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外语项目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01-17 10:55:13

导语:大学外语项目教学改革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外语项目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在大学外语项目教学改革过程中,可打破固有的教材体系,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语言学习、专业学习、通识教育三者并重,培养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并结合其专业,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开扩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才是项目教学应用于大学外语的最终目的所在。

关键词:大学外语;项目教学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也无法使“个性化”发展成为现实。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分级教学,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大学外语”课程进行了多次多轮分级教学改革,现分类为:大学英语(经管、信息、机运学院A班、B班;生命能源整体教学;艺术类;高职高专;专升本);大学韩语、日语(小语种零基础);大学日语、俄语(中级)。起初我校虽然对于所有层级教学制定了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但使用了同一教学模式和考核体系、考核方法,而笔者团队经过近几年积极不断的改革探索和数据分析,发现其中基础较薄弱、更注重应用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艺术类、高职高专、专升本)及大学韩语、日语(小语种零基础:为英语基础较薄弱、对小语种感兴趣、有去日韩留学或在日韩企工作打算的学生)的教学总体来看比较薄弱,教学效果不容乐观。上述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大多处于中下,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不高,且普遍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语言学习缺乏热情。这些特点要求在大学外语教学过程中,打破固有的教材体系,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具体改革内容

(1)艺术学院的学生多数具有情感丰富、创造性强、追求自由和个性等特点,但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普遍较弱。为了更好地开展对艺术学院的英语教学,使英语为专业做好服务,使同学们愿意接受并学有所得,本项目组成员一直在探索艺术学院学生的英语教学改革途径。自2015年艺术类大学英语进行项目教学改革后,项目组成员不断搜集教学资料、整合教学资源、调整教学板块、革新教学内容。已进行三轮教学,通过调查问卷、课堂教学效果及考试成绩分析,可以看出项目教学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及效果。目前,对于2017级艺术类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以基础、生活、文化、专业项目为依托,分别选取素材。针对每一个项目,由教师设计项目主题、讲解重点内容、布置课外任务,学生设计具体实施步骤,如收集资料、实施方案,最后接受考核。教师根据每个项目不同的学习成果要求设立不同的考核方式。如:闭卷测试、小组竞赛、小组PPT任务展示、小组拍摄英文视频短片等,并根据每一个项目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分阶段考核,包括教师评价、小组自评、互评等。并附有详细的评价量表。教学活动中能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教学过程有序进行,教学质量有所保证。目前,共有艺术类八个大学英语项目教学班级。教学内容安排为:基础知识,20学时;生活情景,28学时;中国文化,24学时;专业英语,28学时;复习、测试、机动,12学时。结合语言学习、专业英语、通识教育为一体。(2)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大学英语》项目教学在2018级新生中进行,目前,我校共有五个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班级。教学内容安排为:理论课+实践课模式。其中理论课48学时,包括基础知识,6学时;生活情景,18学时;中西方文化,18学时;专业英语,6学时。另外实践课32学时,包括听力、口语各16学时。结合语言学习、专业英语、通识教育为一体。(3)课题组自2016级起,对大学韩语、日语(小语种零基础)进行了项目教学。现已完整开展了两轮,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项目教学的八个主题分别是基础知识元辅音模块、收音及音变模块、常用短对话模块、自我介绍模块、大学生活模块、介绍家人模块、点餐模块、描述计划,前两个模块是基础知识的培养,后几个模块由浅入深,均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主题,以这些主题为依托,围绕主题,展开单词语法的学习。采取项目教学进行授课后,更加强调了对于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小语种进行基本信息沟通的能力。结合语言学习、专业英语、通识教育为一体。

二、改革目标

(1)项目总目标:通过打好语言“基础”、应用实际“生活”、传播中国“文化”,最终服务应用“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2)四个子项目的目标及关联:1)根据艺术类、高职高专、小语种零基础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学习习惯,首要任务是打好语言基础,即进行“基础知识”项目,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此项目包括字母、音标、发音规则、词性、时态、数字、时间、日期、国家、百科、节日、自我介绍等内容,使其爱上英语,重拾信心。2)在积累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第二个子项目的学习,即“生活情景”项目,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语言是应用于生活中的工具,离不开生活应用,包括常见日常情景会话、校园生活、移动生活等。3)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背景下,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尤其是将来从事文化艺术类工作的学生,肩负着传承和传播中国文化的神圣使命。因此,加入“中西方文化”项目学习,使学生既可以感受西方文化,又学会“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传播中国文化。4)在开展了基础、生活和文化项目后,学生已有一定知识积累,应结合专业学习,开展“专业英语”项目,这既可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习的连续性,又可使他们所学的英语知识得到实际的应用。此项目包括舞台剧、歌唱、绘画等专业英语文章学习(艺术类),汽配、汽服、机电和会计等专业英语文章学习(高职高专)以及专业英语词汇、英文简历写作、面试基本问答等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内容。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将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元智能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找出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不断探索与完善适合我校艺术类、高职高专英语、日韩小语种零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要求的新模式。(1)通过教材改革,优化教材的使用,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建议选择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材,这样的教材应该新颖、难度适中,循序渐进,实用性强,既包括基本的语言知识,又需涵盖丰富的文化知识背景,同时也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基础性与实用性兼顾,科学性与趣味性并存。目前,在没有特别合适教材的情况下,项目组成员教师应科学地对现有教材进行删减和补充,用自己的讲义和课外资料去丰富教案。(2)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发展对应的第二课堂活动,不拘泥于课上的学习时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合作式完成项目的团队精神。(3)通过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借鉴先进教学理念来充实英语教学课堂。项目教学、分组作业、学生自我展示、参与体验式教学等都是教师可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有效方法。另外,强化通识教育,增加中国文化部分的内容及分值比重,引起学生的重视,加强日常积累和学习,提升文化素养。(4)通过考试改革,强调项目成绩,强化过程形成性评价,多方评价给出学生综合考评。(5)通过师资培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三能”型教师,利用假期深入企业实践,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外语能力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结合专业的外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冷艳丽.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探析[J].亚太教育,2015.

[2]禹四明.论地方本科院校技能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6.

[3]张慧玲.关于《单片机应用技术》项目教学示范课的研究[J].数码世界,2016.

[4]李夏.浅谈高职高专项目化改革中英语口语的教学转变[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3.

作者:马海旭 韩芳 单位:沈阳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