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探索

时间:2022-09-04 09:51:12

导语:中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探索

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中等职业人才的教育任务,随着时展,职业教育模式不断优化升级,教学观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更新。但是从当前的教育教学情况来看,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这是影响中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管理学课程教学也是如此。《管理学》是一门方法论的科学,管理学知识对中职学生而言,抽象而复杂,它是以人为本,激发潜能,认识管理的科学性和规律性,达到管理最优效果的一门科学;大数据技术是一种基于现代科学发展的技术形式,它是以数据为本质的新一代革命性的信息技术,在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过程中,不断挖掘教学潜能,带动理念、模式、技术及应用实践的创新,如果能将其应用到中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这对教学质量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1大数据环境下中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于大数据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学教学中,老师对于教学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说老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着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和掌握程度的高低。在大数据环境下,教育教学观念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全新的管理学教育理念逐渐融入到中职教育教学实践中,这对于改变传统教育形式存在的缺陷、提升教学整体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当前的中职管理学课程教学实践来看,仍有部分教师存在教育素质差的问题,一些学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对于师资力量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教师的水平不足,实践能力不强,老师在接受、理解及应用大数据技术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由于这些教师未能真正理解掌握大数据技术与管理学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大数据运用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较多问题,不能将其落到实处,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进,将会对学生学习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影响中职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开展,制约学生综合素质提升。1.2大数据技术利用程度较低,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一直以来,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灌输式教育贯穿于中职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这是影响中职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灌输式教育由来已久,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教育理念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是考试成绩,而社会在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过程中也偏重考试成绩,忽视应用能力,学校教学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和老师不得不将教学的重点都集中在理论知识的灌输上,对于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则一直忽视。因此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教学的主体,课堂的教学节奏完全由老师进行控制,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另外,由于中职管理学课程压力较大,内容多而杂,理论性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为了追求教学进度,往往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对中职管理学教学来说,缺乏对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应用,教学形式单一,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不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形式。1.3没有充分挖掘大数据技术优势,教学缺乏针对性。在当前的中职管理学课程教育实践中,“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教育全过程,这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是非常不利的。具体来说,每个学生的素质、家庭及成长环境不同,都会导致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这是当前中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是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在管理学教学中,老师没有充分挖掘大数据技术优势,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下,可能有些学生早已经学会和理解了相应的知识,这些学生就会觉得老师的讲解过于简单,无法满足自己的学习要求,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由于理解接收的过程相对较慢,所以这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理解老师刚讲解的知识,又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就会越拉越远,出现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这对学生学习的信心造成极大伤害,逐渐产生对于学习的恐惧心理,影响以后的学习和发展。1.4大数据应用流于表面形式,并未起到实质性作用。随着管理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全新的教学形式也在不断涌现,这些教学形式如果能够得到较好的应用,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而且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中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老师为了紧跟形势,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也将这些全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到了教学过程中,但是这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来说,由于部分教师对于大数据的理解、应用程度不够,没有领会其实质,只是简单形式的应用,从而导致大数据应用流于表面,并未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任何作用,有时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成本,降低课堂教学质量。

2大数据环境下中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对策

2.1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管理学课程教学计划。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下,中职管理学课程教学计划都是由老师独立设计完成的,仅从老师的角度,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传统中职管理学课程教学计划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之下,为了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老师可用大数据技术对中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制定一个相对明确的指导方向,老师可以对教学计划进行共研、共制、共享,随时对教学计划进行有效调整。具体来说,老师应该在平时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注重观察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综合评估,在充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技术对之前的教学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优化中职管理学教学内容,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情况下,突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把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能力贯穿到中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全过程中。除此之外,对于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老师应该对教学计划进行动态调整,不断优化改进中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2.2通过数据分析和应用技术强化管理学教学的针对性。一直以来,在中职管理学教学实践中,一刀切的统一教学模式贯穿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在大数据环境下,这种落后的教学形式已经无法适应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模式才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因此,在中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老师应该摒弃陈旧的教学理念,利用数据分析和应用技术给中职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不断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对学生来说,由于个体素质不尽相同,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在统一的教学形式之下,有些学生可能早已经理解了所学知识,而另外一些学生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没有解决,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不利于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老师应该在管理学的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教学。对基础好,接受知识较快的学生,利用大数据技术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并且适当对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对于基础差,接受新知识较慢的学生,老师就应该适当降低课程难度,多给学生讲解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打牢专业基础。这样,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都能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真正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2.3利用大数据技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管理学知识与科学知识最大区别就是它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管理的艺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用于实践,它才有生命力。根据管理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其中绝大部分知识都与实际生活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利用管理学知识的这一特点,利用大数据技术将生活化教学融入到中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解决学生理论知识与工作生活实际相互脱节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改革的整体质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一直都只关注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并未给予足够重视;在大数据环境下,倡导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中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就会成为只注重掌握理论知识,不懂实际应用的书呆子,这显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在中职管理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改进教学模式,对教学计划和内容随时进行有效调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有的放矢,深入挖掘管理学理论与生活、工作的联系及应用,并尽量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者常识来引出新知识,这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于新知识学习的恐惧,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管理学知识,从而达到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提升中职管理学教学质量之目的,使学生能够学有所成,学能致用,立足社会。

参考文献:

[1]曾建中.管理学在中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7(17):126-127.

[2]孙志安.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药事管理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国药事,2014(2):205-208.

[3]邵迎春.如何在中职《管理学》教学中讲故事[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7(12):109,115.

[4]刘凌.职业学校《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J].科学与财富,2015(1):53-54.

作者:曾建中 单位:梅州农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