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校区办学教学管理论文
时间:2022-04-05 03:09:15
导语:分校区办学教学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运行和管理。由于学生分散在两个校区,在平时的教学运行和管理过程中难免有很多不便。学院教师的教学和办公地点原本在学院所在校区,但是一部分教师不得不去中心校区给低年级的学生上课或者辅导,两个校区相距较远,学校班车在时间上又不能和上课时间相吻合,教师往返两个校区之间极其不方便,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这给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低年级的学生普遍反映和任课教师见面交流的机会太少,只有上课的时候才能见到老师,下课后老师就要返回校区,课堂上的疑惑不能及时的找到任课教师解答,这对学习很不利,师生之间在思维、情感等方面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身心全方位的健康发展。另外,教学运行需要定期采集教学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而在“2+2”的分校区条件下,教学信息相对分散,由于地理跨度大常常导致信息沟通不畅、交流不及时,导致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也会引发很多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分校区的办学模式同时也给学生的选课带来了困难,笔者所在的吉林大学实行网上选课系统,但是选课系统上有校区之分,不同校区的学生如果选择同一门课程有一定的困难,即使选了同一门课,学生跨校区上课也非常不方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如果在不同校区开课,又必然会增加教育成本,形成资源浪费。
2.教学质量监管。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2+2”分校区的办学模式增加了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这也给教学质量监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地理位置分散,在教学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地被发现并解决,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及时地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学院,学院、教师、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教学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学校和学院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教学资源利用。“2+2”分校区办学模式造成了教学资源不均衡不平等的局面,教学资源分散,难以共享。笔者所在的吉林大学,由于低年级(大一和大二)在中心校区就读,造成中心校区的基础教学设施相对紧张,而高年级所在的校区由于学生分流出现了部分教室、图书馆等基础设施闲置的现象。另外,原有校区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不能移动,所以中心校区必须建设配备教学必需的实验室等教学资源,这就导致教学成本增加,浪费问题凸显。
二、思考及对策
1.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随着社会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的校园平台也成为分校区办学模式中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管理方式上,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信息化校园,实现各校区的教学管理无时间空间障碍地自主、互动的运行,有效解决分校区带来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充分利用QQ群、微信平台、教务系统等信息平台,加强教师和学生、教学秘书和教师、教学秘书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营造“一个学院”的开放式环境,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管理成本,对分校区办学模式下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建立新型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运行机制。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尝试,冲破陈旧管理模式和观念的束缚,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建立适合“2+2”分校区办学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切实保证分校区各项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和进行;通过建立约束与激励并存机制,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才能,从而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3.以幕课为平台,加强教学资源整合和共享。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目前,国内多家高校都已经设置了幕课课程,它可以打破校区之间、甚至学校之间的壁垒,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分散在不同校区的学生可以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学习同一门课程。比如中心校区开设某门课程或举办某个讲座,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共享给其他校区,这样既节约了教育成本,又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工作队伍的互动。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是两个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的工作系统,在2+2”分校区办学模式的条件下,学生管理工作对教学工作尤其有促进和保障作用,两个部门积极地沟通和交流都能使各自的工作顺利开展,因此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工作队伍的工作互动,实现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工作队伍联动机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比如:教学管理和学生工作可以在发文、议事等方面采取联合办公的方式,也可以形成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联席会议等制度,建设教学督导员队伍和学生信息员队伍,加强教学秘书和辅导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实现信息共享。实际工作中面临多重问题的叠加,单独一个部门往往不能顺利解决,所以更需要两个部门相互协调加以解决,创建有效的沟通渠道,提高学生以及学生团体参与互动的积极性,通过互动能够使两个部门的工作达到双赢。
5.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质量反馈,建立一套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进行教学情况的搜集和反馈,比如建立院校领导听课制度、教学状态信息员制度、设立教学质量意见信箱、发放教学质量反馈表等,及时搜集和反馈信息;充分利用网上的评教系统,加强学生网上评教的力度,认真搜集并归纳学生在评教系统中提供的数据,并作出统计分析,为教学质量情况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针对系统中不正常的数据或情况,找出根源,剖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不再发生。
6.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教学秘书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直接参与者,也是面向师生的服务者,同时又是教务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络者。教学秘书肩负着巨大的责任,这也就要求教学秘书需要具备良好的协作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综合业务能力。当前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中教学秘书的人员构成比较复杂,学历层次和能力素质差异较大,管理方法也比较落后,在“2+2”的分校区条件下,这样的教学管理队伍已经难以适应现在高校教学运行的需要,因此教学管理人员队伍的质量亟需提升。高校应注重并积极开展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实现扁平化管理,创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优化人员结构,使得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技能同步得到提高,建立一支学历层次相当、年龄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学秘书队伍。
三、结语
总之,“2+2”分校区办学模式的出现是高校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为高校的本科教学管理人员提供了探索教学管理新途径、新方法的有利契机。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的本科教学管理工作则需要教学管理人员不断地大胆探索、发现问题并克服困难,同时总结经验、创新思维和思路,充分发挥分校区办学模式的优势,把科学发展观用于指导教学管理实践,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才能使“2+2”分校区的教学管理工作走向良性发展的未来。
作者:邹琳琳陈晨单位:吉林大学
- 上一篇:理解监控策略与英语阅读教学论文
- 下一篇:五水共治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