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课教学理念变革与反思
时间:2022-11-25 03:25:33
导语:高职思政课教学理念变革与反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新时代高职思政课实现了教学理念的变革,教学改革创新的力度加大,学生的满意度与获得感明显增强。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从教师层面来看,师资力量和教学能力不足;从院系层面来看,配套设施和管理制度不全。为此建议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继续深化思政课学科内涵建设,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加大思政课教学设施投入力度,形成思政课多方联动育人机制。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为“思政课”)是落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作用不可替代。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影响力和实效性,充分发挥思政课在高职院校的铸魂育人功能,课题组对鄂州职业大学思政课教学影响力进行了深入的调研。通过学生代表座谈、教师座谈与18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新时代高职思政课实现了教学理念的变革,教学改革创新的力度加大,学生的满意度与获得感明显增强,高职思政课教学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一、新时代高职思政课实现了教学理念的变革
1.一体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一体化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高职思政课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做到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三者的共同发展,实现了“知、理、实”的一体化。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不能仅停止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理论传授上,还应注重思想政治理论与实际应用能力的结合,重视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素质的培养和职业工匠精神的铸造,是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2.学习化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学习化体现了以人为本、主体性的教学理念。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的学习活动而不是教师的教学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中,通过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和参与式学习等方法,在师生共同参与、双向互动中实现高职思政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是以“教师怎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怎么学”为中心的思维转变,体现了高职思政课教学过程的参与性、体验性与实践性。3.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信息化体现了个性化和开放性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信息化强调高职思政课教学对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与运用,强调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来支持教学活动,是一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教学模式。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手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互联网平台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充分开发和运用信息化的网络教学资源,在智慧化的教学场所,利用在线开放教学平台和教学软件,采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数字化、教学过程交互化、教学考核智能化,从而实现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4.实践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实践化符合教学的素质教育和主体性理念。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方法不是依靠单纯的理论说教和知识传递,而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将思政理论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日常行为结合,通过设计课内与课外学生身体力行的实践化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高职思政课的教学,主要以项目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能力为目标,以小组为单位,以基地为延伸,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行之有效的小活动,如案例分析、红歌唱响、小组讨论、名篇赏析、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故事讲述、班级辩论等,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与参与度。5.立体化教学考核。教学考核的立体化强调的是教学的系统性和多样化理念。高职思政课的教学考核做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要素多维度、评价手段现代化、评价方法多样化,形成立体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评价要素多维度是指评价的内容要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三方面,还要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环节,同时还要包括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两形式,既要注重形成性的过程考核,还要注重终结性的结果考核。评价手段现代化是指在发挥传统人工考核的优势,同时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智能化的考核。评价方法多样化是指评价既要有笔试,也要有实践活动;既要有开卷,也要有闭卷;既要有主观性考核,也要有客观性考核。
二、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调研的结果来看,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尽管新时代高职思政课实现了教学理念的变革,教学改革创新的力度加大,但部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仍然不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知识基础比较差,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弱。参与调研的学生中80.56%的学生来自高考分数150分以上的高考生,17.96%的学生来自中职单招和中职技能高考生,38.23%的学生认为学习内容抽象难懂。第二,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兴趣不浓。许多学生认为思政课是一门价值灌输、为治国理政服务的课程,带有鲜明的政治目的,跟自己的生活、工作没有多大关系,学习兴趣不大。54.39%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动力不足,38.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兴趣不浓。第三,学习目标不确定,学习氛围不好。49.63%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目标不确定,47.45%的学生认为学习气氛不好,10.21%的学生上课玩手机,20.03%的学生上课睡觉或做其他的事。55.58%的学生对思政课的看法来自初高中以来固有的想法,21.42%的学生是受学长、学姐或周边人的经验之谈影响。2.从教师层面来看,师资力量和教学能力不足。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学对象从2018级大学生开始已经从“90”后变成了“00后”。面对思维更活跃、信息更充分的新生代,许多教师深感力不从心,甚至出现本领恐慌。第一,师资力量不足。目前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专职思政课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导致大班教学大量存在,影响了教学实效性。37.68%的学生认为课堂规模偏大,26.72%的学生建议采用小班教学。在座谈调研中,大多数学生反映大班教学效果不如小班,教师也普遍认为大班教学不利于项目化教学的开展和教学秩序的管理。第二,教师的基本素质不高。52.85%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缺乏调节课堂气氛的能力,50.02%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缺少幽默感,47.74%的学生认为是思政课教师语言表达缺乏感染力;25.09%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关心,23.9%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缺乏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23.4%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缺乏知识的深度与广度,19.14%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缺乏教学经验,18.89%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缺乏人格魅力,17.7%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对工作的热情不够,16.26%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不能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第三,教师的教学艺术不精。67.23%的学生认为对思政课的看法要视授课老师风格与水平的差异作出判断,52.43%的学生认为教师授课生动有趣就会认真听,55.73%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待思政课的态度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思政课缺乏吸引力的原因,49.18%的学生认为是教学方式陈旧单一,教学手段落后;46.7%的学生认为是讲授内容与社会现实脱节,照本宣科;30.64%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学习漠不关心,缺少与学生的沟通。改进思政课教学,73.18%的学生建议增强授课的生动性与针对性;62.47%的学生建议增加教学实践环节,多开展社会实践与服务;58.85%的学生建议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教学信息水平。3.从院系层面来看,配套设施和管理制度不全。除了学生与教师的原因外,影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影响力的因素还包括学校与院系层面的问题。第一,学校配套设施跟不上。在问卷调查中,37.68%的学生认为教学设施老化。在教师座谈会上,绝大多数的教师反映多媒体严重老化,在使用过程频频出故障,话筒效果差;有些教室的多媒体无法上网,影响信息化教学的推进;大班上课阶梯教室不够用,教室的桌椅维修不及时;传统的教室结构,不适应现代的分组教学模式;没有空调,大电扇嗓音太大,学生无法听课;窗帘毁坏普遍,影响投影仪的使用效果;四节课连上,教师没有休息室;公共教室的卫生无法保证,学生自发打扫无工具等。第二,学院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座谈会上,许多教师反映院系在思政课的教学周内安排实训,停上思政课;在思政课上,辅导员及院系领导常安排学生离开课堂去办公事或随意批假;在学生入党、评先、评优上没有将德育放在首位,不结合学生在思政课的表现;对班干部的选拔与管理上,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思想政治状况,影响班风、院风和校风。院系之间没有形成联动机制,大多数思政课教师希望能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学生的实习实训活动中,了解学生的职业与岗位要求,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思政课的评价机制不完善,使用专业课的授课标准来要求思政课,忽视了思政课教学的特点与规律。思政课的课程考核只注重学习过程与知识结果,忽视学生的行为表现。34.03%的学生认为思政课的考核要侧重日常思想行为表现,21.97%的学生认为要注重社会实践与服务。
三、提高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影响力的对策与建议
(一)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2019年3月18日,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第一,配足专、兼职思政课教师。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各高校要“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2]。高职院校要根据这一标准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尽快配备到位,在编制内配足,且不得挪作他用。可在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科选择优秀教师进行培训后充实思政课教师队伍,积极动员政治素质过硬的相关专家转任思政课教师,推动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讲课,“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4个课时思政课,高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2个课时思政课”。[2]第二,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要按照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以培育一大批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为目标,制定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培训规划。各级党校面向思政课教师举办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修班,周末理论大讲堂,骨干教师研修班。建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研学基地,全面提升每一位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功底、知识素养。组织思政课教师在国内考察调研,在深入了解党和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组织骨干教师赴国外调研,拓宽国际视野,在比较分析中坚定“四个自信”。按照“每生每年不低于30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思政课教师的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2]。第三,完善思政课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多元评价机制,采用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社会评价等多种方式”[3],对思政课教师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要根据思政课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制定思政课专用的评价标准。“在教师职务职称评聘标准中提高教学和教学研究占比”[1],评价结果与评优评先、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等挂钩,引导和鼓励思政课教师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各高校在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工作中,要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别,校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委员会要有同比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2],按教师比例核定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岗位比例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要设立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相应核增学校绩效工资总量。加大思政课优秀教师代表的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继续深化思政课学科内涵建设。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1]。第一,加强高职思政课的教材体系建设。要将教育部统编教材与高职教育的特点结合,将适用于各级各类高校的通用教材体系,转化为“以教师活动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再转化为“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线”的学习体系。根据专科阶段思政必修课的教学内容,补充哲学、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宪法法律等课程模块,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研究编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指导纲要,研究编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科技创新文化及总体国家安全观等进教材指南,编制中华民族古代历史和革命建设改革时期英雄人物、先进模范进教材图谱,编写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指南,组织专家编写深度解读教材体系的示范教案,实施思政课优秀讲义出版工程。第二,开发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高职思政课教学要实现信息化,离不开网络教学资源的支撑。同时,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因此,必须打造在线开放课程,构建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资源库,成立思政学科网站、思政微信公众号和网络学习社区等。通过这些互联网平台,及时推送新闻时事、热点评论、国家政策、国际形势、课件、微课、教学任务、视频等资料,从而拓展学习内容,服务课堂教学。开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书单,在学习平台提供可视听的电子书籍。第三,完善思政课教学考核方案。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考核要素和比例,要从纯知识、理论的考核,变成重实践行为的养成,重学习过程参与的考核,减少理论知识死记硬背内容的考核比例。要将学生在实训、实习中形成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纳入到课程考核体系中来,重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践履和政治行为表现,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参与情况和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性实践和行为形成性实践进行全面考核。(三)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第一,坚持改革创新的正确方向。要根据提出的“八个统一”,推进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思政课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还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生师互动,注重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第二,加大教研工作力度。2018年4月12日,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指出,“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按课程分别设置教研室(组)”,教研室(组)要统一教材和教学大纲组织集体备课,集中研讨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建立“手拉手”备课机制,遴选学科带头人担任各门课集体备课牵头人。组织新教师试讲,骨干教师讲示范课,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说课,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互学互鉴,加强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课教学规律的把握。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思政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各级研究项目要设立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深入研究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等,加大对相关课题研究的支持力度。第三,建立成果交流机制。分片建立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中心,设立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测基地。在各级教学成果奖中单列思政课专项,每2年开展1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定期开展思政课示范课巡讲活动。打造一批思政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融媒体思政公开课,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设一批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工程。及时总结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经验,宣传推广教学工作先进典型,为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四)加大思政课教学设施投入力度。教学理念的变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都需要与之相适应教学配套设施。首先,必须打造一体化思政课教室。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实现了教学目标的一体化,教学过程的学习化,教学方法的实践化。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小组为单位,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显然,传统的大教室无法实现教学的这些要求,这就需要打造全新的授课场所。改造传统的教室模式,课桌摆放以小组协作学习为单位,中间留出教师示范、学生开展项目任务活动的场地,实现教育部提出的小、中班授课的教学要求。优化授课环境,保障教室的基本配套设备,如空调、窗帘、话筒等。其次,实现教学场所的智慧化。高职思政课的信息化离不开智慧型教学场所的保障。必须建设信息化的、多功能的一体化教室,配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保证教学设备能正常上网,授课环境覆盖WIFI,方便师生课堂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同时,创造条件建设思政课视听室、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视听室可通过播放各种视听素材,让学生接受形象、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可实现校外思政实践教学基地的全员参与。虚拟现实(VR)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让学生在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获得真实体验。再次,建设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是新时代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需要建设思政课一大批与之相配套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目前,一些高职院校都有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但有校内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学校并不多。但由于不方便组织全部学生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接受教育,因此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更显重要,它可实现实践教学的全员覆盖。校内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形式可多种多样,如情境教学模拟实训室、法制教育实训室、国防教育展厅、地方党史展厅、党建成果展厅、传统文化展厅等。(五)形成思政课多方联动育人机制。首先,思政课和各类其他课程相配合。湖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印发的《“五个思政”改革示范点实施方案》要求,必须推进高校学生思政、教师思政、课程思政、学科思政、环境思政“五个思政”改革创新。要深度挖掘高职院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学院,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其次,课程小思政和学校大思政相协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此必须全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和“大思政”工作格局。各高职院校要建立以思政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牵头,宣传、教务、学工、科研、财务、人事等部门共同配合的思政课教学管理体制。各部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能各自为阵,要有统一的规划,相互协调配合。各院系制定的专业授课计划和管理工作,不得与思政课的教学安排相冲突。最后,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要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大力提倡“各地区各部门负责人要积极到学校去讲思政课”[1],建立和完善各级党组织联系高校讲思政课,特别是形势与政策课的制度。学校还要形成与“企业”或“社会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同育人的机制。让学生从学校的思政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充分了解认识我国国情、社会制度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实现思政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参考文献:
[1]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OL].(2019-03-18)[2019-8-13].
[2]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R/OL].(2019-08-15)[2019-09-18].
作者:杨秋凤 单位:鄂州职业大学思政课部
- 上一篇:电气工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 下一篇:认知隐喻下医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