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创建新特色教育改革研究
时间:2022-12-25 10:13:40
导语:新高考创建新特色教育改革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校遵循人才培养和选拔规律,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秉承已有的优势,正视发展中的瓶颈,融合学生全面发展和特长培养的需求,尝试创建多元化的办学特色,进一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驱动,稳中求进;创建特色,多元推进;凝心聚力,激发奋进。
关键词:新高考;选课走班;办学特色;专业发展;教育改革
“新高考”是指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福建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闽政〔2016〕20号)等文件要求,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而制订的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学校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具体来说,它包括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个性风貌和风格的培养目标、管理模式、管理风格、教材编写、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教学组织运作形式、校园文化等。厦门市五显中学是一所地处农村的二级达标高中,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立足本校的实际,因地制宜,形成了以生命教育为主的办学特色,教育教学成效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新高考”的考试改革背景下,学校遵循人才培养和选拔规律,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秉承已有的优势,正视发展中的瓶颈,融合学生全面发展和特长培养的需求,尝试创建多元化的办学特色,进一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探索“新高考”,创建新特色。现以厦门市五显中学为例进行阐述,以期能抛砖引玉,收获更多教育改革的成果。
一、改革驱动,稳中求进
(一)立足校情,科学分析
“新高考”赋予高中学生对高考学科有更大的选择权、组合权,并且把高考学科与大学专业选择相关联。这样的变革不仅带来高中办学的系统变革,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态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更对学校管理提出精细化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立足校情,盘活学校资源,设计出一套确实可行的走班模式。1.重视高职院校录取,提前谋划高职院校录取的语文、数学、外语每门各占150分(原则上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卷面分值100分的1∶1.5比例转换),思想政治、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每门各占100分。基于这样的高职院校录取规则,从学校的实际学情出发,学校重视有志于被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的引导与培养,在高一结束时,提前谋划,锁定目标,针对这一部分学生,制订了高职生的培养方案,逐步适应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2.关注艺体本科生培养,量身定做学校的生源处于全市的末流,中招录取分数线是全市最低分或比最低分略高,学生要上本科,走艺体道路是一个方式,而“新高考”下的全科会考将给艺体考生的专业训练带来客观上的困难与阻碍。为此,学校必须提前成立艺体班,以方便艺体考生的专业训练。提前成立艺体班,制订专门的艺体生培养方案,使得学校对他们的培养更有针对性:从学校的办学积淀来看,学校的强势学科是生物科、历史科、政治科;从高考的志愿选择来看,选择物理学科比历史学科更有优势;从学生的学习水平来看,选择历史学科的学生数可能要比其他学校更多。艺体生在综合考量了各个方面的因素以后,选择出最适合他们的高考组合套餐。3.统筹“选课走班”与师资,平稳落地2021年起,高招录取按照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两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录取。普通高校依据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考生自主选考的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本科院校招生实施“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高职专科院校招生继续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为了让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得到发展,让学校的办学特色得以彰显,学校必须统筹“选课走班”与师资,确保“新高考”平稳落地。学校在与家长、学生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可引导体育考生、艺术考生尽量往同一“套餐”选择,可选择“小走班”,最理想是“不走班”。
(二)创造条件,保驾护航
1.追求进步,促进公平“新高考”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均分评价受到挑战。学校将采用以分班系数、进步空间为主的评价模式,公平、公正、公开进行教学评价。为此,学校量身定做了一套适合校情的评价方案:其中,分班系数=分班均分/年级均分,应考分=分班系数*年级均分(对应每次考试的),进退分=任教班实考均分-任教班应考均分;进退分为正,代表分班后科任教师对任教班有正面推动作用,进退分为负,代表分班后科任教师对任教班有负面推动作用;进退分有三个,一个是在套餐内的相对进退分,另一个是在全年级的相对进退分,再一个是备课组在全市排名的相对进退分。在同一套餐的分班中,学校采用平行分班的方式,把分班数据细化到各个学科均分及男女比率的均衡,并考虑到年龄的分布及各层次学生的合理搭配,真正使平行班级在相同的起跑点上公平赛跑。2.改良硬件,优化服务学校以“新高考”为发展契机,全面改良基础设施,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学校新综合楼、会议报告厅、体育馆等已列入区级特级项目,建筑面积18300平方米。该项目完工投入使用后,学校的可用教室大幅增加,学生活动场所得以扩容,运动条件得以改善,“选课走班”不再受到硬件的困扰。
二、创建特色,多元推进
(一)传承“生命教育”特色办学
学校继续秉承红十字生命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作为“福建省红十字体验式生命教育示范校”的研究优势,开展较为系统的生命教育研究,并将以“生命教育”系列教材为载体的生命教育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将生命教育课程与现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结合,让生命教育课程在校本化的过程中,成为学校持久稳定的研究发展方向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
(二)推行“4+X”选课走班模式
基于校情、学情,学校必须探索在“新高考”背景下的特色走班模式,既能满足学生兴趣与爱好的发展需求,又能促进各个学习层次群体的逐步发展,还能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多层次、多元化的课程实施模式呼之欲出。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前提下,综合学校现有师资情况,学校推出“4+x”的“套餐”模式:物化生(传统理科,重点考虑本科上线)、物生政(本科、专科上线均适合,符合校情,多数学生可考虑,建议体育生重点考虑)、史地政(传统文科,本科、专科上线均适合,建议艺术生重点考虑)、史政生(本科、专科上线均适合);除以上4个“套餐”外,选择“套餐”的学生数超过40人的可以成班,选择“套餐”的学生数超过10人不足40人的考虑“小走班”,选择“套餐”的学生数少于10人的让学生再次进行选择,以优化整体开班模式。
(三)实施“双轨制”艺体生管理
1.艺体班筹划在尊重艺体生选择的前提下,要成立艺体班的行政班难度不小。但是,艺体生如果分散在各个行政班中,专业训练与文化学习常常会“打架”,难以找到专业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契合点。基于此,学校提前筹划,引领艺体生达成最大限度的共识,达成了专业训练与文化学习的“两不误”。根据反馈,学校是同安区唯一一所在高二上学期就成立艺体班的学校。2.“双轨制”管理学校加强对艺体生的管理力度,实施了“双轨制”管理,对艺体班设有两位班主任,并纳入学校的管理。艺体生按照既有的行政班体系进行管理,教学常规一项没落下。与此同时,专业训练抓早、抓细、抓实,负责专业训练的教师同时担任班主任,艺体训练与思想工作两手同时抓。学校实行双班主任目标责任制,要求两个班主任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及时了解学生专业训练、学习推进及思想状况,特别做好学生的时间管理,精细学生的日常安排,及时做好训练与学习的对接。
三、凝心聚力,激发奋进
(一)“选课走班”初见成效
在2021年厦门市的第一次质检中,学校的入学期望是“一段数0人,二段数0人,三段数23人,四段数180人”,预测二的数据是“一段数1人,二段数3人,三段数173人,四段数317人”,是全市唯一一所四线超过率均为正值的学校。其中本科上线与专线上线大幅超任务完成,“4+X”的“选课走班”初见成效。
(二)艺体特色显现优势
在2021届的高三体育专业考试中,有42人参与专业测试,最高分为96分,上90分的有5人,上80分的有23人,上70分的有41人,各项指标均为全区第一;在2021届的高三艺术专业考试中,有57人上了专业本科线,最高分为257分,居全区第一。在2020年同安区第十三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学校首次取得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其中男子青年组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进步显著。
(三)专业发展收获成果
学校历来重视名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努力创造条件让教师发展,优秀教师群体已经形成。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有省名校长后备人选1人(兼区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省骨干校长1人(获评区教育领军人才)、市级专家型教师2人、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4人、市级骨干教师38人、区级骨干教师4人。学校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共有48人,占比40.7%;市级及市级以上名师44人,占比37.3%。学校在“新高考”背景下对特色办学进行了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特色办学还任重道远,学校还面临着发展过程中的诸多挑战。学校将继续以“新高考”为发展契机,党政同责,齐抓共管,认真做好顶层设计,积极争取办学条件改善,进一步夯实德育、教学常规,全力抓好特色办学,努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何明春.乡村学校特色化办学的实践与思考[J].四川教育,2021(10).
[2]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9-04-23
[3]塔石乡中心校.中心学校发展规划和改进行动计划(2014年-2017年),2015-10-27.
作者:蔡敬发 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实验中学
- 上一篇:网络安全技能竞赛体系建设研究
- 下一篇:融媒体时代报纸编辑综合素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