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机制教学管理体系探析

时间:2022-11-12 04:05:51

导语:育人机制教学管理体系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育人机制教学管理体系探析

摘要:随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手段和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越来越凸显其不适应性,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趋向于多元化和多样化。笔者针对现代学徒制内涵的简单分析,并就中职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模式下如何构建中职教学管理体系等内容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双主体”;教学管理体系

现代学徒制是当今世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模式,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近年来,现代学徒制开始在国内许多职业院校试点。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以职业发展为需要,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来提升学生(学徒)的能力。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及“双主体”的特征

“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模式突出学生(学徒)的身份,注重“双主体”育人过程,着重强调在不同的环境(学校、企业)对于学徒(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培育,重在过程性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学生(学徒)成长记录,注重过程性资料积累,多方参与评价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二、传统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1.教学传统性与实训灵活性的不一致性。由于受到传统教育体制束缚的影响,导致中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理念相对落后,特别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教学管理体系设置的系统性与企业追求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双方在学生的实习时间与企业接受学生实习时间、岗位等存在冲突,也忽视了校企合作中企业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在校外实训的空间、强度、要求等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同时也忽视了学生职业素养等软实力的培养,中职学校的教学体制与企业的日常运行之间存在一定矛盾,使得中职学校与企业之间难以充分实现生产计划与教学计划的紧密连接。2.教师理论型与师傅实践型的不匹配性。在培养中职学校人才过程中,应以行业、企业岗位实际需求为作为教学目标,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的培养模式严重缺乏实践和操作经验的教师,缺乏企业一线的经验,同时对于行业、岗位的发展趋势不能精准把握,对于目前培养专业性综合人才的教学目标也不明确,市场需求变化快于学校教学目标的调整,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中,师资的不足与经验的欠缺,又缺乏企业实践型师傅的参与,理论与实践的不匹配,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体系存在偏差。3.管理效率低下与现实要求的不平衡性。在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实训教学环节的管理效率和质量建设的力度不足,校内实训的课程设置以工考为目标,校外实训的课程设置虽有规划设置,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零散性和不统一性,校内、外的实训的联动、传接和提升仅停留在课程设置环节,缺乏实际的关联性、连续性和统一性,教学质量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效能评估不精准,因此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很难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三、构建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机制下的中职教育管理体系

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了教学管理机制、课程设置管理体系、实践管理体系、师资管理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等有机组合成的整体,服务于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1.强化工作过程导向的课题体系建设。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应以校企双方共同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行业标准为依据和岗位任务为目标,设置以突出职业的岗位能力发展的逻辑规律为课程体系,注重理论的实用性和实践课程的前瞻性,实现校企交互式学习,强化学生(学徒)在真实职业环境中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培养的课程。2.加强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师资队伍建设。现代学徒制的“双主体”育人机制的建立,是确保现代学徒制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学校的教师虽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但缺乏一线的实践,因此要把企业(行业)的资深技师纳入学徒制的教师队伍中,组成“双导师制”,共同对于学生(学徒)进行理论(实践)的指导,同时“双导师”要定期对于培养的方案和课程设置的内容进行不断的学习与沟通,不断完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便于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统一的设计和有效的衔接。3.构建弹性灵活的教学管理体系建设。现代学徒制实现了校企的跨界教育,因此学校的教学需要实现时空的自由管理,可以引入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微课、仿真软件等资源,在碎片化的学习时间,实现企业学习阶段理论的学习和学校学习阶段技能的强化训练,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学分银行的搭建。4.搭建过程性灵活性的实践管理体系建设。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需要企业的密切参与,校企双方实践的目的、环节、具体的内容要做好具体的计划安排,实行交互式管理,突破时空的限制,做好学生(学徒)在企业中过程性资料的收集,通过访谈、自述、视频等方式对学生(学徒)在企业环节进行监督、指导、考核。5.建立多方参与评价的教学质量管控体系。为了能够更好地评价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的效果,一定要有合理的评价机制。学徒制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企业一个岗位的技能培养,应要高于企业(行业)的标准,这样对于学徒才有更好的吸引力,因此要引入第三方的评价机制,对于学生(学徒)最后的培养进行鉴定,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从第三方、企业、学校等多方参与进行评价,以第三方的评价作为教学质量管控体系的依据。通过简单论述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模式下的中职教学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种学徒制教学更适合中职学校教学发展,中职学校只有专注于培养实践型人才,才会为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输送更多高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寿斌.谈高职教育的“宽进”与“严出”,《教育与职业》,2010(10)83-84

[2]王东梅.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管理体系的变革与优化,《机械职业教育》,2017年(8)46-48

[3]文建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探讨,《现代交际》,2016年(11)158-159

[4]陈秀虎.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21)81-84

[5]关晶,石伟平.现代学徒制之“现代性”辨析,《教育研究》,2014年(10)97-102

作者:宋健 王华 单位:启东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