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课程教学提升思路3篇
时间:2022-06-03 05:03:36
导语:学科课程教学提升思路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一、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与目标
在大多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管理学课程的教学都是以了解和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为核心目标,对于实践技能的培养并未列为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管理学的课程性质决定的,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向来侧重于基础知识的传授,专业课的性质才侧重于实践技能的培养;二是受管理学课程开课学期的影响,管理学课程的开课学期大多是本科教学的初始学期,教学对象基本上是大学一年级学生,刚刚由高中的应试教育模式转入大学的专业教育模式,学生的学习思维、观念及学习方法并未完全转变过来,仍延续着中学阶段“教为主,学为辅”式的学习过程,同时少去了高中阶段学习的动力和高压力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动机减弱,学习效果下降。因此,作为大学阶段专业教育初始阶段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管理学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应有所调整,既应成为专业教育的基础课程,更要成为管理专业学习方法转变的导引课程。
(一)管理学课程教学总目标中突出实践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实践能力的提升一是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作为这个系统工程的最基本的单元就应该是在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实践能力培养的导向意识。实践能力建设体系是一个由能力构成、能力开发和能力评价三个维度构成的完整系统[2]。三者与实践能力建设的关系可以形象地以图1来表示。能力构成可以理解为教学方案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设计。能力开发涉及教学方法设计等方面。能力评价主要是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确立考核评价标准,并以适当方式完成效果检验。基于实践能力提升的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首先就要确立以实践能力建设为导向的总体目标。能力构成、能力开发、能力评价三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和相互保障,最终实现完整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课程考核的教学体系设计。
(二)章节教学目标中设计相应的实践技能目标
具体到每一章节的教学目标设计,也相应地区分出两部分相辅相成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知识目标要求了解和掌握的本部分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而技能目标则是要知道“如何做”的知识,即实践能力培养。以“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这一章为例,通常这是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起点,看似都是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阐述,没有什么可以操作的实践技能,实际上依然可以将教学目标设计为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两部分。知识目标如下:掌握管理的涵义与职能;掌握管理者的概念、分类与技能;掌握古典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思想;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及最新管理趋势等。技能目标:具有初步应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理论分析与处理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技能目标要求的就是学以致用。如何达到这一技能目标?最有效和可行的方法就是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其他章节要比第一章具有更多的可以设计技能目标的领域和可行性。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一)化抽象为具体,由具体转化为行动
管理学的诸多原理知识对于既无专业知识储备,又无实践经历的大学新生来说是抽象的,如果不能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学生的理解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实践能力受到限制。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必须考虑到如何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并考虑进一步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可能性和方法。具体方法以“战略性计划”这部分教学内容为例,战略性计划本身就很抽象,战略、宗旨、战略思想、战略环境分析、战略目标等一系列基本概念是理解战略性计划的关键,但听上去都很抽象,更不消说有效地理解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截取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定三分隆中决策”的情节作为教学资料,短短的8分钟视频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典型的军事战略形成的过程及结构。伴随教师的点评和学生的自主分析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宗旨、使命以及战略环境分析、战略优势、战略目标、战略指导思想、战略步骤等一系列核心概念。这一手段的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但这仅仅完成了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的过程,离实践能力提升还有一段距离。为此,在这一部分内容讲述之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做一份自己未来十年的规划书,制定这个规划就要用到长期目标、环境分析、自我分析(如SWOT分析法)、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相关知识内容。多轮教学实践表明,如果学生自己重视,教师指导得当,这一份十年规划书是很有实用价值的,推此及彼,学生可以将这一方法应用到很多类似的长期计划的编制,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以问题思考为引导,通过问题解决获得实践能力提升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思维过程起始于问题的形成和确定,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于某一具体问题的。尤其当学习者带着自己想要获知答案的问题进行学习时,学习的动机是最强的,当然效果也是最好的。杜威开发的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方法①可以为此提供有效的指导。在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明白通过学习想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会对他以后的专业学习、生活工作以至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带来什么影响,体现出学习的价值。这种“以问题的形式驱动着学生学习研究来获取知识、拓展知识”,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培养对问题的敏感性,通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的体验增强学习的兴趣[3],也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结合案例教学法,在章前设置引导案例引发学生思考,而在学习后再回头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或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三、教学情境与教学方法设计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可见教学情境是促进教学内容吸收、转化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情境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主体,教师起到的是引导和沟通的作用,这一点在高等教育中更是如此。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情境与教学方法设计必须在系统观的指导下构建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的共同体”。课堂上师生关系的重新界定是打造学习共同体的前提之一。把传统的师生间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转变为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有利于形成课堂上轻松、和谐的气氛。在此氛围下,还必须选择设计适应的教学辅助工具和方法,才会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一)案例教学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把管理实践中的典型案例经过处理后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4]。通过这种情景再现,为学生模拟了一种运用所学的管理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从而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掌握相关管理技能。在以实践技能提升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选择上,案例分析是一种实用性与经济性很强的方法。由于课时及教学条件的限制,本科阶段教学所用的案例分析方法,无论在案例选用,还是在课时分配及讨论深度等方面都不可能达到很高的标准,以实用为基本原则,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即可。案例引入的位置非常关键,通常每章会设置两个比较完整的案例,一个在起始环节,一个会安排在章节授课内容结束之后。导入案例的作用在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即将要学习内容的初步认识,最好能引起学习的兴趣。而章后案例的作用则在于对已学内容的应用,有可能的话起到挖潜提高的作用。
(二)视频教学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丰富教学方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但很多时候多媒体教学名不副实,并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可视、可听、可演示等多方面的优势,仅仅以幻灯片代替板书而已。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网络上可用的资源越来越多,在很多教学内容设计时,教师可以有更多途径获得所需的教学资源,将视频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可极大地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如前所述,电视《三国演义》的剧情片断很生动直观地展示了抽象的战略内容,加深了学生的吸收和理解。再比如《走向共和》中李鸿章整治初建不久的北洋水师的手段可以为学生展示团队建设与有效激励的技巧,这些可视资源的应用对学生而言比单纯的语言文字的识别效果和接收效果要好得多。
(三)管理游戏或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发现,学生普遍对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兴趣,但对于动脑筋、想点子设计和需要主动参与的各种实践活动,却积极性颇高,这是成人学习的一种特点,要提高大学生基于专业的实践技能,参与性的高低无疑成为知识能否被接收的直接影响因素。角色扮演法或管理游戏是一种以参与为主的教学方法,将管理实践活动“搬”进课堂,在一种演练的气氛和环境中,让学生扮演特定情境中的某些角色,通过亲身体验促进学生管理实践技能的提高。如在讲授沟通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设计了一个管理游戏,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既定的任务,任务的总目标是三个小组成员蒙住眼睛,在现场主管的指挥下用长达15米的软绳摆一个鱼的形状,而这个鱼的形状是由小组的最高负责人的来决定的,小组最高负责人、现场主管和小组成员之间只能通过语言来进行沟通和指挥,所以任务完成的质量和速度与他们彼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能力直接相关。这种方法,能达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效融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会促进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比如在这一游戏中学生最后总结学习体会时除了对沟通能力的理解外,还会领悟到组织中不同层次管理者的责任分工与技能要求的差异。
四、课程考核方式设计
在进行基于实践能力提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的同时,必须配套进行新型的教学评价体系设计,即改进传统的考试考核办法。传统的考试、考核方法最大弊端就是导致学生为考而学,高分低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更不能考查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基于实践能力提升的管理学教学评价体系设计的具体思路是:
(一)成绩评定体系设计的总体原则是实行全过程考核模式
管理学是一门开设在本科低年级的专业基础性课程,同时兼具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方法转变的双重目标,所以管理学课程考核既要了解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查学生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对于课程总评成绩设计的总体指导原则应该是实行全过程考核模式,即成绩的评定与考核不能仅用期末考试一种方法来完成,应加大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因为实践能力的考核通过期末笔试是无法完全实现的。
(二)总评成绩的构成
管理学课程总评成绩应当由两个部分构成: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试卷成绩×50%平时成绩以考查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综合表现和实践能力为主,主要考查出勤情况、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的参与程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平时成绩评定的关键是要做好课程教学过程记录,使平时成绩评定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期末考试成绩评定的关键在于试卷的设计。在标准化试卷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应丰富题型,扩大考察范围。可以增加案例分析题、辨析题、管理决策题等题型,测试学生将基础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成绩评定之后,还应对试卷的难度、信度、效度等方面做出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发现教与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思路,形成持续的教学改进循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本文来自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杂志。《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胡伟华工作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第二篇
一、教学内容上的探索
1.抓住重点,合理取舍
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方面,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围绕课程重点,我们对教学内容作了合理取舍。在作这种取舍时,明确各章的中心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有了中心,才会取舍有据,才能突出重点。机械原理课程主要是研究机械结构的,其各章的中心均有所不同。其中,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等均要求学生要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平面连杆机构与凸轮机构要求学生要弄懂位置设计和凸轮轮廓曲线设计,齿轮机构部分要求学生应学会对啮合原理的运用,轮系部分的重点则是进行传动比的计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以适用性为主的原则,我们将与中心无关的内容作了适当调整与删减,以使知识点能主次分明,轻重明显。在前述基础上,我们还把讲授内容分为重点章节和非重点章节。在重点章节中,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属于机构中的共性问题,而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及轮系等,属于机构中的特性问题。对这些重点章节,我们对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以使讲课时能有所侧重。而对于非重点章节,如常用机构、机械的平衡和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等,我们在讲课时则只对学生作一般性的介绍。对间歇运动机构和各种组合机构等,我们更是通过录像演示的方式将其介绍给学生。这样就避免了讲课时面面俱到,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发生。
2.突出难点,引导学生多做练习
机械原理课程的特点是其中的概念多、公式多、图形多、机构类型多,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且多为动态性知识,学生普遍觉得复杂难懂。这也给教学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遇到的这类难题,我们在向学生讲授相关理论时,不仅注意做到深入浅出,而且尽量做到循循善诱,以使学生能在他们的头脑里建立起关于机构分析的基本概念,进而理解机构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例如,在轮系一章,混合轮系的计算是其中的难点。由于轮系混合的方式多而复杂,所以学生在计算时就常常会因为缺乏清晰的思路和着手的方向而束手无策。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勤学多练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计算时应把握的几个要点。其一是划分基本轮系。划分基本轮系时,应先找系杆,然后找行星轮,然后再找中心轮。行星轮、系杆和中心轮共同组成了一个基本的周转轮系。在作了这种划分之后,还应再按上述方法对之进行继续划分。正确划分基本轮系是对混合轮系作计算的关键。其二是分别计算各自的传动比。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各有其不同的计算方法,划分基本轮系后,应按轮系不同确定它们各自的计算方法,分别算出它们的传动比。其三是联立求解,即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出所求。按照这几个要点的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反复地做典型例题,使之逐渐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3.设法做到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机械原理课程要讲的是机械、机器和机构,它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机械原理课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与工程实际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在讲授本门课程时,我们必须注意引导学生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必须把学习基础课(高等数学和物理学等)时所用的逻辑思维的思维方式转变为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思维方式。例如,开式运动链、机械手和机器人等机构,以及颚式破碎机、抽油机和挖掘机等机器,它们均是在不同的工程中使用的。这些机器都是由不同的机构组成的,而机构又都是由构件组成的,构件则通过运动副连接起来形成了机构。讲清了这些,就可以增强学生对机构的感性认识。再如,在讲解差动轮系时,我们以汽车后桥上的差速器为例,向学生介绍汽车在直行和转弯等不同情况下差速器所起到的不同的作用。这样,由于授课过程中加入了工程实例,就使学生所学知识与工程实际结合了起来。再如,在讲授平面连杆机构中存在“死点”这一问题时,我们以生活中常见的缝纫机踏板机构为例引出“死点”现象,向学生说明,在许多情况下,我们既要重视克服“死点”的有害之处,同时也要重视利用它对我们有益的方面。比如,飞机起落架和机床上的夹具等,利用的都是“死点”原理。如此讲解,不仅使学生明白了“死点”的两面性特征,也进一步引发了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方面的探索
1.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增加师生间的互动
课堂教学的过程应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从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是其中的关键。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根据机械原理课程的特点提出问题,揭示其中的矛盾之所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借以实现师生间的互动。例如,在讲授对机构结构的分析时,为了引出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条件这个问题,我们利用教具和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演示了一些相关机构运动的状况。在演示铰链三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和铰链五杆机构时,学生从中看到:铰链三杆机构是桁架,自由度为零,所以不能动;铰链四杆机构的自由度为1,给它一个原动件后,其机构会有确定的运动,若给它两个原动件,其机构就不动或就会损坏;铰链五杆机构的自由度为2,给它两个原动件后,机构方能有确定的运动,若只给它一个原动件,其机构则会无规则地乱动。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机构能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如此引导和启发,不仅营造了一种在课堂上师生间沟通与交流的良好氛围,同时也确保了教学质量高。
2.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该课程教学中必须有的理论推导、图解分析和机构运动的演示结合在一起,可以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在讲解该课程绪论部分时,我们利用图片和动画影像给学生展示了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机器——天上飞的飞机,地上跑的汽车,工地上的起重机和挖掘机,工厂里的各种机床,以及家庭生活中使用的洗衣机和计算机等,然后告诉学生,所有这些机器的设计都离不开机械原理,机械原理说到底就是研究机器和机构组成的理论。教师通过这种手段把相关资料和海量信息向学生展现出来,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也极大地提高了机械原理课程教学的效率。将多媒体手段运用于对平面四杆机构的讲解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通过改变铰链四杆机构中相关部件的尺寸可使之演化成一种含有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含有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可以被演化成含有两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正弦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又可以通过转动副半径演变成偏心轮机构。在讲这种演化的过程时,如果不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师讲起来吃力不说,学生更是很难对之加以透彻理解的。但利用多媒体手段来演示就简单明了多了。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将平面教学立体化,可以将静态教学动态化,可以将黑白教学多彩化,还可以将较枯燥的教学趣味化。
三、实践教学方面的探索
1.上好实验课
实验过程是一种眼、手、脑并用的过程,因而也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结合与融合的过程。实验课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机构测绘实验中,我们除了给学生看传统的机构及零件外,还补充一些与日常生活和生产有关的新型机构和典型的机械模型或实物,以使学生能更直观地认识这些机构和零部件,有时还亲自动手拆装一番。我们的实验室还购置了一些机械玩具,让学生通过玩耍、拆装和操作这些玩具,分析其中的动作原理,绘制出其中的运动简图,计算出其中的自由度。这样,学生就由被动地接受灌输变成了主动地体验和检视。这样,实验课就不仅使学生巩固了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且还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直观感受,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当然,在前述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发挥好引导和启发作用,同时也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想象的空间。
2.让金工实习发挥更大作用
金属加工工艺实习(简称金工实习)是学生熟悉机械生产加工过程和培养其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在金工实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接触机械生产的实际,可对机械加工制造的过程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从而为学习机械制造及机械设计等后续课程打下基础。我校很多专业学生的金工实习均安排在机械原理课授课的过程之中,即上完部分机械原理课程后,便安排学生到工厂实习。根据这种安排,我们把机械原理课中的有关内容也引入学生金工实习的过程之中,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观察和思考。根据实习中涉及的教学内容,我们会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你在工厂里看到的各种机器一般都是由哪些机构组成的;请画出你所看到的机器和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出其自由度;原动机和传动装置有哪些形式;找出并分析你所学过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在哪些机器里得到了应用;等等。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实习和观察,可使他们在学习和掌握金属加工工艺的同时,也从中了解机器和机构的相关知识,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作者:吕宏刘大力王慧工作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学院
第三篇
一、“纲要”课程的地位和价值
当前大学本科阶段公共必修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分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在这四门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述的时间跨度从鸦片战争到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最终发展成为党和国家主导思想的历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提出、形成和逐步推进的过程,所以,“纲要”课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二、当前“纲要”课程教学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纲要”课程具体教学实践中,存在影响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问题,需引起有关方面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任课教师缺乏对“纲要”课程教学的整体把握,对上好本课信心不足
“纲要”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大学本科生必修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这是每位任课教师都很清楚的事情。然而,该门课程的名称以及教学内容又表明其有历史课的某些特质,因此,到底应该将其上成政治课还是历史课?这是困扰很多任课教师的一个问题。部分教师认为,既然该课程主要讲述的是历史,那么实际上就是一门历史课程,教师把近现代以来的历史讲清楚就算完成任务了。但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思路既遭到不少同仁的异议,也遭到了部分学生的质疑。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要安排历史课的教学内容,更何况不少内容在以前已经学过。部分教师则坚持应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来教授“纲要”课程,但在教学实践中又往往习惯于宏大、宽泛的讲析方式,这种讲课方式既难以激发大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也使得教师自身对上好课信心不足。
(二)学生对“纲要”课程的重要性缺乏必要认识,学习积极性不高
部分学生认为“纲要”课已经学过,再次学习浪费时间,对学习本课程有抵触情绪。实际上,中国从鸦片战争以来长达170多年的近现代史内涵非常丰富,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反复学习和思考,这对于了解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演进规律是很有必要的。更何况年轻学子在中小学阶段接触的近现代史仅仅是最扼要的部分史实,教学内容非常有限。
(三)在教学方法方面,基本上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对于一门课程而言,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如何、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采取讲授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提高学生听课积极性。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总体规划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不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均加入了社会实践的要求和内容,这对于增加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都有着积极作用。然而,调查表明,不少高校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尚无社会实践的硬性规定和考核要求。不少任课教师认为,“纲要”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没有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的必要,认为传统的讲析法仍应是该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这导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听讲的地位,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三、提升“纲要”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针对“纲要”课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一)正确认识“纲要”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把握教材
有不少大学生在信息时代养成了喜欢接受“短、平、快”信息和知识的习惯。在接受人文社科知识方面,电视和网络成为他们获得有关信息的最主要工具。事实上,他们所接受的大量人文社科知识是“戏说”型的,其真实性和客观性都存在问题。当代大学生如果习惯于接受这类信息,就很难形成科学和辩证地看待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视角,很难形成科学、客观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迈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有关部门之所以决定在大学阶段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其迫切性和现实意义即在于此。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求每个任课教师必须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内容,懂得讲授本课程并不单纯地在于告诉学生历史知识,而更应着眼于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自觉地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前途结合在一起。同时,要求任课教师从微观上把握好教材。作为一门通过叙述历史来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的公共必修课程,任课教师只有将历史讲生动才能吸引学生,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除了吃透教材还需有较高的史学修养。实践证明,任课教师只有广泛涉猎近现代史方面的史学名著,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增加自身的史学积淀,从而让自身更能够胜任本课程教学。
(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非常厚重的课程,讲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直至改革开放新时代长达170多年的历史。任课教师要在短短的一个学期三十四学时左右的时间内完成本课程教学任务,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学实践表明,老师讲得多不一定学生就学得多,老师讲得少不一定学生就学得少,关键是老师怎么讲,怎么教。“方法是内容的灵魂”[2],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需要在改进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尝试。一是注意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历史,昨天的政治就是今天的历史。因此,在“纲要”课程的讲述过程中注意历史和现实的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在讲述抗日战争的时候,可以引入现在钓鱼岛争端,分析一下中日双方在争端中所持的立场和观点,然后再梳理近现代以来中日之间关系的变迁。有了这些铺垫之后再来讲述抗日战争,学生就觉得听得进去。二是注意老师讲析和学生发言的结合。不管是什么课程,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不是好课堂,只能沦为教师的独角戏。因此,教师在讲述“纲要”时,必须注意师生之间的互动。事实上,由于不少学生已经在中小学阶段接触过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因此他们在课堂上已经具备一定的话语能力。在备课时可以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讨论的话题,在课堂上适时提出来,引导学生发言讨论,以收到良好效果。三是注意将同学个人的学习和互相之间的合作结合起来。老师布置学期小论文时,可以要求以寝室为单位共同讨论、共同查阅资料、共同确定撰写思路,共同完成。大多数学生是能够积极参与合作的,这种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和交流,不但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收获,也进一步激发起对“纲要”课程学习的兴趣。
(三)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完成从“平面教学”到“立体教学”的转换
以前是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就能完成的教学全过程,现在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影音资料等电子教学素材完成从“平面教学”到“立体教学”的转换。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可以适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数字化资料“在表现和阐释历史方面有其独特的利好和优势——具体、简洁,尤其在增强历史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上,有着得天独厚的特质。”[3]就犹如现在3D版的数字影片比平面版的电影更能够吸引观众一样。如果教师能够注意在扩大自身知识量、练好内功的同时,辅助运用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只会使“纲要”课的课堂更加精彩、更加吸引学生,从而更好地增强教学实效性。首先,全体任课教师应形成集体备课制度,并及时将纸质教案经过改进和完善后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其次,教师可以精心搜集质量比较好、既有可信度又有吸引力的历史影片,如《孙中山》《国情纪事》《建国大业》《东京审判》,等等,在教学间隙配合教学内容适时播放,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印象,提高教学效果。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过程中,要真正提高教学实效就必须注意下述两点:一是老师练好内功是关键。电子教学资料尽管界面漂亮、吸引人,无法改变辅助性教学材料的地位。如果教师自身的史学积淀不扎实,讲课过程中就会感到舒展不开,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料,反而容易被材料牵着鼻子走。二是在运用电子教学资料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尺度。一些多媒体教学材料尽管很能吸引学生,但在使用过程中也比较耗时间。如果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把握好分寸,很可能会过多地挤占教师必要的讲课时间,从而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结果是得不偿失。
(四)组织社会实践和考察活动,拓展“纲要”课程学习的第二课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尽管是一门具有历史课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组织相关的社会实践和考察活动同样很有必要。首先,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析相关历史知识后,如果能有针对性地参观一些历史遗迹,无疑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其次,这有利于增强“纲要”课程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教室里学生学习到的是书本知识,而在社会实践和考察活动中学生听到和看到的是更加形象、更加具体的史料,这些史料带给学生的触动在很多时候是课堂上讲述的书本知识不能相比的。再次,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社会实践和考察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史料都是对课堂上老师讲述内容的极好补充,是“纲要”课程学习必要的第二课堂。、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也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4]各校都可以利用所在地的独特历史人文环境进行教育,如我校所在地绍兴有非常丰富的近现代历史遗迹和有关文物史料,这为我们开辟“纲要”课程第二课堂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在讲述“纲要”课程的时候,可以布置相关的实地考察作业,引导学生去参观学习。比如,讲到辛亥革命时,布置学生去参观秋瑾故居以及秋瑾就义的古轩亭口,让学生实地回味一下近代史上革命志士的不屈抗争。讲到新文化运动时,建议学生去参观蔡元培故居、鲁迅故里,感受一下这些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的成长历程。此外,如南京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百万雄师过长江纪念馆”等红色景点都值得我们有效利用起来。
四、结语
实践证明,尽管改进“纲要”课程教学是一项系统化工程,目前尚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要教育工作者作出不懈努力,加强探索和实践,肯定能取得不少收获。笔者认为,在“纲要”课程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作用,是改进教学的核心环节。譬如,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加强“纲要”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寻访近现代历史遗迹,不少学生参观后深受触动,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纲要”课程的兴趣,从而在拓展第二课堂、提高“纲要”课教学实效性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来自于《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杂志。《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裘斌1,2工作单位:1.绍兴文理学院社科部2.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上一篇:新建本科院校课程教改实践3篇
- 下一篇:物流课程教学案例库创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