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论文10篇
时间:2022-07-28 08:55:37
导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论文10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利用体育器材保证学生有效参与体育课堂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有效保证学生参与和实践到其中,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相关的运动和锻炼,让学生在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上真正有所学、有所用,有效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例如:在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不断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器材的练习和实践中,让学生在体育器材的有效辅助下进行自身锻炼,保证学生的有效参与和实践,实现对学生自身体能的有效提高和锻炼。
二、结合生活小游戏实现小学体育课堂趣味生活化
小学体育是一门实践与参与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教师真正有效地完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有效参与。游戏是学生喜欢和钟爱的活动,把游戏活动贯穿到小学体育教学课堂过程中,让学生有效参与和实践,能够真正保证教学内容和实践的趣味生活化,真正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育和教学。例如: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带领学生参与到相关的体育游戏中,比如简单的仰卧起坐等,通过相关内容的比赛和竞争,让学生在有效参与中得到学习内容的有效了解和掌握,应用各类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在游戏活动中受益。
综上所述,小学是培养学生成长进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之一,是学生实现成长进步的有效基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学内容之一,需要不断保证趣味生活化,才能有效实现对学生自身学习和技能的有效提升。
作者:鲜文芬 单位:重庆市南川区水江镇宁江小学校
第二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探讨
一、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引导方案的分析
1.为了保证小学生具备良好的体育素质,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如幽默的语言方式,灵活的组织能力,对自身教学的高度热情等,这都能激发小学生进行学习,使其具备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性,保证其体育课程参与的热情及其兴趣。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具备良好的运动能力,实现其自身教学的规范化、正确化,保证其运动成绩的提升。在体育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方式是让学生学会体育锻炼的方式。这就需要体育教师给予积极的动作示范及其学生体育活动的规范。比如,在跑步示范中,一个小小的动作透露出动作的协调性、流畅性。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的示范动作非常的优美,小学生必然会因此羡慕,从而有利于其日常体育活动的学习及其练习,对其表现出相当大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条件的优越性,严格地规范自己,不断地加强锻炼,不断提升自身的应用素质,保证最佳化的精神状态,从而吸引每一个学生。
2.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要针对小学生好动的天性,对学生进行体育兴趣的培养。这里可以进行体育游戏活动,保证体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实现其内容的丰富多彩性,实现其整体趣味性的提升,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其坚毅品质及其团体合作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竞赛及其游戏方法的应用,进行竞赛性游戏练习方式的应用,保证课堂气氛的活跃性,实现教学的趣味性,保证其良好的体育氛围的营造。比如,在投掷练习中,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射纸飞机的活动,比比谁的飞机飞得更高、更远,这是几乎每一个小学生都感兴趣的活动,通过对这种教学方式的植入,让学生喜欢上投掷训练活动,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保证课堂游戏的丰富性,实现学生的体育动作练习的规范性。
二、课堂教学方案的具体应用
1.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教授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一种良好体育锻炼习惯。这里教师可以将体育锻炼及其游戏娱乐结合起来,可以一边教授儿歌一边进行跳绳,保证学生的体育动作的规范性,这样保证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保证其被游戏吸引,实现其兴趣的激发。游戏提高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也可以进行竞争的方式教学,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50米赛跑教学中,可以将全班学生进行若干小组的划分,以接力赛跑的形式进行比赛。小组比赛得第一名的人,奖励他们一面小红旗,从而培养其对于赛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及其团体合作精神。通过这种锻炼方式,实现了小学生的身心愉悦,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保持其欢快情绪,实现其愉悦心理,让学生在娱乐中体会到知识的快乐。
2.目前来说,我国的一些体育教师都是进行传统讲解式教学,这种方式太过于成人化,并且其内容方式比较单调、刻板,不利于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提升。为了尽快地摆脱这种传统方式,教师需要进行陈旧教学方式的改变,保证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从而更加适应小学生的生理及其心理需要,实现其教学情景的趣味化,使其在趣味性的活动中,进行身体锻炼,保证其学习任务的完成。这需要引起相关小学体育教师的重视,保证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体育活动的训练,教学完全可以进行情境的创设模拟,通过动物化的动作表现出来,如鸟飞、象行等方式;又如,进行袋鼠跳形式的应用,突出强调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动作特点等。这也需要教师做好体育活动理论课程的工作。在理论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进行多媒体的使用,如播放一些体育活动训练录像、动作分析要领等,保证学生对于技术要点的掌握。通过对大自然情景的创设,更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让学生在动中思考,在动中学习,通过对意境情绪的驾驭,实现学生的积极学习。比如,在短跑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小树林穿越的情景创设。总之,就是进行不同劳动、运动、生物活动等的模拟,保证学生对体育活动技巧的积极学习,让学生在良好的情景创设中,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保证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将动作与思维相结合。这需要建立在情景创设的前提下,以无声模拟为主。教师需要给予一个好的开头,如根据季节变化的因素展开活动。比如,夏天在哪里?让学生针对夏季的特点,进行不同动作的创造,这就需要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及其想象力,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是非常有好处的。在体育锻炼中,准备活动是必须要做的,这种形式的活动,需要教师做好主导,需要保证学生学习的安全性。教师可以根据春天来了,小树长高了,来进行学生伸展准备运动的锻炼,让学生做好相关的动作步骤,锻炼其自身的动作协调性。又如,“春天来了,青蛙醒了”,学生可边叫边跳。在这样的活动中,使学生的智能和体能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师预设的情境教学中,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基本部分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结语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方案的应用,需要体育教师针对小学生的心理,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设计,保证其设计方案的优化。
作者:李健 单位:青岛宜阳路小学
第三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一、成功教学法
成功带来更大的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年龄小,更需要通过成功的体验调动他们运动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在体育课堂上创造条件让小学生体验自己的成功。各种类型的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活泼好动、运动能力强、爱上体育课的学生;另一类是体质弱、运动能力不强、怕脏怕累、怕上体育课的学生。体质弱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会有自卑心理,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缺陷,不想在学生面前丢脸,往往会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产生抵触心理。为此,体育教师就是帮助那些体质差、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让这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拥有成功的快乐体验,就能让他对此活动产生认同,从而对自己参与体育活动充满信心。例如,我在一年级投掷轻物教学中,刚开始让孩子们在最近一条投掷线后进行投掷过绳练习。由于距离近,孩子们很容易就把轻物掷过了标志绳,孩子们的信心大大加强。接着我又带领孩子们退到第二条、第三条投掷线进行掷远练习。掌握投掷要领后的孩子开始挑战,又一次投过横绳。我及时对学生的每一次练习进行鼓励,表扬他们做得出色的地方,学生顿时热情高涨,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每一次练习结束后不仅关注他人的投掷,而且相互讨论如何才能投得更远。整节课根本不用维持纪律,无疑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使学生产生学习热情,必须设法让他们获得成功。成功教学法就是要老师不断发现学生的优点,聚焦他们的优点,并通过表扬、鼓励不断放大他们的优点,使他们的优点不断发扬光大。俗话说:缺点不说慢慢好,优点不说不得了。体育老师一定要多观察、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包括各方面运动天赋,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表扬、鼓励学生,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二、快乐教学法
人类的两大动力:一是追求快乐,二是逃避痛苦。追求快乐的动力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行动。对于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来说,更应该让他们体验快乐、享受喜悦。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贯彻快乐教学的宗旨就是让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小学生爱玩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有待发展;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不能承受长时间、高负荷的运动。在实施快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紧扣“玩”的主题,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玩”助学、以“玩”促练。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寓教于玩”,实施快乐教学。教师可以集中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和练习规范,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体育游戏形式进行应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游戏,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刺激学生的运动神经,使枯燥紧张的体育课变得生动、轻松和有吸引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贯彻快乐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以充沛的感情、优美的动作、生动的语言、组织得法的体育游戏感染学生,建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之情。做到相互信任,使学生认为老师是他们的朋友,用“乐教”影响学生“乐学”,由此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快乐。
三、需要满足法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只有不断满足自身需要,才能产生更大需要动力。当低层次生理、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自我实现”的更高级别需要。小学生的优点是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他们学习更主要的是满足好奇心。爱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自我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有求新好奇心理。上课时往往情绪高昂,有时竟忘掉课堂纪律,一旦进行练习,就拿着球跑、跳、投、踢等,有时会在器械上进行自我表演等。这时,老师的过多说教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可轻易对其加以约束,限制他们的活动自由,应做积极指导,明确提出练习要求,切勿长时间讲解或单调重复练习。完成练习之后,允许学生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当然,满足学生的好动心理并不等于放纵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轻松愉快地练习,做到活而不乱。体育课上学生希望教学内容常换常新,每节课上有新东西、新收获、新活动。体育教师应在完成课标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在“新”字上下工夫。例如:同是喊口令可以是教师喊或哨子吹或敲乐器、音乐伴奏,也可由学生个人或集体喊;同是队列练习可安排成四列横队、四路纵队、圆形、弧形等。只要教师注意教材内容安排的新颖性,教法手段运用的多变性,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就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其好奇心。需要满足教学法需要教师不断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不断改进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只有和学生打成一片,才能知道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才能利用学生自身需要组织好每一节体育课。
四、引趣教学法
体育兴趣是学生参与体育的基本动力之一,影响学生参与具体体育活动的方向和强度。小学生天真活泼,具有好动天性,对体育活动有着广泛兴趣,把体育看成“玩”,只要能活动就感到满心欢喜,表现得兴趣盎然、不知疲倦。当然,体育兴趣是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发育不断变化发展的。如一至三年级多选择游戏、跑步等技术简单、富有趣味的活动,四至六年级的学生更喜欢跳高、跳远、武术、球类等有技术、技巧的动作项目。体育课堂引趣主要有以下方式。语言之趣:体育教学中,和蔼可亲的开堂问候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清晰准确的口令、指示能振作学生的精神;生动形象的技术讲解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带有激励的恰当口头评定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用热情、简洁、幽默的教学语言唤起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渴求。动作之趣:示范动作准确、熟练、规范、轻快、舒展。每一次正确的动作示范都会使学生兴奋、激动、惊奇,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教法之趣:教法灵活多变、有新奇感,如改变动作结构:在教学蹲踞式起跑动作时,如果一味让学生练习手撑地、腿弯曲、蹲下起来、起来又蹲下,反复摆弄姿势,学生会感到乏味,情绪不高。教师应该理解起跑的关键在于训练学生的反应灵敏性,教师可以在介绍起跑基本方法后,组织学生利用坐姿、蹲姿、背向站立、仰卧等各种姿态进行起跑练习,而且可以跑停、停跑,学生既有兴趣,又充分训练快速反应能力。竞赛之趣: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创编一些竞赛活动,引起学生的高度兴奋,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运动能力。场地之趣:场地器材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教师应想方设法地设置场地器材,努力挖掘校内外的体育资源,争取各方面支持改变体育教学的各种硬件条件,为培养和引导学生的体育兴趣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利用语言之趣、动作之趣、教法之趣、竞赛之趣、场地之趣等激发起活动行为,达到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和良好个性的目的。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易学、乐学、善学”。通过以上成功教学法、快乐教学法、满足需要教学法、引趣教学法等帮助学生养成热爱锻炼、终身锻炼的习惯,则体育教学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林秀红 单位:宁化县实验小学
第四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一、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涵盖的范围
我们认为,是否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生是否学到了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学生的身体是否得到了有效的锻炼、教师是否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学生所掌握的一些基本技术能否为学生的体育学习与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所有这些,事实上都关联到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
二、影响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1.体育教师的素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明显,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对课堂教学有效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学生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积极性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积极鼓励。体育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和自身的教学艺术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崇敬和仰慕程度,最终也导致了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参与的积极程度。
2.学生主体。小学生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体,实践证明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而是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所以说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方面。学生通过学习,体育技能、体育知识有了长足的进步,体育意识有了明显的提升,从而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体育课堂教学才能称之为真正有效。
3.课程关联。课程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载体,其结构安排是否合理,教材运用是否符合或达到既定教学目标并能为这个目标服务,都会直接影响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我们学校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吴地民间传统游戏等体育项目,以丰富体育课程,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4.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为完成教学目标而形成共识并共同采用的一种中介途径。科学有效、现代化程度高的教学手段具有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活动方式、拓展教学时空维度等功能,因而它也是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浅析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优化课堂结构策略。优化课堂结构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体育教学过程是由组织教学、教学内容、身体练习等各种成分组成,各成分之间的结合并无固定形式。体育课的结构形式应根据课的不同任务、不同教材、不同环境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因此,我们不能把教学过程只限于一种手段的固定。笔者认为,不论我们采用哪种课堂结构,总要考虑三个要素:(1)每个学生每堂课都要能学习到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2)一节课合理的教学密度应达到85%以上;(3)有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
2.注重换位思考策略。从学生心理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体育课教学安排要想学生所想,让学生很快地理解学习内容。商家的口号我们都很熟悉:顾客是上帝,想顾客之所想。教师也应想学生之所想———在安排教学时兼顾学生的爱好、兴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进入学生的角色,体察他们的困难,然后帮助他们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化。
3.有效练习反馈策略。有效地练习,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还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提高技能的重要途径。然而,当今的课堂练习却陷入严重的缺失状态,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否实现,完全取决于能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练习,使学生练习带有目的性、方向性。练习应穿插于课堂教学的环节之中进行,同时,练习要富有方法性,学生能根据收到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案。
4.互动教学过程策略。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对话与交流就是师生互动的典范。对话教学是对传统家长式教学的超越。
5.科学教学评价策略。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课堂教学评价是操作性的活动,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现在这两种评价方法由于各自的优势正走向兼容。评价应具有发展性,强调的是教学进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促进全体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主动发展。
作者:龚燕江 单位: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
第五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研究
一、室内室外兼容,拓展体育课堂时空
体育课有室外和室内之分,教师大多会根据天气情况决定上室内还是室外。现代教育技术渗透之后,体育课堂教学室内室外授课单一模式受到冲击,无论天气状况如何,教师都会将室内和室外课堂结合起来,实现课型的融合。利用多媒体强大的展示功能,为学生播放体育相关图片、文字材料、体育比赛,以及动作要领解读等相关视频,能够开拓学生体育视野,对体育运动有更多信息占有。特别是运动技术示范动画展示,具有重复功能,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对体育运动内容学习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已经成为教师的好帮手。如乒乓球教学,教师要在场地给学生讲解示范乒乓球进攻、防守、防守反击等技术要领,应该是非常难操作的。教师讲不明白,学生也看不清楚。当教师在室内利用多媒体进行相关技术动作要领展示时,就可以对相关画面进行分步讲解。学生看清楚了,然后到室外进行实际操作,学习效果自然是显著的。现代教育技术打破传统内堂和外堂的界限,拓展了体育课堂时空,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运动,教学呈现一片生机,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师生互动多元高效。
二、传统现代兼容,优化体育教学措施
传统体育课大多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机械式运动,教学手段不是很丰富,学生运动意识和运动目的都比较模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之后,体育课堂教学依然保留传统教学的一些长处,如运动的统一性、组织教学的严格性、遵守运动规范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教学的技术革新。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掌握相关信息更丰富更全面,为制定高效教学方案创造有利条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运动细节进行多媒体课堂展示,细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针对性,教学效果自然更显著。例如,跳远教学,传统教学中常采用“讲解+示范”的方式,而且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也许教师讲解很到位,但学生听得并不清楚,对教师的示范动作难以做出细致判断。信息技术引入后,教师让学生看多媒体演示,将“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步骤进行分解展示,学生看得非常清楚。教师及时给予分步讲解,学生自然建立跳远技术要领体系。在进行实践时,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非常顺利地掌握跳远技术要领。教师讲解是传统教学,多媒体展示是现代教学,实现二者的紧密结合,教学呈现健康态势。
三、虚拟现实兼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我们称网络世界为虚拟世界,多媒体信息技术也有联网功能,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能够搜索更多相关信息,也可以建立网络联系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大交流时空,实现课堂教学维度的无限拓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远程教育平台的建立,实现了教学的远程互动。我们可以不出教室就能够观摩千里之外的其他学校的体育课堂实况,也可以随时进行互动交流,甚至可以进行网络竞赛,像网络游戏一样,将体育运动虚拟化。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在交互中形成体育素质。如体育赛事直播、转播等内容,都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进行观看。马拉松比赛是常见竞赛项目,相关直播、转播内容也很容易获得,学生在具体观看中,可以学习运动员的运动技术,也会被运动员坚韧的意志所征服,受到心灵的历练。特别是一些激烈的竞争场面,中国运动员勇夺金牌,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感触和振动,学习维度大大增强,学习效果自然也会提高。
四、理论实践兼容,构建完整运动体系
现代教育技术的成功运用,可以丰富体育课堂教学手段,特别是体育理论学习,教师口头传授有一定局限性,而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理论讲解,能够让体育理论形象化、直观化,学生接受更容易。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建立体育理论体系,也能够运用多媒体多重展示功能,为学生实践带来精心指导,可以帮助学生顺利进行理论实践相结合,构建完整运动认知体系。如投掷铅球,学生普遍感觉有劲使不上,其相关技术理论很难掌握。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铅球投掷技术用动画的形式进行分步展示讲解,让学生掌握铅球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的技术数据,还要合理应用人体投掷用力特点,找到最佳用力支点,配合脚步运动,形成最大惯性。教师对动画进行讲解之后,再到实地进行演示,学生初步掌握了技术要领,开始实践应用。如果有学生还搞不清楚技术要领,可以再回到多媒体教室进行观摩研究。教师利用多媒体对铅球投掷技术进行理论学习,然后进行实践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消化理论,并逐渐建立起铅球运动认知体系,实现理论实践的兼容。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神速,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也呈现良性推进之势,为现代教育注入更多活力和生机。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兼容应用,不仅丰富了体育课堂教学手段,强化体育教学维度,对学生思想品质的锤炼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作者:刘文杰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第六篇:小学体育课堂合作学习研究
一、合理引导,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要使合作更有效,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及时矫正。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散漫、自由主义等现象,要进行针对性教育。同时,教师要转变角色,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注意时刻关注各个合作小组的学习开展情况,并对合作学习内容、方式等作出适时调整,实现高效合作学习。体育学科与其他基础学科有显著差异,有的小学生运动意识和自觉性并不是太高,当运动一段时间后,他们会主动放弃,这需要教师跟踪指导和监督。比如,在进行“耐力跑”训练时,将学生分成男生、女生两个大组。男生跑的时候,让女生当观众;女生跑的时候让男生来给加油。这样不仅起到监督的作用,同时因为有了“观众”,学生也会产生动力。
二、合理选择,提高合作的效率
对于合作学习的方式没有固定限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灵活选择,并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比如,合作学习有双人组、四人组或者六人组等,教师要根据运动的项目灵活加以把握。也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将学习小组分为探究式、互助式、协作式等。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
总之,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参与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和交往能力的提高,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作者:乔国祥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袁河实验学校
第七篇:小学体育教学中自主学练能力的培养
一、开展自主学练的基本设想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但更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体育学科具有鲜明特色,学生必须通过身体实践活动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对抗学习、在运动中体验学习的环境,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了独立观察、分析、思考、判断、检验的机会,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大多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强行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形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的呆板局面,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缺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把学生当成装载知识的“容器”。而自主学练的教学方法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养成创造性思维。
二、实施自主学练的基本途径
(一)布置新颖的场地、器械,调动学生自主学练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在活动中有参与的兴趣,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新颖的体育教学场地、器械布置等能刺激学生的视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运动的欲望。如在教学单脚起跳、用头或手触悬挂物时,笔者在空中悬挂了一些水果模型,让学生有跳的冲动,这时只要进行简单的技术指导,学生就能很快地掌握技术动作。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节省了讲解时间,增加了锻炼机会,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优化课堂练习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练的好习惯
1.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盲目地练习,应给学生讲清道理,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练习。如在教学前滚翻动作时,笔者让一个学生拿一个篮球,另一个学生拿一块砖头,然后让两个学生站在一条线上,向同一个方向同时滚动篮球和砖头,让学生观察。两个学生轮流滚动篮球和砖头,反复向前滚动三次,然后让学生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学生很容易回答出:“篮球滚动的距离远,砖头滚动的距离近。”笔者问为什么,学生回答:“圆的篮球与地面的摩擦力小,容易滚动;方的砖头与地面的摩擦力大,滚动的距离就短。”笔者又问:“既然圆的东西容易滚动,那么我们在做前滚翻时身体应成什么形状?”学生很快一致地回答:“应该和球一样团成球形。”这时学生在头脑中就形成了前滚翻的概念,然后再合理地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讲解要领,之后教师再做示范。这样就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能够在动脑思考中练习体育项目。
2.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练习、发现、探索。然而,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不少体育教师还不同程度地强调“权威型”的教学情境,强调严格管理、整齐划一与学生绝对服从,强调依靠制度、纪律来约束学生的教学机制,这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语言的运用,多用商讨、鼓励、建议的语言,少用命令、指派、批评的语言,以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兴奋的状态下进行练习。如在训练高抬腿原地跑时,教学要求学生一次连续高抬腿原地跑30次。笔者根据学生的体能情况与大家商量:“一次坚持跑30步,大家能坚持吗?”有的学生说:“老师,我要跑50步。”有的学生说:“老师,我跑20次可以吗?”我说:“可以,大家根据自己的体能,测一下最多能跑多少步,跑不动了就自己停下来。”商量的语气反而激发了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3.自主创编动作,增强主体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身心、认知特点,让学生对教材进行改造创编,这样既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又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如小学生对游戏活动非常感兴趣,渴望掌握更多的游戏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创编游戏。如用废旧塑料瓶让学生创编游戏,学生经过思考,在塑料瓶中装满水,创编了保龄球投远比赛、运货接力等游戏。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和要求,而且帮助学生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为其自主学练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4.简化技术动作,体验成功喜悦
在体育教学中,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创设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自练,让学生示范表演,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讨论,总结对方的优点,使每一位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技术要领和多种练习方法,感受到群体的力量与相互合作的乐趣,使其自主练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布置课外实践,提高自主学练能力
课外实践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根据课堂需要,课外可以安排一些素质练习,让学生进行游戏的编排、体育器材的制作等,如让学生用泡沫制作简单的体育器材等。这些小制作既为体育课增添了色彩,又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
作者:李强 单位:桂林市象山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第八篇:互动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设立特定情景,展开小学体育课堂互动游戏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情景模式的正确选择,是教学内容中的关键部分之一。教学情景的运用,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活动积极性,并对学生的各个感官以及肢体的协调性进行锻炼。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对本堂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确定,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安排。在此期间,教师应对本班级内学生的身体情况、接受规律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以及合理性,以避免对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建立合理的互动游戏教学模式,能够使得学生体会到来自教师的信任以及关怀,使其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鼓励。在课堂游戏的过程中,使其能够勇敢的面对所遇到的困难。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再适应现今的教学情况,也不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小学体育教学期间,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教师设定合理的教学情景,提高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较为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在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的同时,能够对体育的魅力有所感受,加强身体以及心理的发展。例如,在进行体育教学联系跑步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龟兔赛跑”的游戏进行。教学期间,教师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随机分组,之后分别以兔子队以及乌龟队进行命名,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道具,例如卡通衣服等。之后以接力比赛的方式进行训练。如此,能够使得学生感受到游戏乐趣的同时,提高其跑步的能力。
2、选择合理游戏,展开小学体育课堂互动游戏教学
在运用互动游戏的教学模式进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对游戏的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以及游戏的“度”进行合理的把握。在实际教学期间,如若所选择的游戏较为陈旧,则将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反而会使得学生产生较大的厌倦感。而当教师对游戏进行的“度”不能合理把握的同时,则将会导致学生仅沉浸在游戏当中,而对教学内容并没有达到熟练掌握的要求。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论方面的宣讲,之后将标准动作进行示范,最终指导学生对动作进行练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教学,然而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不良影响。而采用互动游戏的教学方式,则能够使得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游戏当中,对相关知识进行主动学习,对教学质量产生较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在对游戏进行选择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集中点、学生的年龄等进行综合考虑,从而能够提高体育教学游戏的针对性。例如,在对低年级学生采用互动游戏的方式展开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采用“接力”、“老鹰捉小鸡”等游戏进行教学,对其基本身体素质进行锻炼;而对高年级同学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则可采用“障碍赛”等游戏方式进行教学,对其综合身体素质进行锻炼。
3、运用创新方式,展开小学体育课堂互动游戏教学
由于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对游戏的喜爱程度相对较高,然而如若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如若单纯采用一种游戏进行教学,则将会使得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对其体育锻炼的热情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活动期间,教师应对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对游戏的方式、游戏的道具以及游戏进行程度进行全面的创新,使得学生能够保持对体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对其注意力进行集中。教学期间,教师应对自身的教学态度进行调整,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对学生的兴趣集中点进行充分发掘,为今后游戏的创新带来新的灵感。而当学生体会到体育的乐趣时,将会更加热爱体育,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为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空间。例如,在进行“跳绳”锻炼的过程中,教师可将跳绳换为跳空竹,使得学生能够拥有较强的新鲜感,最终实现锻炼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进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互动游戏的教学方式,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够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其团队意识,在提升身体素质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的同时,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运用互动游戏的教学模式,能够大幅提升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喜爱程度,从而能够积极参与锻炼,为其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钱忠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鹿苑小学
第九篇:小学体育有氧健美操课堂教学
一、有氧健美操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1.增加有氧健美操是小学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对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是学校体育实行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因为体育活动不仅增长学生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增进了健康。小学体育教学中增设有氧健美操,能够促进小学生身心、智力与审美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实行素质教育的体现。
2.能够契合小学体育教学目标,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参与兴趣。小学体育课程中增设有氧健美操,为小学体育教师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课程内容选择,并且有氧健美操对场地的要求不高,解决了因“班级容量大、场地小”不得不有选择性地进行体育教学的矛盾。另一方面,有氧健美操具有其鲜明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时代感,又具有趣味性、娱乐性、表演性、艺术性和健身性,能极大地提高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3.能够满足小学生身体各方面素质发展的需要。小学阶段是适合发展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及速度素质的最佳时期。有氧健美操讲究动作的幅度,并且运动负荷较轻;小学生在做有氧健美操时,关节能够大幅展开,并且动作较快,因此能够提高肌肉的力量、关节的力量和协调能力。同时,有氧健美操能够锻炼小学生的空间定位和时间感觉能力,加上原地跑、跳和转体等动作,将提高小学生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此外,健美操锻炼的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还能够显著改善小学生的心肺功能。
二、有氧健美操对小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影响的对比分析
本次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试验时间:2014年上学期。试验对象及分组:本校四年级男、女学生108人,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男生28人、女生23人;对照组男生31人,女生26人。试验内容:《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少儿组)》中的动作。动作由易到难,对四年级小学生教授《少儿二级规范动作》,并进行有氧健美操的基本动作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试验指标包括:身高、坐高;体重;肺活量;胸围;血压:心率;立式体前屈;跪桥;斜身引体向上(男生);仰卧起坐(女生);闭目单足立;立定跳远;50m快速跑;50m×8往返跑和移动反应;协调性相关指标。进行有氧健美操试验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上述各指标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发现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后在以下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1)有氧健美操对小学生运动系统的影响。试验组与对照组四年级男、女生的身高、坐高和体重在试验后都有增加,但试验组的增加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男生的增加量比女生稍多。由于身高、坐高和体重指标是衡量人体骨骼、肌肉等运动系统发育的部分指标,因此,可以看出进行有氧健美操训练对小学生的运动系统发展有一定的作用。(2)有氧健美操对小学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试验前后男、女生的心率与血压都有降低,而经过有氧健美操训练的试验组男、女生的降低量较对照组大。试验组的肺活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增加量几乎是对照组的一倍。由于心率、血压与肺活量均是反映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健康与否的指标,表明有氧健康操的训练对小学生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展有一定作用。(3)有氧健美操对小学生柔性素质、力量素质、灵敏素质和平衡素质的影响。试验组的立体式前屈距离和引体向上的个数均比对照组增加,并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跪桥的距离在试验后明显缩短,并且差异极显著。这表明在进行有氧健美操训练后,小学生的各项素质都有显著的提高。(4)有氧健美操对小学生协调能力的影响。通过有氧健美操的训练,四年级学生的协调能力有所提高,试验组具有较好协调性的人数较对照组都有明显增加。由此可以看出,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氧健美操训练,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整体协调能力。
三、结论
1.有氧健美操促进了小学生的身体系统发育。第一,小学体育课融入有氧健美操,能够促进小学生运动系统的发展。增强小学生的肌肉力量,提高弹性,并且能够加强各个关节运动的幅度。第二,改善了小学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有氧健美操,运动量不大,根据小学生的生理规律安排有氧健美操,动作由简单到复杂,强度逐渐增加。通过锻炼,小学生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得到完善。
2.有氧健美操促进了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第一,促进了小学生柔性素质、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的发展。小学生的肌肉力量较小,力量素质不高,因此需要采用负荷较轻、动作较快的速度性力量运动,从而提高肌肉的力量、关节的力量和协调能力。第二,促进了小学生灵敏素质、平衡素质和协调能力的发展。通过有氧健美操的原地跑、跳和转体等动作,提高了小学生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此外,有氧健美操的动作多不对称,这也有利于运动平衡素质的提高。第三,促进了小学生耐力素质的发展。有氧健美操将一部分耐力练习穿插在其中,负荷循序渐进,既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形体锻炼,同时也提高了小学生的耐力素质。第四,提高了小学生的节奏感和模仿能力。小学生在长期跟着音乐节拍做健美操动作的过程中培养了音乐节奏感。同时模仿体育教师做不同的动作,在长期的锻炼中将提高自身的模仿能力。
3.培养了小学生的意志品质。通常小学生在开始学习舞蹈或体操时会遇到较多的困难,有氧健美操由于与音乐结合,吸引力较强,使得小学生能够在欢快的环境下锻炼,能够克服锻炼中的困难;并且通过自我挑战,克服心理障碍,从而锻炼了意志。
4.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体育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有氧健美操教学时要求比较严格,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要求小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站立和行走的习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设置有氧健美操,不仅能够满足小学生锻炼的要求,还可以促进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还满足了体育教师教学的要求,也进一步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的普及推广。
作者:庄静洁 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
第十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优化思考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与保持学生运动兴趣
过去的小学体育学习是比较单调枯燥的,有的是纯粹自由活动,有的则是机械教授教材规定内容,学生体育学习热情不高,终身体育意识比较淡薄。而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师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以便培养小学生的运动兴趣与体育锻炼习惯。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活用教材,立足儿童特点与需求,丰富与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并保持小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有效达成体育课程目标。首先,以儿童兴趣爱好为基础,加工与改造教学内容。在新课程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顾着由教的角度来确定教学内容,还要关注同学们的运动兴趣,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造、优化与组合,使之具有趣味性、健身性、教育性,不再单纯进行动作与技术训练。如队列练习、跳跃、滚翻、投掷等教学内容,和相关游戏活动搭配,贴近儿童特点,更易于学生接受;再如将童话故事与道具引入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让学生在模仿与表演中进行体育活动;又如将跳绳、踢毽子等传统运动项目,根据具体教学实际,灵活移植与改造,促使小学生积极而自觉地投入学习,展开体育锻炼。其次,追求体育教学的生活化拓展,增添情趣,吸引学生。如走与跑的训练,可让学生们模仿不同人物姿势或动物姿势,在不同情景下进行走与跑的练习。或者组织头顶物、负重、过障碍的走与跑,让体育训练更灵活多变,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主动锻炼。再如中高年级的学生,可引导其课前进行体育新闻、体育人物等资料查阅,培养孩子们关注体育的兴趣与合作意识。
二、突出学生中心地位,改变与突破单一教学方式
由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看,教师要关注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在各教学环节,都要将孩子们主动而全面发展置于中心地位,发挥学生主体性,增强他们的体育学习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单一的、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的教学方法,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如游戏教学、合作学习等,提高学生参与度,使其在愉悦的运动实践中自主发现知识,体验学习与成功的乐趣。如教学小学体育篮球运球与传球技术时,改变教师单一示范与讲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探寻与把握多种运球与传球技能。首先,进行运球练习,引导学生自主分组,交流讨论各种运球形式,在相互观察、相互帮助中展开多样运球练习,熟练多种运球技能。而后各组选出代表展示本组中最好的运球练习形式,分享方法,取长补短。教师则巡视指导,纠错与示范正确的动作。进行传球练习时,指导学生先两人合作,即一名男同学带一名女同学展开胸前传接球习。接着小组成员扩大到6~8人,相互商讨出各种传球练习形式,进行多形式传球,感受传接球时上下肢的协调动作以及同伴之间的默契配合。再分组展示,生生互评,说说每组哪些地方最好,教师则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再让学生自主练习,巩固强化。另外,当学生把握篮球技能后,还可以指导学生们利用所学的体育知识自主创编游戏,进行表演展示,实现创新延伸,也让学生在快乐游戏中体验体育学习的兴趣,在一片欢乐氛围中结束本次教学。
三、有效实施即时评价,激活与延伸学生学习热情
课堂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即时评价是常用而有效的评价方式。但有的教师运用即时评价时,侧重甄别作用,过分关注结果,进行简单的是非判断,对学生课堂错误行为,直接讥讽、抨击或漫骂,伤害了师生间的感情。实际上,即时评价并不是随意评价,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是教学经验、教学理念、教学机智等的融合。尤其是在新课程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保护儿童自尊,把握即时评价的新原则:以人为本,强化激励,多元参与、促进发展,唤醒学生,激活潜力,让课堂和谐、富有活力。如某次体育课上,上课伊始,不少同学还没有从课间玩闹状态中脱离出来,叽叽喳喳的说话,没有整齐列队,课堂乱哄哄的。面对这一情况,某教师对学生进行大声斥责,说他们没有组织纪律性,是纪律最差的班级。通过如此斥责、讥讽的评价话语,虽然可以让同学们安静下来,却不是心服口服,甚至容易产生怨恨、反感情绪,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更远了,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热情也降低了。实际上,教师不妨走到孩子们面前,运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自觉改正错误行为。比如进入课堂,老师就看到如此闹哄哄的情况是非常失望的。因为老师想着我们班级的同学上课是十分认真的,于是孩子们会迅速停止说话,快速排成整齐的队列。这样,既能让同学们在肯定评价中感受成功的快乐,诱发学习热情,也能在老师巧妙的否定评价中发现不足,找到努力与改进的方向。
总之,在新课程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优化课堂设计,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向生活化拓展,寓于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活动之中,也留给学生自学探究空间,自主观察、思考、讨论,突破被动的学习方式,提高体育学习能力与身体素质,并在教师恰当的即时评价中延伸学习热情。
作者:王春燕 单位:江苏省阜宁师范附属小学
- 上一篇:党风廉政实施方案3篇
- 下一篇:党政办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