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记思品”课堂教学有效评价探究
时间:2022-10-16 09:21:47
导语:“印记思品”课堂教学有效评价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评价理念: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学生为本”
“印记思品”课堂评价归根结底是为谁服务的?这是“印记思品”课堂评价最核心的问题,因为我们的评价最终为谁服务问题,决定着我们用什么(评价指标)去评价和怎么(评价的途径和方法)去评价。倘若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缺乏精深的思考,我们的课堂评价将是盲目和低效的,有时甚至可能是负效的。因为,课堂教学评价是一个对课堂教学进行价值评判的过程,一个引领教师根据评价共识进行反思、改进与重构的过程。只有当我们的心中有一个真正“为学生服务”的、科学的、全面的、规范的、蕴涵着新课程理念的课堂评价标准时,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以学生为本”,我们课堂上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才能真正“以学生至上”,这样我们所做的一切对学生的成长才是有益的,对教育的发展才是意义深远的。“印记思品”课堂教学评价理念是对课堂上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从事课堂评价活动的基本信念。“印记思品”课堂教学评价理念与“印记思品”教学理念是共融互通、一脉相承的。“印记思品”课堂始终秉持新课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印记思品”课堂教学评价也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印记思品”课堂教学评价理念应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和意义建构,充分透视课堂教学、学习行为背后的教育意蕴和价值选择。“印记思品”课堂教学评价坚持“以生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一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经历与成长阅历,这是“印记思品”课堂教学评价首先必须审视的关键问题。一切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一切违反学生学习成长规律的课堂教学行为都必须从“源头上遏制”,摒弃于教师的意识之内,堵截于“印记思品”课堂之外。这样,在避免造成课堂的“硬伤”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避免对学生造成“意识的偏差”“学法的歧途”等“无形的渐进式的伤害”。因此,教师在课堂预设、情境创设、课堂构建、教学方法、课堂体悟等方面的设计都必须始终遵循规律,按规律教学,这才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这才是真正“对学生的未来负责”。二是聚焦学生学习行为。“以学评教”是“印记思品”课堂教学评价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也就是说,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即通过观课教师、家长甚至上课学生对课堂上学生预学质量、情绪反映、参与激情、展示热情、思维深度、三维目标达成等方面进行多角度有深度的思考与交流,甚至是“带有火药味”的碰撞与激辩,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与改进建议,让授课教师反思课堂教学行为,认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而重建课堂教学结构,再捋课堂教学思路,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艺术的再提升。总之,观课者的目光应落在学生身上,落在学生课堂的学习表现上,从而凸显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三是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印记思品”课堂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作为自己的最终追求,这就要求教师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全面成长”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彻落实到平时的每节课堂中,让“印记思品”课堂有血有肉、有情有感,让“印记思品”课堂增值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需要扩大课堂教育半径,改进落后的教学评价理念;需要扩大学生心灵半径,凸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作用;需要放大学生的优点,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这样才能实现“印记思品”课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学生主体发展、全面发展”的远大愿景。
二、评价内容:始终关注“学生课堂学习行为”
课堂教学评价理念指引课堂教学的方向,决定课堂教学的评价内容。“印记思品”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一直在探寻具有自身特色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不断尝试与扬弃,否定之否定,补充与完善,基本建立了一个比较明晰的以学生学力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印记思品”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始终坚持思想品德课程性质与任务,聚焦“学生课堂学习行为”,遵循“以学生生命成长”宗旨,经过一定区域学校的实验与推广,取得了教师较大程度的认同,所在区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态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变与提升。“印记思品”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坚持“特色鲜明,区分课型,指标各表”原则。“特色鲜明”是指“印记思品”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必须具备思想品德课程的特色,符合思想品德课程性质与目标,有着明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科特质。“区分课型”,即制定“印记思品”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要区分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社会实践课,课型不同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也需有所不同。“指标各表”是指根据课型的不同,各课型之间的评价指标既有相融共通之处,也有各具特点之处,需要不同课型不同对待。下面就以“印记思品”新授课课堂教学评价表为例加以说明:“印记思品”新授课课堂教学评价表包括基础性指标与创新性指标,其中基础性指标包括适学氛围、适度先学、独立思考、和谐生成等10项指标,几乎涵盖课堂教学的各种因素。这些指标都指向学生的学习行为,都是对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情绪、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生态、学习结果等方面的观察与考量,教师教学行为都是置于服务学生的地位,旨在促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积极变革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深度变革“印记思品”课堂。如“适学氛围”指标,目的是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心智在自由中生长,即通过明确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协助职责,让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构建适合学生心理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情绪。当然这包括教学前教室学习环境的布置与教学过程中积极学习情绪的营造。课前教室环境布置这里不赘述,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适学的心理情绪,就需要教师彻底放弃采用强制手段甚至违法手段来控制课堂的做法,以避免学生站在教师的“对立面”;就需要教师娴熟使用教育教学技术,恰当运用课堂教学心理调适艺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究热情;就需要教师形成“大气”的教学风格,有灵活驾驭课堂的教学机智,以“强大的气场”征服学生,树立一种“自然而然的无形威望”。再如创新性指标,要求授课者与观课者重点思考与观察“是否具备符合学生的个性化教学风格,是否具有符合学情的教学创意”。以“具备符合学生的个性化教学风格”为例,这对授课教师来说是一个极高的要求。因为符合学生的、受到学生欢迎的个性化教学风格,需要教师经历一个“仿格—立格—破格—无格”的过程,这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是一个漫长的锤炼过程,更是一个“破茧化蝶”般全部教学生命浓缩的过程。看起来,这似乎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违背了“学生为本”理念,实际上这一指标的最终指向还是学生,还是学生的生命成长。因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必须“符合学生”,必须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而不是仅仅符合教师的性格,符合教师的专业成长经历,这就必须实现教师的性格、专业经历与学生身心发展相融合、相统一。
三、评价原则:追求基于“学科特色的多样化”
“印记思品”始终坚持课堂教学评价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强调学生自我获取、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印记思品”课堂教学评价秉持追求基于“学科特色的多样化”,明确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与思考方法,从而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提升。“印记思品”课堂教学评价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印记思品”课堂教学评价尊重师生的课堂行为、课堂表现,重在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状态、学习情绪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反观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必要性与有效性,旨在通过评价,让授课者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反思课堂教学不足,提升教育教学技艺。客观性原则要求“印记思品”课堂教学评价摒弃“七分褒三分贬”,防止出现遵循“固化程式”的“八股评价”现象,冲淡举办观课议课活动的初衷;摒弃“话语霸权”“评价独裁”,防止出现“一边倒”的“专制评价”行为,弱化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摒弃“人云亦云”“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团和气”现象,防止出现“随大流”“盲从”评价行为,导致课堂教学评价沦为形式。“实事求是、严肃活泼、畅所欲言、智慧共享”是“印记思品”课堂教学评价客观性原则的核心元素。
2.多元化原则
“印记思品”课堂教学评价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坚持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真正让课堂教学的所有参与者最大程度地参与课堂教学评价,使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更为客观、公正、真实、全面。“印记思品”课堂教学评价,一方面遵循传统课堂评价方式,汲取传统课堂评价的精髓,让观课者在宽松和谐氛围中进行评价,实现课堂教学评价真正“为授课者服务”的宗旨;另一方面让授课者、学生、家长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既尊重了家长、学生的上课感受与主体意识,又满足了授课教师表达自我上课感觉甚至自我申辩的要求,使授课教师在与家长、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与思想互换”中,实现自我反思、自我课堂的再建构。
3.发展性原则
叶澜教授曾说:“学生上课,进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再发展一步,他是否越来越主动投入学习中去。”发展性原则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的获取,更多的是指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也就是说“印记思品”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关注学生课堂学习行为,重点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思维、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等,看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深度、有成效、有创见,是否为将来走进社会、适应社会积累了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与核心素养”。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指出的存在问题,反思教学行为,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深度探究中提高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4.人文性原则
“印记思品”是充满人类温情、体现人性关怀的课堂,“印记思品”课堂教学评价同样必须具备柔情似水、爱意涟涟的质态。评课者必须关注学生整体的学习状态,评价的是学生整体的学习行为,避免因某一个学生的课堂失态,而导致对教师评价的“全盘否定”;必须关注教师个体身心健康状况,考虑教师身体、生活、工作环境的突变,避免因一次课堂失误、失败,而导致对教师评价的“最终审判”。人的成长是一个“波浪化”前进的过程,谁都不能保证课堂教学中不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因此,“印记思品”课堂教学评价倡导“实施人性评价,培养有为教师”的评价理念,在教师失误时“扶一把”,在教师失败时“帮一程”,让教师在群体的温馨关怀与呵护中品尝人性之美,追寻教育人性的光辉。
四、评价体系:坚持“区分主次”的“四位一体”
评价标准是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前提与基础。制定科学、全面、规范、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是“印记思品”的应有之义。“印记思品”近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一直致力并已初步形成体现思想品德课程性质与任务、彰显“印记思品”特色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既体现“区分主次”,又强调“四位一体”,具体表述如下。“区分主次”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与评价标准上。“四位一体”主要是指“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评价”的统一。“印记思品”虽然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但仍承认课堂评价标准中权重的差别。在课堂教学的总评中,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分别占30%,家长评价、学生评价分别占20%。权重区分“主次”主要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方面,同行评价一般都为教育教学专家或教育工作者,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与教育教学经验,能较好地吃透并掌握课堂评价标准的内容,根据评价标准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这些评价或褒或贬对授课者、观课者来说都能起到深刻的启迪作用,让授课者、观课者或借鉴本课成功之处灵活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或反思本课不足之处改进自己今后的教学。同时,授课者的自我评价有着独特的优势,因为授课者对学生课堂学习表现是否满意,是否实现课前预设,是否达成预期目标,是否实现满足学生发展性的要求等等,“身临其境”的授课者往往最有发言权,感觉往往也最正确。授课者只有将自己课堂的亲身经历与真实感觉和盘托出,如实表述,才能让授课、观课双方在思维碰撞与激烈辩驳中,共同把准课堂教学脉搏,实现课堂教学评价的增值、升值功能。另一方面,“印记思品”主张让家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评价,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是学习行为的主体,课堂教学评价是为“学生的学”而不是为“教师的教”服务的。家长、学生的“直觉”往往对“教师的教”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这既是对家长、学生观课行为的肯定与尊重,也能充分发挥家长、学生的智慧,充分调动家长、学生共建和谐课堂的积极性。但家长、学生毕竟缺乏专业素养、专业技能,由于缺乏科学理论、专业技能的支撑,他们对课堂上“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可能出现“误判”,这种“误判”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在评价标准上“区分主次”主要体现在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评价的标准有所差异,对教师、家长、学生给予区别对待。因为授课者、观课者具备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所以评价标准力求科学、规范、全面。而对家长、学生来说,评价标准就用最简洁的问题式进行表述,以确保家长、学生能正确反映课堂教学真实情况,体现他们真实的想法。如学生评价标准中“你是否觉得本课时间太短了些,你是否觉得本课有预期的收获,你是否觉得本课有印象深刻的教学事件,你的观点是否得到应有的尊重,你对本课的教学是否比较满意”的五个问题,这五个问题实质是对学生投入度、目标达成度、课堂创新度、学教延展度、师生互动度的观察与评价,是对学生课堂学习行为浅显性地细化与落实。这样更能让家长、学生客观反映课堂状况,有助于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度的解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印记思品”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研究,需要教师站在拓展思想品德学科育人价值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思想品德学科对学生未来独特的发展价值;需要教师坚守“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不同,指标同质异表”方向,重新探寻不同课型前提下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径;需要教师学会观察课堂中学生的实然状态,重新找寻适合自身特色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印记思品”评价理念与核心指标深入人心,沁入血液,融入基因,成为“印记思品”课堂生生不息的不竭发展源泉。
作者:蒋国生 单位:海门中学教育集团
- 上一篇:《学前音乐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
- 下一篇:最新阅读心得体会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