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蹈教学理念创新分析
时间:2022-06-18 10:51:13
导语:民族舞蹈教学理念创新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民族舞是一种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是民族情感表达的重要媒介。好的舞蹈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民族舞的理解和认知,而且可以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本文就目前民族歌舞团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探讨,来阐述新时期民族舞蹈教学创新的重要性。
关键词:民族舞;情感表达;教学创新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其中包括了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基数大且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文化中每一个民族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都产生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民族舞蹈又被称作“土风舞”“民俗舞蹈”,就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因此,民族舞蹈就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如礼仪性舞蹈、祭祀舞、自娱性舞蹈等都是民族舞蹈的表现形式。民族舞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以强烈的肢体形式传达了这一区域,这一民族的思想情感,风俗面貌,审美情趣,更是各民族向心力的重要体现。而目前我国的民族舞蹈教学工作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民族歌舞团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只是边缘性质的教学,学生非但学不到真正的舞蹈,而且会有害于学生的舞蹈兴趣的培养。所以,民族舞蹈的教学形式需要紧跟时代,推陈出新。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分析交流,希望可以讨论出解决办法。
二、民族舞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任何的文化形式都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就谈不上发展。民族舞蹈的教学也一样需要对形式和内容进行革新,更好地应对挑战。虽然我国很多都相继开设了舞蹈课程,但大部分都是街舞、鬼步舞等现代舞。给民族舞蹈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使得教学工作举步维艰。(一)边缘化的零散民族舞蹈教学模式是一大难题。目前的舞蹈课都是以选修形式进行的,且舞蹈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以街舞、鬼步舞等现代舞为主的,民族舞的教学却鲜有学校涉及。民族舞早被选为舞蹈课程,但其教学工作却不容乐观,无论是在课程的设置上还是在教材的选择上都有很大的缺陷,需要很长时间的革新才能有所改善。在课程设置上多以边缘形式的零散教学为主,虽然开设了舞蹈课程,但是教学设施却非常有限,许多学生在进入之前从未接触过舞蹈,更没有进行过专业的舞蹈基础训练,水平良莠不齐。教学工作很难展开,往往初期的舞蹈教学就变成了纯粹的形体训练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训练学生的舞蹈基本功,这样舞蹈教学课程进行的就十分缓慢,加之课程安排次数少,就更难培养优秀的舞蹈素养。所以索性把舞蹈课程改成了舞蹈鉴赏,缺乏肢体的实践训练。(二)民族舞蹈教学模式单一,内容过于单调。我国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且群体大杂居,小聚居的生活习惯促使每个民族都将衍生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舞蹈形式,例如:傣族舞蹈、蒙古舞蹈、祭孔乐舞、新疆舞蹈、秧歌舞、朝族舞蹈、苗族舞蹈、壮族舞蹈等。但是,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民族舞蹈的教学走上了模式单一,内容单调的道路,制约着舞蹈教育的发展,没有办法满足学生的求知要求。往往学生只是接触一些舞蹈的皮毛,舞蹈的理解不够透彻,学而不精,严重影响了舞蹈教育的初衷。(三)新时期民族舞蹈教学忽视了民族情感的培养。一个民族的舞蹈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产生的,他表达了丰富而真挚的民族情感,只有对本民族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以及情感表达形式有所了解之后才能更好地跳出优秀的舞蹈。肢体动作的变化是对情感积累的表达,是表达的手段之一,感情则是需要表达的内容,只有动作与情感的水乳交融才能演绎出动人心弦的舞蹈,这也是民族舞蹈的核心。如果只是单纯的肢体表达,机械式的动作重复,没有结合民族特色,就无法产生真正的舞蹈魅力,使舞蹈失去灵魂。举一些例子,如:在傣族的孔雀舞中需要以舒展的动作,放松的表情以及柔美眼神配以舒缓的音乐来体现出孔雀优雅之姿,美丽之态;蒙古舞则与之不同,表现的是蒙古人热情豪爽的性格特点,热切的眼神交流,夸张的肢体动作,明朗的快节奏音乐都是蒙古舞独具的特色;在藏族舞蹈中则表达的是对生命的敬畏,所以藏族舞多是严谨的动作标准,表情肃穆,有强烈的神秘感。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课程中,老师大多只注重学生的肢体动作是否规范,而忽略了对学生民族情感的培养,学生不会去运用自己的眼神、面部表情和情感表达,重技不重情。学生往往在舞蹈表演中缺乏情感交流,甚至是无情感表达。(四)新时期民族舞蹈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创新。目前,开展的民族舞蹈教学课程在设置上存在着很多不合理,首先是将舞蹈课设置成选修课,而且课程次数很少,可能学生一两周才能上到一节舞蹈课,完全没有重视舞蹈课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当前的学生体质呈现出下滑的趋势,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因为不良作息和缺乏锻炼而猝死,这是教育界的悲哀。学习民族舞不仅可以领略各民族的风土人情,而且可以保持身材,提高身体素质。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学生对舞蹈的粗浅认识,无法学到精髓。目前我国的舞蹈发展水平良莠不齐,重视舞蹈课程的则建立了自己的专业舞蹈团队,每年会有不少的优秀作品问世;而有的则是把这些课程当做是一种差事,只为应付临时的演出,只会照搬照抄,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创作。
民族舞蹈的创新就极具现实意义,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在民族舞的课程教材编写上,众多的舞蹈家为我们开辟了道路,他们不断地挖掘传统民族舞蹈中优秀的营养成分,凝练舞蹈的动作,升华舞蹈的精神。(一)“情技结合”,相辅相成在传统的舞蹈教学中老师大多将技巧放。在首位,把肢体动作教学作为课程重点,过分在乎“技”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有可能舞蹈技巧很娴熟,技艺高超,但是无法把控情绪,未得精髓,不能将舞蹈的情感完整地表达出来。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民族差异明显,所以“情”的表达多种多样,配合以技巧就可以传达出本民族的风貌习俗,情感特点,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民族舞蹈。为此,在新时期,舞蹈老师的重点任务是将“情”与“技”结合教学,在传授学生肢体技巧的同时,为学生讲解该民族的整体社会风貌,让他们了解民族文化,甚至可以带领学生实地采风,真实的感受当地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在对此有了自己的认识之后,舞蹈就会有灵魂,有自己的见解。(二)“民舞育人”,以舞为师。民族舞与现代舞最大的不同是,民族舞有很强的民族特点,其中蕴含着本民族的智慧结晶,是文化的独特标志。这就意味着在民族舞的教学课堂上必须接触本民族的文化,并受其熏陶。学生逐渐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荣誉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而在此基础上又有利于民族舞蹈的认知,对学好民族舞蹈有积极地促进作用,二者互补提高。(三)“人才培养”,紧跟时代。任何一个时代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舞蹈人才的培养也至关重要,而想要有更多的舞蹈人才就需要改革现下的教育机制,创新民族舞蹈教学的理念,首先,要紧跟时代,将新思路新内容加入到舞蹈教学中,并且舞蹈团队要掌握民族文化发展历程,推陈出新,新旧结合,真正理解民族舞蹈的内在核心。其次,可以对有潜力的学生进行挖掘,并对他们重点培养,这些将会是舞蹈人才的后续力量,是民族舞蹈的主力军。而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就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可以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不同的基础配以不同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整体提高,保证学生的教学质量。(四)“创新发展”,推陈出新。创新是艺术之魂,民族舞蹈教学必须在创新中发展,不仅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舞蹈知识和技巧,还应该鼓励学生去培养创新思维,在抓住舞蹈精髓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新除了是形式上的新,也体现在风格的创新和融入现在民族文化新内容。民族风格是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是民族舞蹈的根,因此在民族舞蹈教学中,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新提供有利的条件,如在舞蹈训练中,要吸收和借鉴多种舞蹈艺术优点,突破思维限制,发展和丰富舞蹈训练。
四、结语
舞蹈团队要注重国内外的舞蹈发展情况,加强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确保我国舞蹈教育事业稳步前进的基础上,更新舞蹈团队建设,创新民族舞蹈教学理念。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培养,保证民族舞蹈的教学质量,为民族舞蹈的持续发展提供不懈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崔久友.浅谈民族舞蹈发展创新意识[J].戏剧之家,2015(19):162.
[2]马小雨.我国高校民族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8(5):97-99.
[3]潘东升,刘谟楠.新时期民族舞蹈教学理念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7):61.
作者:张煊梅 单位:湖北省民族歌舞团
- 上一篇:初中生物教学活力探讨
- 下一篇:提高中职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