企业用到了,但是也只是作为成本管理的一种辅助性的方法。那么在成本会计的教学上,成本会计前沿的内容也只能作为次重点,在这方面找不到大量的很成熟的案例给学生进行讲解,加之前面在学传统的成本核算的方法的时候已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会认为成本会计的前沿不是很重要,殊不知这部分内容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独立学院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路

成本会计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较其他会计学科课程形成比较晚。部分独立学院虽然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已经确定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在具体的培养方案上还不是很成熟。因此,针对以上提出的独立学院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构建理论与实践平衡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亲身体会成本会计在不同行业中的操作与应用以及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独立学院在在设计培养方案时,应该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合理构建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首先,应当提高实践课程学时在成本会计总学时中的比例。如果说成本会计课程每周4课时,那么实践部分的课时可以由0或者1增加到2课时。其次,应当加大会计实验室硬件投入。在模拟实验过程中,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教材、搜集资料,相互讨论,寻求教师的帮助,进而解决成本管理中的问题。最后,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要想学好成本会计,社会实践是必修的一门课,不仅是学习成本会计的学生,教成本会计的教师也应参与到成本会计的社会实践中去。因此,独立学院应当积极利用地方优势,与当地的企业加强紧密联系,发挥好实习基地的作用。

保持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成本会计承接了基础会计学和财务会计学等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还融入了多学科的知识,涉及到统计学、管理学和运筹学的相关知识。在课程内容的确定上,可结合现代成本管理的需要,增加成本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和考核等内容,在保留传统的成本核算的理论与方法的同时,简化过多涉及其他管理领域的内容,扩充成本控制战略等成本管理领域的新概念和理论与方法,使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具体实施的方法可以有:第一,更新教材。独立学院可以自行组织教师编写新的成本会计的教材,在内容上可以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以及地方经济的特色。第二,选取部分成本核算的方法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学成本核算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成本会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空出一些课时,来讲解成本管理的整体流程以及成本会计的前沿理论,从而保证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能适应现代的企业管理,同时也给了成本会计教师发挥的余地,第三,组织成本会计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特别是刚从学校毕业的,还没有企业成本管理经验的年轻教师。

设计更具有导向性的学生考核方式既然实践对于成本会计来讲非常重要,成本会计的内容也要与现代企业管理相适应,那么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应当调用一切因素来培养学生学习成本会计的积极性以及成本会计的实际操作能力。考核方式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如果仅仅是闭卷考试,做一些计算题,那么培养出来的一定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会计。但是如果能好好利用一下考核方式的导向作用,那么效果就不一样了。例如,在成本会计的总成绩的构成中加入面试和实践两个部分的成绩,要求学生能口头回答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同时又能在实践操作中能有很好的表现,那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之后就能很快地走上工作岗位,并成为一名优秀的成本会计工作人员。成本会计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独立学院应当将成本会计教学改革作为一个契机,革新教学思维,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也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传统思维,摒弃不利于大学生发展的种种桎梏,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张洁单位: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