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教学理念下对学生的理解影响研究
时间:2022-02-28 09:57:12
导语:深度教学理念下对学生的理解影响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人才要求的提高,教育学界的人士对教育教学问题不断进行思考和创新。以新课程理念为主的各种教育模式在全国范围和相应地区展开。深度教学是在当前课堂教学普遍缺乏深度的背景下提出的。缺乏深度的教学难以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学生的理解为要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理解;深度教学;实践方向
一、理解
(一)理解的含义
理解一词在日常的生活和语言中使用频率很高,简单来说是明白,知道、懂得,知晓。进一步解释也会有其他意思,例如宋代苏轼在《众妙堂记》:“庖丁之理解,郢人之鼻斲,信矣。”有顺着脉理或条理进行剖析的意思。《实践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有认识之意。还有:从道理上了解;说理分析;见解的意思。
(二)教学上的理解
首先要知道的是教学是什么?对象是谁?在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这样写到: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程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1]很明显,在上述的语言描写中可以得到教学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这样的信息。是教与学的合体。杜威先生有一句话这样形容:“教之于学就如同卖之于买。”[2]教学中通常认为学生听懂了就是理解了,教学中的理解的评价多数以老师为评判单位。传统意义上学生的理解就是老师常问的:会不会?学生在课堂上异口同声的回答到:会。
二、深度教学
教学中要涉及的方面很多,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对“深度”的常规理解是:触及事物内部和本质的程度。深度教学简言之就是教师在准确把握学科的本质和知识内核的基础上,旨在触动学生情感和思维的深处,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真正理解的一种教学状态。[3]深度教学有自己的知识观、教材观、认识观、教学观和教学评价理念。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把课堂中理解从教师的理解转向了学生的理解,从知识表层的符号理解转向知识内涵的价值和情感的理解。教学的内容不是独立于学生之外的客观存在,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相融合,既与学生现有经验结合,又与学生未来发展不可分割,教师的教学要有发展性,学生的理解得到成长性的、教育性的发展。
三、深度教学观下学生理解培养的实践方向
上文简单谈及理解,教学中的理解,深度教学,当前教学的改革和模式有很多,深度教学只是其中的一种,改革和模式的涉及面很广,学生的理解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点。这个点又与教学中的目标、内容、过程、方式不可分割。以此为脉络进行讲述会更有条理化,问题切也页更直接和有效。
(一)学生的理解是教学价值的目标之一
“教育目的”是最宏观的教育价值,它具体体现在国家、地方、学校的教育哲学中,体现在宪法、教育基本法、教育方针之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教育目标的功能随着目标水水平的不同而各异。深度教学下学生的理解要求教学目标在设定的时候,以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基础,要把学生对教师所教的理解程度作为一个标准,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面进行考核与测量,教师的教要有学生的理解价值在其中,而且是深刻的触及学生心灵的,不只是变成知识的记忆,要与学生的思想发生碰撞,起到积极引导其自身思维发展的作用,具有教育意义的作用。
(二)教学传授核心知识
学生的理解是在教师教的基础上进行的,与教师传授的内容紧密相连。也即是说,深度教学下学生的理解需要教师提升教学的知识深度,但不是难度,是教授触及学科本质和知识内核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教师要着力于超越学科的表层内容和知识的符号形式,将学科教学引向学生对学科本质和知识内核的深层学习中去。关于学科本质又是一个深刻的问题,在此不作回答。
(三)触及学生学习和内部发展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简单而言就是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教学内容为主要媒介的交往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在以往的认识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理论上总是被重视,教师也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但是在教学中仍然有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偏颇。最后还是无法避免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发展性进步。关注学生的理解,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目有学生”,不能一味把学生当作“容器”,当作“动物”,进行灌输和训练,进行常规考试评价,以成绩,以分数为终极目标。长此以往,学生只是一时学会了知识,真正的方法仍然不得要领。在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理解,在学生的学习内容上、方法上进行启迪,促进其内部的有价值有意义的发展,实现学习的永效性。
(四)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实现真正理解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一种有思想的高级活动,如果在进行的时候偏离了人的中心,这种活动本身的意义也就失去了。它的成果也只能是肤浅的、表面的。所以,在课堂教学当中,应当首先追寻的是学生以自主发现为核心的学习力的发展。在此之上,引导学生走进意义世界和建构自我意义,使学生在学习中身心俱在。这里学生的理解必然是关键所在。学生在知识意义,生命意义,自我意义的建构都要在理解中进行。这也是教学价值的意义所在,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终极价值所在。深度教学促进学生的理解,学生的理解要求和需要深度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目标,内容,过程上以学生为主,深层次的促进学生在知识和自身的上的理解,在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上有实质性的作用。
四、小结
深度教学本来是为解决当前教学普遍存在肤浅的现象提出的,对学生理解的强调提出远远早于深度教学的出现,但二者的共同目标和终极价值追求有一致性,有效的将两者结合对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贝贝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73.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版,第235页.
[3]李松林.深度教学的四个实践着力点———兼论推进课堂教学纵深改革的实质与方向,教育理论与实践,P53.
- 上一篇:高中生物教学语言艺术化探讨
- 下一篇:教师有效教学理念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