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选修课教学改革困境与出路
时间:2022-05-22 01:42:32
导语:通识选修课教学改革困境与出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职院校开设通识选修类课程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然而,高职院校通识选修类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教学资源有限,师资力量薄弱,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难于管理等。针对这一现象,要想解决这些困境,只有对高职通识选修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寻找出路。首先应提高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回归人本教育;其次在“互联网+”的思维下引入MOOC教学模式;最后,充分调动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体系中除了专业课程外,通识选修类课程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识选修类课程不仅能够拓宽高职学生的知识体系,突破专业壁垒,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为其终身学习起到一定的基奠作用。然而,理论中的“应然”状态与现实中的“实然”状态差之千里,对通识教育内涵理解的偏差;通识选修课程实施的困境,以及高职院校通识选修课程教学方法、手段如何改革与创新,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一、通识选修课的认识
(一)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最早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通识教育包括基础性知识的传授、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健全人格的熏陶,其目的是要把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主体性的、完整的人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以及身与心诸方面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1]“通识教育所传授的是学生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该接受的那部分教育。”[2]通识教育是灵魂,是人性,是人的思考力和主观能动性,而专业教育是承载通识教育的命题式知识载体。通识,是在专业知识内部的通识,也是在主体个体知识架构内的融通创建,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把元素、要素按照特定目标、目的重组架构并生成人本身的内化过程,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二)通识选修课
高等职业院校通过开设通识选修课程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他们成为现代公民,但以往的通识课程,我们将其定义为辅助课程,完全曲解了通识课程的宗旨。“通识教育课的目标则更多的是培养学生清晰的表达能力、综合完整的判断能力,提供健全平衡的全人教育。”[3]
二、高职通识公共选修课实施的困境
(一)高职通识课程质量不高
通识选修课程一般采取大班授课,课程内容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与技术工程类、文化艺术类、心理健康类等,不同院校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开设课程。由于高职院校优秀的跨学科、复合类师资力量较薄弱,相比一些综合性高等院校,他们开设的通识选修课程多达几十门、甚至上百门,而高职类院校在通识选修课源上明显不足,给学生们提供的可选范围较窄。此外,适合通识选修课程的教材难以选择,内容随意性较大,课程知识承载不足,课程质量难以保证。
(二)高职学生对通识公共选修课认识的偏差
对于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争论的焦点。通识公共选修课程长期以来存在文化缺失的现象,通识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人文教育,它不是发展人的“专业技能”,增长人们的“人文知识”,它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文化感与融通能力。学校培养目标的定位会直接影响学生对通识课程的态度,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整体的自我期望值与课程的压力相对较低,加之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故对通识公共选修课程认识上有一定的偏差,认为通识公共选修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通识选修课程无关紧要,只要三年内随便选修几门课程,修够学分即可,在这种错误观念的驱使下,使得高职通识公共选修课程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三)高职通识选修课程难于管理
高职通识选修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意识观念决定了人的行为,由于高职学生对通识选修课不够重视,普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只要修够学分即可,选课没有方向性,比较盲从。在这种错误观念的指导下,参与度必然相对较低,这种参与度包括课堂出勤率及是否认真聆听课程两个方面。同学要么有逃课经历,要么在课堂上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完全没有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课程结束后教师往往以论文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大部分高职学生们不够用心,随便在网络上搜索点素材,交差了事。可见,现行的通识选修课程教学困难重重。
(四)学校教育工作者对通识教育不够重视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一直以来都是职教界争论的焦点,“重专业,轻通识”,一些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对通识教育认识上存在偏差,“有些学校行政主管或教师误将‘通识教育’认为是休闲性、逸乐性的活动,完全忽略了‘通识教育’的教育之本乃在于启迪学生心智,开发学生思考能力,进而建构学生的主体性。”[4]可见很多教育工作者对通识教育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势必会出现诸多问题,影响通识选修课程的设置、教学设计、课程实践等,所以学校更应明确通识选修课程的建设目标和标准,避免通识选修课程结构的失衡。
三、高职通识选修课教学改革的出路
(一)提高认识,回归人本教育
通识教育的出现最早源于应对工业化时期大学片面强调专业化所产生的弊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发现片面地强调专业教育,而轻视通识教育是完全不可取的,但如何开展通识教育,回归人本教育,为高职学生们的终身学习做基奠,大部分教师还比较模糊,处于对通识教育的认识缺失的阶段。面对这样一个未知的领域,我们的教师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面对挑战,提高这方面的认识。当然,学校方面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与制度来保证更多的优秀教师投身到通识选修课程上。通识教育的实施是以课程为载体,为了保证通识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还应建立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设置科学、专业的指标体系,顺应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在满足数量激增的同时,注重质量的提升。此外,还应强调两点,一是通识选修课程并非逸乐取向与实用取向的,通识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应回归受教育者的人本教育,开设通识选修课程的目的:一是启发心智、唤醒心灵;二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未来必然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种新的经济生产与再生产的体系中,创新性知识在产业升级过程,将起到关键性作用,显然劳动者要具备通识能力,能够在专业知识内部的通识,在主体个体知识架构内的融通创建。总之,教育工作者应提高对通识教育的认识,明确教育是回归人本身的,要为高职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互联网+”思维模式下MOOC信息化手段的引入
主席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向世界宣告:“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国家号召,教育也同社会许多其他行业一样受到了“互联网+”思维的巨大影响。根据教育部文件(教政法〔2015〕3号)《2015年教育部工作要点》指出,“继续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带动机制,加强‘慕课’建设、使用和管理”的工作重点[5]。可以说,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s英文缩写为MOOC),这种信息化手段的引入就是我们传统通识选修课程受“互联网+”思维模式影响的一种革新。MOOC打破了以往通识选修课程在教育资源上的限制,从封闭模式到开放模式,不但扩大了教育资源,还增强了通识选修课程的师资队伍。此外,MOOC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学习,完全摆脱了时空限制,而且每段视频学习任务时间仅有20分钟,使学生们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按照自己的步调和节奏来开展学习。可见MOOC的引入改变了通识选修课程原有的教学方式,为通识选修课程的实施解决了诸多难题。
(三)充分调动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加拿大学者斯蒂芬•唐斯认为:“一门慕课与一门传统课程之间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一门慕课的学习是完全自愿的。你决定自己是否要参加,决定自己要以什么方式参加,然后你就参加了。如果你觉得无聊,不想参加,那就不参加。”[6]MOOC的学习是自觉、自主、自愿、自控的学习,MOOC模式强调的是受教育者学习的自觉性,这也是MOOC教学方法的特色之一,然而高职学生恰恰缺少的就是学习的自主性,自制能力薄弱。任课教师不能存有抵触情绪,要转变观念,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变为导学者、助学者、促学者、评学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任课教师还应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在网络环境中开展有效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突破慕课教学的瓶颈。为了保证高职学生们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学校针对这一现象,可采用混合式学习模式,混合式模式分为:“第一种模式为直播课堂大班讲授,该校课堂小班研讨,在线课堂进阶式学习;第二种模式为本地课堂大班讲授,该校课堂小班研讨,在线课堂进阶式学习;第三种模式为在线课堂进阶式学习,在线课堂研讨。”[7]学校教师可以自行决定,定期辅导,线下交流,还可以利用网络聊天工具(QQ)及时获得学习反馈,教师可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开展线下辅导,一方面可以掌握高职学生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可以督促他们及时跟进阶段性学习。
总之,无论采用哪种混合式的MOOC学习方式都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MOOC更好地应用于通识选修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面对目前高职通识选修课呈现出的种种问题,通识类选修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教育工作者对通识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借助“互联网+”思维模式下MOOC信息化手段,充分调动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方能突破教学困境,从真正意义上对高职学生们实施通识教育。
作者:丛晓芳 单位: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冯惠敏,黄明东,左甜.大学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指标设计[J].教育研究,2012(11):61-66.
[2]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0.
[3]黄坤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26-37.
[4]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6.
[5]教育部.2015年教育部工作要点[EB/OL].(2015-02-12)[2016-12-10].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re_164/201502/t20150212_189347.html.
[6][7]焦建利,王萍.慕课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习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78,83.
- 上一篇:餐饮实务教学改革探索
- 下一篇:食品工程原理教学改革探究