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
时间:2022-04-11 11:28:39
导语: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语文课程改革,要求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这是根本,也是基础。语文学习从生命开始,和实践同行,生活实践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无痕地注入富有时代气息的生活内容,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融合到语文学习中。
一、生活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最佳情景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改变灌输式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和实践,注重激励学生的自我感悟和体验。然而,学生接触社会较少,对生活缺乏认识和感悟。为此,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生活实践并在合作探究中学习具有非常高的实效性。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大胆尝试,让学生在真实生活情景中,去感知、尝试、学习。
二、语文综合素质培养离不开生活实践
《课程标准》非常强调“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既能挖掘语文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共享资源,又能综合利用各科知识技能,推动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大课堂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有位语文老师,在教《向沙漠进军》时,根据文章所揭示的环保问题,向学生提问:家乡水电站库区水文环境存在什么问题?大多数学生只认识到泥沙淤积会慢慢填平河道,视角太狭窄了!于是,教师组织了综合实践学习活动,延伸课堂,拓展视野,扩大知识面,培养主动探究发现的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1.调查分析研究:老师引导学生周末分组调查,走出学校课堂、走向社会,去观察了解,广泛收集信息;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库区同学向船夫、农户询问影响水文的因素;镇上同学到镇国土资源管理站、河道管理办公室等部门咨询;其他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收集水文知识,并确定在返校后进行成果展示。2.成果汇报展示:汇报课上,有散文《龙河的话》、《龙河泪》,有童话《龙河小鱼历险记》;有的分析水文现状,准备向政府部门提出建议;有的发起倡议,要将调查结果公之于众,警醒人们保护库区水文环境。这次学习,学生从社会实践中广泛汲取信息,提高了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他们系统了解水文环境知识,接触了许多新事物,主动探究的兴趣和求知创新的意识得以激发。不难看出,在调查研究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学生的倾听、发问、观察、记录、交谈、分析总结等技能得到了充分培养。语文课还可依教材设计推销员、导游、广告设计师等多样性综合学习,使学生在具有综合性特征的生活实践化教学中充分发展多元智能,培养综合素质,将教育与个人潜能、社会需求协调一致。
三、作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实践
“源于生活”乃新课程一大特点。语文教学生活化是重塑语文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是最具生命个性的语文教学层面,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新课标强调:“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有位乡村中学语文教师感慨,农村学生视野限于乡村,然而由于向往都市,并受作文书籍影响,习作时,往往落人“回忆往事”、“拾金不昧”或模仿他人的窠臼,对自己熟悉的乡村生活却视而不见。为此,这位老师抛开教材,定下了写作训练“三步曲”。第一步,敢写“真实”:定位在写熟悉、印象深的人事物,再无其他要求。逐步培养学生从生活选题,从阅历中提取素材的写作习惯,让笔端触摸到蕴含浓郁土壤气息的乡村风情,因生活环境决定了他们心中蕴含最深的体验就是这种乡村风情。“我手写我心”,写出自已感受深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经历。这样,解除羁绊学生作文的条条框框,鼓励学生立足生活体验,敢于“真实”作文。第二步,寄情“真实”:在第一步基础上进行此项训练,侧重引导学生写出生活经历的真感受,内心诉说流淌于笔端,感受生活的真,品味生活的情。这样,使学生的习作逐步达到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生活、述生动情感的境界。第三步,写好“真实”:在第二步的基础上,进行此项训练,侧重要求学生能够对生活的真实素材进行思索、提炼、升华,捕捉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做到能够以新颖独到的视角看待平凡的生活小事,体验平凡的生活小事。这样,在浓浓的乡村风情中写出独到的新意。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体验过程,而这个过程必然要与语言文字扎根的生活土壤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用“语文眼光”感悟、体验、积累,从而挖掘生活这一丰厚“课程”内涵与精髓,把语文学习所获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学用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培养语文素养,应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作者:黄海华 单位:重庆市酉阳县清泉乡中心校
- 上一篇:如何在幼儿教学中因材施教
- 下一篇: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