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服装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22-05-19 09:07:52

导语:现代学徒制服装专业教学改革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现代学徒制服装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就当前的服装行业教学实践来看,服装专业课程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导致学生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改革服装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成为目前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在服装专业教学过程中,应认真遵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调个性化培养”这一原则,应用现代学徒制理念进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改革服装专业课程体系,提高服装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服装专业综合性人才,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服装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我国高校服装专业教育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服装专业教学体系日趋完善,然而相较于部分发达国家,我国高校服装专业教育在课程定位、教学内容以及授课方式上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服装专业教学中,理论性人才培养和我国现代社会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中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相符。服装专业没有明确的课程定位,高校教育过程中只重视通识教育,淡化专业界限,将学生基本素养培养作为重点,没有充分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各大高校定位不清的问题,导致学生“所学”脱离企业“所需”。同时,缺乏高素质服装专业教师,也是影响高校服装专业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凭借教材进行教学,教学内容陈旧、空洞,与现代社会服装企业生产实际脱离。另外,传统的高校服装专业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教师只重视对知识的讲解,不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导致服装专业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学生厌学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服装专业教学效率和质量,加强服装专业教学改革成为摆在广大高校服装专业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对此,文章主要分析了服装专业探索学徒制的重要意义,同时阐述了学徒制下高校服装专业教学改革,旨在为有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1服装专业现代学徒制探索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纲要》)强调,各大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与市场需求充分结合,并与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加强联系,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基于国家教育改革总体规划,在高校服装专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应认真落实校企合作的总体指导思想。对于高校服装专业教育改革校企合作指导思想的落实,现代学徒制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校企联合进行人才培养能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更对工学结合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引入服装专业教育教学中,对于服装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融入现代学徒制,能促使服装企业积极参与高校服装人才培养工作,对培养高素质服装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进一步推动高等服装专业教学朝着科学化、内涵化方向发展[1]。在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现代学徒制是非常重要的战略之一,对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应在高校服装专业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对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应用,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2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服装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在高校服装专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学术型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不利于高校服装专业的改革和转型。因此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应加强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操作能力,促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以保持其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同步。其中,构建服装专业课程体系要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调个性化培养”作为重要的建设理念,科学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岗位课程三大模块。

2.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较宽知识面的培养,使其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各大高校中都已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然而在理解通识教育理念上还存在一些偏差或者系统性研究不足,以至于通识教育效果不够深入,影响其教育精神实质的体现。因此,如今在服装专业教育过程中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有国家教育管理部门规定的如数学、英语、计算机、思想政治等必修课程,并基于专业实际以及岗位需求,将思维训练、职业素养、企业文化写作与修辞等内容加入其中,以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总之,借助这一模块课程的开设,能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培养其职业道德精神与文化修养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2]。

2.2专业课程

设置专业课程主要是培养服装专业学生的技能素养,让其加强对与服装设计制作有关技能的学习,更好地满足未来服装专业岗位的需求。在设计专业课程模块过程中,应科学合理地调研服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加强彼此合作,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并重视人才培养的多元化[3]。

2.3岗位课程

开设服装专业岗位课程,是在深入服装行业实际、充分调研的前提下,与服装行业深度合作,科学设置岗位课程内容,并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依照实际岗位需求而确定课程内容。学生在学习岗位课程内容时,能培养其专业能力与个性素养。对2020年中国服装人才网的服装企业人才需求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有13个职位是现代服装企业急需的岗位,这些岗位分别为设计师助理、CAD制版/样板师、采购/采购主管、样衣工、外贸跟单、电商运营、女装设计师、导购、QC跟单、QC质检、市场督导、童装设计师、专卖店店长,尤其是QC跟单、市场督导以及专卖店店长,在第二、第三、第四季度,成为最热门的岗位。在对市场人才需求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和企业有效结合,可针对性地培养服装人才,科学制定职业能力表、岗位课程表。以设计师助理为例,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工作可以认识到这一职位必须具有较强的鉴赏力及较高的创新能力,可以灵活运用绘图软件,科学合理地设计服装图案以及款式,同时要具备服装工艺、版型、辅料立体裁剪等方面的技能素养,并辅助设计师探寻更好的服装面料,配合图纸改进工艺。基于这一岗位能力需求,学校可联合服装企业,设置服装面料与应用、设计软件、消费心理学、服装流行学、服装创意设计与制作等相关课程[4]。

3服装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

(1)按照“2+2”模式安排课程。《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将服务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宗旨,发展导向要以就业为基础,强化校企合作,落实工学结合,通过顶岗实习进行人才培养。将现代学徒制充分融入服装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加强产教融合,共同育人,发挥工学结合的强大优势,在高校服装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企业为主体是现代学徒制最大的特点,需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要以3∶7或2∶8的比例科学设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如,德国课程体系在实行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是按照7∶3的比例来设置学生实践学习和理论学习的时间;英国则利用2/3的时间让学生深入企业实践进行锻炼学习。基于综合考虑,可根据“2+2”的模式来设置课程模块,通识教育以及专业课程模块学习让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完成,大三则安排学生进入岗位课程模块学习阶段,大四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以达到毕业要求。(2)多元化的双导师型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教育,即在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校教师负责学生通识教育、专业基础能力和应用能力知识内容的教学;专业能力拓展模块教学,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服装专业教师进行教授,或者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岗位师傅进行教授,并发挥情景教学法的优势,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师徒帮带的形式,让学生深入服装企业实践,感受服装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师傅可以依照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提高服装专业的教学成效[5]。(3)全面的考核方式。在服装专业教学中通过师徒帮带的模式,请专业技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由专业人员带领学习。比如,在进行面料认知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面料市场,由专业的面料辨别人员给学生介绍各种面料,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的方式增加对面料知识的认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之后的考核过程中,需通过校企合作对学生的操作与岗位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核,并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情况、表现情况、遵纪守法、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等各方面的内容都纳入其中,对学生展开全面的考核。

4结束语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学生个性化培养,是现代学徒制高校服装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理念。因此,必须与市场服装行业充分结合,了解其岗位需求,加强校企合作,共同进行相应课程的开发,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且优秀的服装人才,从而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金金.现代学徒制下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工作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48(8):184-185.

[2]熊顺美.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服装专业有效教学的探索[J].职教通讯,2017(36):53-54+64.

[3]李世宗.现代学徒制在服装设计专业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12):205-206.

[4]吴怡佳.对中职服装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7(3):67-68.

[5]叶冲.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5):97-100.

作者:古丽努尔·伊克然 单位: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