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业平台教学管理论文

时间:2022-05-09 10:24:08

导语:大专业平台教学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专业平台教学管理论文

1大专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对校内各项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因为打破了原有的各种限制,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涉及到校内诸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协调各学院、部门的工作,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配合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比如教学管理的模式,学生工作模式,收费方式,分配方式,后勤管理模式等等。而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无疑是这一系列改革的核心和关键。

2大专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

在推进大专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成都大学提出并落实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科学规划,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专设机构,构建三级建设组织;创新机制,规范立项管理制度;政策扶持,保障建设顺利推进等。落到实处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来体现其思路,并通过与之适应的教学管理模式来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大专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打破现有各种限制,充分发掘和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资源优势,打造适应市场需求、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平台。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上来看,现行的按照年级、专业来规划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对其进行管理的方式,极不适应大平台的培养要求。研究制定适合“大专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其相关管理模式,是一项基础但是紧迫的工作。

2.1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与其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同,大专业平台的人才培养方案既要体现“专业”,更要体现出“大”和“平台”。“大”指的是人才培养方案应融合不同学科、专业的各类课程,但又避免简单的拼凑;“平台”的要求是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要体现出对平台内各专业的支撑。

2.2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要求改变招生和毕业资格审查的模式

大平台打破了学院、学科限制,允许学生在平台内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进行修读,首先就对学生的“入口”和“出口”提出了问题:以什么专业录取,从什么专业毕业?

2.2.1招生模式从按专业招生改为按大类招生

目前的招生录取模式,是按照专业或者专业大类进行录取。从管理角度出发,在整个大学培养过程中,事实上是没有允许学生随意调整所在专业的,反而是有诸多的限制。从2001年起,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就开始了按大类招生的尝试,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随后跟进。到目前为止,近一半的“211工程”学校实行了“大类招生”,并由此产生了三种不同的模式:整合专业设定学科大类;实验班形式;低年级统一通识教育。大专业平台模式下的招生制度,可以借鉴大类招生的成熟经验,并综合三种不同模式来进行。按照大专业平台的学科类别进行招生录取,每个平台下有若干的专业,但在新生入学后,并不将其归入某个专业进行学习,而是在第一学年对其进行通识教育和本平台下的学科基础课的教学。

2.2.2以学生完成课程所在的课程组来确定毕业专业

同一大专业平台下,共用一套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由第一学年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各专业课程组的课程组成。方案规定了从平台下各专业毕业所需要完成的课程和学分,学生在整个大学培养阶段,可以自行选择方案中的任意课程进行修读。当学生修满某个专业规定的毕业学分后,即可申请从该专业毕业。

2.3学分制的深入推进和适当限制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赋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让学生可以自主规划学业进度、修学年限等。现行的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尽管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其需求,但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利。例如: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有更多的实践经历和动手能力,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专业实习和生产实践活动,造成一至两个学期不能在学校进行学习,学年学分制条件下的诸多限制,不允许学生有这样的灵活时间分配。但是,如果采用完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也不利于我国现阶段的高校教学活动。思想政治类课程、形势政策类课程等教学环节,如果完全放开由学生选课进行学习,会造成学校教学资源调配的困难,也造成学生专业理论课程学习规划的困惑。因此,充分借鉴完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限制,可以解决在大专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管理方面的某些困境。

2.3.1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弹性学制

学年学分制下也在实行“弹性学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专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二至三年,本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四至五年”,教育部21号令也规定,“学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学生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由学校规定”,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因为每个学生都被编入某个年级、专业、班级进行管理,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遇到很多困难。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弹性学制,让学生自主规划学业计划,是大平台模式下的必然选择。而实行弹性学制,亟需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真正把课程教学转化为一个用学分来衡量的“超级市场”,提供给学生“选购”的空间,按照每个学期学生实际选修的课程及其学分来进行收费。

2.3.2将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类课程集中安排在第一学年进行

这就是前文所说的对完全学分制的限制。在当前大多数高校教学资源和管理制度并不充足、完善到满足实行完全学分制的条件下,把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等课程,集中在第一学年(大学英语集中在第一、二学年)来进行教学,规定学生必须在完成此部分课程的基础上再进行专业课程的选择和修读。一方面缓解了学校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3.3建立行之有效的导师制度

大平台人才培养模式下,弹性学制、相对宽松的学分制,也对学生的学业规划带来一定的影响。自由度的提升,特别是可以通过自主选择课程组的方式来选择自己的专业,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建立行之有效的导师制,可以有效的指导学生合理规划学习生活,理性选择专业方向。大平台条件下,不仅要求导师具备学生管理的一般常识,更要对所在大专业平台有着深刻的认识,对该平台下的各个专业及其发展都有相当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学业规划和专业选择。任何改革都是一个摸索中前进的过程。大专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清晰的勾画了一种新的,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措施,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例如:如何解决按学分收费的问题,如何在同一大专业平台下调控专业冷热不均及其所造成的资源分配问题,如何解决在现有的院校二级管理模式下,对打破学院界限所带来的分配问题,如何解决淡化专业和班级所带来的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困难问题等等。只有从顶层设计到底层支撑能够完美对接,才能把这种新的,充满活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转化为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原动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作者:刘飞彭长宇单位:成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