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时间:2022-02-11 03:21:28

导语:建筑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建筑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广泛应用,要求“建筑画”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基于成果导向(OBE)教学理念,对“建筑画”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与过程实施进行改革探索,旨在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OBE模式,“建筑画”课程,教学改革

1概述

美国学者提出的成果导向教育理论(简称OBE)[1]虽然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仍适用于中国的学科教育。建筑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其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我们只有充分了解社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模式,才能按照这种模式去培养学生,使其掌握有效的学习成果,尽快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因此,作为建筑学基础课程之一的“建筑画”,应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明确的学习成果目标来制定教学活动,构建并实施教学体系。

2基于OBE模式的“建筑画”课程目标设定

2.1“建筑画”课程教学现状。“建筑画”课程只有10次课,学生以临摹优秀建筑画作品为主,教师示范与现场指导相结合,除画快题外,学生在一次课堂上很难完成一幅完整的建筑画,更多地是靠课下时间来绘制。综合来看,大部分学生的临摹作品效果较好,但在后续课程设计中发现,学生独自绘制效果图时没有想法,缺少处理画面的能力,图面质量较差。另外随着电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普及和运用,学生对手绘图不重视,有些学生宁肯每天学习电脑画图,也不认真完成作业,由于过早学习并使用电脑绘图,手绘能力明显下降,这将会对方案设计产生不良影响。基于电脑绘图的普及与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矛盾和冲突,“建筑画”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2.2“建筑画”课程目标设定。建筑画是建筑师向使用者直观表达想法的一种语言,根据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情况,把“建筑画”课程目标分为三部分:理论知识、技法掌握、学习态度。理论知识是将“建筑画”课程的基础框架搭建起来,包括透视图、构图、材质表现、配景及各种表现美学等内容;技法掌握是建筑表现的手段,主要包括钢笔画、铅笔画、水彩画、水粉画、马克笔画等,无论采用哪种或哪几种表现形式,只要效果好,有一定的创新性,都鼓励;最后是学习态度,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每一幅画,经常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交流,因为建筑设计工作是为使用者服务的,不仅需要建筑师一个人的智慧,更需要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还要具有创新性、责任感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这是毕业生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必备条件。

3基于OBE模式的“建筑画”课程教学活动制定

针对“建筑画”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其在设计实践中的运用情况,笔者认为以OBE教学模式来制定“建筑画”课程教学活动更具有切实意义,它不仅能够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提高创新能力,而且还能使毕业生短时间内融入与建筑设计相关的各项工作中。3.1学生自主选择多样性。老师给学生讲解已建成项目的手绘方案图和效果图,以成果图为导向,让学生根据喜好自主选择建筑画作品进行临摹。1)对建筑名品照片的临摹:“建筑画”是大二下学期开设的课程,这个时期学生对建筑的理解还很浅显,通过对著名建筑作品照片的研读、临摹,一方面增加学生对建筑的认知感和空间感,另一方面锻炼学生处理建筑效果图的能力,如光影关系、画面重点、虚实关系、配景设置等方面的能力。图1为学生按照流水别墅的照片绘制的单色铅笔画,照片内容丰富,在保证建筑体量完整的前提之下,对配景进行取舍,画面内容丰富,构图灵活。2)不同绘图工具的选择:建筑画是应用型绘画的一种,主要目的是展示建筑方案建成后的预期效果,其表现手段多种多样,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掌握比较好的绘图技法来绘制效果图。图2为学生绘制的国家体育场的钢笔画,画面虚实结合,黑白灰比例搭配较好;图3为布达拉宫彩铅画,画面重点突出,气势恢宏。3)融入学生思想的建筑画:在课程的后期,要求学生把要临摹建筑的立面图按照自己的美学观点进行修改绘制,配景重新处理,老师做指导,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做立面设计的能力,激发学习热情,不会让学生感到绘图的枯燥;同时也会加强学生处理环境与建筑关系的能力,为今后建筑总图设计打下良好的设计基础。图4为学生绘制的水粉画,配景做了适当的修改,画面色调统一、构图饱满,富有生机与活力。图5为学生临摹的水彩与马克笔相结合的建筑画,立面和配景均做了适当调整,效果较好。3.2产教融合过程一体化。1)授课形式以学生为主:每节课上让画的好的学生讲解自己的绘画心得,其他同学提出不同意见和改进方法,老师针对有问题的画面进行总结和示范,最后把学生的作品与实际案例的作品相比较,找出其中的差距,提高学生的绘图和鉴赏能力。2)实际案例融入课堂:讲解内容不仅涉及到建筑绘画的理论知识和绘画技巧,同时结合国内外一些优秀建筑工程实例,将其立面的美学特征、艺术规律、工程画法等理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感受什么样的立面形式建成后的效果较好,了解绘制的效果图与建成的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的美学差异,使学生的绘画作品逐渐形成有建筑美感的、可行性的建筑画。3)实结提升能力:通过后续课程的“建筑画”实习,向学生讲解建筑绘画的观察方法和细部材料的构造表现手法,加强建筑绘画作品的精致内涵和美感。同时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已建成的项目,和自己的建筑绘画做比较,分析和提出自己绘画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的建筑绘画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体验和积累,从而提高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的方案设计能力。3.3课程评价体系多元化。1)成果表达是重点:“建筑画”课程的评价重点最终还是落在画面的效果上,评价内容包括画面构图、色调统一、透视图准确度、重点刻画,材料细节、配景设置、绘画技法、图面创新等。拟定一个基本评价标准,学生的绘制成果与其越接近,甚至高于这个标准越多,说明学生的成果表达越好。2)能力培养是关键:为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绘画能力,评价体系分层设置,包括基础成果、创新成果和进步成果三种形式。基础成果主要针对美术功底较弱的学生而言,只要这个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达到基本评价标准,经老师和同学评定后一致认为通过者,给予合格成绩;创新成果主要是鼓励能力较高者在绘制建筑画时,除画面效果高于基本要求外,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成绩评定就会是优秀;进步成果是指对于部分学生自身来说,每幅画都有进步,最后达到了能够绘制较好的作品的能力,成绩评定也会较高。3)交流互助是动力:建筑绘画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天赋,同时也要有看图评价和鉴赏的能力。因此课程中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多看别人的画,从中认知自己绘画的优点和缺点,提高绘画水平,开拓思路。因此对于经常评价他人作品并且给其提供绘画思路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在总成绩评定中予以考虑。

4基于OBE模式的“建筑画”课程教学创新模式实施

1)加大师生互动环节:在“建筑画”课堂上,打破传统的你教我学、中规中矩的上课模式,教师不仅与学生之间经常沟通想法和绘画技巧,给学生提供各种绘画思路,正确引导和监督学生的绘画作品,而且还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观看绘画过程,交流经验。同时课后提醒组团成员之间在绘制建筑画时互相监督、互提意见,及时发现画面中存在的不足,尽早修改,以便绘制出质量较高的效果图。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生课后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翻阅书籍资料解决,亦可通过网络与老师沟通,把绘制的半成品图拍成照片传给老师,老师及时纠正其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另外,也可通过网络观看相关人士的绘画作品和绘画过程,开拓视野,促进学习和交流。3)融入电脑绘图内容:前八节课学生自主选择要临摹的绘画作品,最后两节课老师提供两幅计算机效果图,让学生按照此图进行临摹,最后把两种形式的效果图放在一起,让学生自己比较手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区别,体会两种绘画形式的优缺点,为后续的建筑设计课程提供绘画思路。遗憾的是学时较少,预期效果难以保证。

5结语

以建筑学专业的工作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改革“建筑画”课程的教学方式,制定教学新目标,并根据此目标设定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多元化评价,变“灌输式”教育为“能力性”教育,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设计能力。教学实践中发现一部分学生上课时绘制的效果图较好,但在后续的设计课程中绘制的效果图较差,仿佛回到原点,这需要找出问题根源,进一步调节和优化教学方法,以便构建更加积极合理、与时俱进的教学活动,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建筑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WilliamGSpady.Outcome-basededucation.CriticalIssuesandAnswers[M].Arlington:AmericanAssociationofSchoolAd-ministration,1994:1.

作者:郭茂杰 方鸣 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