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改革论文(10篇)
时间:2022-06-20 09:54:23
导语:课程教学改革论文(10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高校舞蹈专业音乐课程教学现状及学生特点分析
目前,许多高校舞蹈专业音乐课程设置(以吉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为例):音乐基础理论(简称乐理)和音乐鉴赏这两门传统的音乐课程。所使用教材均为借用音乐专业使用的教材,没有建立自身新颖并且符合舞蹈教学需要和学生特征的音乐教学体系和课程序列,仅就乐理和音乐鉴赏这两门音乐课程教学,对于舞蹈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训练与提升,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不能满足新时期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氧需求。舞蹈专业属性决定着舞蹈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专业特点要求他们要从小就要接受专业技能训练,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大量的专业课训练占用了学生较多的学习时间,相对文化课的学习时间就被减少,再加上学生对文化理论课学习又不够重视,因此就造成了学生文化课底子薄,文化理论知识学习及理解能力相对偏弱等现象。近年来,我国各艺术院校都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舞蹈专业也不例外,因此带来的生源状况不同于从前,有些学生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舞蹈学习和训练的,虽然他们的舞蹈技能不如从小就接受专业训练的学生,但他们接受的是全日制文化课教育,文化课基础相对要好一些,文化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强一些。这些舞蹈专业基础相对偏弱的学生,常被舞蹈专业教师们称为“高中生”。针对这些专业程度和文化程度都有差异,学习能力又有所不同的学生进行授课,就给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及参考文章“学院课程教学改革论述3篇”,要求专业教师要因材施教,要对教材内容以及知识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的调整,以满足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二、高等艺术院校舞蹈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注重音乐课程内容设置与舞蹈专业的内在联系
舞蹈本身是一门融音乐与形体动作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舞蹈离不开音乐,已是一种共识。音乐课程作为高校舞蹈专业基础理论必修课是及其正确的,毋庸置疑。那么,音乐课程内容如何设置,怎样安排更有利于舞蹈人才培养,是一个值得我们专业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结合教学实际,认为高校舞蹈专业音乐课程一定要有别于其它专业的音乐课程,一定要结合舞蹈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形成自身有助于舞蹈教学及舞蹈人才培养的音乐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尤其是乐理课不能完全搬用音乐专业的课程教材,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要与舞蹈音乐内容紧密结合,要对基本乐理知识进行合理的删减和整合,优化教学内容,适当降低理论难度。防止学生因理论知识的难度而产生厌学情绪。注重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宽泛性,循序渐进,最终达到让学生学有所用。不要让学生感觉学习“乐理”无用,要让学生知道,乐理课是学习其它音乐课程的基础,就像舞蹈基训课是学习其它舞蹈课程的基础一样重要,如果打不好这个基础,要想学好其他音乐课程是不可能的。同时要把大量的具有时代感的中外民歌、名曲片段,整理、加工成试唱曲目,增加学生学习音乐兴趣同时,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通过音乐课程学习,促进舞蹈专业学生舞蹈水平的提高。为毕业后从事舞蹈创作,舞蹈表演,舞蹈教学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有效地指导艺术实践。
(二)注重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和训练
节奏作为舞蹈与音乐两种艺术之间共同存在的契合点,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音乐旋律离不开节奏,舞蹈动作也离不开节奏。对节奏的感受力称之为节奏感。舞蹈更需要音乐来强化节奏感。可见音乐节奏感对舞蹈的重要性。因此,在高校舞蹈专业音乐课程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和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容忽视。那么,如何通过音乐课程教学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呢?我想首先要从教材入手,要由浅入深的对学生进行节奏感培养和训练,在内容的安排上尽可能简洁、集中,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要结合舞蹈专业教学内容,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许多舞蹈动作性质及气质的不同,以及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的不同,常常是通过节奏不同的运用来体现的。教材编写中要多结合各国、个民族民间舞蹈,选编节奏鲜明,特点突出,具有代表性的节奏进行训练。我国拥有新疆维吾尔族、藏族、朝鲜族、蒙古族、汉族、傣族、苗族七大民族民间舞蹈;国际标准舞有波尔卡、华尔兹、探戈、伦巴、狐步等舞种,这些舞蹈音乐节奏都有着各自鲜明的风格特点。例如我国的新疆维吾尔族舞蹈和国际标准舞中的探戈、伦巴这些舞蹈中都有着鲜明地“切分音”节奏特点,学生可以通过音乐课程教学将这些与舞蹈节奏相关联的音乐基本节奏类型加以训练并熟练掌握,这对于舞蹈专业课程的学习将会带来极大的帮助,并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对音乐础理论知识的讲授较多,对视唱及节奏训练较少的传统乐理课教学模式,合理调整理论授课时间,适当增加视唱及节奏训练的时间,确保节奏训练的数量与质量,从而使学生乐理课的学习有个质的改变,使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与训练真正得以提升。
(三)注重舞蹈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音乐课程中的音乐鉴赏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同时也是给学生提供审美实践的最好机会,对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赏析,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及代表作;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品的思想内涵;作品产生的社会影响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等等。通过音乐鉴赏课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音乐家及其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深化人文知识,领悟音乐的内涵。让他们在感受音乐语言美的同时,从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当中理解音乐内容、形式和哲理的美。通过优秀音乐作品赏析,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感情世界,让他们不断地去发现美、感知美、追求美,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对于舞蹈专业来说,音乐鉴赏课程内容设置要音乐类型及音乐风格多样化,要以介绍中外经典名作为主要内容,涉猎面要广,尽可能去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在涉及舞蹈音乐时,一定要将音乐和舞蹈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们从音乐的角度去理解和体验舞蹈种类特征,让他们认识到音乐对舞蹈作品的影响和作用。因为舞蹈作品往往是根据音乐作品而设计创作的,或是音乐作品专门为舞蹈作品量身定做的,它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同时要注重音乐作品结构分析,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整体结构分析能力。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历得知,舞蹈学生在未来工作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涉足舞蹈作品的编创实践,舞蹈音乐的分析能力会直接影响到舞蹈作品的创作质量。
(四)注重舞蹈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当今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舞蹈专业教学应该使学生在立足本专业的基础上,拓宽知识层面,不但学好本专业课程的专业知识还能够发展延伸,学习与本专业相关课程的专业知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舞蹈专业音乐课程教学在开设必修课的基础上,对有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学生开设器乐选修课是及其必要的。这有利于学科间交叉融合,相互渗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提升。吉林艺术学院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拥有音乐学院、舞蹈学院、艺术教育学院、流行音乐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基本涵盖了国家专业目录内的各个艺术类专业,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共享,为舞蹈专业学生开设器乐选修课是及其可行的。笔者在多年从事音乐课程教学中,一直在做一项有关学生学习音乐情况问卷调查,其中一问是:是否学过某种乐器?根据统计每届学过乐器的学生至少有三分之一甚至过半,他们学习的乐器主要有:钢琴、电子琴、长笛、吉他、古筝、二胡等。有的学生还拿到了级别较高的业余考级证书。也有学生主动找到老师提出要继续学习乐器的想法,或是询问是否能选修乐器。面对这些有器乐学习基础和继续学习愿望的学生,开设器乐选修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一定会受到学生欢迎和积极参与的。使学生本身的音乐兴趣爱好有可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有可能得到满足和提升,音乐课程的自身价值和目标也有可能得到实现。
三、结语
高校音乐课程教育教学要充分反映当代教育教学改革思想和教学理念,发挥创造性的发展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舞蹈专业也不例外,一定要遵循社会对舞蹈专业人才的要求,进行课程计划调整,优化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艺术修养,加强学生综合艺术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合新时期社会需求的优秀舞蹈专业人才。
作者:徐福平工作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第二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1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为四个方向:计算机科学方向、计算机工程方向、软件工程方向、信息技术方向。笔者在分析各高校对四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上找到共同之处——各高校都将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排在了第一个学期学习,如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就将必修课中《C++程序设计》课程排在必修课的最前面,再纵观我国其他高校,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程之一《C语言程序设计》几乎是所有专业必学的课程。之所以将此类作为重中之重放在第一个学期学习,是因为此类课程对学生其他实践课、更深层次专业课的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学好此类课程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坚实基础。各大高校在不断深化语言类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适应社会行业需求,更重要的是,此项教学改革在促进学生就业的同时更符合国家创新和战略发展的要求。
2浅析国内高校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由于扩招,高校录取分数低,而计算机作为一个热门专业,大批量的软件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招了大量的学生,再加上目前诸多高校“宽进宽出”的现状,这都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2.1高校学生生源不同,导致个人计算机基础存在显著地差异
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均衡,新入学的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存在着严重的差异。据某高校统计分析。有3%的大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但是对于来自发达地区的学生而言,他们在高中时期就学习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程。因此,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如果实施从简到难的教学模式,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果不能够有针对性对这两类学生进行实施独特的教学方法,将会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无聊、厌倦,也会使得初学者学起来有一定的压力,会产生厌学情绪,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2高校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程缺乏行之有效地实践课程
为了提高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很多高校已经进行了初步改革,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进行了分配,但是笔者从各高校了解到,大部分高校对语言类基础课程理论课和实践课的结合相对简单,不具备科学性和适用性,更谈不上移植和扩展到行业要求的高度。另外学生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们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获得更高的成绩,而不是切实提高自身计算机水平。因此需要教育者采取更为有效地教学模式来改变这种现状。
2.3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程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时展的要求
计算机语言的语法规则比较固定,逻辑思维性很强,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为了方便学生们对此课程感兴趣,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程的内容也得与时俱进,进行同步地改革与更新。其实,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都分为基础知识与扩展知识两部分组成,基础知识是不变的部分,但是随着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不断地更新升级,扩展部分需要每年更新教材,但目前很多高校并不重视这个问题,为学生选用的教材已与时代脱节,导致大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得不到切实地提高。
3针对高校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程教学所采取的改革措施
3.1制定明确的阶段性课程培养目标
何谓“阶段性”课程目标?即将某门语言类基础课程需完成的计划分为几个部分,在不同阶段完成不同目标,阶段性考核。对初入学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整体计算机水平,将学生按互助模式进行分组,即将计算机水平高的学生和相对差一些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共同完成任务,授予小组成绩。参考国外小组教学模式,分配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在任务中渗透学习内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将课程培养目标渗透到小组学习中的教学效果大大高于传统的教学效果,既培养学习能力又收获了团结协作能力。
3.2丰富理论教学内容且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感觉是枯燥、繁琐、逻辑性强,拉下一课要进行下一课的学习就有难度。作为一个教育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理论教学内容应该摆在教学思考的首要位置。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残酷的,丰富理论教学、趣味化教学是每个师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比如学习if…else…endif语句时,诸多教材上讲授这个语句时都是比较值a和b的大小,两个值的判断就把学生搞得头昏脑胀,要是再加个c估计更找不着北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最感兴趣的登陆窗口切入教学,个人认为,登录窗口程序代码的设计是讲授if…else…endif语句最好的题材,而教学实践证明,用语言来代替a、b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可以看到代码的成果——登录窗口,可以说每个学生都颇具成就感。
3.3加强计算机语言类实践课程的建设
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程有着很明显的特点,知识实践性极强,必须加强实践课程的建设,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变,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计算机语言应用能力。首先,在传统的实践教学课程中,增加包含理论内容的实验,另外在增加设计型的实验项目的数量;其次,重视学生的课程设计,必须让学生设计难度适中的小型系统,实验报告中必须体现系统分析、数据模型等内容,为了避免学生之间互相抄袭,还需要设置解释代码含义、当面提问等环节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将现实中的课题转化为教学实验内容,将理论知识与项目实训相结合,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科研课题分解为多个子课题,让学生去实践,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4结语
虽然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程逻辑性强,内容比较枯燥,但只要教育者不断地实践与总结、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地结合,高校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培养人才,这样就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就能源源不断的输送符合企业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作者:刘煜工作单位:大连广播电视大学甘井子分校
第三篇:高校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著名的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通过大量心理学实验数据和个案观察分析后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除了传统智力测验所强调的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两种基本智能之外,人类还拥有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共计八种智能。[1]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了个体之间的智力差异,每个个体都拥有一个独特的智能组合,因此,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智能潜力,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同时,多元智能理论主张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种选择以取得学习上的成功。在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时,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使具有不同智能强项的学生通过不同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才能。由于多元智能理论注重智能的整体性、强调智能的差异性、突出智能的实践性、重视智能的开发性,[1]因此,多元智能理论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相结合,能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使学生更好地应用儿童文学材料从事未来幼儿教学。
二多元智能在《儿童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用多元智能来教———丰富课堂教学表现形式。
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2]“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创造者”。[3]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教学观是一种尊重个体差异,强调个体差异,针对个体差异进行教育的因材施教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重视学生智能的差异,“为多元智能而教”“用多元智能来教”、“围绕多元智能来教”。[4]《儿童文学》课程以往的教学方式往往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在课堂上用同样的方法向不同的学生教授相同的内容,教学方法单一,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锻炼与成长。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将多元智能理论与儿童文学课程内容相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不同的智能类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丰富教学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不同智能。在进行儿歌与儿童诗歌的教学时,可以开展朗诵活动,开发学生音乐智能。音乐智能指辨认节奏、音乐和旋律的能力,儿歌与儿童诗歌最突出的特征即是朗朗上口的韵律与节奏。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广泛搜集国内外优秀的儿歌和儿童诗歌,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开展朗诵活动,并根据朗诵内容配上恰当的背景音乐,既能让学生掌握儿歌与幼儿诗歌的节奏感与韵律感,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又能鼓励学生积累儿歌和幼儿诗素材,为将来进行幼儿诗歌教学积累经验。在进行幼儿故事、寓言、童话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讲故事活动和故事创编,开发学生语言-言语智能,即创造性地使用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能力。讲故事的艺术传递的是历史、文化的意义和语言的美感,故事创编体现的是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创造能力。通过故事讲述与创编活动,可帮助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理解儿童文学的体裁特征,更深切地触摸自己内心深处的童年世界,在精神上和人生的童年对话,和现实的孩子对话,从而提升了解儿童、理解儿童、与儿童沟通的能力。[5]在进行婴幼儿图画书和散文的教学时,可以开展为图画配文字、为文字配图画、为动画配音等活动,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视觉-空间智能指立体化思维的能力,绘画、图画、陶艺、手工、写作和工艺都是表达空间关系智能的重要方式。通过配图和配文字的方式学习图画书和散文,可以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自编、自导、自演儿童剧是进行儿童戏剧教学时可开展的活动,可开发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知智能、语言-言语智能等多种智能。学生以小组形式或班级形式,选择经典儿童剧本进行分析,创编或改编自己的儿童剧本,再根据学生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智能强项,选择适合的角色,如编剧、导演、演员、美工、服装、道具、音响等,经过反复排练,直到最终将儿童剧搬上舞台。这个过程中涉及到语言的创造性使用,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自省以选择恰当的角色,剧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儿童剧的排练与表演等多样活动形式,是培养学生的多项智能与综合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的良好途径。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教学活动与智能类型不是绝对的一一对应关系,儿童文学作品内容丰富,情感多彩,须根据教学内容和题材决定教学中采用何种教学形式。同一教学内容可使用多种智能活动形式,也可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同一智能。教师只要立足于学生的智能特点,合理安排每堂课的活动时间,融合多种形式,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儿童文学的学习活动定能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2.用多元智能来练———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入为儿童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相对的优势智能领域,有的学生可能擅长于通过音乐来表达,而有的学生则可能擅长于用图画来表达。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儿童文学的相关理论,学会欣赏和创编儿童文学作品,更要掌握充分利用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培养和促进幼儿各种智能发展的实践教学技能。因此,在进行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时,教师要努力创设环境,将学生的优势智能与幼儿教学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实现儿童文学课程的应用性综合目标。
(1)课内实践:作品鉴赏与创编。作品鉴赏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感知作品,理解作品意境,从而受到美的熏陶;活动形式包括组织学生进行图书阅读,交流讨论,撰写读后感,声像视听,戏剧观赏等。作品创编活动是鼓励学生大胆原创作品,或对已有作品的表现形式进行大胆创新,加以变化和再创造,并运用多元的形式进行展示。学生可对原作品进行仿编,续编,扩编,或改编。鉴赏与创编活动为具有语言-言语智能优势和逻辑-数理智能优势的学生提供了展示途径。
(2)校内实践:儿童文学作品教学活动设计与模拟试教。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是语言、音乐、美术、戏剧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相互渗透。可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智能优势,就同一儿童文学作品设计不同的幼儿教学活动,如区角活动、游戏活动、户外活动、环境创设等形式,在小组反复讨论修改设计方案之后,组织学生模拟幼儿教育教学情景在班级范围内进行试教评教。该环节的实践活动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自主性,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及创新能力。
(3)校外实践:幼儿园观摩与交流。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儿童文学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作用与现状,最直接的途径是带领学生到幼儿园进行教学观摩,与一线幼儿教师交流,了解目前儿童文学作品阅读现状,学习如何以儿童文学作品为载体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幼儿的各种智能。亦可让学生借班上课,将自己设计的儿童文学模拟教学活动在真实情景下开展,亲身体会和验证教学效果。通过校外实践,可加深学生对儿童文学课程的认识与理解,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以加强学生儿童文学素养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和锻炼。
3.用多元智能来评———创新课程评价方式。
传统的《儿童文学》课程评价往往以测验为本,在评价内容上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景;在评价形式上以书面考试为主,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和智能的独特性;在评价主体上,教师往往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忽略了学生主体的参与性。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既然智力是多元的,那么与之相应的教学评价也应多元化,要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发展,就必须创新评价方式。在进行高校《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评价时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学生。
(1)注重评价的情境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发展。加德纳认为真正有效的教学评价应以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社会角色为参照,在真实而具体的情境中评价学生。学生创编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诗歌朗诵、讲故事、戏剧编导演、围绕儿童文学材料设计教学活动等都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真实而具体的学习和生活情景,因此,这些活动环节都应该纳入对学生的评价之中,体现评价的情境性。
(2)注重评价的动态性,关注学生的整个发展过程。评价不应该是孤立的静态的,不仅仅是呈现一个结果,而应该关注和反映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评价的首要目的。我们要将学生学习过程中参与的活动、活动中的表现、完成活动的效果、形成作品的质量等都纳入对学生的评价之中,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评价学生的进步与发展,避免“一考定终身”现象。
(3)注重评价的多元性,改变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的单一性。在评价内容上,应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包括学生儿童文学创编与鉴赏能力、围绕儿童文学作品设计教学活动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能力等。评价主体上应该发挥被评价者的主动性,采取教师评价学生、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若条件许可,还可吸收幼儿园一线教师参与学生的评价。在评价手段上,除了常用的考试和测验外,还可采取观察法、访谈法、档案法等评价方法,尽可能真实地反映评价信息。[6]
三结语
本文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探讨了高校《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我们认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高校《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用多元智能来教,丰富课堂表现形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用多元智能来练,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围绕儿童文学作品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用多元智能来评,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全方位多维度地评价学生的发展。我们相信,通过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入,通过不断改革与探索,《儿童文学》课程一定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培养出更多既具备儿童文学理论基础,又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又具备较高儿童文学素养的未来幼儿教师。
作者:马国玉工作单位: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应用外语系
第四篇:高校经济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1、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不太科学。目前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不够合理,选修课少,所占的比重偏低,在课程教学中,各门课程过于追求各自的系统完整性,忽视课程之间的衔接,造成很多内容重复和课时的浪费。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科间的融合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与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相悖。在课程设置时,基于某具体岗位的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群,没有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职业所需的知识分散在各课程之中,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教师学生忙于讲课、听课,无法分身参加实践。同时课程的设置未考虑人才市场实际需求,对社会前沿问题关注不够,造成了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感到学非所用,用人单位也普遍认为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与实际岗位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1.2教学资源匮乏。当前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高校各方面都在向世界各高校接轨。对一些教学资源的整合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经济管理类部分教材内容较陈旧,知识信息量小,有点教材直接照搬国外,不适合中国国情的需要,有些地方高校选用的教材向重点高校看齐,并不都适合本校的学生使用。虽然科学技术日益发展,但一些新的科学技术尚未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得教学资源匮乏。
1.3培养目标不够明确。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经济管理类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只有小部分毕业生能留在顶端的精英岗位。大部分都要走向大众化的工作岗位。同时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我国还将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层次、宽领域的。因此,从目前本专业的培泰目标和培养计划来看,精英式的教育理念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矛盾。
1.4实践课时安排不够。近几年,高校都比较重视外语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导致实践环节的课程被严重压缩,在课时分配上实践课时严重不足,再加上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实验设施和场有限,毕业实习多采用“放羊式”的自主实习,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使他们的业务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训练。
1.5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前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堂教学大多数时间是在教师讲授中度过的。教师普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使学生建立起了系统性的知识结构。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只能跟着老师走,自己没有时间去思考,学习处于了非常被动的状态。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2、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建议
2.1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要根据学生的毕业去向,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开设相应的公共课和专业课,注重培养学生在其专业领域中通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更加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事业成功。同时结合本校和本地的实际,开设具有本校和本地特色的课程,在教学中也应该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安排,避免千篇一律。
2.2将动态教学模式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动态教学模式以行动为导向,注重工学结合,努力贯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编剧和导演的角色,主要起到组织、引导、答疑、纠错和评估的作用。课前,教师要编写出实践性较强、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教学剧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引导学生扮演“教学剧本”中的角色,完成实际工作,课后,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
2.3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也不断变化。因此,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要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为前提,将适应社会的实用性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放在突出地位,改变过去以掌握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思路与基本方法的培养为主的思路,将目标定位调整为“具备成为复合型、应用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2.4加强实践教学。伟人曾说“真理要到实践中去检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专业实习和相关的社会实践从纸上请出来,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行动中。通过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实习、课程内容实习、毕业实习、撰写学年论文、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等环节,通过与相关企业事业单位联合建立相对固定的大学生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2.5改变教学手段以树立学生主体地位。为适应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应对以往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模式进行改革。尝试进行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鼓励不同观点的碰撞来启发思维,深入问题的实质。要努力使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创新的思维习惯。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作者:赵刘磊工作单位:黑龙江工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第五篇:高等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优化教学内容
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简称CFD)已经超越了其传统的外延和内涵,不再仅仅是一些数学理论和概念,而正成为一门建立在经典流体力学与数值计算方法基础之上的新型独立学科。就CFD本质来讲,流体动力学是建立能准确描述具体流动过程的数学微分方程组,依据模拟几何模型和流动过程特点给予相应的边界条件,最后,联立求解方程组,得出一定精度的模拟结果[1]。CFD兼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点。特别是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和数值计算方法的日趋成熟,出现了基于现有流动理论的商用CFD软件,可以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定量描述流场的数值解,从而达到研究物理问题的目的。商用软件的出现为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流体力学提供了有力的辅助手段,但是计算流体力学所依赖的基本流体力学知识和数学基础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为顺应科学的发展和工程问题研究的需要,计算流体力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研究生学位课程,在教学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讲解,还需拓展其实际应用范围。对于普通建筑工程类专业的研究生来讲,最关心的是如何用CFD手段来解决本研究领域的实际问题,所以关键是掌握计算流体力学关于建模、离散、湍流模型的选择、对流差分项的格式及时间积分格式的特点等内容;学会如何编制自己的CFD程序;如何使用现有的商用软件。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完成高等流体力学课程的学习后,必须掌握流体力学的分析推理方法,常见湍流计算模型以及相关软件(CFD)的使用,要具备利用高等流体力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内容方面的设计上,应注意内容的系统连贯和循序渐进,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分析流体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优化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矢量场论;②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及运动描述;③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及其求解;④湍流现象及湍流研究的基本方程;⑤粘性流体流动的数值分析方法;⑥离散化方法;⑦对流与扩散以及流场计算;⑧软件———CFX及其应用。其中,为了加深对流体力学的理性认识和理解,掌握流体力学中的思维特点和较综合的分析推理方法,使学生在理论修养和实际处理流体力学问题的能力上都有明显的提高,课程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新增了离散化方法、对流与扩散以及流场计算和软件应用三个部分的内容。增加了CFD软件的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的对软件的使用操作的理解,使其学以致用。减少了势流计算、粘性流动解析解以及边界层理论这部分内容。加大了CFD应用程序这部分内容。教材选用本校课程组编写的《高等流体力学》,帕坦卡编写的《传热与流体流动的数值方法》,和陶文铨编写的《数值传热学》;参考教材选用吴颂平翻译的《计算流体力学基础及其应用》,王福军编写的《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张兆顺著的《涡流大涡数值模拟的理论和应用》;实践教材选用孙纪宁编著的《ANSYSCFX对流传热数值模拟基础应用教程》;此外,我们还建立了相关的学习网站,网站上有课程大纲、教学内容、学习辅助材料等。课程学时数共45学时,采用“两段制模式”教学,即将计算流体力学课程分为既有关联、又相互独立的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基础知识为主,第二部分以应用为主。两部分独立讲授,第一部分着重讲述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离散化特征、对流差分格式、边界条件的处理、紊流模型等,第二部分讲述流体流动仿真与CFD软件应用。授课对象为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授课对象是掌握较强流体力学知识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时,强化第一部分内容;授课对象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时,则侧重第二部分内容。
二、丰富教学方法,注重自主学习能力
1.凝练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起点。为了使高等流体力学课程的知识更好地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服务,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凝练。通过参阅其他理工科院校相关院系的教材和讲义,从中精选出适合专业需要的内容编写教材,并对某些不足进行改进,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使之既能清晰反映高等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又能结合上述几个专业的实际应用特点,与专业课进行有机衔接和整合。着重收集了与建筑土木工程相关的流体力学内容。考虑到研究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与本科生有较大区别,并且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工程流体力学的一些基础知识,选取的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起点,使学生在较高的层面上学会应用流体力学这个理论工具。
2.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由讲授、联想、解疑、归纳、作业这几个部分组成。其中讲授要抓住重点难点,由浅入深的讲解,由于课时较少,内容多,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充分准备每一讲的内容。在课程教学中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习惯做法,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高等流体力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数学推导能力要求高的特点;但是另一方面,其课时相对较少,为了解决内容深与课时少的矛盾,在授课方法上侧重于精讲多练。对关键的基础理论部分(如流体力学基本守恒方程的推导),安排较多的学时讲深讲透,使学生能够从本质上掌握流体力学这个理论工具。同时,课后安排与基本理论密切相关的习题和工程问题让学生加以训练,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消化,同时提高应用理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利用板书、多媒体技术、网络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高等流体力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授课手段不应一成不变。在公式推导过程中较多地采用板书的方式更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对于一些实际工程问题或自然中存在的流体力学现象,采用动画或视频的形式展示更加生动形象,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建立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复杂规律。同时,利用网络及时向学生提供教学资源,包括:课程大纲、授课教案、讲义、课后习题、国内外相关教材等资料,旨在给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简便、轻松的教学环境。
4.利用试验和CFD模拟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本课程利用学校和学院的实验设备资源,开设演示性实验、验证性试验和设计性试验。安排适量的CFD程序操作课程,并邀请国内外大型设计院人员讲解CFD软件,加深学生对流体力学工程应用的理解。此外,课题组任课教师所从事的科研活动,也给不少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和场所。收集了与建筑土木工程相关的工程案例,通过案例讨论和分析,增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提升课程教学的互动效果,增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5.启动双语教学。为了便于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国际上关于本学科的新知识和先进技术,使学科技术更好的与国际接轨,我们在教学中逐渐开展了双语教学。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一开始就全部采用外语教学,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学生学习初期使用母语教学,然后逐渐地部分或全部使用第二语言(英语)进行教学。同时我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年轻的老师出国深造,能够更好地讲解国外原版的专业教材,使学生能够阅读相关技术知识的英文文献资料,在双语教学实践中并且结合工科专业特点,能熟练运用相关的英文编程工具和商业软件,能够应用英文处理和交流相关问题,拓展课程中的专业视野。
三、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
保罗•佛莱雷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2]互动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协作能力,因此成为国际上大力推行的教学策略之一[3]。相对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学中更注重对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所以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更应该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力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教学中改变一味地灌输,注重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积极开展讨论式、演讲式、辩论式、案例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其主动思维、辨析、讨论的热情。我们在课程教学中设计了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仿真案例计算。在教学中应当尽量将讲授的新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抽象的理论内容借助生动具体的案例和多媒体场景形象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出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和探索。四、结束语在计算流体力学的教学实践中,作者把握《高等流体力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流体力学问题的本质,进行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讲解。同时结合作者的科研项目、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向学生传授治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近年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方工作单位: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第六篇:美术史论课程教学改革
一、准确定位美术史论课程的教学目标
针对当前一部分学生为了应试而只练习素描、色彩与速写,缺少对其他如美术常识、著名画家及其作品等的丰富认知,以致知识结构单一、专业基础表面化的现象,笔者通过与教研室的集体探讨,认为有些课程内容不宜全面铺开,教师要敢于“割爱”,突出重点,做到教学内容精炼、精简,只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适合专业实际的并能够指导其美术创作、设计实践的理论即可。如,笔者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讲同一个知识点时,有不同的侧重方向和例证方法。拿艺术概论这门课程来说,如果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讲课,所选用的资料或重点讲解内容是以平面设计类作品或现代设计中的产品设计作品为主线;如果针对绘画和美术学专业学生讲课,则以中西方艺术发展史上最典型的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和各艺术发展时期的主要美术成就为主要分析对象。这样既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又能在课程教学中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学习自主性,从而加强课程的影响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对美术理论知识的兴趣逐步提高,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以主题的方式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努力建构符合学生实际的新的教学内容
多年来,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按照较固定的理论框架按部就班从前至后、面面俱到地给学生讲授课程内容,其结果是有些学生没有认识到美术史论课程的重要性,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被动地接受,因此考试结束了就会将内容忘得一干二净;有些学生虽然认识到了美术理论对创作实践的指导作用,但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过于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而没能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或具体艺术实践找到学习理论知识的兴奋点,其弊端是学生以为书本上的都是经典,教师讲的都是真理,在课堂上不敢提出半点怀疑。①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有些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对现有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组合,以主题的方式切入,而且在选择素材的时候,利用多种途径恰当地收集图片、影音、典故资料,甄选最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发掘其内涵,提高审美能力。同时,为了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考价值,激发学生掌握创新的方法。此外,教师在讲课时可以通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每一主题的生动画面展示出来,然后进行课堂内容的热烈讨论与点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种情况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解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多年来,在美术史论课程的教学方法上,多是任课教师单一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非双向性教学方式,该教学方法重视知识的目标而忽视了人的目标。以教师、知识、教室三者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既抹杀了美术的学科特征,又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②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根据课程本身的优势对教学方法大胆进行了改革。如,在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中,不只局限于对概念的解说,而是给学生提供了大胆解析具体作品的机会和平台,使课堂教学向学生自主实践、自由研究、自我发展的层面拓展。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的一部分学生不善于表述自己的观点或主张。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课堂上尽量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同时在分组进行社会调查或完成课题时,要求每一组组员的分配组合要合理,负责完成的任务要分工明确,最终对调查结果也必须轮流做总结汇报,尤其重视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发言。这种相对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不仅培养了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无畏精神,调动了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避免了学习上的盲从性,提高了少数民族学生或素质偏低学生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努力改革考试的内容与方法,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长期以来,延边大学美术学院史论课程的教学效果采用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方式进行考察。期末考试一般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教师留给学生复习题,学生通过参考日常的笔记和教材得出答案并死记硬背,由此考试就成了背笔记、考笔记的形式,学生非常吃力,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的考试成绩往往不够理想。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大胆地取消了大多数课程期末的闭卷考试,以平时的作业、课堂讨论和期末开卷考试作为考核的具体方式。笔者要求学生按照主题的要求以个人或分组的形式完成几次作业,每次作业都要手脑并用,颇费一些精力方能完成,而且作业都要在课堂上公开发表、集体讲评。笔者把学生平时的作业作为考核内容,以几次作业累积加分和平时的考勤作为学生结业的成绩,客观而公正地考核了学生真实的水平。
五、结语
美术史论课程是高等美术院校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程,它在指导学生掌握必需的美术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美术史论课程教学要明确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完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健全课程考核制度,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强学生学习史论课程的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并建立由美术创作、美术史、美术批评和美学四门人文学科组成的多学科美术教育模式,以此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全面艺术技巧和人文素养的专门人才,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充分发展,美术学科也才会迎来发展的新阶段。
作者:沈福实工作单位:延边大学美术学院
第七篇:本科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一、桥梁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桥梁工程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显著地位决定了其教学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者发现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十分重视,学习热情很高,但学习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下:第一,学生对桥梁的构造还很陌生,对桥梁的构造原理和施工工艺缺乏直观的认识。在学习桥梁构造这部分内容时,由于部分学生对桥梁的感性认识不足、空间想象力不够,尽管采用图片、图像、动画等技术,然而毕竟是平面技术,与实体相差甚远,不能建立学生对结构尺寸和施工技术的直观印象,造成理解桥梁的构造比较吃力。第二,桥梁工程课程知识点多,且部分内容有一定难度。比如:简支梁桥的计算,涉及的计算内容很多。在一个学期将基本桥型的构造和计算全部讲完,就显得知识点密集、课时较少。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桥梁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现场实践教学目前较为薄弱,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理论难以和实践相结合,对专业仪器操作不够熟练。直接影响到毕业生到工作单位后,在工作中对专业岗位上手较慢,对工程环境适应较慢,动手能力弱。第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专注于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对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社会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如:协调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信心等等。第五,“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随着近几年学院教师学历学位不断提升,一大批高学历的年轻教师走上了大学的讲坛,尽管这些年轻教师理论基础扎实,自学能力强,思维敏捷,但大多从高校到高校,从书本到书本,理论知识具备但缺乏实践锻炼,动手能力欠缺,普遍存在“重科学研究,轻工程实践”,再加上高校“重论文、轻应用”等评价体系的错位,使专业教师自身不重视工程实践。基于上述在桥梁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此有必要做出适合工程实际、市场需要的调整或变革,以使桥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桥梁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转变教育理念,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知识为本,侧重于说教式的知识传授,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有碍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转变教育理念要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模式上,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导向,辅以典型工程案例,针对工程问题把复杂的学习内容加以分解,提出问题并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逐步启发,深入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比如:在讲到桥梁方案比选的内容时,可将桂林解放桥设计初期方案比选的三种桥梁方案介绍给同学们,引导学生从造价、施工难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并请同学总结发言。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主动思考,又锻炼了他们总结问题、口头表达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定自主发展的空间,将学生分组组成团队,布置课堂情景作业,增加课堂讨论环节,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让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进而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讲授墩台的构造要求后,将一座实际工程的桥梁资料提供给各个团队,让他们根据已有资料设计桥墩桥台的类型和尺寸。并要求每个团队派代表在课堂上陈述他们的设计结果,并接受其他团队的质疑。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让同学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详细的探索,并可以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主动思考、团队合作、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实践中直接获取工程实际经验来达到学习的目的,远比仅仅聆听教师关于书本知识的介绍和讲解理解得更深刻。在讲桥梁构造部分的内容时,组织同学们去实际的桥梁现场、针对实际工程进行讲解,再让同学们仔细观察。有了直观的接触和观察教学效果比在课堂通过图片等平面技术方式介绍桥梁构造好很多。学生对实际工程的切身感受可以大大增强课堂学习内容的认识。在课程教学中引进介绍一系列桥梁设计和分析软件,如:桥梁博士、MIDAS、PMGX等,这些软件正是目前各大设计院常用的软件。在讲完桥梁和拱桥计算后,结合书本上的计算例题,给学生演示如何用桥梁博士来做,并要求学生将其计算作业手算的结果与软件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然后专门安排一些课时使学生学会使用这些软件,便于他们在大四运用这些软件来进行毕业设计,将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提高专业课程教师工程素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向专业教师开展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培养培训工作,建立健全专业教师到生产单位进行工程实践、学习交流的机制。鼓励支持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参加工程项目设计、产学研合作项目研究和技术服务。二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队伍,选派教师到国外高等院校学习和开展合作项目研究,选派教师到国际知名企业进行培训。三是建立一支数量质量稳定、来自生产一线、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队伍,健全专兼结合、校外专家兼职授课机制。四是提倡、鼓励、促进教师积极参加注册工程师考试认证、申报工程系列职称,努力承担工程设计、检测、鉴定、咨询等技术服务项目,参与各种工程技术评审会议,全方位地提升专业教师的工程素养。
(三)改变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以期末考试为主,一般占到课程总成绩的70%左右,而平时成绩仅占总成绩的30%。这一考核方式的弊端就是造成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课程的过程学习,而仅在课程期末考试一两周前突击学习,考前死记硬背。考试结束后突击学习的知识也忘得差不多了,达不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改变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就是要加强过程考核而相应弱化期末考核,进而突出教学过程的完整性。过程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平时在团队课堂大作业、课堂讨论及发言、课后作业等的课堂表现。过程性考核有利于教与学双边互动,对教与学能够起到一定的反馈、修正作用,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重视能力的学习和掌握,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三、结束语
课程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得能力、提升素质的重要载体。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为了适应新世纪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桥梁工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等也要与时俱进,如何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其有效途径尚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作者:卢春玲1陈慕杰2陈宜虎2工作单位:1.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2.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第八篇:高职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传统学科本位的教学体系为学生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却让学生缺乏对未来工作岗位和环境的感性认识,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高职教育的要求。从传统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能力本位转变的新思路,也反映了企业的真实需求,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打破了理论和实践教学之间原本的界限,将两者融为一体,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教理论,在操作中学技术,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本课程的教学,改变原本理论和实践分开的排课方式,根据工作任务的连贯性将课时直接设置为6个连续的课时,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相应的修改。
二、药物分析课程改革
1.课程内容改革
《药物分析》这门课程,并非高职院校所特有,在普通高校中也普遍开设。普通高校及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设该门课程时,基于学科本位的思想,几乎将绝大部分课时都安排在了各种不同种类成药的分析检测,尤其是含量测定上,这更适用于实验室研究人员的药物分析知识掌握和技能的学习,而制药专业培养的是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岗位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教学过程中急需改变传统的授课计划和方式,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而培养出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专业人才。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学校教学与企业用人之间的对接,本课程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制药企业药物分析和检验岗位设置的实际情况,以制药企业中药物检验工的工作流程为主线,设计了5大模块,涵盖了本课程所有知识点和能力要点。以期能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改变原有的学生盲目实验后,却不明白为什么做、以后工作过程中何时何地需要做的单项实验法,调整教学内容,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未来工作场所、岗位的工作要求引导与教育,提升学生对于以后工作的认识程度,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做好多方面的准备。传统的《药物分析》教材往往只包含了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内容,没有涉及GMP相关的一些检验内容。学生在完成课程的学习以后,更多的只是掌握了不同种类药品的检验方法,而对于整个制药过程中所涉及的其他分析检验工作则完全不了解。这导致毕业生就业时只能单纯从事药品检验相关的工作岗位。作为制药专业的学生,了解并掌握GMP中所规定的检验项目,对他们踏上不同工作岗位,适应企业工作很有必要。因此除去传统的一些实践教学项目,本课程还增设了GMP相关的实践教学项目。
2.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药物分析实践教学,都是由实验员准备好试剂、药品、仪器,教师讲授操作步骤,学生盲目根据实验步骤完成检验项目,导致学生很多时候不会自主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完成实训项目后收获很小。本课程教学以岗位为导向,工作任务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为主的方式来开展。项目开展时,在几个讲解重点时段中,教师进行主要的讲解。在下达工作任务环节,教师主要是讲解此次工作任务的目的;制订检测项目操作环节,教师主要是讲解取样制样方法、相关药物特性等;在完成检验操作环节,教师主要是讲解分析操作要点和仪器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在数据分析、计算环节,教师主要是讲解计算要点。但教师的整个讲解不局限于这几个时间点,而是贯穿始终,如,在查阅相关资料环节,教师也要进行适当的讲解,引导学生尽快完成这个环节。学生在开展项目过程中,分组进行,每个小组内可自行分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整个实训过程教师起引导作用,包括实验流程设计、溶液配制等原来由教师或实验员来完成的工作,都由学生自主完成,一方面避免学生不知为什么做,另一方面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
3.考核评价体系改革
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原则,实践教学注重基本技能、核心技能和岗位技能的全方位训练,体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理念,注重过程考核,并在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引入药物检验工的考证,对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考核。表2为课程评价体系。
三、教学改革成果
以岗位为导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建立多层次考核成绩评价体系,摆脱了原有的学位本位的思路,教学时侧重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虽然用于理论授课的时间总体来说比以往有所减少,但是由于教学效果比原来的教学方式好,所以并没有影响高职制药专业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更使学生的药物分析和检验技能有了较大提高。表3是教学改革前后的比较分析。
作者:董悦涵工作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工程系
第九篇:高职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1“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现状
1.1选用教材不当
目前,针对高职学生编写的《消费心理学》教材普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教学内容不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内容多,心理学原理应用方法少,与普通本科学生使用的教材大同小异;二是没有把普通心理学知识与市场营销知识融合在一起,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的能力;三是教材内容陈旧,缺乏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营销活动的案例。
1.2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
大部分教师仍然运用传统教学方式讲授“消费心理学”课程,还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所学习的知识。而“消费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还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不能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也运用了一些案例教学方法,但是由于教师选择的案例过于陈旧,与当前市场营销活动结合不紧密,且教师又不能深入分析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学和营销学知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考核方式缺乏多样性
大多数教师只是运用闭卷考试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考卷中一般只有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考试形式,学生只要死记硬背所学习的知识,就能够考试合格。这种考核方式只能引导学生记住知识原理,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把心理学知识运用到营销活动中,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营销技能。
2教学方法改革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把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运用到“消费心理学”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2.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学生讨论案例和教师分析案例,让学生在讨论和分析问题中学习和理解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精选与营销实践结合紧密的案例,先让学生熟悉案例和相关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并由每个小组选派1~2名代表在课堂上交流发言,教师根据小组讨论情况,学生代表发言情况,评定每个小组学生的成绩。
2.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把教学内容编制成项目任务,并由学生自己完成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在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他们搜集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料,设计完成任务的方案,开展调查访谈和现场展示活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管理者、组织者、指导者,向学生提供参考意见,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学生能够掌握完成任务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2.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行扮演某个角色并要求学生了解工作任务内容并让学生体验所扮演角色的心理、情绪和态度,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情绪和消费心理”教学时,学生扮演顾客角色,学生相互观察对方扮演角色的情绪变化,并通过递纸条的方式告诉老师自己和观察对象的情绪变化情况,以培养学生观察顾客表情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顾客的能力。
2.4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启迪学生自由地联想以获得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和方案。消费心理学课程各部分内容都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法教学时。在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全班学生集体讨论。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和思想,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帮助学生寻找更多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3考核方式改革
由于这些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区别,不适合用传统的考核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应该改革考核方式。这些新的教学方法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加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状况。因此,既要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把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掌握技能的情况结合起来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学生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两个部分,它们各占总成绩的5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上课考勤、上课纪律、上课发言、小组项目完成情况四个部分,它们分别占平时成绩的10%、10%、40%、40%。期末考试主要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减少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考核方式改革,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问题、积极发言、积极地与同学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避免学生死记硬背。
4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教学改革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在课程教学过程,学生完成的项目任务都是模拟的,只能在教室进行模拟教学,学生缺乏在企业、商场实践的经验;第二,还有待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依然有部分学生学习自律性和主动性不强;第三,设计的项目任务还有不合理之处,一些项目任务由学习小组的少数同学就可以完成,而不是全部学生来共同完成,达不到教学目标和效果。教学改革不仅对学生有更高的要求,而且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如果不去努力地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不去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也很难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作者:徐继燕工作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第十篇: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
一、“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
(一)实验内容受硬件环境制约
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没有专用的计算机网络实验环境和实验室。由于实验条件的制约,使计算机网络的实验教学长期徘徊在课堂讲授和书本上,学生很少有实际动手实验的机会。他们只能从书本上了解计算机网络知识,因此,动手能力差,不能适应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2]
(二)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
目前,国内大多数计算机网络教材都是以OSI模型为索引,分层展开,全方位介绍各个网络层次的工作原理、相关协议、运行机制等,知识点较多且内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难以提高学习兴趣。OSI体系结构是一个较为全面的网络层次结构,但是,目前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实际中的网络案例也并不完全符合OSI体系结构,因此,这往往会使学生对网络结构感到困惑,同时,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三)教学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板书和语言描述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组织和监控整个教学过程,便于系统地传授知识,但不利于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此外,对于网络协议这类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单纯的板书和描述也难以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重理论而轻实践
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主要以试卷形式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这门理论与实际高度结合的课程,单纯以理论水平评定学生的考核方式显然是不合理的,理论考核优秀的学生未必符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一)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准确把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本目标,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课程的学习应该对学生取得计算机网络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有较大帮助,使学生在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之后,能通过网络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为其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行业的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二)调整理论教学内容,适应社会需求
对于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过程,需要在认真考察就业市场的前提下,以市场需求为背景,修订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课程以往的教学主要讲授理论,很少涉及实践教学。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理论部分只要够用就可以。因此,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选取时,可依据“重点讲授和一般介绍”的原则,具体讲解ISO/OS模型、TCP/IP参考模型、局域网技术、路由选择协议、TCP与UDP协议等,另外,增加了实践操作内容,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理论教学模式。[3]教学内容改革应适当降低理论深度,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修改和整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形势下的培养目标自编教材。另外,针对目前的市场需求状况,教学内容应与计算机网络的相关认证考试紧密结合(如学院合作的锐捷网络大学、网络工程师等级认证等),在理论基础上增加一定的应用性知识。
(三)将实践内容与工作岗位相结合
网络教学实践内容要针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训练学生的各项实践能力。通过对企业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调研,了解到学生应具备组建网络、管理网络、网络安全监控等方面的能力,根据这三方面的要求进行能力训练,设置对应的实践操作。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信心。
(四)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内容较为抽象,传统的板书和语言描述难以使学生充分理解课堂内容,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数据传输和协议运行过程,以生动形象的动画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采用案例教学,将教学情境和工程情境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理论知识,而且能够从实际工程背景出发,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4]
(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果只是讲解课本上的内容,学生很容易脱离社会需求,如果要讲解全部内容,时间上也不允许。因此,在教学安排上,可以建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网络、多媒体等形式自学,及时了解和掌握一些新的网络名词或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六)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在原有考核体系中,期末成绩占有较大比重,而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相对而言未受到足够重视。因此,考核标准中应降低期末成绩所占比例,相应提高平时和实践环节的成绩比例。平时成绩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做课堂报告或论文的形式评定,实验成绩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完成情况、实验操作熟练程度、有无创新等方面进行评定。通过以上措施,改变了学生“为考而学”的现象,提高了其学习自主性,同时,也引起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实践环节的高度重视。通过“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提升了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使学生深化了理论知识,增强了网络应用和实践能力,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
作者:张莉工作单位: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任务分解方案(共3篇)
- 下一篇:统计监督检查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