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软件技术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2-12-22 09:35:53
导语:高职软件技术教学模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以学校和企业为“双主体”的教学模式,可以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实现合作教学,成立工作室。学生通过参加工作室项目进行学分替换,学校和企业产教融合,优化共享教学资源,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使学生具有理论和技能双重优势。
关键词:高职教育;软件技术专业;双主体;合作教学
一、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双主体”教学的意义
1.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1)学校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知识结构更新慢。软件技术专业是一个知识更新比较快的专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内容会及时信息,课程设置也经常随着市场需求调整,所以这就要求专业技术专业的教师要不断并及时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术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教学内容的更新。但一些教师是从学校进入学校,没有企业的经验,实践能力欠缺,教师容易扬长避短,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学方法也相对单一。高职软件技术专业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强,这就造成了学生知识能力达不到专业要求的矛盾。(2)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容易有畏难心理。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课程的连贯性比较强,前面的课程学习得好与差直接影响后面课程的学习效果。所以,如果学生前面基础课程没学好,后面的课程学习就比较困难。加上高职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的不多,会觉得学习内容越来越难,产生畏难心理,逐渐失去学习兴趣。(3)学生就业实践动手能力低,专业对口率低。近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越来越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技术类专业毕业的学生,企业希望学生进入企业后直接上岗工作,要求学生不但理论知识扎实,动手实践能力也要很强。这对高职技术类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如果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没参加过项目的开发和实践,很难培养出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更是很困难,所以很多同学找工作碰壁后就放弃了自己的专业。2.“双主体”教学在软件技术专业课教学中的意义。“双主体”教学是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中的重要一环,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是在政府指导下,学校和企业通过建立共赢机制,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具备与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要求相适应的专业技能,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之直接相关的应该是院校和企业主体,学院培养人才主要是以企业的实际需要为导向。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是为了更好地吸纳人才,实现更长远的人力资源支撑,所以院校和企业都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可缺失的主体。特别是像软件技术专业这类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有相当一部分仅仅依靠学校、课堂、书本是培养不出来的,而企业中存在一大批技术能手,有着丰富的项目开发和实践经验,如果能把他们这种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再加上学校老师丰富的理论基础,二者结合就会让学生具有理论和技能双重优势。所以,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充分发挥自我的功能和作用并且互相支持、配合才能达到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二、软件技术专业“双主体”教学模式应用实践
1.首先,由校、企、行专家组成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要紧跟市场的需求,所以制度每届的人才培养方案都要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然后,请由企业专家、行业协会专家及校内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审核指导,确保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实践动手能力强及具有创新精神,毕业后能在软件公司、科技企业及具有相关信息技术的单位从事软件开发、测试及维护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软件技术专业人才。2.和企业共建课程体系,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合作教学。通过深度调研和合作,学校和企业共同分析工作岗位任务和所需职业能力,依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性梳理和整体构建,按照对职业能力作岗位和工作任务的分析将课程分为素质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顶岗实习四部分,针对市场需求变化和行业新技术、新标准、新要求等,完善教学内容,并改革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基本形成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企业工程师很难能有很多时间来担任一门课程的所有教学任务,所以我们采取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教师合作教学的方式,二者共同担任一门课程,偏向于项目和实训的内容由企业老师讲授或指导,其他由本校老师完成。这样发挥各自所长,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指导。3.成立教师工作室,进行学分替换制。学院制定了学分替换制度,鼓励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成立工作室,学院提供场地,校内教师或企业教师可以申请场地建立不同类型的工作室,如学徒制工作室、安卓开发工作室、网站开发工作室等。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参加教师工作室的项目开发,替换一些课程的学分。在工作室参加项目期间,可以免上一个课程,由工作室的指导老师进行管理和考核,完成项目后进行答辩来获得学分。4.加强过程性考核,施行多元评价机制。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所以我们需要从传统的以检测为单一目的考核方式逐步过渡到以知识技能掌握为核心目的考核方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反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素质考核为切入点,构建全面、客观、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通过“双主体”教学模式在软件技术专业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从而使学校、企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形成良性合作机制,增强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针对性,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就业,有利于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等多方的共赢。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2010.07.29
[2]曾琦斐.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的理论思考[J].成人教育,2015
[3]邝治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探讨与对策[J].广东教育职教,2013
[4]吴书安.校企合作双主体深度融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
[5]于永军.高职药学专业“双主体”育人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17
[6]申晓伟.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的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
[7]孟源北.校企“双主体”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与理性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
[8]张洪强.基于双主体的现代学徒制模式研究与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
[9]景魏.基于校企合作视域下的现代学徒制校本试点要素及实践模型探析[J].职教通讯,2017
作者:张玉霞 单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 上一篇:高中地理主体性教学模式研究
- 下一篇:高校篮球教学模式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