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探究
时间:2022-03-02 03:36:17
导语:高中美术鉴赏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新高考改革深入实施,更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应加强对美术学科的重视,让学生具有美术核心素养。其中,为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应使美术鉴赏课更具新意、充满活力,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中,形成良好的艺术品位,帮助他们有效排解学业压力,促进高中生放松身心、投入到艺术鉴赏中去。从而,使其具有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以及文化理解能力。在此,笔者结合执教经验,浅议在美术鉴赏中助力高中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美术;美术鉴赏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新课标中强调,随着美术广泛而深度与社会生活融合,教师应发挥学科育人优势,体现美术教学价值[1]。传统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因受关注度不足、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学生学习兴趣淡薄等影响,难以体现出自身集人文性与工具性相融合的特点,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只有关注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使鉴赏课具有时代性、有效性以及创新性,才能实现“以美育人”的目标,助力高中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等协调发展,为他们的个性成长奠基。
一、美术鉴赏中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鉴赏课教学效率。为了响应新教育理念的育人要求,构建高效鉴赏课堂,教师应当具有教学反思能力。只有认识到以往鉴赏课学生不感兴趣、参与度较低的问题,重视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教学对话,增强对班级学生的艺术学习情况了解,才能使课堂施教更具适宜性、实效性。从而吸引学生的关注,促进他们积极思考,使其参与课堂活动,展开欣赏、观察、分析、类比等,使其感受不同的美术形式、多元文化影响下的艺术作品具有怎样的差异性。从而促进高中生建立文化自信,增强对中西方美术作品的了解。(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生正处于较为关键且特殊的身心发育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独立、自主意识变得愈发强烈,应提升美育教育的效率,关注鉴赏课堂,使学生获取多样化的文化知识,在艺术学习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而开阔他们的知识视域,使其具有综合学习意识。助力高中生的认知升级,使其透过艺术作品这一特殊载体,感受不同国家文化、艺术家的发展历程与内心情感。在增强美育教育有效性的同时,渗透情感、德育以及人文教育,让美育与智育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三)有助于学生个性化成长。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要教师认识到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识图能力、审美意识、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存在较大差异[2]。应引入分层教学,展开对不同水平学生的个性引导,使其展开美术探究性学习。让鉴赏课与高中生的现实生活、迈向高校继续深造学习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他们的未来成长与发展夯实基础。
二、美术鉴赏中发展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授课策略
(一)创设生动情境,培养图像识读能力。提升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构建生动、趣味性课堂。因此,可引入情境教学法,加强对信息化教学辅助工作的应用,为学生打造智慧课堂。同时,需避免单纯向学生传授鉴赏技巧,应使其自主观察,让他们具有分析意识,获取图像中的有效信息。使其不仅能够从艺术创作中汲取美术知识,也能感受作者、作品所传递的思想或情感。这便需要教师深研鲁教版美术鉴赏教材,使学生更好地获取、表达自我观感,让他们形成沉浸式学习体验。在对优秀艺术作品的鉴赏、点评中,使学生具有多感官体验,为后续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奠基。例如,在“生活蕴美,书画寄情”的教学中,教师可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展开对《一路向北——冬日里的红》《姑苏繁华图》及《教师的阳光》等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其了解国画、油画、水彩画等不同的绘画形式,在图像识读中分析其各自的表现特点。在创新教学中,让高中生通过不同的教学情境,感受画作中的色彩运用、人物造型特点以及空间布局等,使其认识形式美原则,展开对艺术创作的解析。让美术教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让学生感受美术的价值及其对生活的作用。(二)引入创新教学,增强学生美术表现。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形成美术表现力,教师还应拥有灵活授课、创新引导的意识。美术表现作为视觉能力发展中的关键一环,在以往的教学中易被教师忽视。很多教师习惯以知识灌输的方式进行鉴赏课教学,造成美术表现与艺术欣赏的相互分离。例如,在“人民形象,时代风”的教学中,选择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为学生讲述画作诞生的时代背景、画家的生平履历及其作品的主要特点,让学生进行记忆性学习。这不仅易导致高中生对美术欣赏不感兴趣,也有碍于他们美术表现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将美术表现与欣赏教学紧密结合,在对名家、大师的画作赏析中,让学生了解学科关键知识、进行学习积累,使其关注作者的创作过程,具有美术绘画尝试、展开艺术创作的意识。在提高学生艺术表现力中,使他们解读美术语言。比如,在中西绘画特点比较教学中,以中西名家作品的赏析为主,让学生走进莫奈、伦勃朗以及高更,认识林风眠、吴冠中、李可染等国内著名的画家,使他们在鉴赏中形成构图与造型能力。(三)促进教学对比,提升学生审美判断。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意识,还应使其具有审美判断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当学生观赏艺术作品时,能够从艺术、现实的角度进行整体感知,分析艺术作品中的情感、阐述自我理解、进行合理的评判。这就需要建立在学生已具有一定审美意识的基础上,继而对画作进行认真观察、细节分析与美的感知,丰富他们的艺术体验,使其具有人文素养,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能够以包容、开放的视角看待艺术作品,感受别样之美。从而在师生互动、见解分享中,助力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让他们具有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避免鉴赏课过于循规蹈矩。例如,在中国传统民居与民间美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教学的方式,展示不同民族的装饰图案、民居特色,在提取美术元素中,让学生了解民族艺术。如以蒙古包中的云纹与羊骨雕制的工艺品、北京的四合院与年画、陕西窑洞与剪纸艺术等为代表,让学生观看相关艺术表演的短视频,展开对比学习,了解不同地域的民居与民间美术文化,培养他们的审美。(四)关注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创意实践。为了使学生具有创意实践意识,教师还需关注因材施教问题,助力高中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这便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美术鉴赏中形成新理解,避免对学生的思维形成过多限制,让他们能够创造性地分析、发现问题,优化自我表达,寻找相应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其具有知识迁移能力。为此,可以在学生借鉴优秀艺术创作中,进行知识的内化,使其具有艺术修养,用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式展开美术创作。例如,在现代建筑与城乡景观的欣赏教学中,课堂上可让学生观看悉尼歌剧院、东京天空树、北京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等建筑造型。并且以组织课内外教学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家乡一些现代化建筑的特点,感受其线条、造型、空间之美,让学生了解现代建筑的特点。在提高学生美术感受力中,使他们具有形象思维与表现力,使其进行综合性学习。可以让善于绘画、制作手工艺品的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让他们在欣赏教学中具有创意实践能力。(五)重视教学拓展,提高文化理解能力。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教师还应关注教学拓展问题。在美术鉴赏课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文化渗透,注意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使他们在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体会中西文化差异中,具有文化理解意识,实现对优秀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只有突出鲁教版教材编写的特点、领会新课标精神、帮助学生开阔知识眼界,才能让他们具有美术知识积累能力。例如,在西方古典美术的传统与成就的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西方美术发展,增强他们的艺术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对西方美术元素的分析,促使高中生获取美学知识中,教师可引入秦朝时期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壁画艺术,使学生总结中西方古典美术所取得的成就、感受其艺术特点。在对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美术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形成文化理解能力,认识到美术发展对人类精神文明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感受民族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构建高中美术高效鉴赏课堂,使教学工作面向班级的全体学生,助力他们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教师形成“生本”意识,关注教学拓展问题,充分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学习意识、审美水平,使其与鉴赏课有机结合,才能调动学生的鉴赏兴趣,使其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获取有益的美术知识。在此过程其中,教师还应关注德育、文化渗透问题,助力学生思维能力、认知意识、理解水平等升级,使其具有高阶思维,形成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钟丽兰.论高中美术鉴赏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新课程(下),2018(12):28.
[2]朱惬.论高中美术鉴赏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17(6):21.
作者:刘敏 单位:1.济南大学 2.青岛西海岸新区实验高级中学
- 上一篇:声乐教学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
- 下一篇:日语语法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