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论文10篇
时间:2022-07-29 08:15:23
导语: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论文10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为什么要将生物课堂数字化
构建数字化的生物课堂,不仅能够消除学生的畏惧,而且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高中生物学科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我们应该将数字化课堂与生物学科相结合。其次,学生自身的需求。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数字化的课堂可以在自主学习中给学生提供目标,减少盲目性,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课改的需求。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而数字化课堂的构建就是要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活跃课堂气氛,进而确保学生真正成为生物课堂的主人。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我们要构建数学化的课堂,要确保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如何将高中生物课堂数字化
1.利用数字化课堂提供直观的材料
众所周知,生物课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教师简单的知识灌输或者是单一的讲授是不利于学生理解的,也是不利于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多媒体等数字化的手段来将课堂形象化,以确保学生在直观的材料展示中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而为大幅度提高课堂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教学“减数分裂”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减数两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以及数目变化的相关知识,也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借助相关的视频向学生播放了减数分裂的3D视频,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能让学生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材料展示中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使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走进课堂活动中。
2.借助数字化课堂创设有效的情境
情境教学是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广泛应用的一项教学方式,该方式的应用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以及生物课堂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我们要将数字化教学与生物情境结合起来,以确保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时,为了学生加强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借助数字化技术向学生展示了豌豆的不同形态,比如,圆滑和皱缩的豌豆、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豌豆、灰色种皮和白色种皮的豌豆、饱满豆荚和不饱满的豆荚、高茎和矮茎等,引导学生在这些形象的展示中自主思考:圆滑豌豆与皱缩豌豆结合,会产生怎样的豌豆?黄色子叶的豌豆与绿色子叶的豌豆结合会产生怎样的子叶?……直观的图片展示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数字化课堂的重要性,要确保学生在直观的、形象化的课堂中掌握知识,进而为大幅度提高课堂效率做出相应的贡献。
作者:庞超 单位:江苏省盱眙中学
第二篇:情感价值观在高中生物课堂的渗透
1情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在这个世界上国家不是独立存在的,人类也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地球所有的人和其他所有生物共同拥有着这个唯一的地球,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掠夺式开发利用已经开始破坏我们的地球,保护环境已经刻不容缓。在当今社会中公共的生态意识已经成为国家和个人文明的重要标志,而生态学又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是生物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生物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例如在介绍我国严重的环境现状时培养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在学习环境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界其他生物危害时培养学生生态道德意识和自觉参与意识。
2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待事物最基本的看法,包括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既是学习的动力又是教育的目标,他决定了学生是否能拥有健康心理与高尚行为。在教学中重点有以下几点:
2.1正确的现代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拥有积极向上的意识才能进行正确的行为。所以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这在生物教学中有着比其他学科更大的优势。
2.1.1运动、发展、变化意识。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方向生态系统的演替都体现了这一规律。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适应这不断发展的社会。
2.1.2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造力的重要体现,科学的发展就是一次次不断创新的过程。而我们的教学过程就是在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能力,而在这些能力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我们要利用生物学中隐藏的无限奥秘、科学家在探索奥秘过程中所表现的创新精神,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去探索创新。
2.1.3竞争意识。竞争一优胜劣态,是生物生存和进化的规律,也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培养学生健康完善的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以后适应社会不断发展有重要意义。在我们的教材中关于竞争的内容屡见不鲜,让学生明白有竞争才有发展,科学才会不断进步,我们的家园才会越来越美好。
2.2辩证统一思想
2.2.1部分与整体的辩证统一。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但整体却又大于部分之和,它是由部分所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他有着部分所没有的特点。不论是细胞水平、器官水平,还是个体、种群、群落水平,既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也体现作为另一系统的一部分的特点。
2.2.2结构与功能的辩证统一。有一定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功能存在;而任何功能也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例细胞的复杂结构与新陈代谢功能的同一性,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统一性,人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与内环境稳态的统一性,生态系统结构复杂程度与自动调节能力的统一性等等无时无处不表现出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2.2.3.生物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改造环境,长期生活在某一环境下的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都与他所在的环境相适应。而如果生物将环境改变的不再有利于它的生存,那它就会被其他生物所代替,例生物的演替就是生物不断适应环境改造环境最终又被环境所淘汰的过程。如果人类继续破坏环境最终也会被环境淘汰。
3教育途径和方法
3.1课堂渗透法
要培养学生上述意识,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要使用课堂渗透法。在学习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形成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一是教师首先是道德“模板”,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有重要影响。二是利用课本中的丰富资源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例如在学习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过程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等。三是利用身边的人与事件鼓舞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和正确的价值观。四是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
3.2实验落实法
实验是高中生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在形成技能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
3.3社会实践法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再动听的语言也不及亲眼所见来得真实。新课程强调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认知和体验不断加深,感情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升华。社会实践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危机感、责任感、紧迫感。培养学生的情感,以切实行动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科技意识等多项意识。总之情感教育在高中生物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情意相加,以情增意学生在求知道路上才能一往无前,勇攀高峰,只有拥有了自己的信念才能使攀登过程充满快乐和幸福。
作者:田青峰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第三篇: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一、鼓励学生先行预习,实行先学后教策略
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更需要学生的努力。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教师要使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的好习惯。坚持预习、重点预习、积极预习,才能深入了解课本知识,才能开动脑筋。“先学”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学,搞形式主义,而是要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自主学习。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提出自学要求,并进行学前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学习指定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后教”也不是教师毫无章法地乱教,而是通过学生的自学和预习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就预习后出现的共性的、预设的问题所进行的互动式学习,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引导学生由实践上升到理论。例如,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关于糖尿病章节的学习,就可以鼓励学生带着问题提前预习,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问题,如:(1)什么是糖类的甜度;(2)糖尿病的病因是什么;(3)糖尿病人可以吃糖吗;(4)糖尿病有哪些防治方法;(5)身边是否有人患有糖尿病等等。课前让学生带着疑问与兴趣提前学习,课上教师则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这样不但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还能提高学生记忆的深刻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前预习,做好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
二、教学从“学情”调查开始,根据“学情”作出决策,设置环节
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统筹规划的过程,不能一味地讲解,不能只是一个人、一支粉笔、一张嘴的结合。教学要做到从传统共性和统一规划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做到从注重课堂环节到更加关注学情和学习氛围。通过学情的及时反馈和调查研究,做到有问必查、有问必究;通过学情的及时了解,教师确立明确、综合、全面的教学目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学情的及时反馈,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消化能力和吸收能力,做到重点讲解、重点回顾。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生物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地前进与进步,不会因为中间的一点意外而中途“退伍”或是当了“逃兵”。在探究生物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接受程度,作出全面兼顾的教学决策,巧妙地设置预习、复习、巩固的教学环节,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支撑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引导过渡,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思考中的障碍和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注重合作探究,对抗质疑,落实小组学习评价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课堂上实行小组协作,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互问交流,鼓励学生提出小组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和新发现的问题,通过展示交流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思维,并相互启发、沟通,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能力,在分享中实现共赢。教师要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迅速组织整理,并结合自己已准备好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提出的疑点和相关的新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此间尽可能地让学生回答,教师要尽量减少完全不涉及教材内容的陈述,要抓住知识的关节点、关键点、易错点、疑惑点,并及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充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四、巧妙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
高中生物知识各章、各节、各知识点间都有紧密的联系,并且容易混淆,单凭学生的死记硬背、生看硬学,是不能将知识完全深入地理解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总结和利用新颖的学习方法。通过巧妙地引导,不但能促进学生学习,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比如,针对生物中需要微量元素,教师可以教会学生通过谐音进行记忆,不但能减轻学生死记硬背的烦恼,还能让学生形成深刻的记忆;教师还可以将生物知识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使学生能够迅速理解记忆;教师还可以将枯燥乏味的生物知识加以修饰调整,变成形象生动的比喻,这样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度。高中生物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地琢磨、总结、借鉴、利用。只有教师有方法地教,学生才会有方法地学,课堂学习才会高效,学习效率才会提高。实现高中生物高效课堂就是要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习效率为重心。高效课堂只有做到教师有目标、有针对性地教,学生才能有目的地学。只有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才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才能使教师能力提升起来、使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使教学效果好起来。
作者:黄小琴 单位:贵州省铜仁市民族中学
第四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研究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打造高效高中生物课堂的基础
只有认真备好了每节课,才有可能成功上好每一节课。教师除了要认真备教材,还要认真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讲学稿的设计和选题中,既要满足中等以上学生,也要体现出对“学困生”的特殊照顾,要让每一位学生拿到讲学稿后都有事可做,有内容可学。同时要加强集体备课,发挥备课组成员的集体智慧,有效提高讲学稿的质量。总之,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编写出的高质量的讲学稿或教案,是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
二、有效的课前导入是打造高效高中生物课堂的必要条件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前奏,起着渲染气氛、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好的导入能叩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或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等,启迪学生思维,从而使学生精神振奋,进而兴趣盎然地学习新课。例如,在讲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这一节时,转录和翻译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这部分知识抽象、难懂,笔者借助多媒体很形象地展现了细胞内的这个生命过程。学生们看过演示后都露出了笑容,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三、科学组织问题是打造高效高中生物课堂的关键
首先,要科学选择提问内容。教师的提问要有价值,要紧密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的提问要难度适宜。太简单的问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也不会感兴趣;过难的问题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他们会觉得高中生物虚无缥缈,太过于神秘,自己“跳得再高”,也不会“摘到桃子”。其次,提问之后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经过思考,他们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他们才会有话可说。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在学生思考时,教师要掌握介入指导的时间。如果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就介入,就会减少学生自主发现的机会;介入过晚则会让学生过久处于迷惑状态,造成学习兴趣降低。当然,根据实际情况,有时教师无需介入,学生们就能解决问题。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设问方法:一是借助直观方法,设置疑问。让学生在直接的感观作用下,经过自己的理解、分析,得出结论。二是系列设问。在课堂教学中,抓住一个疑点,进行系列设问,将知识进行横向、纵向联系,从而达到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目的。三是以错纠错式设问。对于教学中学生易错或概念易于混淆的难点进行教学时,可有意将学生带入误区,再通过提问让学生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从而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作者:甘学武 单位:金塔中学
第五篇:高中生物有效性课堂教学
一、学生的学习角度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采用多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行模型建构的实验时,可以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如教学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时,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内不同基础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互助,共同制作减数分裂的模型,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动脑、动手、动口,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参与到其中,不但取长补短,更锻炼了集体学习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体验了学习的乐趣,还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课程标准中强调了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如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这节课,关于科学家的实验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探究的思维方式,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然后,创建新的情景,让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自主设计实验,通过设定假设、具体实验、分析结论,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教师起到组织者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以探究为主的创造性学习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教师的教学角度
1.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知识主要以模块的形式呈现,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明确的教学目标,探讨教学目标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重心,教师不仅要明确学生现在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还应清楚学生将来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各个教学环节。一节课中教师心中的目标应十分明确,学生的发展才能顺着教师引导的方向,学习才能是真实有效的。
2.精选整合的教学内容
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体现和载体,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生物学思想、方法,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精选整合的教学内容,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化难为易,以简驭繁,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
3.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提问,教师富有趣味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以愉悦的心情和积极思维参与到教学中,直至问题得到圆满解答。问题的有效创设,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最有效策略,尽可能多地设计一些应用型问题,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情境中,它超越了记忆和对知识的转述阶段,有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以上仅从几个侧面探讨了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的方法,但是教学策略具有动态生成性、选择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实际、学校的条件等因素,精心选择、设计适宜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做好引导、学生做好主体的角色,追求教学真实性,敢于创新,课堂上师生的思想情感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才能真正做到享受课堂生活,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作者:乔磊 单位:四川省成都西藏中学
第六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一、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的特点
(一)系统性
教学设计是一个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媒体、方法、评价等诸多要素的系统。教学设计必须运用系统方法,从教学过程的整体功能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以促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二)差异性
教学设计以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来确定学习者的需求和教学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三)层次性
教学设计要有层次性。如一门课程、一个学年、一个单元、一个课时,都应该有相应的教学设计。对教师而言,单元、课时的教学设计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四)预期性
教学设计对教学活动来说,具有预期性。没有预设目标和过程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生物课程教学上,教师比较注重课堂上的教学过程,而忽视了课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果单单只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言传身教是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习到有用的知识的,因此,要正确设置生物课程内容,学生要积极地在有限的课程设置的情况下,多加强课外的学习,才能保障学习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方法陈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应试教学的影响下,采取以教师满堂灌为主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这样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枯燥无味,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缺乏互动式教学
由于教师教学水平和素质因素,使得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较少,在课堂上很难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导致学生不能正确地面对自己的生物学习和接受能力。在参与课堂活动时显示出不够积极的态度。在为期一年的实践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配合教师,提高了生物课的教育教学实效性,同时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良好学习习惯、科学思维方法、探究的兴趣、较强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反过来也推动了教师在教学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学呈现师生互动、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良好态势。
三、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训练优化的策略
课堂教学不是教学设计的终点,教学后的反思能够使教师发现教学设计及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教学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创设学习情境
所谓学习情境,是指知识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背景环境或活动,其中蕴含着与实际问题和当前学习内容相联系的学习材料。其特点和功能是能够激发和推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以及情感活动。研究表明,良好的情境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不良的情境会使人难以集中注意力,从而干扰认知过程,降低智力活动的水平。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非常重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实验中各种生动鲜明的生物现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能促进学生多种感官的同时参与,提高学生大脑皮质的兴奋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精心设计的实验,能在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时,促进学生建构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设计有效提问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徒劳的问题,另一类是重要的问题,而区别二者的标志就是看问题是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思考。设计的问题应在学生“应发而未发”之间,在“似懂与非懂”之间,在学生的思维卡壳之处。教师要设计启发式的提问,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价值,并进入解决问题的思考状态。
(三)组织探究与交流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生物知识和认识、解决生物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初中生物课程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能力的要素概括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八个方面。教师可将探究与交流的组织划分为五个阶段:让学生接触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认识情境材料中的某个概念或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鼓励学生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探究形成结论,反思与评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实验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生物探究性教学过程中,第一,要让学生了解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确定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预测—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分析总结实验数据。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拘泥于教学设计,被教学设计束缚了手脚,而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在对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变化综合把握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作者:赵爱娟 单位:山东省莱西市第一中学北校
第七篇:生活实践与生物课堂教学的结合
一、生活实践与生物课堂教学结合的意义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高中生物教学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也是导致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较低的主要原因。教师将生活实践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相互结合能够引导学生将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与教学内容相互结合,使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例如,在学习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从主观上认为这些知识过于科学化,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进而降低了教学的质量。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杂交育种,如,学生经常吃的大米、水果以及各类蔬菜。此时,学生才能意识到杂交育种存在于自己的生活中,使学生认识到这并不是一种遥不可及的科学。
二、如何将生活实践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结合
在此基础上,教师值得思考的是如何将生活实践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相互结合。在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更真实的情境,促进两者进一步结合。例如,在“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较少,导致学生无法将生活实践与教学内容良好地结合在一起。此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果酒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观看泡菜的制作流程和原理。基于此,学生才能获得更加深刻的认知,才能更好地将生活实践与高中生物教学结合起来,达到帮助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的来说,将生活实践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相互结合符合新课程改革标准,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总结和反思,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推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作者:葛秀军 单位:吉林省长白山第一高级中学
第八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
1相关概念阐述
1.1网络学习环境及其特点
网络学习环境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目前并没有较为明确的定义.概括起来,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一概念.广义上讲,网络学习环境既可以是在网络学习中一切与学习者学习相关的环境因素,也可以是所有利用网络工具或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环境的总称,是不受时间、地域、空间等因素限制的学习环境.狭义的网络学习环境,是指依托传统的学校授课环境,在课堂教学或课外作业等环节增加网络工具的使用和网络资源的利用,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目的.本文所指的网络学习环境,即是狭义上的网络学习环境,探讨如何充分利用现阶段的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更为科学合理、更加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设计.与传统学习环境相比较,网络学习环境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学习空间的开放性.网络环境把学校与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世界联系起来,学习者拥有更多的学习空间,能自我选择学习内容和控制学习进度,可以摆脱教师的控制和管理.二是学习时间的自由性.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教师由把关人变成引导者,学习者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媒体由单向交流媒体变成双向、多向交流媒体.学生可以在教师规定的时间段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学习任务.三是学习资源的共享性和丰富性.网络上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随时进行搜索查找所需资料信息,进行筛选、重组、加工与整合,最终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四是学习方式的交互性.完善的网络学习环境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交互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会,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特别是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及任务分配,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习.五是学习目标的明确性.网络学习环境以其自身的优势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使得教学手段更趋于现代化.学生通过完成课前作业等学习任务,对于课堂学习内容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知识内容的掌握和学习效果的提高.六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网络学习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更加注重课前分析与课前作业,课堂内容更具表现力,可以利用各种视听材料使教学内容得以更加自然逼真的表现和丰富多彩的展现,可以对抽象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对微观现象进行模拟,对复杂过程进行再现和简化等.在生物教学中可以充分各种多媒体手段,扩大学生的信息感知量,充分表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1.2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ID,InstructionalDesign)也称为教学系统设计(ISD,InstructionalSystemDesign),是以学习论、教学论、教育传播学、信息技术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依据,采用系统方法,分析学习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和任务体系,整合教学策略和制定解决方案,开展评价活动和试行解决方案、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工作和方案的有序过程.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决定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关乎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必备技能.
2网络学习环境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就教学设计本身而言,它具有系统性、灵活性和具体性等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发现、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来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网络学习环境下的为课堂教学设计依然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的过程.需要依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地安排,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概括起来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2.1系统性原则.教学设计的各个部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估)组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这个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都以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为中心.但是在整个系统中各个部分的功能并不等价.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以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2.2程序性原则.教学设计中各部分是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只有经过了学情分析、教材分析之后确定了教学重难点才更加科学.根据这一特点,设计中应体现程序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2.3反馈性原则.教学设计中必须注重反馈信息的获取,以根据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教学反馈包括即时反馈和阶段反馈,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反馈环节.
2.4可行性原则.教学设计既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已有的知识储备等主观条件,又要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的客观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到所设计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可操作性等因素.网络学习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遵循以上原则,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估的整体性;同时又要把握好每一部分的顺序性、关联性;另外还要满足可行性原则,考虑学生特点以及具有的教学设备等主客观因素.下面通过一则实例来说明这些原则的具体应用.
3一则实例
这里以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生物技术实践》专题《酶的研究与应用》中课题《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一课为例,进行网络学习环境下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设计.为教学方便,已提前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常规教学中,一般是教师首先讲解酶制剂的基础知识,介绍加酶洗衣粉的工作原理,提供相关的材料和器具,引导学生依据课本中的实验方案和操作提示来验证不同类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这种套路式的教学过程往往使学生对于实验的理解流于形式,无法深入发现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应用好上面论述的原则.这里通过利用网络学习环境的特点,使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找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实验过程中理解实验原理,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己准备和设计实验的过程,学会思考,学会探究.
3.1教学内容与目标分析
学生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能够设计出简单易行的实验对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条件,并能客观地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并将结果写成研究报告,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3.2学习资源准备
教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搜集有关学习资料,也可以指定网站要求学生登录到网上学习,或是将自己的教学PPT提供给学生.网络学习环境下,网上学习资源非常丰富,但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鉴别,养成良好的信息检索习惯.
3.3课前学习和实验设计
网络学习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是课堂教学设计中较为关键的一步.学生在教师要求的学习资源的准备和学习过程中,已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课前要求学生学习和思考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有什么不同?哪些因素对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效果有影响?添加了不同种类的酶的洗衣粉效果有何不同?并要求学生设计出可行的实验方案.为配合课堂实验的进行,可以提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需要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分小组对整个实验进行设计,特别是要设计出利用怎样的仪器和装置,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3.4实验过程和结果
通过课前学习,学生已经设计出了比较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有何不同的方法,课堂上学生会带着在课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根据提前设计好的实验方案,经过自己动手实验来比较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不同,找出影响加酶洗衣粉使用效果的因素,确定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这样可以提高实验效率,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用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设计和学习思考,而不是一味的依照实验操作指导来完成实验,有利于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对实验过程的把握,有助于学生自主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3.5课堂讨论、讲解
完成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之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实验心得,为训练学生的生物实验思维习惯打下基础;同时帮助学生一起根据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来反馈课前学习是否到位、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等.最后教师从学习方法、仪器装置、实验方案、实验结果等方面进行课程总结.
4小结
尽管网络已经普及,但网络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在中国还处在摸索阶段,真正全面地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和解决,还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尝试、创新、比较和总结.
作者:姜会青 杨晓辉 单位:赤峰市第四中学 赤峰学院
第九篇: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
一、新课改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深入钻研生物教材,备好课
首先,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细心备课,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在教材上予以批注,同时还可通过网络整合生物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作为高中生物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如基础和学习习惯等,分层制订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
2.重视教学导入,将学生快速带入学习
教学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有效的教学导入能将学生快速带入课堂学习状态,巧妙设置疑问是一种很新颖的导入办法,能顺应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将学生带入课堂。例如,在“免疫调节”教学时,可提出“大家小时候是不是都打过预防针啊?为什么要打呢?”等疑问,将学生带入课堂;同时也可以尝试多媒体教学进行导入,高中生物教学使用多媒体无疑会使教学更加形象化,充满趣味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单一制约着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方法的创新尤为重要。如利用计算机动漫技术进行生物抽象理论学习,这样既降低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学生也更容易接受;生物学习中需要记忆的内容,可采用顺口溜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高中生物不同的教学方法作用也各异,因此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巧妙优化组合十分必要。如概念等理论知识采用讲授法,而生物实验和讲解法往往应用于探索性知识的教学。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滕浩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第三中学
第十篇:农村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一、老师要及时转变观念
新课改对老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老师要转变观念,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在以往的课堂,老师总是一味地填鸭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成了高高在上的权威,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受阻,这严重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老师要努力摆脱这种情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要做的只是引导,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解决问题。
二、加强老师的创新意识
新课改下教学不仅仅是要求完成基本教学任务,还要求能具有一定的创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构建创新型课堂。例如,我向学生提问“:大家一定都知道果树要剪枝才能更好地生长,对吧?可是这是为什么呢?”问题摆出去后,学生立刻议论起来,有的说是因为剪枝有利于果树保存营养,然后用来结果实,有的说是以免长得太高,不利于丰收。学生这些回答都是在合理范围内,在议论的时候也激发了学生兴趣,课堂效率自然大幅度提高。
三、提升老师的专业素养
提升老师的专业素养,是新课程中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高中生物老师需要加强对课程改革的了解,从而有效地发挥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作用,以便更好地进行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提升高中生物老师的专业素养,主要从生物理论知识和进行生物实验两个方面入手。高中生物老师要遵循新课改中对于高中生物的要求,并且学习最新的现代生物科学知识。
四、加强探究式教学
加强探究式教学,对新课程改革中的生物教学十分必要。在新课程中,主张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高中生物老师要善于使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些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可以使用自主讨论、辩论等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再探索问题,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进行探究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教学内容设置问题,让学生在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资料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合理调整课程资源
合理调整课程资源,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主要以实验为主,怎样合理地处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关系是长期以来有待处理的问题。合理的处理课程资源,需要把生物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融合起来,把所要传授的知识通过实验的方式表现出来。在合理处理高中生物课程资源时,融合生物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是现在的主要教学思路,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善于运用一些新的技术工具,在教室和实验室外面进行课程教学。
六、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
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是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新课改中的高中生物教课堂学,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高中生物老师要善于把生物课程教学和课程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要学会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高中生物教学过程比较繁杂,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新课程改革中进行高中生物教学,需要加强学生的现代观念,提升老师的专业素养,加强探究式教学,优化配置课程资源,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不断寻找新课改中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地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进一步实现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任务。
作者:祝思明 单位:重庆市永川区景圣中学校
- 上一篇:工业区上半年依法治县工作总结
- 下一篇:防震减灾局工作总结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