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分析

时间:2022-09-20 10:16:09

导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化学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分析

一、引言

常言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确对于不同的学科,因学科特点的不同,其课堂教学的方法及策略也存在很大差异。就高中化学而言,从课堂教学实际来看,常见的课堂教学方法有小组合作法、情境创设法、学案探究法。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所思,对这三种常见的课堂教学方法的内涵及实施策略阐述如下:

二、小组合作教学法的内涵及实施策略

小组合作教学法,是新课改十分倡导的教学方法,对提升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及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具有较好的效果。下面,对其内涵及实施策略分析如下:1.小组合作教学法的内涵。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亮点,其要求学生在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小组或者团队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去完成课堂任务的一种互助性学习。该种学习模式,极大地发挥了学生课堂自主性,是对传统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的否定。2.小组合作教学法的实施策略。在高中化学课堂教育过程中,很多老师会运用小组合作法组织课堂教学。但我们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对不同的小组提出问题后,总是小组中某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在积极思考回答,个别同学的意见成为了整个小组的意见。而学习不好的学生则不愿或者很少有机会参与小组的讨论之中,造成“学困生”被人为地局外化。对于这种现象,要想真正的让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能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找到各自的存在感,在运用小组合作法时,就应该科学的构建合作小组,明确作为一个组内的成员应该做什么,需要做什么,有目的地对每个组员进行责任分工。具体可以这样做:(1)了解班级学生化学知识掌握情况,合理确定小组构成。在班级分组学习中,老师倘若让学生自由组合,则很容易出现化学学习兴趣较高的学生结合在一组,化学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组合在一起的现象。所以,在进行小组分组时,老师应首先对班级中的学生的一些基本特征,如化学学习兴趣、化学知识储备情况等,进行一次摸底,然后依据“能力互补”进行组员搭配。(2)任务细化,责任到人。化学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组内讨论,需要对组员的观点、意见进行记录汇总,需要对外发言者等,这系列任务都需具体事先安排到人,让每个组员都有事可做。

三、情境创设教学法的内涵及实施策略

课堂教学就是一种情境虚拟、再现的过程,作为老师应该积极构建有益情境,促进学生对抽象的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下面,对情境创设教学法的内涵及实施策略阐述如下:1.情境创设教学法的内涵。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情境是对人的直接刺激作用。无论情境是以怎样的形式存在,都应是具体的,具体可感性是情境的特质。情境对人的某些情感的激发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情境创设教学法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构建一定的场景,帮助学生去感知,进而增加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2.情境创设教学法的实施策略。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的途径很多。就高中化学教学而言,具体可以做:(1)巧设问题,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化学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贵在借助学生“不服输”“好胜心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化学情境,是指借助问题的形式构建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之中产生认知冲突,形成意见分歧,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酸性物质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可以这样进行问题情境创设: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平时食用的醋有酸味,有的葡萄和橘子有酸味,那么我们化学中的“酸”是不是就是指有酸味的物质呢?这一问题,班级同学常会给出相反的观点,容易引起争论,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然后,老师给予点拨:其实,在化学中所讲的“酸”是指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物质,如CH3COOH、HNO3、H2SO4、H2CO3等,化学中的“酸”通常具有酸味,但是有酸味的并不一定是酸。要想知道如何判断一个物质是否是“酸”,通过我们这一章节的内容学习,大家就会知道了。(2)借助实验,创设现实性的化学情境。所谓现实性的化学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情境材料的选用应来源于现实,应是学生能够感触到的一些生活经验或者已经掌握的知识积累。通过现实性的化学情境创设,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新的化学知识。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可知,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的获取,而是让学生主动地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在一起,进而理解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所以,通过生活中现实材料的引入,利于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新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来源于学生身边的场景更易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有话可说,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且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也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与接受。例如,在学习溶液的酸碱性比较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可以这样提问:“生活中常见的食物‘青葡萄’‘酸牛奶’‘西红柿’哪个更酸些呢?”每个学生依据自身的认知可能会给出很多不同的答案。老师可以这样说:你们给出的答案我也不清楚谁对谁错。下面,我这里带来了“青葡萄”“酸牛奶”“西红柿”三种食物,我来用这张pH试纸检测下。在检测中,三种食物中的液体滴在试纸上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直观的颜色变化,让学生感到十分好奇,易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也让问题的答案不言而喻。

四、学案探究教学法的内涵及实施策略

学案探究法是比较常见的课堂教学方法,这一方法让教学更具有目的性,利于引导学生更有目的的进行学习。下面,对学案探究教学法的内涵及实施策略阐述如下:1.学案探究教学法的内涵。学案探究教学法是指用学案的方式明确教学的任务及目标,让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需要学习的内容,然后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成果展示”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这种教学方式既利于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又利于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学习技能的提升。2.学案探究教学法的实施策略。学案探究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注意两个方面:(1)探究式学案的制定。学案的制定要紧扣教材具有针对性,这样才能达到探究的目的。为此,作为化学老师,就应该认真研究高中化学教材的特点及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教学的重难点设置学案问题,使问题更具有概况性、探究性和层次性,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够体验知识、获取知识。(2)学案的实施。很多老师在学案实施时,常是在课前将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问题进行查找,但这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科的均衡发展。所以,笔者认为学案应在课上发放,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借助同伴间讨论,发挥集体智慧,对学案中涉及的问题进行攻破和解决。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作者:李来成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武威铁路中学

参考文献:

[1]蔡洋.谈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才智,2012(02).

[2]胡久华,乔敏.例谈化学课堂上教学情景的创设[J].化学教育,2015(05).

[3]易栋良.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J].新课程(下),2014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