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基础会计》教学运用研究

时间:2022-04-17 02:45:41

导语:中职《基础会计》教学运用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职《基础会计》教学运用研究

【摘要】针对中职学生特点,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针对性、适应性优势。将其应用于中职会计专业基础课程《基础会计教学中,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让学生在任务引领下,有针对性地搜集资料,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在任务驱动下,通过小组分工,养成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该教学方法可操作性强。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基础会计;运用

1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必要性

中职教育的对象以初中毕业生为主,该类学生无专业理论基础及专业社会认知,年龄普遍在15--19岁之间,可塑性较强。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任务为引领,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掌握技能,效果凸显。由此可见,任务驱动教学法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任务驱动教学法适合中职教学。《基础会计》作为中职会计专业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基础入门课程,是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在整个中职会计专业体系中承担脊梁和根基的地位,由此,该门课程也是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引领课程。新入学学生,在对会计专业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需要任务的引领和驱动,才能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进而让学生在目标任务引领下,有目的地搜自资料、掌握理论、学会操作技能。

2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流程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的一种应用型教学方法。该方法以任务为引领,让学生课前带着任务去准备教学资料,带着任务课堂上完成教师的课堂任务,通过团体协作,合作探究中完成任务,进而解决问题,掌握对应专业技能的过程。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让学生在自主准备、合作探究中,以任务为引领,掌握对应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运用流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2.1课前任务。课前,教师通过教学平台或手机学生端口任务。一般该任务以理论知识整理、教学资料搜集为主。学生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通过网络资源及图书馆资源和现有教材资料等,整理出任务所需资料,并形成个人课前小成果,可以是电子档也可以是纸质档材料。由课代表收集资料并交给教师,教师检查个人课前小成果资料,并给予评价,评价形式可以上教学平台打分也可以是纸质分数。2.2课中任务驱动。学生按照事先分组安排分组就坐。课堂上,首先,教师通过情境导入或者通过案例直接抛出问题,引出本次课主体。其次,教师根据事先备课安排,下发小组任务单,小组组织领取任务。在任务指引下,小组组长分工,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要求。再次,小组代表展示成果,同时进行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最后,教师点评小组成果,并就主题内容加以总结归纳,梳理出任务要点及操作技巧。2.3课后任务启发。课后,让学生在作业任务的引导下,课后让学生巩固反思,总结要点,进而掌握此次主题内容的核心知识及操作技巧。整个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是以教师的任务为引领,让学生围绕任务,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主动探究知识要点,探索解决任务的方法技巧,最终领会该课程对应知识点的教学过程。

3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实践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应收款项的坏账核算为例。应收款项的坏账核算是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专业技能之一,也是《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中的重点、难点知识,以此为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国对应收款项的坏账核算采用备抵法,通过“坏账准备”科目进行核算。具体业务流程有四个。分别是计提坏账准备、确认坏账、收回坏账和补提坏账准备。3.1教学设计。按照任务驱动教学法流程,应用于应收款项坏账核算教学的流程设计如下。3.1.1课前环节。教师设计任务单,并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准备资料。如:搜集应收款项坏账核算的理论界定、查找对应会计账户;整理坏账准备的核算范围及科目的具体运用。教师在教学平台上提前一周下发教学任务单。学生按照任务单要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源及教学平台等资源,搜集应收款项坏账核算方法,以及账务处理流程中的会计分录。此环节教师要点是,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主要包括:知识点归纳情况;严谨、认真态度;完成质量(书写认真程度、业务流程总结的正确性)。3.1.2课中环节。1)情境设计,导入主题。教师通过案例,导入坏账核算主题。将课前准备的案例导入课堂,启发学生对坏账核算的探知欲。学生仔细观察案例,并自主思考。2)教师下发课堂任务,小组领取任务。教师将精心设计的案例分发给各小组,并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在任务引领和驱动下,主动探究坏账核算的要点。教师按照课前的班级分组要求,将班级成员按照7人一组进行分组,并下发小组任务。学生分组领取任务,明确小组任务。3)小组分工,团结协作。小组组长领取任务,按照任务单要求,分给组内成员各子任务,培养学生分工协作,团结互助的学习习惯。教师指导小组分工协作。学生按组内分工,将实训案例分解为1人负责理论梳理、4人分别负责实训的1个业务处理,1人负责复合具体7个子任务。此环节组内评价。要求组内互打分数,由组长进行汇总。主要从参与任务的积极性、处理问题的真确性、分析思路是否恰当等层面打分。4)分组汇报,自评、组间互评。小组在组内团结协作下,按时完成任务,并选派代表进行小组成果汇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求知欲。教师听取小组代表汇报实训结果及分析要点。以此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学中做、做中学,实现理实一体化。小组选派代表按小组顺序汇报小组成果。其他成员负责补充。同时完成小组之间评价。此环节为组间评。对其他小组成员的成果汇报情况进行打分。主要侧重成果的正确性,汇报的全面性,小组团结协作过程的效率等层面进行评价。5)教师点评,总结归纳。教师在教学平台上对对各小组进行打分并给予点评。让小组成员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处理问题的误区,进而提升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让学生掌握对应坏账核算技巧。教师总结坏账核算的要点,梳理实训账务处理。学生听取评价及总结。此环节针对小组成果汇报及小组分工协作过程中的具体观察,对各小组进行总体打分,对个别表现凸显的学生进行个别加分或减分。3.1.3课后环节。教师总结要点,紧贴主题,下发拓展任务要求。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熟练掌握坏账核算的知识点及操作技巧。教师下发课后任务。学生领取任务,完成课后巩固任务。3.2教学成效。1)实现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前准备评价、组内评价、组建评价、教师评价等系统评价环节,过程性评价学生在不同教学环节中的具体情况,进而综合评价学生的具体情况。评价的要点分为:参与任务的积极性、任务完成的准确率、团队协作的主动性等。2)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课前任务及课中小组分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3)凸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任务驱动,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真正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相融合的教学过程。体现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同时,凸显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又提升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进而改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4)有效转变教师角色。传统教学方法中,课堂教学以教师“教”为主,教学重点一般放在理论传授、案例设计、归纳总结等环节,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任务驱动教学法有效利用任务引领,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通过任务下发,让学生自主完成自行整理简单理论及业务操作,课堂上教师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团结协作中完成核心任务,进而转变教师角色,从执行者转变为教学导演。

4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注意事项

4.1注重任务设计要有可行性。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引领,要取得对应的课堂教学效果,任务设计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注重任务的可行性。制定可行性任务,要结合学生学情分析,了解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习惯,正确设计切实可行的任务,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结合建构主义理论的最近学习区,搭建可行的支架任务,让学生得以通过自身努力完成既定任务,且培养其学习自信心和主动性,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4.2注重任务设计的衔接性。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任务设计分为课前资料准备任务、课上驱动任务及课下复习巩固任务。教师在不同环节的任务设计时,要注重任务设计的前后递进性、衔接性,进而实现学生对知识技能认知的螺旋上升,进而由量变引起质变。一般来说,课前任务设计以资料搜集和整理为主,注重理论准备,课堂上任务设计注重可操作性,以实训案例为主,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专业技能。4.3注重任务实施的可控性。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任务引领下,同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完成对应任务,掌握对应知识和技能。在整个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以“导演”为主,以任务为主线,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完成对知识的认知和技能的领悟,所以在整个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任务实施的可控性,不是任由学生发挥,而是在教师相应的引导及控制下,按照任务,逐层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曹秋实,丘素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商务交际课程中的实践与分析[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65-67.

[2]淡艳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旅游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J].智库时代,2018,165(49):280+282.

[3]谭琦.《网页设计与制作》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J].国际公关,2019(7):250-254.

作者:吴晓伟 单位:江苏省扬中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