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时间:2022-03-11 02:59:28

导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促进高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以专业基础课《社会学概论》为例,对其“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进行了探索,主要涉及课程的模块、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思政元素参考模式、“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实施方法五个内容。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改革;实践

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国外并无“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此相关的研究是各国对高校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探索。19世纪中叶,杜威认为在课程内容上自然科学知识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一样可以满足社会需要,引发了美国通识教育运动和选修课程改革。20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再次对通识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重视大学生共同价值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被公认为迄今为止实施通识教育最好的模式之一。我国教育部在2017年12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此后学界开展了大量“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与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课程思政”在高校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的作用研究。邱仁富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理论进行了研究。[1]张正光(2018)认为应该从战略高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2]李如占(2018)认为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比,“课程思政”具有独特的渗透性、潜隐性特征。[3](2)“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探析。刘磊(2018)认为应加强顶层设计,致力实现“课程思政”的统筹规划。[4]谭晓爽认为应通过明确主体责任、构建“课程思政”体系、破除专业壁垒、提升教师育人能力等路径。[5]王禾玲认为应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6](3)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许多高校在学习上海“课程思政”的经验基础上,充分尊重不同学科特点,把学科内容与思政内容有机结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师培训、课程教学目标与大纲、教学内容、教育资源与教学设计、师资力量建设、第三课堂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总之,国外高校的通识教育已经很成熟,对国内各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路及教学方法有借鉴意义。国内高校对“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面对众多高校及众多不同的专业,需要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探索来更好地实现高校全方面育人目标。

二、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意义

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促进高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1)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助于探索高校专业基础课育人功能的发挥。在社会多元价值背景下,单纯或过度依赖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可以努力挖掘专业基础课中丰富的育人资源,探索出在教学主渠道中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立体化的育人路径。(2)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助于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通常大学生对专业课教师的认同度更高,与专业课教师的接触更多,大学生的价值观更易受专业课教师的影响。专业课教师应更加努力发挥专业课程的隐性教育资源,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让专业课教学课堂内容更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更深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能为其他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较好的借鉴。高校任何学科都蕴含着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规律的探索,蕴含着道德、伦理、法律及价值观等内容。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参加者有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思政老师与专业老师的联合备课,共同探索专业基础课的育人功能,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好的模板。

三、《社会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探索

1.课程性质

《社会学概论》是我校公共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核心教学内容涉及社会学的产生及其重要的研究领域,诸如社会运行、社会群体、社会互动、社会分层、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等。从课程内容来看,可以挖掘出大量思政教育的内容来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社会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

(1)根据“课程思政”总体要求,对《社会学概论》教学进行优化设计,修订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工作的考核等方面探索,积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经验,探讨在教学中真正融入思政内容,确保思政教育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最终形成课程的思政全覆盖。(2)将《社会学概论》课程分为四大模块:社会运行概述、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社会运行与社会建设。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各模块中注入专业知识传授、技能教学目标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三个基本要素。(3)在《社会学概论》四大模块基础上将课程各章节内容细化,找准“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将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相结合,对大学生在政治方向、思想引领、价值引导和德育内涵等方面内容进行挖掘,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3.《社会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在《社会学概论》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之初,结合“课程思政”的总体教学要求,进行了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修订,在划分《社会学概论》四大模块基础上对课程各章节内容进行了细化,详见下表1。

4.《社会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探索

至目前为止,《社会学概论》共进行了两个学期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第二轮的教学改革中,对第一轮的“课程思政”改革进行了深化和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将原来的模块内容、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三个内容增加为模块内容、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思政元素参考模式、“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实施方法五个内容。在“课程思政”改革中如何挖掘非思政类课程的内在思政元素,是否有可遵循的共同规律,或是比较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参考模式是关乎改革成败的重点。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7],这个文件为“课程思政”指明了要落实的纲领性内容。即,“课程思政”的参考模式可以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五大方面进行落实。本教学改革遵循此文件进行了思政元素参考模式的探讨。如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缺乏具体实施方法,就会在教学中无所适从或者疲于应付。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就要对如何实施改革进行具体化的研究。如,讲解什么具体案例、进行什么主题的讨论、观看何种视频资料、进行何种社会实践活动等。(2)对模块相关内容的修改第一,关于“社会运行概述”模块主要改动的地方为:在关于“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教学主题中,将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的“学会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运行的条件,培养和树立社会责任感”修改为“培养和树立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在关于“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教学主题中,将“学会系统、全面地看待问题”修改为“树立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改动主要是将有关哲学的内容删去,原因是在落实“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之前必然会涉及哲学的相关原理,故不再重复。第二,关于“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模块主要改动的地方为:在关于“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教学主题中,将原“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中“培养性别平等观念”删去,主要是因为树立家庭道德和良好家风中必然要包含性别平等观念。第三,关于“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模块主要改动的地方为:主要是对与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联系不紧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进行简化和整合,使思政目标更明确和清晰、简洁。例如,在关于“社会组织”教学主题中,将原“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中“培养团队合作”删去。在关于“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教学主题中,将“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前瞻性意识、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修改为“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在关于“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中,将原来“对富强、爱国理念的认同,增强对国家前途的信心。开拓全球视野”精简为“坚定对国家发展强大的信心”。修改的原因是因为职业理念的改变才能有信心的改变,两者是前后关联的关系,故删去前者。第四,关于“社会运行与社会建设”模块主要改动的地方为:主要是对“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中相关内容进行简化。例如,在关于“社会问题”教学主题中,将原“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中“对培养国家未来的信心”删去,主要是因为前述内容已经有所涉及。在对“社会政策”相关内容的讲授中,将重点放在社会政策的发展如何服务社会运行方面,故将“勇于探索的精神”删去,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与“创造力的培养”重叠。在对“社会建设”相关内容的讲授中,将原“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中“全面看问题”删去,原因是培养责任担当涵盖全面、客观、辩证看问题的思想,否则不可能完成责任担当的任务。(4)修改后的《社会学概论》课程各章节内容,详见下表2。

总之,《社会学概论》的“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经过了两轮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此项教学改革仍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诸如,在专业教师的思政理念培养、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联合备课、教学组织与实施等方面积累经验,促进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有效实施。

作者:李东风 张怡 单位:华东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