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04-03 08:49:57
导语: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财务共享服务通过集中化处理企业集团及其下属分公司的同质性、日常性财务管理流程,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绩效,受到越来越多大型企业的青睐,同时也对我国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此,文章着重研究了财务共享服务趋势下我国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首先,总结了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对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其次,基于培养导向、培养目标和实现策略三个方面,构建了“333”型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最后,从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优化三个方面详细论证了上述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的策略。
【关键词】财务共享;培养模式;财会人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全球的经济结构和企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大型企业集团、大型跨国公司随着企业间并购的增多而高速发展。然而,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带来了下属分支机构的不断增加,原有的分散式组织管理模式逐渐表现出了管理成本极速增长、集团与分支机构协调难度大、流程效率低下以及规模不经济等问题。这些问题分散在企业运营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组织部门,其中,财务管理部门体现得尤为显著[1]。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亟需一种能够优化组织结构、规范业务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财务管理新模式。“财务共享服务”的理念正是源于这一企业财务管理实践,将企业集团及其下属各个分支机构同质的、日常性的财务管理流程进行集中处理,以达到规范企业集团财务业务流程、提高财务业务处理效率和降低财务业务处理成本的管理目标[2]。
一、文献综述
财务共享服务自兴起以来便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术界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大量研究财务共享服务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影响。当然,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等财务管理活动的实现离不开专业人才培养。因此,近年来,如何培养适应财务共享服务趋势的财务管理人才是我国各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同时,基于财务共享服务的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也成为该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裴霞(2015)、田高良等(2016)、任启哲等(2017)都探讨了财务共享服务的发展对会计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从而推导出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方向和具体改革方案[3—5]。王钊在探索财务共享服务对会计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基于财务共享的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中心、二导向、三目标、四内容的“一二三四”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6]。毛雪黎着眼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从课程体系建设、改革考试内容、支持财务共享服务建设、政产学合作等多方面提出了一套支持高校新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7]。彭颖关注了财务共享环境下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改革,强调传统讲授课程、企业实践课程和实验室实训课程的高度结合[8]。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已经针对财务共享服务对应的人才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调整。然而,从相关教学改革的研究文献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方案来看,普遍的做法关注的重点仍然是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实验室实训课程的增加。本文认为,财务共享服务理念的提出和广泛应用,对主要从事会计、财务类工作的财会专业人才提出了巨大挑战,进而对高校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模式应发生系统性变革,主要包括相应的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优化,这也是本文提出的财务共享服务趋势下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
二、财务共享服务对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如上文所述,由于财务共享服务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应用具有巨大优势,近年来,我国大量大型企业集团加紧应用和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建设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我国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更高的综合素质。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需要更多的战略性财务人员,而非传统的业务类财务人员。战略性财务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系统的会计、财管、投资、评估等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和判断能力,能够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财务分析手段解决决策问题,同时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前瞻性思维能力。因此,战略性财务要求高校对于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更注重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实现财会专业人才输出对预算编制与执行、投融资决策、资本运营、风险管理、企业价值评估与增值、商务沟通以及互联网技术运用等一整套知识体系和技能的掌握理解和综合运用。(二)更强的实践能力。财务共享服务减少了财会人员传统的、繁重的业务核算工作,更多地要求其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乃至于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因此,高校培养的财会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包括更强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更强的自主意识体现为具有强烈的自信心,主动协调沟通的能力,善于总结和分析的能力;更强的创新能力体现为具有自主创新精神,有独到的、新颖的观点和见解,善于观察等。高校传统的会计实训课程安排难以对这些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应加强具有特定情境的实践训练。(三)更广阔的国际化视野。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了自身的国际化经营,财务共享服务更是实现了跨国企业的境外子公司或业务的财务集中化,增强了企业的财务绩效。因此,财务共享服务的实现还要求企业财务人员拓展国际化视野,即了解国际会计准则、财务制度,掌握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满足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需求,参与企业国际化经营决策。因此,高校需要采取引进国外实践项目、国内外联合培养、国外企业实践等措施来拓展财会专业人才的国际化视野。
三、财务共享服务趋势下的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财务共享服务趋势下的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财务共享服务对高校财会人才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等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应以这三方面要求作为培养目标。要完成上述三个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符合财务共享趋势的复合型财会人才,应基于以下人才培养导向: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需求是高校人才输出的落脚点。二是以个性发展为导向。学生是高校教育的主体,高校人才培养也应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导向,避免同质化人才输出。三是以专业建设为导向,保持高校财会人才培养的持续性,形成“高校培养——人才输出——专业建设”的循环,其中专业建设是这一循环的重要一环,也是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重要导向。此外,人才培养新模式还应辅之以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优化等实施策略。综上,本文构建了财务共享服务趋势下的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即“333”型培养模式,如下图所示。(二)实现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改革策略分析。1.优化课程体系设置。财务共享服务要求从业人员在具备传统财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拓展管理、经济、金融、信息技术、外语、商务沟通、价值评估等多方面的知识素养,并具有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因此,财务共享服务趋势下的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优化相关课程体系,构造一个以专业课程为主、突出实践课程和关注创新培养的综合课程体系。具体而言,所有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均围绕一个整体的财务共享服务体系而构建,合理配置各项教学资源;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不断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教材运用应突出理论与案例结合的教学设计,以满足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案例分析的需要;课程安排上应突出选择性,为自主性学习预留空间。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我国高校师资的学历水平大幅提升,专业理论水平也大幅提升。但应注意到,我国高校财会专业学生规模急剧扩张,教师资源依然短缺,财会专业领域教师的教学任务普遍超负荷;新引进的师资普遍存在理论水平高但实践经验不足的尴尬现状;高校繁重的科研压力分散了教师的精力,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财务共享服务趋势下的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实践教学,这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建设。第一,高校应保持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创造条件鼓励和帮助相关教师进入企业实践锻炼、观摩交流,了解实务界发展动态,反推教学。第二,高校自身的教研课题、教学改革政策应适当偏向财务共享服务等最新的前沿教学课题,促进教师教学、教研的统一。第三,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合理安排教学团队的师资结构,推广新老教师间的“传帮带”活动,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资源,提升教师整体教学水平。3.优化课程教学方法。传统的财会专业课程教学主要以讲授为主,教学方法略显单一,最终的考核也以课程讲授的知识点为限,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有必要根据财务共享服务对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优化课程教学方法。第一,优化校内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在上课期间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外,还应安排更多的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模拟与实训等内容。以教学案例为基点,通过案例资料的收集整理、案例内容的小组讨论以及案例分析过程的实训来训练学生的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团队交流和合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意识。同时,最终的考核方式也随之多样化,以小组讨论的发言陈述情况、课程小论文的质量、文献资料的整理质量等作为考核的重点,分布在课堂学习的全过程中。第二,丰富校外实践教学,大力扩展校外实践资源,与校外知名企业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实习基地,为学生寻找校外导师,深入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一线了解财会岗位的需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分析能力等。第三,推广国际交流合作。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大多具有国际业务或者具有国际业务扩张的需求。因此,在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中,国际合作交流必不可少。具体方法包括:引进国际合作办学、合作研究项目,校内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国际交流合作项目;鼓励学生参加国际认可的各类执业资格考试,并引入课堂教学资源中;积极推进相似资格的互认等。
【参考文献】
[1]张岚.论企业财务管理环境与会计网络化[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01).
[2]李闻一,朱媛媛,刘梅玲.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服务质量研究[J].会计研究,2017,(04).
[3]裴霞.财务共享趋势下高校会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转型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5,(04).
[4]田高良,杨娜.基于财务共享服务的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改革探讨[J].大学教育,2016,(10).
[5]任启哲,黄珍.财务共享环境下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进思考[J].国际商务财会,2017,(07).
[6]王钊.基于财务共享的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9).
[7]毛雪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J].商业会计,2017,(24).
[8]彭颖,钟男.财务共享趋势下高校财会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财会学习,2018,(16).
作者:郭文 姚文韵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 上一篇:高中思想政治备课新要求
- 下一篇: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训教学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