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考试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2-06-22 03:30:27

导语:随机考试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机考试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

1随机考试的内涵

1.1描述性的定义

“随机考试”制度是在学校安排的考试周内,根据实际情况,将与考试相关的时间、地点、考试科目、监考教师、试卷选用等因素全部由计算机进行随机分配。考试期间,学生只知道要考哪几门课程,具体何时考何种课程、哪些教师监考、采用何种方式等则无从知晓,期末考试安排表上也仅用“课程一”、“课程二”、“监考教师1”、“监考教师”等来代替。此举旨在引导学生加强平时学习和考前复习,以考风促学风,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1.2随机考试的内容

通过两年的随机考试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实施随机考试要有相关的政策和技术系统支撑。在政策层面:为配合随机考试教学改革,笔者所在学院进行了精心布置和安排。一是在学生层面,通过主题班会、新媒体宣传等方式,向全体学生倡议“认真学习、诚信考试”,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在此基础上,制(修)订了《信息学院考试违纪处分办法》,切实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营造良好的期末考试氛围。二是在教师层面,要求教师紧扣教学大纲,狠抓试卷质量,确保考试题型、知识点选择、试卷难易程度等方面更具科学性,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各班级考试成绩评比结果将作为教师评优、评职称的重要依据。三是抽调骨干教师组成若干“监考组”,并制订了《信息学院教师监考守则》、《信息学院考试巡考和督察制度》等规范性文件,加强考试领导和教学督察。在系统层面:为保证随机考试顺利进行,信息学院进一步加强了试题库建设,研发出以“随机分配”为核心算法的随机考试教学系统,一期已经实现“考试科目、监考教师随机分配”、“考场座次随机分配”功能等,如图1所示。目前正在进行二期的开发,主要实现“考试试卷的自组织功能”。通过考试科目、监考教师、考场座次随机分配及未来试卷的自组织功能,极大降低了学生考试作弊的可能性。

2随机考试的特性

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相对于传统考试来说,随机考试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2.1随机性

随机性是随机考试的最大特性,具备随机性事件的一些特点。1)事件可以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随机考试同一门课程,如数据结构,都有多套试题,就算是某一班级(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经考完,其他班级(如网络工程专业)通过设定不重复的条件,仍可以在不同时间段进行数据结构的考试。2)在基本相同条件下某事件可能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事先不能确定它以何种特定方式发生:随机考试仅限定考试周期,至于具体的考试形式可以多种方式来呈现,如理论考试、实践操作、作品展示等。3)事先可以预见该事件以各种方式出现的所有可能性,预见它以某种特定方式出现的概率: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每学期学生公共课加上专业课有3~5门考试或考查的课程,则每次考试科目出现的概率为20%~33.3%〔4〕。

2.2灵活性

随机考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学院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学校规定的时间段内,采取形式各样的考核策略。一是在时间上的灵活性。考试周内的每一天都可以根据需要安排是否考试和考哪门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的难度。二是在考核方式上的灵活性。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决定了课程不能简单采用理论考试的形式,而更应该侧重对学生“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将来完善后的随机考试系统支持采用多种考核形式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以理论考试考查学生对重要基础理论的掌握、以上机操作考核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以网上作品展示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3过程性

传统考试主要用来考核学生发展的结果,忽略了其发展的过程,因此考试改革本身无法等同于新课程中的评价改革,而“随机考试”的试行是教学改革的新探索,表面上看只是促进了考风学风建设,实际上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要发挥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要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把握知识点的讲授进度,要充分调研试卷的难易程度,提高命题的科学性;学生则需要发挥主体作用,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这使得学生更加重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将知识打牢,一步一个脚印并认真复习备考,单纯靠考前突击等方式是无法顺利过关的。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知识积累的过程性也是随机考试的一个重要特性。

2.4科学性

科学的教学评价强调有效发挥评价的改进和促进功能,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要从教与学相统一的角度出发,以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确定合理的统一的评价标准,认真编制、预试、修订评价工具;在此基础上,使用先进的测量手段和统计方法,依据科学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数据进行严格的处理,而不是依靠经验和直觉进行主观判断〔5〕。笔者所在学院随机考试制度就是针对传统考试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不能很好的体现而提出的一种科学的考试改革制度,对命题的把握和试卷的开发都做了很大探索和改进。在命题方面,为配合随机考试教学改革,信息学院全面恢复了“期中考试”制度,目的就是为了让教师科学把握教学,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水平。在学期末,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学院也成立了命题专家组统一命题、预考试等手段提高考试的科学合理性;在试卷开发方面,完善后的随机考试系统将支持“自组卷功能”,即以若干题型、题库为基础,系统依据“项目反应理论(IRT)”随机组织多套试卷供考试选用〔6〕,这更加保证了考试难度的平衡和考试的区分度,从而保证了考试的科学性。

3实施随机考试的效果调查

随机考试制度是笔者所在学院2014年11月份提出并开始实施,为了调查改革成效,一方面,我们通过专题座谈会和随机访谈的形式,了解实际情况。另一方面,我们也制定了《随机考试实践效果调查问卷》,向目前实施的2014级、2015级各专业学生调查实际效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143份,有效回收率为95.3%。实际座谈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施随机考试教学改革后,78.8%的学生认为学院学风相对于以前得到明显改善;90%以上的学生对随机考试教学改革是持肯定态度的。在随机考试的最突出功能—避免“考前突击,临时抱佛脚”现象调查上,85.9%的学生非常同意或是同意,如图2所示。大部分受访学生认为,相对于以前的传统考试形式,随机考试更感觉到压力,这也激发了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图2随机考试主要功能调查图3随机考试加深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调查结果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普遍反映,实施随机考试以来自己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如图3所示),对自己大学四年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更加清晰。长远来讲,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但由于随机考试制度改革运行时间较短,36.5%的学生认为在配套制度和支持系统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4结语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随机考试是一个大的系统体系。它涉及到教学过程中的“双主体”—教师和学生,涉及到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涉及到更宏观的教学政策的制定、教学管理方式的改革、学生管理方式的创新,也有随机考试系统等技术参与的成份。只有合理地考虑与组织这些“子系统”,使他们保持协调、高效地运行,随机考试教学改革这个大的系统,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绩效。但毫无疑问的是,随着随机考试教学系统组成元素的进一步完善,随机考试教学改革必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6〕。

作者:马良 张志远 单位:滁州学院

参考文献

〔1〕姜乃文,孙永平.大学课程考试评价体系及模式改革研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13):56-58.

〔2〕鄢泰宁,张涛,胡郁乐.专业课考试模式改革的迫切性和可行性〔J〕.中国地质教育,2010,(2):14-17.

〔3〕张国昌.关于高校考试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99-103.

〔4〕百度百科,随机性〔DB/OL〕.baike.baidu.com/view/606111.htm.

〔5〕詹先君.发展性评价视野中的考试完善〔J〕.湖北招生考试.2012,(10):39-43.

〔6〕马良,李元金.基于绩效技术的网络课程设计〔J〕.滁州学院学报,20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