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2-10-12 03:01:22
导语: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科技不断涌现,组建财务共享中心成为许多企业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高职院校应如何适应财务转型要求,确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管理会计人才迫在眉睫。文章在明确企业财务共享中心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深入总结与分析了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财务共享中心;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
近年来,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科技迅猛发展,人才需求面临严峻的考验。目前,传统会计人才存在严重过剩,我国管理会计领域人才缺口数量超过300万,国家和企业对于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随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取消,企业对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增加,更加注重管理会计。高职院校亟待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管理会计人才。
1财务共享中心含义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SharedServiceCenter,简称FSSC)是近年来出现并流行起来的会计和报告业务管理方式。它是将不同国家、地点的实体的会计业务拿到一个SSC(共享服务中心)来记账和报告,即将企业各种财务流程集中在一个特定的地点和平台来完成,通常包括财务应付、应收、总账、固定资产等的处理,这种模式在提高效率、控制成本、加强内控、信息共享、提升客户满意度以及资源管理等方面,保证了会计记录和报告的规范、结构统一,解决大型集团公司财务职能建设中的重复投入和效率低下的弊端,以达到规模效应,加强风险管控,提高财务核算效率,降低运作成本。财务共享中心的设立,精简了企业财务流程,缩短了企业财务人员日常的会计核算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企业财务工作重心转移至决策、投资管理、风险管控及内部控制等领域,对财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2财务共享中心人才需求
企业财务人才需求由主要负责日常会计核算的传统财务人员转变为具备综合财务能力的管理会计人才。管理会计人才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需要,对公司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向企业管理者提供企业经营状况、潜在风险等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管理会计人才需要时刻对行业、企业经营状况进行深刻洞察,具备卓越的财务管理技能,通过财务数据、销售、人力资源等研究分析,能够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提供新路径,使企业内部控制更加高效全面,绩效考核能够顺利运行。目前许多企业为提升工作效率,纷纷设立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共享中心的基层岗位要求不但需要具备财务知识、英语、计算机操作技能等基础技能,还需掌握管理学、统计学、IT、沟通能力等其他技能,拥有国际视野。企业财务体系一般分为战略财务、共享财务与经营财务三部分,各部分职责分工不同,对人才的需求不同。战略财务人员需要在掌握系统的财务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金融、管理等知识,对企业整体运作情况有深入了解,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做好上传下达,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建议,在财务系统中承担领导职责。共享财务人员负责处理企业的日常业务,除具备基本的核算技能外,还需要熟悉财务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具备一定的信息系统维护知识,确保日常工作信息系统的顺利进行。经营财务人员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生产工艺与流程,针对采购、仓储、销售等环节能够进行财务分析、预测、评价等,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在财务共享中心的建成初期和后续维持期,专科层次人才较容易受到财务共享中心的青睐,因此,高职院校更加应当关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3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3.1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一致。随着大数据时代来临,企业需要的是在精通传统会计核算、具备管理知识、熟练操作各种会计软件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分析财务数据的和信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财务方案的会计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人才主要是能做出纳、记账、算账、出报表等简单会计核算的传统会计人才,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对实时做账、报账、审账,时刻跟踪业务环节的需要,导致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一致,高职院校培养管理会计人才迫在眉睫。3.2重视传统会计,轻视管理会计。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加入了管理会计比赛环节,虽然使得高职院校对管理会计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还远远不够。大多数会计专业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到传统财务会计领域,对管理会计课程开发及研究不够深入。现有的管理会计教材大多适用于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缺少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会计教材。3.3管理会计实训教学流于形式。大多数会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经验较少,在实际教学中大多采用讲授法进行授课,原理理论知识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效果不佳。在开展实践训练时,可用的国外案例较多,国内案例较少,且管理会计方法大多运用于大型企业,实训教学针对性差。由于企业财务数据属于商业机密,跟学校合作办学显得尤为困难,难以深入进行企业实地调研分析。
4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思路
4.1制定管理会计课程人才培养目标。2014年,财政部的《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要鼓励高等院校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会计专业方向建设和管理会计高端人才培养,与单位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不断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与实践要求的匹配对接,需要参照国内外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和评价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多维性创新思考,研究并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毕业人才需求企业的会计相关岗位职责要求,与企业合作设立“财务共享中心订单班”,为企业定制人才。制定相应的管理会计课程人才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夯实会计专业知识,苦练会计职业技能,考取管理会计相关证书,提升外语水平,实现知识技能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加强对管理会计实务方向的具体案例学习和实践学习,使学生成为管理会计储备人才。4.2将管理会计纳入核心课程体系。根据学校特点,适当开发管理会计相应课程,加大管理会计课程比重,深化管理会计认识,鼓励学生进行管理类学科的学习辅修,成为跨学科专业管理人才,更好地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重新调整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将管理会计纳入核心课程体系,增加并合理分配授课时数。在学习会计知识初期,应增加企业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以保证学生后期学习管理会计时必需的知识储备。组建管理会计高职教材研发团队,开发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管理会计教材,编写理论与实践两套教材:理论教材应在传统的管理会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增加如战略管理、价值链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新内容。实训教材则编录管理会计案例,从企业搜集素材,专供学生实训使用,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考取管理会计类证书,以考促教,提升教师管理会计教学能力,必要时进行双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大师资力量的培训力度,参加企业实践。重视职业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处理的能力。4.3拓展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实践培训机会,以满足企业实际需要,为企业提供大量潜在的管理会计人才,帮助企业提升管理会计工作水平,实现管理会计人才供需双赢。加大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结合的力度,创办“校办工厂”,开办校内记账公司,邀请会计师事务所进驻校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院优秀师资的参与,也能够促进公司的业务拓展,服务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及公司员工的素质提升。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建议,为教学提供案例素材。将ERP沙盘模拟等实训平台融入课堂,让学生在了解了市场环境和企业运营规则后,分组承担相应的岗位职务,让学生模拟岗位职能,将管理会计职能落实到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参与对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全面管理与控制,通过模拟职能岗位,将管理会计职能落实到实践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国外管理会计实习培训,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管理会计先进工作经验,加强与CMA、CIMA、ACCA等会计师协会合作,将职业课程体系纳入高校课程,联合培养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邹敏.“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教育,2016(11).
[2]郭素娟.管理会计发展机遇期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教育,2014(7).
[3]王宝云,谭蔚霞,杨登金.“互联网+会计”时代高职院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纳税,2018(5):49-49.
[4]胡跃清.经济新常态下高校“管理会计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14).
作者:刘明宇 王娜 单位: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高职成本会计教学问题及对策
- 下一篇: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