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教学管理在船舶实践课程的应用
时间:2022-05-26 10:45:30
导语:精细化教学管理在船舶实践课程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精细化教学是一种科学教学管理理念,在教学管理中应用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文章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应用到学生船舶实践课程中,对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落实和教学考核四个环节精细化,最终形成以教学目标为指导,以流程推动目标,以落实保障流程,以考核对标落实,同时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序闭合循环系统。精细化后的船舶实践课程既有效促进教学资源合理利用,又确保了实践课程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精细化;目标;流程;落实;考核
一、精细化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最早由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1]。随着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发展,在高校内部建立精细化管理控制系统也被提出来。西方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模式[2]。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在创新鼓励、成本控制、员工培训等方面实施精细化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综合排名[3]。国内也有一些高校采用了精细化管理理念。从理论研究看,集中于给出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应用价值和精细化的主要内容[4],目标实现的前提就是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思想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5]。总体来看,对于精细化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基于管理环节上,尚需要结合具体的课程,细致讨论精细化过程。因此本文尝试结合船舶实践课程,通过目标展开,流程再造,有效落实,明确考核四个方面探讨精细化管理理念在该门课程中的应用,构造船舶实践精细化体系,为精细化管理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可操作性范例。
二、船舶实践课程教学的精细化
为了加强专业学生对海上船舶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的感性认识,学校安排了学生上船实践。学生的船舶实践为期一周,通过参与船舶的运行操作和日常生活,增强了其对船舶感官的认识,巩固了他们原有的船舶航运知识体系。根据船舶实践的特点和要求,将该门课程的环节精细化,设置为目标、流程、落实和考核四个环节。下面分别从这四个环节逐一精细化。
(一)船舶实践目标的精细化
在精细化教学管理实践中,管理目标的确定具有重要作用。20世纪20年代布卢姆(BenjaminS.Bloom)等学者对教学目标体系进行了划分,认为教学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根据船舶实践的现有目标和未来的发展需求,以及对流程和考核指导性,将目标从理论层面进行展开为“理论”“认知”“实践”“能力”和“感受”5个目标。1.理论:是事物知识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理解和客观论述。就船舶实践来看,其理论包括船舶经营管理、航海驾驶、机舱操作、船舶结构和设备构成等有关的基本概念、原理等。2.认知:是人们通过感知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船舶实践是学生在船舶航行或靠泊中,通过实际参与、现场观察、实物指认以及亲身操作来掌握船舶事物的位置、形态、特征、功能、作用等。3.实践:是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船舶实践要求每名学生都参与到船舶具体的驾驶和运行环节,并通过实际操作,来熟悉和体会海洋运输的特点。4.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体现为具体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船舶实践要实现学生能够应用船舶驾驶和机舱设备维护的基本知识,具备在航行操作运用中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5.感受:是个体对外界所有的理解和认知。船舶实践要通过学生整理感受,促动学生形成对船舶经营与管理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及未来发展的认同感。
(二)船舶实践流程的精细化
精细化的深入需要通过更加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来实现。流程的精细化可以进一步将目标具体化,并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流程,更有效地执行船舶实践的过程。根据船舶实践的内容将实践过程分成船舶知识实践和船舶生活实践,两个流程分别对照实践的5个目标,设定各个流程的具体内容。1.知识实践流程:阶段1对应“理论”目标:该阶段发生在上船前的准备过程中,主要敦促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有效复习,向学生发放相关理论复习要点,要求学生作充分的理论准备;阶段2对应“认知”目标:由船上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授课,认知的范围包括了解船舶进出港业务、甲板机械、航海仪器、航行速度、食品储存、船舱结构等。通过现场察、操作实现认知;阶段3对应“实践”目标:根据学生总人数,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别安排在甲板操作室、轮机机舱室轮值。合理划分轮值时间段,确保学生有足够轮值时间和次数达到对甲板操作和机舱操作的充分学习;阶段4对应“能力”目标:最终要以卷面形式对船舶知识实践内容进行考核。通过考核,考察学生在前述流程中所取得的实践效果,确定学生在船舶知识领域内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阶段5对应“感受”目标:反映学生对船舶知识实践部分的总结。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要完成每天的实践日志,如实记录每天的船舶知识实践过程,最后通过总结提升对专业的体会和认同。2.生活实践流程:阶段1对应“理论”目标:该阶段发生在上船前,根据船舶实践的要求,需要上船的学生至少要参与一周的船舶航行或靠泊期间的活动,一周之内非特殊情况不允许下船。这时需要学生自备部分生活用品;阶段2对应“认知”目标:需要对学生介绍船舶上不同场所的位置,熟悉船舶内部构成,清洁及帮厨工具类型和使用方法,为学生参与船舶生活与管理作准备;阶段3对应“实践”目标: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划分合理的时间段,要求其对船上各部分区域进行清洁活动,并在指定的时间到厨房进行帮厨,完成当次餐食供应需要的准备工作;阶段4对应“能力”目标:根据学生平时表现给出成绩。用来衡量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效果,该部分表现在于提高学生自理和自立能力;阶段5对应“感受”目标:和知识实践流程的阶段5一致,在实践日志的基础上,对生活实践进行一定的总结,从感性上加深船舶实践的感染力。
(三)船舶实践落实的精细化
流程的清晰,进一步促进了落实的有效实现。将各个流程与各部门对接,界定各相关部门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和交接,将学生的培养落实到位。各阶段落实如下:阶段1:落实对象为专业带队教师。由带队教师负责学生船舶理论知识复习,以及督促学生完成上船前的生活准备工作。阶段2到阶段4:该阶段主要发生在船上。对应知识实践流程,阶段2到阶段3由船舶甲板部和轮机部负责。阶段4能力实现的考核落实为船舶教学部。由于知识实践是学生完成船舶实践的主要部分,因此这部分考核需要由专门设置的船舶教学部负责。对应生活实践流程的主要任务落实给船舶事务部。阶段5:船舶实践最后的船下部分由带队教师负责收取学生最终提交的实践日志和总结报告。
(四)船舶实践考核的精细化
落实的精细化进一步推动了考核的精细化,考核的精细化与实践目标对应,形成完整有序的闭合循环。将考核分成三个部分:卷面考核、总结考核和平时考核,分别占到全部成绩的60%、20%、20%。其中第一部分卷面考核,由教学部负责根据知识实践流程1到3阶段的教学和实践内容出具。考核的范围包括在船舶现场授课和船舶实践过程中出现知识,以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的应对措施。教学部负责命题、组织考试、评阅等工作。该项考核对应实践目标的“理论”“认知”和“能力”。第二部分为总结考核,占到全部成绩的20%。该部分成绩根据带队教师收取的学生实践日志和总结报告给出。对应实践目标的“感受”。考核的标准是通过日志和报告,评定学生对实践的认识和体会。第三部分为平时考核,占到全部成绩的20%,该部分成绩由事务部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清洁工作、帮厨工作的参与程度和效果给出,对应实践目标的“实践”。
三、实践课程精细化效果实现的配套措施
(一)建立实践前多部门的会议沟通机制
在学生上船前,由学校教务处主持,召集专业带队教师,船舶甲板部、轮机部、事务部和教学部主要负责人举行上船实践活动的信息沟通和事务商定。通过会议,帮助带队教师快速和船上教师互相熟悉,并了解本专业学生上船期间、船舶的海上航线安排及相应每天的活动安排。同时船上教师了解即将上船专业学生的规模、专业特征、知识结构,可以为即将开展的船上认知和实践活动做好准备。沟通会议的召开有利于更好地推进船舶实践课程精细化的实现。
(二)制作实践课程实施指导手册
将上述船舶实践课程的精细化过程形成船舶实践课程实施指导手册,由上船专业和船舶部门共同持有。手册中将明确船舶实践的目标、流程、落实和考核内容。船舶实践过程将严格按照手册中的要求实施。形成实施指导手册后将促进精细化的船舶实践课程更有效地实施,以确保实践目标的实现。实践效果的提高,有利于精细化的船舶实践过程更加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三)将教师实践指导纳入工作量审核
船舶教师比较特殊,一方面其作为船舶工作人员,承担着船舶的驾驶、管理、维护等工作。另一方面,船舶实践课程开展,使得船舶教师还要承担船上学生的认知指导、操作监管和成绩评定等工作。但是现有的考核体系往往只注意到船舶教师的前一方面工作,对兼任的指导实践工作没有考虑。因此在考核中也要考虑船舶教师的船上实践指导环节的工作量,只有制度精细化了,才能促进教师工作的精细化。
参考文献:
[1][美]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黄楱,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4.
[2]王洛忠,陈江华.服务与支持:英国里丁大学学生事务管理体系探微[J].教育研究,2017(2).
[3]李建勇,谷进军.细节的力量: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精细化管理案例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8(5).
[4]李强,孙贺.论高校精细化管理理论体系的四个层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0(1).
[5]沈琳.高校教学管理精细化模式的路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
作者:李亚军 韦纪安 迟阳 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 上一篇:高校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及建议
- 下一篇:不积极锻炼青少年体育知识结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