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意识分析
时间:2022-03-11 03:06:38
导语: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意识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问题意识是课程思政理念创新的源泉和实践发展的动力。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源于对新时代如何实现立德树人根本问题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问题的回答,蕴含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在基本理论问题的明晰、重大时代问题的关注、学生需求问题的关心、考核评价问题的注重中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问题意识
一、引言
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1]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理念,顺应时展、聚焦世情国情、直面现实矛盾,深刻回应了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蕴含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当前,学界关于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集中如下:第一,研究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教学目标、内容上的同向同行问题,“同向”是“同行”的前提,“同行”是“同向”的目的,两者不能简单互补,也不能完全替代[2];第二,从体制机制、教师素养、学科视野等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路径[3];第三,以具体学科为例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的路径,例如,公共英语课教师要力图精选和提炼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内容,并基因式注入课程教学[4]。总之,学者们侧重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路径的理论探索,并呈现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态势。相关研究尚未涉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问题意识主题,而问题意识不仅是课程思政理念创新源泉,也是课程思政实践发展的动力。各高校在争相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不忘本来,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
二、高校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源于问题意识
课程思政是指围绕立德树人目标任务,通过开发各门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一种教育形式。这一理念的提出源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实现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理论问题,系统回答了此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各种实践问题。(一)立足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刻回答了新时代高校“如何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问题。高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这个根本问题,发表了系列讲话,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这些表述包括: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6]。近年来,高校在学深悟透讲话精神的内涵实质基础上,不断在立德树人上下功夫,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思路,受到了普遍认同。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理念,课程思政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问题,凸显了各类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有助于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从而更好地落实了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二)立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困境,有效解决了高校思政育人渠道单一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7]表述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定位,也间接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其他渠道。“主渠道”并不等同于“唯一渠道”。而在部分高校,现实的行动逻辑是“主渠道”被误解为“唯一渠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政课的事情,是思政课教师的事情,其他课程、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无涉。这不仅违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也背离了教书育人的宗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被错置,功能被无限放大,使得高校育人工作呈现出只见“主干”未见“枝叶”的一花独放现象。实际上,育人工作具有复杂性,往往需要各学科、各方面协同发力,课程思政的提出打破了思政课程的“孤岛化”境地,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三)立足于专业课程育人效能有限的实际,有效澄清了专业课教师的思想认知问题。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分,“教书”侧重知识的传授,“育人”侧重思想价值的引领,教师必须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曾强调:“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5]然而,现阶段高校许多专业课教师的教学工作离理想的教书育人状态还有不少差距。有些教师认为,专业课教育与思想价值无涉;有些教师采取迎合策略,重视实用知识的传授,忽视价值引领,等等。这些现象都造成了专业课程育人效能有限或阙如。这种“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教育,绝对要不得。真正的教育是“在物理、化学、生物、数学课的讲堂上讲授教材时,不要只是毫无感情的说明真理,而是要使青少年沿着科学艰险道路做一次富有探索精神的、充满为真理而斗争的崇高动机的旅行。”[8]这也是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和价值归宿。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重申了教书育人的宗旨,再次肯定了专业课程的育人指向,从思想上澄清了部分教师的教学认知。
三、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坚持问题意识
问题是创新的源泉,也是实践发展的动力。课程思政从问题中来,还要到问题中去。勤于发现问题、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课程思政才能实现从理论自觉到实践自觉。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在对基本理论问题的明晰、重大时代问题的关注、学生需求问题的关心、考核评价问题的注重中坚持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一)明晰基本理论问题。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问题是指与课程思政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需要从理论上阐明、理顺、澄清的若干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9]。课程思政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有助于获得规律性认识,更好地指导实践。这些问题有些是思想认识层面的理论问题,包括课程思政的学理基础、内涵边界、核心要义以及规律特点等;有些则是实践操作层面的理论问题,包括实践遵循、建设路径以及评价机制等。作为新事物,这些问题提出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因为新事物的发展总是在旧问题的解决和新问题的产生中实现的。当前,不少学者围绕这些基本问题展开了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对于以下几个关键问题,还需进一步深化认知。第一,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首先,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之维体现在:两者同向同行,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程为课程思政提供基本范畴、原理和方法指导,课程思政进一步使思政课程内容具体化和鲜活化。区别之维表现在:前者的“课程”指各门各类课程,后者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前者的“思政”侧重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后者侧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其次,两者不是互相取代(包含)的关系。课程思政是一种育人观,是对教书育人的重新审视,也是对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要求的回归。推行课程思政不是为了取代(包含)思政课程,而是形成育人合力。思政课程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程思政是对思政课程的有益补充。最后,预防专业课程思政化现象。课程思政不等同于课程思政化。课程思政化是指专业课程教学过度渗透思政理论,忽视了课程的专业性,结果把专业课上成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尊重专业课程规律,侧重价值引领。第二,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之举,而非收官之作。课程思政的创新实现了从思政课程的单向发力向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力的转变,不仅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组合拳也开辟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境界。但不能就此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及其实施者可以“歇歇脚”“喝喝茶”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而课程育人只是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还要在科研、实践等九个方面下功夫。第三,专业课程思政是实践推广中最难解决的关键课题。课程思政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专业课程思政是核心部分,专业课程思政的有效实现将影响整个课程思政系统,最终影响课程思政育人的效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由专业课程自身特点决定的。专业课程具有门类较多、专业性强、学科特征鲜明等特点,决定了专业课程思政需要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和彰显育人内涵之间保持张力,对专业课教师的素养和能力提出了高层次要求。另一方面,从课程论的角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难在知识选择、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具体而言,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必须面对以下几个问题:专业课教师是否愿意,能否胜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如何科学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基因式地注入课堂教学?如何确保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并科学有效地开展评价?(二)关注重大时代问题。马克思认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10]时代性问题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元素,它能够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情感共鸣。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要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学生“不知道的”讲到位,把学生“知道的”讲透彻,把学生“熟知的”讲新颖。第一,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及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党的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主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不是相对于旧时代而言的,而是指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代相比,呈现出新的特征,两者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新时代的标志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党的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深刻理解矛盾变化的现实依据,辩证看待社会主要矛盾。既要看到新时代的新矛盾,也要看到新矛盾反映出的新成就。对于这些问题,学生的认识并非零基础,课程思政就是要对学生的模糊认知开展准确引导,有针对性地引领价值取向,使学生能够把新时代、新矛盾与远大理想抱负、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展现新作为。第二,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党的以来,教育部把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作为教育系统的头等大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能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指导思路,也能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供思政元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涉及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领域,课程思政要结合课程体系、学科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科学选择思政元素。其中,新发展理念、美丽中国、工匠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新命题,需要学生科学认知和内化于心。课程思政就是要把这些时代命题基因式地融入各门各类课程教学中去,使新思想在学生群体中入脑入心入行,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与行动自觉。第三,敢于批驳错误社会思潮。错误的社会思潮是课程思政建设无法回避的时代问题。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未停止过,各种错误思潮此起彼伏、层出不穷。这些错误思潮污化社会风气、扰乱社会思想、误导人们的认知,甚至激发社会动乱。青年是最易受错误社会思潮影响的群体,也是各种错误社会思潮争夺的对象。大学生正处于思想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针对意识形态工作特别强调:“要旗帜鲜明坚持真理,立场坚定批驳谬误。”[11]课程思政建设要把对错误社会思潮的批驳作为己任,旗帜鲜明地敢于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辨析、批判、匡正各种错误思想,向学生讲清楚、新自由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思潮的本质和危害,引导学生科学辨识各种社会思潮,坚决抵制错误社会思潮。第四,正确解读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因其“热”而备受学生关注,是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素材。社会热点问题又因其“新”而评价观点不一,需要课程思政教学正确解读引导。无论面对何种情况、如何复杂的社会热点问题,课程思政教学都要坚守政治方向,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任何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问题,人类社会正是在解决问题中前进的;对待社会热点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人云亦云;要把社会问题的存在与个体的责任使命紧密联系。以学生普遍关注的中美贸易战为例,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还要帮助学生认清中美贸易战的实质是美国优先的霸凌主义,中国人民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更要引领当代大学生要理性看待贸易战,努力增长才干本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学习和研究中。(三)关心学生的需求问题。需求和供给构成了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协调是矛盾解决的关键。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板就在于教育供给和学生需求发生矛盾,教师供给被认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需求被认为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导致学生兴趣普遍低下,思政育人效果不佳[12]。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以学生需求为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话语等方面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第一,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求。教育部长陈宝生曾指出,思政课抬头率不高,人到了心没有到,原因是内容不适应大学生的需要[13]。课程思政建设要引以为鉴,自觉在内容上满足学生需求。一方面,要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下功夫,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性,有效整合不同学科的思政元素,增强教学内容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另一方面,教学内容要满足学生的多元文化诉求,充分感知青年群体的亚文化环境,选择合理内核赋予课堂教学,真正打造“配方新颖、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终身受用”的课程思政。第二,关注学生对教学方法的需求。方法是表现内容的方式,内容和方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的科学采用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内化。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既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质,也要关注学生的期待。尤其对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学生,更乐于接收图像化阅读、记忆和表达,更热衷于形式吸引、气氛活跃、情感内隐的教学方法。这要求课程思政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避免灌输式授课,善于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使课堂教学充满温情趣味又不失教育意义。第三,关注学生对教学话语的需求。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不需要拘泥于特定的话语体系。这就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广阔的话语表达空间,可以结合专业话语体系和学生话语体系对思政元素进行自然呈现。“自然”是其教育的特点,也是内在要求。“自然”的教学话语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克服内心对晦涩理论的排斥,克服“话语鸿沟”,实现理论从高冷的神坛走向鲜活的实体。当然,“自然”并非一味的迎合,而是在尊重课程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实现专业课程体系与价值话语体系的有机融合。(四)注重考核评价问题。考核评价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课程思政实践效果的重要手段。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教师的绩效考核,二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评。考核评价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考核评价总会产生问题,需要强化问题意识。第一,考核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14]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不是对成绩的孤芳自赏,而是指向现存问题。考核评价是手段,发现、解决问题才是目的。问题能否及时被发现,在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设定,有效的评价体系应侧重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和实践过程中的态度和作用,包含思想是否高度重视、元素是否充分挖掘、内容是否有机融合、结果是否及时反馈等关键点。发现问题就掌握了问题解决的主动权,问题能否被有效解决,还在于对待问题的态度。很多教师一提到问题,就产生抵触情绪,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促成小问题演化成大问题。对待问题要不回避、不掩饰、不推脱,仔细解剖、弄清本质、找到症结、有效解决。第二,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考核评价的复杂性问题。考核评价中最难的关键点就是育人成效,是一个复杂性问题。一方面,育人成效具有模糊性和长期性。模糊性体现在我们很难用精确的指标衡量是否有效及其程度,因为个体品德的存量和增量具有差异性,品德的外显也因实践本身相异而有所区别。长期性体现在育人成效并非立竿见影的,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变化需要关照长期的实践过程,甚至是与各种因素综合作用锤炼形成的。尽管学业考试可以借助融入思政教育元素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但侧重的仍是对陈述性知识的评价,考查的是学生的“知”而不是“行”。另一方面,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是合力作用的结果,具有不可分割性。课程思政旨在通过各门各类课程同向发力、协同育人,很难将育人效果的实现归因于某门课程。同样地,学生品德问题的出现也不能简单归咎于某门课程。第三,课程思政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问题。对于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要坚持问题意识,除了改进教学、完善机制外,考核评价结果还关系到教师对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价值认知问题。价值是表示主体与客体相互关系的范畴,主体对客体属性的需要和客体属性对主体的满足程度都会影响价值认知。纯粹强调课程思政的教书育人旨趣会降低教师的参与热情,要关注课程思政的开展对教师的教学考核、职称认定以及绩效激励等方面的作用。这就需要把考核评价结果巧妙运用到教师的专业成长、职业晋升中,提振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增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获得感。
四、结语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是实践创新的起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高校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创举,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实现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理论问题,系统回答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各种实践问题,开辟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境界。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推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高校需要在基本理论问题的明晰、重大时代问题的关注、学生需求问题的关心、考核评价问题的注重中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当然,坚持问题意识既要见思想,更要见行动。如何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转化成基层实践仍然是亟须深化研究的课题。
作者:李祥祥 朱凤荣 徐叶 单位: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 下一篇:高校影视动画教学改革探索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