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研究
时间:2022-11-11 02:51:41
导语: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的有效实施,创新高职教学管理体系,成为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成为当前职业教育领域的关注热点和改革重点。2015年7月,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改革传统的学徒培养方式,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进一步发挥企业的培训主体作用,通过企校合作等方式,探索企业职工培训新模式。因此,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转变思想、拓宽思路、深化改革,建立“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合作育人新机制,构建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是今后一个时期内高职院校应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所谓新型学徒制,是相对于过去的学徒制而言的。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企业和学校合作的基础上,以企校协同为平台,以企业师傅和院校教师的言传身教为支撑,以培养和提高学徒的能力素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有别于传统的学徒制和单纯的学校教育,较好地解决了以往教学方式带来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与能力割裂的问题,是对传统企业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新型学徒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组织和政策支持2014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2015年7月,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主体地位,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即由企业与教育培训机构合作,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脱产或半脱产培训等模式共同培养新型学徒。
2.企业和学校合作企业和学校深度合作,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措施,采取半工半读、工读交替的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各自的优势,使学徒进企业工作的同时,还可以进学校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从而使学徒得到全面、系统的培养和锻炼。这期间,学徒有着“学徒”与“学生”的双重身份,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则主导着双导师教学,极大地提高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一模式既为企业节约了人力成本,也为学校创造了经济效益,还为学徒提供了学习机会,将高职院校教育与经济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时代性、创新性和实践性。
3.历史和现实要求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谓根植于历史,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在我国,这一模式虽然起步较晚,但其生命力已经被实践证明,并越来越被大众广泛接受和认可。高职院校采取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其重要意义在于“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将企业职业素养和院校人文素养有机融合,并贯穿于企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利于提升地方产业和高职院校双向互动、共同成长的能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有利于实现企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并通过实训信息化平台达成信息共享;有利于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契合,真正实现教学、生产、科研、实践等环节的有机结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
二、构建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
1.实施课程改革,建立教学课程管理体系为了与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相适应,更好地推动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必须对高职院校教学课程实施改革,建立与改革相配套的教学课程管理体系。为此,新型学徒制要坚持“企业主导、院校参与”的原则,以企业为主导确定具体培养任务,由企业和高职院校分别承担,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体系,将企业发展理念和职业教育特色有机融为一体,不断深化教学课程管理改革,努力提高学徒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生产规范、职业素养等。
2.加强师资建设,建立师资队伍管理体系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对教学改革能否顺利实施有着直接影响。国家有关部委要求各地要促进企校双方密切合作,打破现有教师编制和用工制度的束缚,探索建立教师流动编制或设立兼职教师岗位,加大企业与学校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进行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的力度。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双导师制,在企业培养主要是通过企业导师带徒方式,在培训机构培养主要是采取工学一体化教学方式。为此,职业院校和合作企业必须共同建立师资队伍管理体系,既要体现院校特色优势,又要体现企业责任担当。一方面,试点院校要将企业实践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依据,合作企业要选拔优秀人才担任师傅并将其教学任务纳入绩效考核;另一方面,企校双方要共同实施系统性的师资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
3.实行弹性学分制,建立新型学徒培训体系推行高职院校弹性学制和学分制。高职院校应主动作为,积极与相关企业沟通协调,争取承担企业学徒的教学培训任务。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企业学徒采取弹性学制,实行学分制管理。鼓励和支持学徒正确处理工学矛盾,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学分达到规定要求就可获得高职院校毕业证书。通过这一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徒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为此,职业院校应根据各企业岗位的特点,采取任务驱动、项目牵引、实习检验等教学方式,积极构建新型学徒培训体系,使学徒培训向着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4.加强教学评价,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高职院校要在教学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与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企校联合、共同考核”的原则,将学徒在企业岗位的工作情况纳入教学评价考核范围,积极构建新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同时,高职院校要制定科学的考评细则和量化标准,坚持教学评价全程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还在进一步深化之中,基于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建设还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还需要在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力量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积极扩大试点、创新发展,为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企业学徒的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江涛 单位:安徽省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数学教学管理策略
- 下一篇:高职信息化集成教学管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