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低效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时间:2022-01-16 09:20:38

导语:语文低效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语文低效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摘要: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地进行改革,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低效现象仍然没有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低效行为,比如:单项施教,脱离学生实际;无效的提问,影响学生思考的深度;无效的探究,把学生带入迷阵;乱用多媒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精力从解读文本引向对幻灯片的欣赏等等。这些现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制约了教育的健康发展,与新课改追求的高效课堂相悖。要想实现课堂的高效,就必须改变这些行为,从学生实际出发,向课堂要质量。

关键词:低效课堂;思考;建议

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堂的有效甚至高效便成了学校关注的焦点。教师对高效课堂的追求不遗余力,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理念让教师力不从心。为了落实素质教育,教师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活跃课堂气氛上,忽视了实实在在的教学本质,致使低效的课堂教学行为制约了教学的健康发展,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一.单向施教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施教往往是一厢情愿,轻视学生的自学能力,把课前预习看得可有可无。殊不知,学生自觉意识的参与恰恰能培养学生的悟性思维,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意识。教师单向施教,忽略了学生的求知欲与自学能力,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抹杀了学生的探究精神,造成了教学上的“消化不良”,使课堂讨论流于形式,从而使教学低效。单向施教置学生于“被包办”的地位,也会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排斥与行为上的疲沓。

二.无效的提问,影响了学生思考的深度

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有效方法。但是有些教师提问时问题表述不清晰,没有从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思考角度出发,致使学生不能明白教师的意图,从而无法回答问题。有些教师提一些简单的是非问题。这类问题学生不加思考就能揣摩到正确答案,即使学生回答正确了,也不能说明他们理解了所学的内容。还有教师忽视备学生,对课堂的提问没有不能做到层次化引导。他们提问时没有考虑哪类问题有哪类学生来回答,随意指定学生,这样,提出问题后有些学生会非常积极,而有些比较安静,造成水平高的学生回答简单问题,停留自思考的表面,没有深度,起不到拔高的作用,而水平低或性格内向的学生保持沉默参与不到课堂的活动中,影响其积极性。

三.无效的合作探究影响了学生思考的方向

小组合作是高效课堂的有效形式,能使学生在进行思想交换,达到活跃思维、开动脑筋、灵活解决问题的目的。但是,一些教师只关注热闹的课堂,而忽略学生思考的方向,课堂上出现了无效合作的情况。如问题设置随意或超出学生认知界限,缺乏独立思考而让讨论浮于表面,缺乏探究引导而流于“穿新鞋,走老路”的形式,为活跃课堂气氛而讨论等等。合作探究的前提是独立思考,教师忽视学生的前认知,无论问题难易交给学生讨论,导致学生乱谈,偏离探究方向。因此,不科学、不严谨的探究不但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会让学生迷失方向,不能培养学生“能合作、会合作”的能力。

四.乱用多媒体让教学本末倒置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进入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常出现制作不精或盲目使用的情况。有些教师在课件制作时,为了追求课件的视觉美,采用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画面和音效。这些画面和音效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本末倒置,效果适得其反。还有教师使用课件频率过高,课件几乎成了自己的替身,教师个人教学素养不能体现,起不到以身作则,也使学生眼离课本,混淆了教学内容的本末。五.低效教案制约了课堂的创新一些教师被写教案不精细,甚至不认真,不能指导正常的教学活动。教案设计中,缺少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法与学法,缺少对学生的留白与启发,制约了课堂的生成,限制了课堂的创新。教师的低效教案有多种表现,从“克隆教案”到“简约教案”不一而足。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做出如下对策:1.做到“以学为主”与“以教为导”相结合。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教学与发展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种发展水平的思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区,第二种水平是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强调指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我们应坚持“以学为主、以教为导”的原则,要永远坚信学生的自觉和能力,先让学生独立的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然后通过引导、点拨、启发、讲解等有效行为帮助学生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2.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把引导学生质疑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问题是思维的驱动力,是创新的基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课堂教学中,首教师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都要积极鼓励、引导,要让学生敢问、多问,不能让学生的问题胎死腹中。其次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没有思考就没有问题。静静的思考能擦出智慧的火花,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前的激烈追寻。最后要立足创新,引导学生善问。有的学生不会提出问题,也提不出有深度、有新意的问题。这时,教师不能反客为主去限制学生的问题欲并催眠学生的问题意识,而要在关键处启发,引导学生发挥思维力,实现思想上的飞跃。3.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活动中要做到对学生心中有数,尊重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活动的目的是有效促进生的发展,教学设计应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教学过程不能按照教师教的思路主导,要把握住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依着学生学的思路进行。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需求,找准学生的能力接受点,既不设专家级的探讨问题,又不设没有讨论价值的提问,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4.教案备写要掌控教法、指导学法。教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要符合教师的教学风格,符合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案备写不仅要贯彻课标精神,遵循教材规律,而且要灵活有创新。教师要做到对教材透彻掌握、融会贯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惑等。教案备写要体现教学中突破重难点的教法。无论是运用讲述法,讨论法,还是任务驱动法,都要依学情而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就不能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设计上教师要为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以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不教”的目的。一份优秀的教案是施教者思想、智慧和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切合实际又有创新的教案无疑给课堂插上了一双翅膀。正所谓“为有春风巧得力,枯木也能成绿荫”。

总之,走近一朵花,你就能听到花开的声音;走近一位学生,你就能听到心灵的呼唤;走近高效课堂,你就能感到思绪的飞扬。

作者:张昊 单位:甘肃省漳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